民間傳說中的"斬鬼使者"鍾馗到底是誰

2020-07-29 正載看


民間傳說中的"斬鬼使者"鍾馗到底是誰

&34;鍾馗

鍾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驅鬼逐邪之神。民間傳說他系唐初終南山人,生得豹頭環眼,鐵面虯鬢,相貌奇醜;但很有才華,滿腹的經綸,且為人剛直,不懼邪祟。現今民間還流傳著很多與鍾馗有關的歇後語,如&34;、&34;、&34;、&34;等等。

有關鍾馗的神話和故事歷代不衰,鍾馗的身世也被演繹得豐富多彩,讓人難以下定論。傳說中的鐘馗到底是誰?

人們最為熟知的鐘馗的來歷版本,是來自明朝人所引的《唐逸史》。說的是唐開元年間,唐玄宗有一次從驪山回宮,身體不適,太醫治了一個多月,也不見效。

民間傳說中的"斬鬼使者"鍾馗到底是誰

一天晚上,唐玄宗病中夢見一小鬼盜走玉笛以及楊貴妃的繡香囊,大怒,忽見一大鬼奔進殿來。大鬼身穿藍袍,蓬髮虯髯,面目可怖,頭系角帶,身穿藍袍,皮革裹足,袒露一臂,一伸手便抓住那個小鬼,剜出眼珠後一口吞了下去。玄宗駭極,問大鬼:&34;大鬼說:&34;說完,化作一片紅光飛馳而去。唐玄宗醒後,病也霍然而愈。

玄宗病好後,便令畫家吳道子按其夢中所見畫一幅鍾馗圖。圖成,玄宗在畫上批曰:&34;有司奉旨,將吳道子《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廣頒天下,讓世人皆知鍾馗的神威。此後,一到歲末,家家都在門上張貼此畫,以驅鬼避邪。

民間傳說中的"斬鬼使者"鍾馗到底是誰

唐朝時,這個故事是否就已流傳,並無依據可考。至於鍾馗其人,在唐代所有的官方文獻中也無法尋見,類似上文中的考場冤案更是無一字一句的記載。

殿試考試制度,是一百多年以後才由宋太祖趙匡胤一手創立,因此唐明皇也不可能主持殿試考試。但皇帝在歲末時,把鍾馗畫像作為禮物賜給大臣,確也是盛唐以來就有的慣例,文人名士皆有記載,如唐玄宗時的大臣張說(667-730)所撰《謝賜鍾馗及曆日表》一文記載了鍾馗畫融入新春年節民俗的情景:&34;

詩人劉禹錫(722-842)也撰寫過二份同類性質的文書《為李中丞謝鍾馗曆日表》和《為杜相公謝鍾馗曆日表》,記載了德宗朝頒發和懸掛鍾馗畫驅邪的年俗。《杜相公謝鍾馗曆日表》說:&34;另有敦煌遺書中發現了唐寫本《除夕鍾馗驅儺文》,說的是鍾馗在大儺儀中扮演主角的實證。由此可見,在唐明皇時代,鍾馗就已經是聲名顯赫的捉鬼大神。所以,有人推測鍾馗故事的起源可能早於唐代。

民間傳說中的"斬鬼使者"鍾馗到底是誰

後來宋朝人根據唐明皇當時賜給大臣的鐘馗神像判定鍾馗是讀書人,那麼唐明皇當時賜給大臣的鐘馗神像是怎樣的?

畫鍾馗畫像的畫聖吳道子的畫作雖現在已失傳,但在北宋時,卻有人在宮廷裡見過。如北宋鑑賞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卷六《近事》中寫道:&34;這是現存年代最早的鐘馗畫像,只不過不是吳道子畫的,而是五代時期人物畫家石恪的作品。由這些畫除了可以知道鍾馗確實面目醜陋之外,卻尋不到他的真實來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傳說——金牛山的傳說
    一直想寫一些民間傳說,因為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我的父親一輩小時候的樂趣就是坐在大街上曬太陽,聊天,然後聽老一輩的講光怪陸離的故事,而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電視機錢看動畫片,而現在的小朋友們或抱著手機看各種動畫視頻,或拿著學習機聽一些小故事,或者對著圖畫書聽媽媽講書裡的故事,而一些民間的故事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歷史遺忘,我個人一直很喜歡這些民間的傳說,我小時候為了聽我爸講故事可以任勞任怨給家裡幹農活的
  • 銅鼓嶺的民間傳說丨七月十四燒紙的傳說
    這時他之爺爺即向他那個向他問話的孫子,說著這麼一個傳說故事。 據傳說,每年農曆七月十四,是我國民間漢族傳統的中元節,又叫鬼節。一到鬼節,家家戶戶的祖宗廳堂都燃燒大堆的紙,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民間傳著這樣的一個故事。
  • 民間傳說:那吒
    那吒,是流傳於中國各地的民間信仰的神仙。很多人印象中的神仙那吒的形象大多來自於小說《西遊記》,但見他:腳踏風火輪,形如頑童,可以演化出三頭六臂,手執六種兵器,能降妖除魔,具有一定的法力。這時的神仙那吒已經完全中國化了。事實上,早期關於那吒的傳說卻源於印度的佛教。
  • 傳說中龍生九子,都是跟誰生的,你知道嗎?
    中國民間有一種說法: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們的母親千差萬別!龍的九個兒子,到底都是和誰生的?與犀交合,生囚牛囚牛,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愛好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遺像。這個裝飾一直沿用下來,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 三國故事之關羽的民間傳說
    除了這些宏偉壯觀的關公像,其實在民間,也一直流傳著許多關羽關二爺的傳說,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關二爺的傳說。(這個轉折是不是有點生硬了?)關羽文武雙全,忠勇無敵,一直廣受後世追捧,人們不僅建廟來祭祀他,民間還流傳著許多關公顯聖的傳說,甚至還被羅貫中寫進了《三國演義》裡面,最精彩的莫過於以下三次了。
  • 民間傳說二三事
    但:這也只是傳說,誰也沒見過,到現在了那塊窪地還那樣大小,沒人敢動那塊地。試著寫一些民間傳說,各地都有類似傳說。你們老家都有哪些傳說呢?歡迎下面關注,評論,點讚。多謝觀看
  • 沂蒙民間故事:蒙山狐仙報仇的傳說
    《庸盦筆記》(盦an)是清代人薛福成編撰的一部筆記題材的書,中間收錄了很多民間傳說故事,有一些故事就是以沂蒙山區作為背景。其中,蒙山狐仙報仇的傳說,是比較有名的一篇,本文就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故事的內容。蒙山,拔起於魯中大地,龜蒙頂是蒙山的最高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這裡山水相依,空氣清新,草木繁盛,在古代是很多動物的棲息地。其中,就有不少狐狸。
  • 故事:漢族八仙傳說中沒有的故事:韓湘子回家
    故事主人公雖是漢族傳說的韓湘子,但是漢族傳說裡沒有這段故事,而且是與漢族傳說完全不同。歲數大的會唱《小放牛》,其中就有一句韓湘子出家一去沒回來。中原流傳有上八仙、中八仙和下八仙,韓湘子是中八仙之一。中原流傳的說法韓湘子出家後沒回了,這裡是滿洲流傳的民間故事,說韓湘子出家後,後回了一次家了。故事發生在中原一個大村子,村裡有大財主叫錢百萬,家裡有一大院套,有很多僱工。有很多糧食墩子。
  • (民間故事)牛郎山的傳說
    牛郎山的傳說 文/史 權 話說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牛郎織女在人間幸福的生活,被天上的王母娘娘發現,就派天兵天將下凡抓回織女。天兵天將強行帶走織女升天,牛郎聞訊肩擔兒女、身跨神牛在後面緊緊追趕。王母娘娘站在雲端,拔出頭上的銀簪揮手劃了一條銀河,隔斷了牛郎的追路。
  • 陽原民間傳說 | 三官一佛的傳說
    有傳說稱禹乃天庭赤腳大仙下界,足智多謀,治洪以疏導為主、築壩堵塞為輔的方法疏通河道,挖渠排水。在外治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禹的精神感動了玉帝,玉帝派天蓬元帥下界幫禹治理洪洋江。天蓬元帥下界後變成一頭巨豬,在石匣裡用自己粗硬的嘴頭對準大山較低的地方,只輕輕一拱,山開豁口,洪水急洩,東流入海。制服了洪水,黎民過上了安定的生活。後來禹繼舜位,繼續治水,後人稱禹為「禹王」。
  • 不一樣的民間傳說故事
    民間故事話牛郎 早年,在離西湖不遠的地方,有一戶人家,這人命苦,自幼父母雙亡,長大後以放牛為生,人稱牛郎。 失去賢妻的牛郎,悲痛欲絕,茶飯不思,又是在夜晚晃忽中,又見先前那位老者前來對他說:牛郎,你想不想去找你的妻子?
  • 膠東民間故事:萊陽籍明朝忠臣左懋第傳說二則
    左懋第,字蘿石,出身於萊陽有名的左氏家族(過去萊陽有張、趙、左、宋四大望族之稱),他在明崇禎四年考中進士,踏入仕途。關於左懋第這段經歷,《明史》、《明季北略》、《小腆紀傳》中都有記載,《小腆紀傳》的描寫尤其詳細、感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閱讀古籍,在此就不再贅述。
  • 民間傳說的黑白無常叫啥?
    我們大家都知道民間傳說的黑白無常,但是他們叫啥?恐怕大多數人不知道。普及一下,黑無常叫範無救;白無常叫謝必安。
  • 井陘:打老虎的民間傳說
    在民間的傳說中,流傳著許多打老虎的精彩傳說。可惜,這些故事無法核實考察,都是老一輩人代代口傳心記下來的。 虎皮莊的傳說王鐵匠與村民把死虎抬回家,剝虎皮,把虎皮晾在院中石磨上。第二天清晨,黑牛瞅見石磨上的虎皮,它瞪著雙眼,用盡全身力氣向虎皮頂去。王鐵匠驚醒一看,自己心愛的大黑牛,頭上流血已經死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那頭勇敢的黑牛,就把村莊改叫了虎皮莊。
  • 銅鼓嶺的民間傳說|″抗崩神將"的傳說
    圖為: 銅鼓嶺抗崩護山神將 &34;的傳說 符策精 這裡話說嶺下人,口傳的民間傳說為上古人物英雄仙人符紅,對銅鼓嶺山崩的守護之抗爭的神話故事。話說在古代某年的冬月,銅鼓嶺因雷公發怒而擊崩多次,造成嶺下人心不安,由於這種情況的多次發生,不知怎的,從外地來了一個男人,大個子,身體棒棒的,歲約40有加,說是一凡仙要他趕來此裡治雷公的,名叫符紅。
  • 「趣話傳說」之武夷大紅袍,民間傳說與狀元有關是真的嗎?
    武夷大紅袍主要產於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區,它具有綠茶的清香和紅茶的甘醇,是中國青茶中的極品。茶中佳品必有動人的民間傳說,武夷大紅袍自然也不例外。關於大紅袍的來歷,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相傳古時候,有一位窮秀才上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病倒在路上,幸好被天心廟的老方丈看見了。老方丈泡了一碗茶給他喝,結果病就奇蹟般地好了,後來秀才金榜題名,中了狀元,還被招為東床駙馬。
  • 長城的民間傳說
    有關長城的民間故事二、定城磚的傳說    定城磚指放置在嘉峪關西甕城門樓後簷臺上的一塊磚。    相傳明正德年間,有一位名叫易開佔的修關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築,只要經他計算,用工用料十分準確和節省。
  •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黎青屏顏萍搜集整理王母娘娘派九女下凡,管理人間,交待:風颳到山裡,雨下到川裡。九女聽成了:風颳到川裡,雨下到山裡。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察看,風颳在川裡,雨下在山裡。擰住九女耳朵,一擰,用勁大了點。一隻耳朵擰掉了。
  • 民間傳說:老鷹抓小雞
    走在空曠的原野裡,不時看到飛翔在天空中的老鷹,時時刻刻在尋覓著食物,它有時在空中盤旋,有時俯衝到地面。當看到它的目標時,就不顧一切,俯衝下來,捕捉到獵物。很多人可能知道老鷹抓小雞的故事。在我們孩提的時候,我想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有同感,玩的最有趣,最刺激的是老鷹抓小雞的遊戲。一群小孩選出老母雞,也選出老鷹,老母雞是用生命全部力量保護著她的小雞,老鷹為了裹腹,拼盡老命來抓小雞。
  • 周口淮陽民間傳說——傷心墳的傳說
    商辛墳的傳說古時候,淮陽還叫陳州的時候,城南窪地裡有個商家莊,離著大湖不遠,老百姓打漁種田方便,日子還算過得去。不久,老兩口因為過分悲傷,臥床不起,不久撒手人寰,為了辦喪事,辛氏把家裡的六畝地賣了四畝,日子過得十分艱難,不幸中的萬幸,辛氏發現自己懷了遺腹子,這年八月節前後,辛氏生了個男孩,商家莊的鄉親們都有善心,可憐他們孤兒寡母生活不易,就炸油條、染紅雞蛋送給他們,辛氏希望孩子長大後能為含冤而死的親人申冤報仇,就給孩子取名叫「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