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鍾馗
鍾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驅鬼逐邪之神。民間傳說他系唐初終南山人,生得豹頭環眼,鐵面虯鬢,相貌奇醜;但很有才華,滿腹的經綸,且為人剛直,不懼邪祟。現今民間還流傳著很多與鍾馗有關的歇後語,如&34;、&34;、&34;、&34;等等。
有關鍾馗的神話和故事歷代不衰,鍾馗的身世也被演繹得豐富多彩,讓人難以下定論。傳說中的鐘馗到底是誰?
人們最為熟知的鐘馗的來歷版本,是來自明朝人所引的《唐逸史》。說的是唐開元年間,唐玄宗有一次從驪山回宮,身體不適,太醫治了一個多月,也不見效。
一天晚上,唐玄宗病中夢見一小鬼盜走玉笛以及楊貴妃的繡香囊,大怒,忽見一大鬼奔進殿來。大鬼身穿藍袍,蓬髮虯髯,面目可怖,頭系角帶,身穿藍袍,皮革裹足,袒露一臂,一伸手便抓住那個小鬼,剜出眼珠後一口吞了下去。玄宗駭極,問大鬼:&34;大鬼說:&34;說完,化作一片紅光飛馳而去。唐玄宗醒後,病也霍然而愈。
玄宗病好後,便令畫家吳道子按其夢中所見畫一幅鍾馗圖。圖成,玄宗在畫上批曰:&34;有司奉旨,將吳道子《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廣頒天下,讓世人皆知鍾馗的神威。此後,一到歲末,家家都在門上張貼此畫,以驅鬼避邪。
唐朝時,這個故事是否就已流傳,並無依據可考。至於鍾馗其人,在唐代所有的官方文獻中也無法尋見,類似上文中的考場冤案更是無一字一句的記載。
殿試考試制度,是一百多年以後才由宋太祖趙匡胤一手創立,因此唐明皇也不可能主持殿試考試。但皇帝在歲末時,把鍾馗畫像作為禮物賜給大臣,確也是盛唐以來就有的慣例,文人名士皆有記載,如唐玄宗時的大臣張說(667-730)所撰《謝賜鍾馗及曆日表》一文記載了鍾馗畫融入新春年節民俗的情景:&34;
詩人劉禹錫(722-842)也撰寫過二份同類性質的文書《為李中丞謝鍾馗曆日表》和《為杜相公謝鍾馗曆日表》,記載了德宗朝頒發和懸掛鍾馗畫驅邪的年俗。《杜相公謝鍾馗曆日表》說:&34;另有敦煌遺書中發現了唐寫本《除夕鍾馗驅儺文》,說的是鍾馗在大儺儀中扮演主角的實證。由此可見,在唐明皇時代,鍾馗就已經是聲名顯赫的捉鬼大神。所以,有人推測鍾馗故事的起源可能早於唐代。
後來宋朝人根據唐明皇當時賜給大臣的鐘馗神像判定鍾馗是讀書人,那麼唐明皇當時賜給大臣的鐘馗神像是怎樣的?
畫鍾馗畫像的畫聖吳道子的畫作雖現在已失傳,但在北宋時,卻有人在宮廷裡見過。如北宋鑑賞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卷六《近事》中寫道:&34;這是現存年代最早的鐘馗畫像,只不過不是吳道子畫的,而是五代時期人物畫家石恪的作品。由這些畫除了可以知道鍾馗確實面目醜陋之外,卻尋不到他的真實來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