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刪去聶真戲份,是劇版《琅琊榜》改編過程中最大的敗筆?

2020-11-18 顧墨暖陽

聶真,何許人也?


原兵部閒職人員,後赤焰軍中威名赫赫的軍師,聶鋒、聶鐸的叔叔,最後葬身於梅嶺火海之中。梅長蘇每每提起他,都要尊稱聶叔叔,語氣甚是恭敬。

當年在梅嶺北谷,赤焰軍七萬兵力,以血肉忠魂滅掉大渝二十萬皇屬主力那場血戰中著名的「冒雪行油氈火攻之計」,便出自於這位的聶真大人。


而最後在梅嶺,將林殊推下雪窩,並叮囑他「活下去」,也是這位聶真大人。


可這樣一位身子孱弱但智計無雙的人物,卻在劇版《琅琊榜》中刪減得毫無存在感。

《琅琊榜》故事的起因,便是梁帝猜疑祁王,猜忌林帥。


原著中關於聶真的描寫雖然不多,但是聶真的存在卻充分闡釋了這份猜疑、猜忌的癥結,也合理解釋了以祁王的智慧、林帥的才能,為何無法化解這份猜疑、猜忌。


非不能也,乃不為也!


聶真的才華、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這麼一個有才華的人,熬到四十多歲,在兵部卻一直備受排擠,擔著閒職。


為什麼呢?


因為當時的朝政混亂,有才耿介的純臣難以出頭。梁帝的選拔人才制度存在問題,阿諛奉承、揣度上意的人,才可能獲得梁帝的青睞。


權術心計足以消耗掉一個人身上的銳氣,這樣的人,哪裡還有精力去勵精圖治呢?


而這樣的人,在權衡利弊之中,太容易失去公心。就像那位在何文新換囚一案中,鋃鐺入獄的刑部尚書


刑部尚書掌管一個國家最後的司法公正,可這樣舉足輕重的人物,卻徇私枉法。如此為之,國家何以有公道可言?

祁王明朗睿智,一心想激濁揚清,還國家一個清明的朝堂。


朝堂不是赫赫威嚴的大殿,它需要真正的人才、實幹家。


在未等到至尊之位時,沒有絕對話語權時,祁王必須要保證那些人才,讓那些真正的人才可以在合適的位置發光發熱。


而聶真,則是祁王舉薦、保下千萬人才的縮影。


梁帝曾經控訴,林燮擁兵自重,朕派去的人一概旁置,卻重用祁王的人.......


梁帝送去的弄權之輩,林帥如何能用?祁王舉薦的有才之士,林帥如何捨得旁置?


可梁帝居於廟堂,享受著帝王的尊嚴,喜歡一呼百應風光,他聽不得不同的聲音。簡而言之,梁帝想要的,便是他指鹿為馬的權威。


可這樣的朝堂,僅僅十三載,在一座赫赫威名的百年帥府、一代英明睿智的賢王被徹底摧毀後,十三年,大梁已然岌岌可危。


若沒有林殊地獄歸來,化身為梅長蘇,百般籌謀推靖王上位,繼承祁王遺志。


大梁,這個四面群狼環繞的國家,早就被其他國家裂土而分了。

另外,刪減了聶真的戲份,會讓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在觀看電視劇版《琅琊榜》疑惑不解。


比如:


演武場上,戚猛在與飛流比試的時候,從刀裡射出一柄小刀,直接射向梅長蘇,以試探梅長蘇的膽量。


這一舉動,雖然有些無禮,但在信奉強者的軍隊中,是常見的。


曾為赤焰少帥的梅長蘇為何如此不悅,常年領兵四處徵戰的靖王為何如此生氣?


原因,少年林殊曾如此試探過初到赤焰軍中的聶真,結果被林帥狠狠責罰,聶真並未求情。

而林殊被打的原因,不是他試探聶真,而是他的劍鋒指向了主君。(事發時,祁王站在聶真身旁)


身為臣屬,劍鋒絕不可以指向自己的主君。主君的權威,不容任何挑釁。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最大的敗筆:導演編劇不明白,觀眾看的更糊塗
    尤其是1994年被改編成電視連戲劇後,再一次掀起了全國上下的三國熱。可以說,在電視劇播放的時間段,基本上就是萬人空巷,家家屋裡傳來的都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的開篇曲。94版的《三國演義》成了古典名著改編成影視劇的一個經典,成了一部不可模仿和超越的經典力作!
  • 《琉璃》劇版和書版找不同,劇版改編可以這麼精彩
    ,搬到熒幕上是一定要做改編的。目前劇版成績如何呢?改編後的故事都有怎樣的改變?就目前劇版更新到21集看到的情節,辣媽捋一捋。劇版雖然,也是為了找女兒取得天眼。不過比起書版,柳老頭在劇版可愛好多。不過辣媽預計這段劇版改到美強慘的司鳳身上,虐的讓人覺得很有衝擊感,改得好。這就是辣媽盤點的劇版,書版不同,其實還有其它未寫到文裡的。大家能補充進來嗎?改編效果怎麼樣?
  • 87《紅樓夢》王扶林說她最符合,其實不然,她才是劇中最大敗筆
    0187版《紅樓夢》三十多年過去了,依舊經久不衰。它最大限度地還原了原著,滿足了我們對書中所有人物的想像,劇中的人物,就像從書中走出來的一樣,活靈活現。可是,當拍攝薛寶琴戲份時,王羊來到劇組,已經沒有了以前的風姿。之前她生了一場病,身體有點浮腫,加上年紀偏大,在一群姐姐妹妹中,非但沒能脫穎而出,反而相形見絀。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遇外星人成最大敗筆?淺析路遙超越性精神
    我們也看到,在有些《平凡的世界》選本裡,這個情節被刪去,同時被刪去的還有第三十八章的開頭部分,孫蘭香和他的男朋友吳仲平談論愛因斯坦相對論和三維空間的段落——大概編者認為這一部分也太多餘?但是在改編的同名電視連續劇裡,孫少平會見外星人的情節被完整保留了下來,這也引起一些爭議,有觀眾稱導演的「腦洞太大」,一部鄉土電視劇引入了「科幻元素」,顯得很離奇:而讀過原著小說的觀眾也認為,這個情節不應該用在電視劇裡,因為路遙寫的這一段本身就是敗筆,說明他寫作長篇小說的能力不強!也有人說,那時候UFO熱,路遙對外星人感興趣是一種自然反應,沒什麼奇怪的!
  • 《局中人》:沈家僕人老胡的犧牲是劇中最大的敗筆
    這段時間一直在追江蘇電視臺播放的諜戰劇《局中人》,這部劇講述了我地下情報特工和敵人鬥智鬥勇,他們為了解放戰爭,為了人民的勝利拼死戰鬥不惜犧牲。《局中人》這部劇正是展現了我地下工作者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整部劇不斷的有地下情報人員的犧牲!
  • 10版《絕代雙驕》,只有5版蘇櫻,知道謝寧和袁泉,不知道米雪
    在大眾的眼裡,臺灣的武俠劇總也不及香港,黃慧文版蘇櫻打破常規,美出新高度。原著慕容九的戲份也添加給蘇櫻,謝寧密室練習化石神功嫵媚妖嬈,這個蘇櫻會武功,招式如舞蹈般行雲流水,可以破解花無缺的移花宮武功。謝寧戲裡也有男裝造型,男裝英俊女裝嬌俏。自小接受藝術薰陶的謝寧,有獨特的美,不愧是一代港姐冠軍。
  • 《三國演義》中最大的漏洞:導演編劇不清楚,觀眾不明白
    尤其是1994年被改編成電視連戲劇後,再一次掀起了全國上下的三國熱。可以說,在電視劇播放的時間段,基本上就是萬人空巷,家家屋裡傳來的都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的開篇曲。94版的《三國演義》成了古典名著改編成影視劇的一個經典,成了一部不可模仿和超越的經典力作!在這部影片裡,鮑國安飾演的曹操,唐國強飾演的諸葛亮,給我們留下無可磨滅的印象。
  • 看過那麼多改編劇,最毀三觀的和最爆的居然是同一部
    原諒我,我真的不知道這部劇的編劇為什麼一定要將一個根正苗紅的女主改編成了勾引自己好友學姐男友的白蓮花,女主回到過去不是去找男主,要先和女二成為朋友然後去勾引男主這種操作神奇了。整個框架都歪了,劇情描述也淺顯幼稚,我果斷棄了,也是被氣死的一個日常。
  • 論為何《盜墓筆記》系列改編都這麼不盡人意——從《沙海》分析
    但是這點路人緣在《沙海》的劇版中就在原著粉們那裡敗光了。如果說《老九門》裡二月紅和丫頭、黑背老六和白姑都是三叔寫過短篇故事的,那麼首先小說改編劇的原著粉們最難以忍受的其實就是劇版加了感情戲了。,汪小媛則是黎簇在進入汪家時遇到的想利用和他做搭伴的關係來找哥哥的女孩,有網友推測汪小媛的身份是吳邪的內應即《七指》賀歲片中的唐宋,但是劇版卻把她和沈瓊強行聯繫了起來,還給沈瓊加了個考古隊成員的戲份讓原著粉絲看著很蒙。
  • 劇版魏無羨演繹:願償少年淚
    在經典的神話故事裡,金手指主角都會被設置一個「阿喀琉斯之踵」,他們像人性的反光點,讓你在旁觀這場戲劇時突然把你拉進戲中,你因此著了戲的道,再也忘不了這一幕。作者說,86版的西遊記好就好在這些細節的改編裡,原著的西遊,是個現實的世界,他有等級尊卑,殘暴掠殺,不講感情。而諸如類似靈臺方寸山這樣的溫存改變,就像敲開了一個裂縫,為我們引來了光。無堅不摧從來不是人間真實,最美的表演是一種真實的「演繹」「這個魏無羨太愛哭了。」
  • 金庸作品裡改編最大的角色,東方不敗為什麼火了這麼多年?
    在金庸先生的作品裡,東方不敗可以說是影視作品翻拍裡最火的角色之一,雖然是反派,但很多人喜歡他霸氣而不拘於世俗的性格,東方不敗從出場到退場,雖短暫卻令人印象深刻。,這一版的東方不敗也是讓人出戲,感覺有法海內味了。
  • 期待、唱哀、真香...網文改編的《鬥羅大陸》會是如此嗎?
    《步步驚心》一版成熟地產業化的影視劇作品。尤其對於男頻玄幻小說來說,動漫和漫畫改編難度小主要因為其依舊屬於二次元,可以最大程度還原讀者心目中的虛幻世界。而真人版改編是要能夠破壁的,劇情和角色都要。《盜墓筆記·重啟》的導演潘安子在新浪娛樂的採訪中直言:「我沒有看重啟的小說,除了劇本外,關於盜墓筆記一切的文字我都不看。」不看原著就敢改編,其難度不亞於空手套白狼。
  • 為何眾人追捧黃日華版《天龍八部》——淺談其一巨大敗筆
    其實不是,他的表演中,蘊含了一重大敗筆,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所謂大俠,在《神鵰俠侶》中,金庸通過郭靖的口表達過: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喬峰在與悲慘命運作抗爭的過程中,他也在阿朱的陪伴下,不斷成長。在認知江湖情仇,個人恩怨的同時,他慢慢領悟到:百姓疾苦,生命可貴,這些其實是無國界之分的。正如智光大師給他的箴言——「契丹大宋,亦幻亦真」。
  • 龍嶺迷窟為什麼豆瓣評分全系列最高?1分鐘先讀懂IP改編的亂局
    03.最熱新劇《龍嶺迷窟》趁熱打鐵,費振翔指導的《龍嶺迷窟》最近又新鮮出爐了,這部劇就像開頭說的為什麼呢?糰子認為,目前有以下幾點:合理改編前面我們說過好幾個因為編劇放飛自我,進行魔幻主義的改編而撲街的案例。
  • 重啟之極海聽雷最大的敗筆:吳邪喬裝成江子算下死當區探險
    而南派三叔在版權方面做得比較高明,他把自己的作品按年計算,到了時間自己就可以拿回版權繼續創作,所以他的坑能繼續挖,也能慢慢填,在填坑挖坑的過程,觀眾看得心癢難撓,而他也能賺個盆滿缽滿。第一個坑沒有解釋那個女皮俑為什麼會三番兩次救吳邪,還莫名奇妙地跑到了他床上?
  • 《隱秘的角落》刪他戲份,卻讓丁浩成了嚴良,是救贖?
    提到這個人物,不得不說他的名字。《隱秘的角落》雖然對原著的改編很大,可幾個主要人物的名字幾乎都延用了原著中的名字。只有嚴良,在原著中的名字是丁浩。原著中的嚴良出場不多,卻至關重要。如果沒有他,朱朝陽就騙過了所有的人。原著的最後也是一個開放式結局:原著中的嚴良看著坐著操場上的朱朝陽,內心掙扎著是否要揭穿朱朝陽的謊言。因為劇版對朱朝陽的戲份改動較大,所以刪除這個人物可以理解。了解了「嚴良」這個名字的背景之後,小編總覺得給原著中的丁浩改名嚴良,編劇其實是用心良苦,有其深意的。
  • 《隱秘的角落》:為什麼要給葉馳敏一個配角那麼多的戲份?
    隨著《隱秘的角落》這部劇落下帷幕,觀眾們的討論一直未停,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要給葉馳敏這個配角那麼多的戲份,接下來星河就和大家討論一下這個原因。很多的朋友說《隱秘的角落》中的孩子都是可憐的。被媽媽控制,父母離異的朱朝陽,父親入獄無人監管的嚴良,雙親去世的普普,慘死的朱晶晶,單親家庭的葉馳敏。
  • 劇版《武林外史》魔改:王憐花被沈浪一劍封喉,這個讓我接受不了
    說實話,黃海冰版的《武林外史》魔改實在太大。古龍原著的精髓,在劇版蕩然無存。古龍原著,描寫的是波雲詭譎的江湖,是沈浪以浪子形象,偵探形象,擊破一個又一個陰謀。但是在劇版中呢,在快活王手下走不了三招,這個魔改難以接受。
  • 原著粉同意拍劇版《天官賜福》,看要求才知道另有乾坤
    天官另一個則是《天官賜福》要拍劇版的消息,墨大另一部作品《魔道祖師》改編版這些場景在動畫中實現起來遠比劇版簡單的多,這也是很多人支持動畫版的原因。以上的種種要求,或許表面上是妥協,實際上不過是一種變相的反抗而已,劇版能夠做到的,最多也不過是找一個差不多的演員做出大致的感覺。這也是很多書粉說相較於《魔道祖師》,《天官賜福》劇版更難拍出來的主要原因,名場面難以還原,八百年的情誼變成兄弟情,說不定還會加點女主戲份,這樣的天官其實就是「似是而非」的古裝劇而已。
  • ​《鬼吹燈》影視劇測評:12部改編作品,誰是佳作誰是爛片?
    從2015年上映的電影《九層妖塔》《尋龍訣》,到2020年網劇《龍嶺迷窟》,前後還有一些網絡大電影,改編作品良莠不齊,口碑有好有壞。 要說將《鬼吹燈》改編為電影不易,電視劇版更顯得彌足珍貴,既要忠於原著,又要符合觀眾的審美,資金預算上跟電影比還相差巨大,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