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生二娃是要趕早,還是等大娃大一些?3歲小孩子的話發人深思

2020-08-27 老谷聊天

國家早在2016年就放開了全面二孩政策,但從近幾年的出生情況來看,遠遠沒有達到政策的預期,在生育數量短暫衝高之後,已經連續三年下降了。

當然,影響生育率的因素很多,咱們不做深入探討。只講其中的一個因素,那就是有很多的年輕夫妻,不希望同時帶兩個幼小的孩子,那樣的話壓力太大,於是就準備讓大娃長大一些,至少是上了幼兒園以後,再考慮生二娃的事。

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現在帶孩子確實很不容易,不僅經濟壓力大,更重要的是體力和精力也達不到。但是,等大娃長大一些再要二娃,就真的沒有弊端嗎?



劉阿姨正好在兒子結婚那年退休,所以,兒子結婚後就一直跟劉阿姨住在一起(雖然他們有自己的房子,但基本不住),特別是生了孩子以後,劉阿姨就成了專職保姆,當然比保姆照顧得要周到細心得多。

眼看小孫女快要3歲了,長得漂亮又聰明伶俐,十分可愛。這天,一家人吃午飯的時候,劉阿姨的兒媳逗女兒說:「妮妮兒,媽媽再給你生個小弟弟好不好?」

沒想到,還不到3歲的妮妮兒突然非常生氣,喊道:「讓爺爺把他扔掉!」

媽媽問:「為什麼要把他扔掉啊?讓他陪你玩兒不好嗎?」

妮妮兒哭喊道:「不要,不要,我不要他陪我玩兒!讓爺爺把他扔掉,讓狗狗吃了他!」

一家人被妮妮兒的情緒震驚了,再也不提這件事兒,哄著她吃飯。但是妮妮兒的情緒一直很低落,飯也吃得很少。中午睡午覺的時候,還在夢中喊:「不要,不要,扔了他!」

劉阿姨嘆了口氣,小聲對丈夫說:「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容不得別人呢?這要是真的再生一個,她怎麼接受得了?」

丈夫安慰道:「孩子是很單純的,這也許是她的一個本能反應,以後,咱們要有意識地教育她,無論是弟弟還是妹妹,都是能幫助她、來跟她做朋友的,千萬不要說等有了二娃,我們就不疼你了這樣的話。不然的話,她會更加牴觸,甚至對二娃產生天生的敵意。」



就這樣,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引導,妮妮兒不再焦躁和牴觸了。但這時候兒媳婦卻又不敢生了,她被妮妮兒那幾句話深深地刺激到了,她真的擔心大娃跟二娃會成為敵人!

妮妮兒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但這件事就這樣被擱置起來。

有一天,劉阿姨實在忍不住,就對兒媳提起了這件事:「現在,孩子基本上能認可生二娃這事兒了,再說,她也很快就上幼兒園了,你們也該早作打算了。」

兒媳卻嘆口氣說:「媽,說實話,她那句扔了他、讓狗狗吃了他,一直在我腦子裡,怎麼都忘不掉,我真的很害怕!要不,就再等幾年,等她再長大一些,懂事了以後再說吧。」

劉阿姨勸道:「小孩子的話怎麼能當真?現在我的身體還行,要是再等幾年,我真擔心照看不了孩子了。再說,你的年齡也不小了,年紀越大,生孩子的風險就越高。」

兒媳說:「實在不行,我們就不要二娃了,就這一個孩子也挺好的。您不會失望吧?」

劉阿姨說:「這個你們自己做主,我們不催。只要你們想周全了,怎麼做決定,我們都不反對。」

劉阿姨心裡感嘆:要是在妮妮兒滿周歲的時候,就考慮生二娃,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了,雖說會累一些,但是兩個孩子一起長大,感情就會融洽得多啊!



老谷聊天:現在還有很多年輕夫妻,為什麼時候生二娃而糾結,到底是要趕早,還是等大娃再長大一些?老谷以為,這件事真的是各有利弊,早生有早生的好處,孩子之間更容易融洽,但是,作為家長肯定會更加辛苦一些;等大娃大一些再要二娃,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照看孩子,也相對輕鬆一些,但是如何讓大娃認同二娃,確實是需要一些時間的。

相關焦點

  • 我倆小學同學,她18生娃當了準婆婆,我31生娃沒上學,差好大
    哎,那時我家小妮還沒上小學,她已經要當婆婆啦!生娃早晚真的差好大。說說我倆的故事吧。高考時如願地考入南方的一所大學,直到大三時,才和愛人談了戀愛,畢業、工作、結婚。雖然我畢業第二年結婚,可兩人都想先拼事業,一直沒要孩子。直到畢業7年後,工作比較穩定,31歲那年我生了女兒。
  • 大娃和三娃的故事
    大娃已經快25歲了,還沒結婚,村裡和他同齡的小夥伴們早都成親了,有的都是倆孩子的爹了。這次大娃回來,其實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相親。大娃心想不知相親對象知道自己有這麼小一個弟弟會怎麼看,會不會願意。三娃見到大娃,一點也不認生,伸出手讓大娃抱,大娃扭身走了。他還沒有從心底裡接受三娃。
  • 鄉土小說:二娃
    二娃說:我跟您下地!出門來,聽村頭鑼鼓喧天,湊過去一看,喲,來了三個「插隊知青」,兩男一女。那兩男孩不認識,女孩竟是同校同級同學劉小鳳。劉小鳳,三班的。他爸原是縣長。二娃想,縣長的女兒,不也得下鄉!心中舒坦了許多。知青下鄉頭幾天,沒有起火灶,在生產隊各家輪流吃派飯。早上起來,娘說,二娃,去叫那個女知青吃飯!二娃說,不去。娘說,為啥?二娃說,不為啥,就是不去。
  • 小說:婆婆來家帶娃後3歲女兒夜夜哭鬧,看診,醫生的話讓我崩潰
    婆婆來家帶娃後3歲女兒夜夜哭鬧,看診,醫生的話讓我崩潰我叫何巧巧,今年已經三十歲了,和老公王建成都在外企工作。我們的工資非常可觀,但相應的工作也非常忙碌。所以三歲的女兒只能交給婆婆張娟照顧。最開始我不同意由婆婆來照顧,一是婆婆沒什麼耐心,當初我懷孕的時候她都沒來照顧一次,現在孩子開始搗亂她未必能忍受的了。
  • 五歲的恬恬,氣憤地說:「摔死他才好呢。」
    弟弟鵬鵬還沒有滿一歲,是個小胖墩兒,特別招人喜歡。爺爺奶奶一會兒給鵬鵬餵水,一會兒給鵬鵬做鬼臉,逗得小胖墩咯咯咯地笑。爺爺奶奶的心思,全在小孫子的身上。恬恬是姐姐,長的斯文秀氣,是個小美女,只比弟弟大4歲。恬恬一個勁兒地在爺爺奶奶身上磨蹭,爺爺奶奶時不時地喝斥恬恬,讓她自己去跟其他哥哥姐姐們玩去,不要在旁邊礙手礙腳。
  • 原來三妹大嬸是二娃大叔一生的守候
    「唱山歌來,這邊唱來那邊合,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灘險彎又多咯彎又多」,這歌聲要多嘹亮就有多嘹亮!小時候的我時常聽到鄰家大嬸拉著大嗓門唱著這首家喻戶曉的歌,而她歌聲要有多甜美,就有多甜美!鄰家大嬸小名叫三妹,當年家中四朵金花,她排行第三,因為家中沒有男丁,她父母管她小名叫三妹,本名叫招弟,意思是還想生一個兒子,結果第四個還是個小妹,沒轍,此生與子無緣,就把三妹當假小子養。
  • 故事:我生下兒子,公公出錢給我僱保姆帶娃,如今公公卻要娶保姆
    我生下兒子,公公出錢給我僱保姆帶娃,如今公公卻要娶保姆當兒媳生下孩子,我想許多公婆會幫忙帶孩子,讓兒媳安心的去去掙錢養家。如果有公婆尚在,會讓兒媳省了不少心,但在我們身邊,有些公婆早早的離去了,當兒媳生下孩子,誰來幫忙帶娃?
  • 故事:「預產期將近,公婆不照顧不帶孩子,氣得我不想生娃!」
    和老公已經結婚4年了,以前是覺得要賺錢攢錢,所以沒要孩,但是直到想生時,一時半會又懷不上,隨著年紀漸長,我產生的焦慮感也開始加倍!我不敢再拖了,越懂得多,越害怕生娃給我帶來了諸多改變。「遲早都是要生的,早生早了事。身邊幾個大我幾歲的閨蜜去了就是直接剖,就是因為年紀大了!醫生都不猶豫的!」我勸著老公!
  • 命大!19歲女子肚裡掏出6斤娃、30多斤巨瘤!懷孕從未產檢
    命大!19歲女子肚裡掏出6斤娃、30多斤巨瘤!懷孕從未產檢今年才19歲的女子在懷孕的同時,肚子還長了一個來路不明的巨瘤,它不僅學人「搶地盤」,逼得一旁的寶寶無路可退,「出生」時,還比寶寶重5倍——足足30多斤!而身高只有153cm的女子,身材本來就瘦瘦小小,因為這樣,體重長到了116斤,承受著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雙重負擔」。看著她的肚子,大家心裡都忍不住一陣揪心。
  • 故事:奶爸帶著娃相親,女方媽媽說與小孩子有緣,追問孩子娘埋在哪兒
    這小孩子,可能在小的時候,都長得差不多吧。」易夫人,只有那林惠瑾才可以叫她靈兒。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難道是上天有意安排,讓我可以見到我們家凌薇?」林惠瑾的眼睛裡面突然滾落下來一滴淚珠兒。  馬宏順心中一驚,凌薇,董凌薇。難道,汪玉琴,並不是那個汪家的女兒。  的確,玉琴的那個大哥說得不客氣一點的話,真的是長得有些歪瓜裂棗的。
  • 結婚租房,生娃後婆婆一毛不拔,要買房婆婆送張卡,查餘額,傻了
    一次是我們結婚前,她來一次;第二次是我生娃了,她來伺候月子。我生娃兒子生日,婆婆也沒有任何表示,就發來視頻,說我大孫子過生日了,奶奶想他了,視頻3分鐘,看看孩子就掛了。我不高興了,和老公墨跡:你媽那麼有錢,就是一毛不拔,不知道錢留給誰的。
  • 「要怪就怪當年生娃,一看是個孫女愣是沒伺候一天月子!」活該
    「要怪就怪當年生娃,一看是個孫女愣是沒伺候一天月子!」活該! 「要怪就怪當年生娃,一看是個孫女愣是沒伺候一天月子!」活該! 張溝村的張大娘年近七十,身體還算硬朗,只是一到連陰雨天渾身的關節都酸痛難忍。眼巴巴地盼了一天又一夜,仍不見上街趕集的小兒子把治風溼的膏藥貼送來,張大娘坐不住了。
  • 12歲少女嫁3歲地主家兒子,生下兒子後,丈夫才8歲
    12歲少女嫁3歲地主家兒子,生下兒子後,丈夫才8歲一個"童養媳"的故事。12歲的蕭蕭被送上了花轎,她即將嫁給地主家的兒子。那對他們家來說,可是一件難得的好事。不過略有遺憾的是新郎才3歲。
  • 小說:故事:大八歲的姐弟戀,是談還是不談?
    摡樓男人……我真想給他跪了,我要真能這麼幹,母后大人得餵給我多少好吃的啊,你把這話說給我母后聽,我就得救了。我仔細看著他的面孔,貌比潘安的確有,但是心比蛇蠍也有。「你多大?」我一本正經,既然躲不掉,那就面對。他明顯吃了一驚,「二十五。幹嗎?想用年齡優勢打敗我?」「我比你大八歲,你知道這八年時間我比你多了什麼嗎?」
  • 故事:惡霸亂棍打死教書先生,數年後因果有報,被一人活活嚇死
    有一個叫二娃的小孩,無親無故,孤身一人,靠給財主劉大麻子放牛度日。二娃常將牛牽至半山腰,途徑學堂,聽著朗朗書聲,心裡痒痒,好生羨慕。於是常扒在窗戶外面,偷偷地跟著學習。幾天後,細心的王先生發現了二娃。見其天資聰穎,乃可造之材,王先生不顧及他貧窮,特地給他準備了桌凳和書本,免費讓其進學堂內和大家一道學習。
  • 蟋蟀故事:3大先鋒
    白牙青32點左右也是四路,三路一二口勝的,最後一路開大打勝後封盆繼續翻,這裡光線太差,我頭燈也沒帶,有頭燈的話我看蟲極快的,400條蟲快的話最多一刻鐘就能看完。那天運氣真好,沒翻幾個罐又一條大六爪深色面的蟲子(黑臉長紅牙),點了草牙,偏紅牙,黑牙根,臉麼麼黑不錯不錯。腳邊放好。其實這四包裡的東西都不錯,如果我養蟲的話起碼要拔15條以上,但幫朋友選的還是要仔細些,牙起碼要過關才行。畢竟別人不一定是友誼賽。
  • 故事:苦娘,把甜全給了娃
    這話簡單得不能再簡單,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話,卻被娘硬生生地咽了下去。  對於娘來說,苦,是她這輩子生活的主色調。  娘的苦只有她自己清楚。受重男輕女封建思想影響,出生在四十年代農村的娘,與學堂無緣。看著哥哥弟弟背著書包進學堂時,自己卻背著背簍打柴做活,在這樣的生活境況裡,哪有時間學書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