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的孩子高高興興做一個普通人,從事一份普通工作」

2020-11-21 半月談新媒體

在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校長高志剛的辦公桌正上方,最顯眼處是一幅字——「永遠在路上」。高志剛說,職業教育人要時刻聆聽經濟社會的脈搏,回應發展改革的潮流,從個人到學校,提升與重塑時刻在路上。

他和他的同事們,已經把數萬名中策學子送上了人生新的道路。不過高志剛覺得,在中策,職業教育不僅是給學生指點一條可以安身立命的人生新路,更要教給學生一套「人生策」,提示他們,三百六十行的樸素選擇,怎樣與自我的價值和意義緊密關聯。


幫學生找到「自我開發的開關」

創辦於1979年的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是我國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也是浙江省開辦最早的職業學校,在校生近3500人。經過41年發展,中策職業學校已成為擁有中式烹飪、電氣運行與控制、環境監測技術等多個王牌專業的中職教育行業「領頭雁」。


在中策這方園地耕耘職業教育數十年,高志剛深深意識到,人的成長就是不斷自我開發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學校的任務就是幫學生找到「自我開發的開關」,對於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目標的職業教育來說,更是如此。


「想期待學生新蕾綻放,首先要讓學校成為資源豐茂的沃土。」高志剛認為,學校應當為學生的各種可能性提供不同型號的「助推器」。


高志剛舉例說,中策沒有無人機專業,但是5年前就跟浙江省模型無線電運動協會合作,成為協會的人才培養基地,請到了協會裡的全國比賽冠軍擔任學校無人機社團的總教練,不但吸引眾多學生前來報名學習,更令中策學子在全國各級別賽事中脫穎而出。近年來,學校更放眼全球延攬師資,烏克蘭的音樂研究生、巴西的退役足球運動員都走進校園,給學生帶來一個個不尋常的精彩世界。

高志剛校長與中策職業學校學生交流專業學習

有了豐富的選擇,開闊的視野,中策的教育生態得以彰顯社團化、項目化的別樣色彩。在高志剛看來,中策教師最重要的工作,是把學生成長日新又新的種種可能性編織成網,讓同輩間的切磋互動成為可能,讓前後浪的傳承接力始終篤實。既尊重個性,又強調組織,這是高志剛希望中策師生善加體會的辯證法。

高志剛認為,在中職教育中,「愛一行幹一行」和「幹一行愛一行」應當並行,要充分發展學生的愛好,也要培養學生對所學專業的專注,對未來所從事職業的認同。「這種培養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我們希望中策帶給同學們的教育,是浸潤式的規範化、體驗式的專業化。」

「教育是一種點燃,而不是灌輸。」高志剛說,「我們要讓學生首先喜歡上這個崗位。去見習的企業讓他們震撼,來上課的大師讓他們崇拜,引領他們的學長讓他們仰慕,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讓企業捧著愛心來,帶著收益走」


德國的雙元制、英國的學徒制,都是不錯的職業教育制度。但高志剛認為,把這些制度簡單「搬進來」,有可能水土不服,最適合中國的職業教育方式,應當是以學校名義和具體的企業合作,讓校企之間連結自然融洽,能夠相互促進。

「學校主動挑大梁」是高志剛眼中產教融合的重中之重:「產教融合有政策、有口號、有要求,但是目前政府、企業、學校之間的協同還是不完備的。提升的抓手在哪裡?最重要的就是校長要有校企合作的意識和自覺。」

這樣的自覺最關鍵的一點,在高志剛看來,就是學校一定要充分考慮能為企業輸送什麼人才。「要把學校理解成連接學生和企業的紐帶,在校企合作中,有換位思考的意識,時時考慮如何雙贏,才能真正激發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要讓企業捧著愛心來,帶著收益走。」

謀劃產教融合,中策下了最直觀的功夫,讓校舍空間透出「融合風」。烹飪專業使用的「杭之味」大樓,建築面積近2000平方米,一樓的休閒咖啡吧就是酒店部現代學徒制基地,旁邊有胡忠英烹飪大師工作室;二樓建成「烹飪劇場」,讓企業看得到中策學子的舞臺有多大;三樓四樓則是一列列中餐及西餐西點實訓室,既能辦講座,又能搞比賽,還可以為師生沙龍提供場地。在教育培養與產業實踐的AB面之間,「杭之味」大樓的「變形記」可以永不落幕。

如果僅僅想著對接企業,高志剛覺得,學校的眼界還狹隘了一點。學校主動為杭州電視臺生活頻道、老年大學等單位提供服務,為校企合作注入公益內涵。杭幫菜品鑑交流會、阿拉斯加海產「明日之星」廚師大賽……一系列新鮮的公益活動在中策圓滿落幕,參與的企業和機構不約而同的評價是:不僅有創意,而且令人滿意。

「我常和企業說,知道你是知名企業卻不理你,那是我錯了;但我帶著方案和誠意來找你,你不理我,你可能就虧了。」高志剛笑道。


職業教育理應做精做深

高志剛坦言,近年來,甘心以職業中學作為最高學歷的學生越來越少。面對學生普遍而殷切的升學期待,職業教育人能做些什麼,該守住什麼?

「如今,政府主管部門、家長,甚至一些職校的老師,都把升學率作為職業中學辦學質量最重要的評價標準,忽視了職業素養的基礎性地位,對學生的職業技能考核只劃分合格與不合格兩檔,這與職業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高志剛認為,職業素養才是職業教育的「根」與「魂」,專業技能理應在職業教育體系中佔據更重要的位置。與之相應,推廣五年一貫和七年一貫的培養體制是當務之急,如此才能讓學生能夠安心學習職業技能。

「一體化、大統籌,這才是職教的出路,只管就業或是只管升學的話都是不夠的。中職學校要與高職院校和行業企業共同發展,打通中高職培養模式,形成職業人才培養的三方合力。」高志剛說。

一體化的職業教育關鍵詞是什麼?高志剛始終堅持,職業教育也要做精深化教育,緊緊圍繞產業鏈做文章。「現在家家職業中學開的課都差不多,重複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優秀的師資卻無法集中,結果是哪個專業都談不上做大做強,做成『拳頭』『品牌』。」他覺得,一所職校有一兩個優勢學科就很好,關鍵在於能不能把一條產業鏈中的細分專業都納入培養視野,兼顧精與全,讓學生真正成為這一行的「內行人」。

讓學生成為「內行」,是要學生都去做技能大賽的「明星選手」嗎?高志剛對此也有保留意見。他覺得:「技能大賽雖然辦得很好,但也只是尖子的比拼,還不足以實現『以賽促教』。」職業教育帶給學生的獲得感,應該是更為樸素而實在的「人生策」,是技藝與歷練水到渠成的摶合。

「我期待我們的孩子在做一個普通人、從事一份普通工作的過程中悅納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創造踏實的業績,這是他們可以追求的美好未來。」高志剛說。

出品:葉俊東

策劃:孫愛東 高遠至 王新亞

監製:許中科 許小丹 範鍾秀

記者:俞菀 顧小立 林光耀

配音 剪輯:張初

責編:楊建楠

校對:秦黛新

來源:《半月談》2020年第20期

原標題:《高志剛:職業教育要教「人生策」》

相關焦點

  • 《白鹿原》:循著聖人的影子,讓我們學會如何去做一個普通人
    而黑娃、田小娥、白孝文,則是演繹著人間悲歡離合起落沉浮的真正的普通人。這些普通人正是傳統道德的挑戰者,他們踩著聖人的影子,教會我們如何去做一個真實平常的普通人。然而,每個人都還是錯了,一如我們知道那麼多道理,依舊過不好一生一樣。在現實面前許多大道理毫無用處,原來不是我們錯了,是人世間本就如此。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成不了聖人,我們只能在現實中世故地活著。
  • 一個從事色情行業女孩的真實故事(懺悔)
    驚嚇到我,第一次知道另一個世界真有地獄。我很怕,告訴男友不想幹這行了!他說夜場掙錢快,多少人還進不去呢!問朋友,說我們做的是壞事,人人唾棄被看不起!她們說我們又不搶,憑我們年輕資本來錢!笑我傻了,還管死後下地獄?聽後她們的勸說我就假裝不去在乎下地獄事!真心向佛菩薩懺悔!我開始迷上上網,遊戲!和網友聊天視頻,說色話!懷孕吃避孕藥好幾次,還打胎,好像有4個。
  • 行長高高興興地脫下褲子對來人道:「請看我的屁股」
    銀行工作人員熱情上前招呼著,老太太放下錢袋子,向工作人員討了杯水喝。工作人員問老太太道:「大娘,您這是多少錢,有數嗎?」。老太太微笑道:「這錢雖然是我的,我還真不知道有多少錢」。工作人員問道:「大娘,我們給你數的錢數您能相信嗎?」。老太太笑道:「這還用問嗎,我肯定不信,」。工作人員問道:「大娘,我們要怎麼辦您老人家才會相信?」。
  • 普通人:我們愛過,我們還會再愛
    青春和戀愛是一個無比脆弱的主題,往往發生在撲面而來的一連串無能為力的現實中。當我們的人生是陡峭的,連帶著愛情也不得不陡峭了起來。她完全獨立於在學校社交生活之外,既不貪圖它的熱鬧,也不想為了受歡迎去做些什麼。但瑪麗安非常渴望和自己的男朋友毫無保留地溝通。出身低微的康奈爾則身陷諸多顧慮中,很介意別人對他的看法。甚至連他的朋友們公開嘲笑排擠瑪麗安,他都能做到完全置身事外。世間總是充滿暴力和傷害,沒有人可以完美無瑕地長成。我們都有各自隱秘的命門,因此才會有恐懼和懦弱。
  • 做對了一件事不用擔心你的孩子不優秀!
    雖然我們的家境不太好,但是我媽有自己的小驕傲,媽媽是那個時代為數不多的高中生,最大的愛好是看書尤其偏愛民間故事,經常給我講的就是:「閨女你不一樣,你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仙女下凡,你跟普通人不一樣,你今後的福氣大著呢!」時間一長,就算不相信我是仙女下凡,但是我的內心就慢慢接受了我跟別人不一樣還有我是一個很有福氣的人的暗示!就算考了普通的大學我也要走出小城市試圖要過跟普通人不一樣的人生!
  • 一個普通的父親(三)
    我是一個很普通的女孩子,從小到大我都覺得自己非常的幸運,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當中,雖然說存在小小的摩擦,但是,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很幸福,從小到大我都因為我自己的父親感到驕傲。,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從來沒有缺席,因為學歷的緣故,他在鎮上有一份很穩定的工作,我們一大家子都可以生活的很好,包括我和姐姐學習一些其它的興趣課,當然,小鄉鎮裡面花費的興趣班費用並不高。
  • 《二十不惑》:姜小果式的青春,讓我找到了普通人該有的韌勁兒
    姜小果的青春乍一看就是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寫照,沒有漂亮的外表,沒有殷實的家境,有的只是一個熾熱的真心,像一個獨角獸一般偷偷地進入到這個社會裡,在各種困難挫折裡跌跌撞撞卻依然永不放棄。,來到大學可以說的上是背井離鄉得來打拼,不像段家寶一般擁有著殷實的家境,不像梁爽一般擁有著漂亮的臉蛋,就只是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女孩。
  • 我們為什麼而工作?
    難道做清潔工就一定要這樣忍氣吞聲嗎?!爭論一下又能如何?最後盧克解釋說:我在醫院做清潔工,終極目的是讓醫生和患者,每天生活在乾淨的環境裡,減少心理上的煩躁。換句話說,就是減少患者的痛苦情緒。這位父親的兒子,被襲擊受傷,躺在這個病床上已經昏迷6個月了,父親每天都看護照看,但這麼久兒子都沒醒來,心理一定著急,情緒難免激動。
  • 故事:從事巧破無頭案
    案件審定,太守詢問各位從事意見。所謂「從事」,是太守私人聘請的幕僚,幫助處理一些日常事務,相當於明清時期衙門裡的師爺。如果不知道師爺是什麼,請去看陳道明主演的一部電視劇《紹興師爺》,這裡就不做科普了。
  • 重溫《歡樂頌》:邱瑩瑩這樣的普通女孩,打了多少底層人士的臉
    當白渣男對她不善罷甘休的時候,她義無反顧,也不再害怕地將白渣男所有的醜事都暴露了出來,是的,或許她因此也是丟了工作,可是那一刻,我卻也看到了她身上的魅力,她真的沒有那麼傻白甜,她也是一個有仇必報,善惡分明,懂得及時止損的女孩子。
  • 做不成蘇明玉,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廣東女孩
    上大學之前,梁雪每天的工作內容是做一家人的早飯,一家人的中午飯,一家人的晚飯,還有洗一家人的衣服。去山上打草回來餵豬餵牛,以及輔導兩個弟弟的功課。她的最大活動半徑是村口的池塘到家裡的院子。當然,這些事情對農村女孩子來說,是家常便飯。洗衣做飯就跟穿衣吃飯一樣,是刻在農村孩子的基因裡面的。梁雪說,她唯一受不了的是,父親從小到大,經常打罵她。
  • 故事:北方小城,一份正式工作,意味著什麼?
    有地戰友回來已經參加工作了,幾個有思想地又一起跑到南方去撈世界去了,剩下我們這些還沒安排工作的呢,吊兒郎當的滿世界瞎轉悠……忽然有一天,強哥來找我,我還在被窩裡悶著,快點的,趕緊起來,起來,連拉帶拽的把我給喊起來了。啥事兒你那麼著急?
  • 不得志的他,才剛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就被一個陌生女孩給攪合了
    作為高學歷的學霸,事事過得不順心就算了,就連找工作都如此費勁是他自己也沒料到的。有時他也會想,是不是自己對於工作的要求太高了?但是經過了一番思考後,自嘲只不過也是個社畜而已。當然這還不是最絕的,最絕的是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份稱心的工作,誰知才從公司出來就被一個陌生女孩給攪合了?!這就是《異界巡禮團》中,一個叫做鍾鈦的男孩的遭遇,小編深感同情呀!
  • 看了貝克漢姆兒子的豪門聯姻,尤覺《普通人》的愛情彌足珍貴
    ,靠做清潔鐘點工維持母子生計,主顧之一就是女主Marianne的母親。一方面,Connell天性敏感,內心有很深的「落單」焦慮和恐懼,他十分渴望得到認同,被大家視為「普通人」中的一個;可另一方面,他又天賦極高,熱愛文學與思考,所以,他在內心最深處其實又抗拒成為那樣一個「普通人」。問題就在於,他缺乏「反抗普通」的勇氣。
  • 普通的打工妹,韓蓉
    我們都是普通人,接觸的也是些小人物,所以我們也只能寫小人物了,茫茫人海中都是小人物,寫誰呢?只能寫你最了解,或比較了解的人了,我就寫比較了解的打工妹一一韓蓉。這位普通女工,也象其它人一樣,年輕時也有遠大抱負,可命運同他人一樣,只能與自己的丈夫結婚,生活的不說怎麼好,但也算的上可以,她也是相丈教子,丈夫在外打拼,她帶孩子勞作,就這麼過著也不錯,但就沒有故事可寫,韓蓉長的也算美麗大方,她的丈夫也是風流倜儻,玉樹臨風,在外久了,就有風言風語,韓蓉逐漸從丈夫的收入也覺出了問題,終於洪流瀑發,韓蓉也再無出路,離婚,當初她極力相保孩子的撫養權,可法律總會向著孩子,韓蓉連自己的住所都沒有
  • 《平凡的世界》金波告訴我的一個道理,希望你也能懂
    這是我寫的關於《平凡的世界》的320篇書評,金波,一個平凡的世界中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他告訴我的一個道理,讓我這個平凡的人知道該怎麼去面對自己的生活。金波,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父親金俊海是郵政局的司機,母親在家務農,有一個妹妹叫金秀。他和孫少平、田潤生一起上的高中,但是他家的生活條件要比孫少平強上一些。因為好朋友的緣故,他經常接濟孫少平。但是金波也有他自己的苦楚。
  • 《知否》盛長棟: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該如何過好這一生?
    一個五歲大的孩子,還是貪睡的時候,長棟為了學字,硬是每天天不亮就爬起來,這份學習的毅力,旁人沒辦法比。盛長棟學習,沒有父親指導,也沒有生母管制,他沒日沒夜的學習純靠自覺。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該知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們也要明辨是非,做一個正直的人。03即使平庸,也要心懷善良盛長棟從小生活艱難,但卻心性純良,有一顆向善之心。
  • 《橫道世之介》:做個溫暖有趣的普通人,其實也是一種成功
    大多數人活得不快樂,很大的原因是不願意接受自己其實就是一個普通人這個事實。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努力學習,要爭取功成名就,過上體面的生活。如果胸無大志,甘於做個普通人,就是一種可恥的表現。但成為別人羨慕的人就一定會感覺到幸福嗎?做一個普通有趣的人就是失敗嗎?或許我們可以從《橫道世之介》之中尋找答案。《橫道世之介》講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主人公橫道世之介從海港小鎮去東京讀大學的故事,算是一部青春物語的影片,雖然普通平淡但又溫暖治癒。
  • 《三少爺的劍》|奇葩男主不做「劍神」,只想做「挑糞工」
    於是他詐死,化作沒用的阿吉,隱藏在鬧市街巷中體驗普通人的生活。2、做一個普通人容易嗎?容易又不容易!可是他發現,想做一個平凡人,找一份苦力的工作來填飽肚子也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容易。泥水匠有自己的一幫人,木匠有自己的一幫人,就連挑夫苦力都有自己的一幫人,不是他們自己幫裡的人,休想找到工作。
  • 為了搶一份工作 作者:李府鍾(於紫禁城)
    為了搶一份工作 作者:李府鍾(於紫禁城)為了搶一份工作,可憐了兩位老人;一個七十四歲與七十七歲的老態龍鍾,卻互不相讓,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兩黨之爭。川普冒著新冠肆虐的危險賄選,拜登也不示弱,卻四處奔波熱身。一個自我標榜的民主國家咱了?原來也有白黑人種的貴賤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