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神鵰俠侶》這本小說,作為射鵰的續篇,口碑一直是二極分化,在筆者看來問題主要是出在這本書主角楊過的性格上。楊過的性格怎麼說呢,就是不服輸,少年時期楊過和大小武兄弟,同時進入桃花島,本來寄人籬下,看人眼色也是常有之事。就連性格孤傲的,林黛玉也不能免俗,還有程英寄住在表妹家中,也是處處讓著表妹陸無雙。
可是到了楊過這裡,連討好小女孩郭芙幾句話都說不出口,甚至不願意做半點妥協。後來,楊過去了全真教拜了趙志敬為師,也是十分看不起這個師傅,最終搞的叛教而出。縱觀楊過的一生,之所以命運處處受掣肘,皆是因為不願意與世俗妥協。
其實楊過這一生,可能是主角光環吧,機遇非常好!少年時期桃花島算一次,全真教也算一次。而最重要的一次就是遇到了「蛇和雕大招」,可以說這一次的機遇以後使得楊過,徹底脫胎換骨。劇情大家都知道:就是楊過遇到了蛇和雕相鬥,在雕危難時刻得到了,楊過的相助,後來楊過斷臂又得到大雕的幫助。其實這一段有很多讀者,十分好奇楊過為何要幫助大雕,而不是幫助蛇呢?對此筆者有二點看法:
一、楊過的坐騎
楊過的坐騎,這個話乍說出來,可能許多人還想不到,那麼就幫助大家回憶下:
在楊過下山後,曾經遇見一個村夫,一直在鞭打一匹馬,而這匹馬非常的瘦弱,卻不管怎麼被鞭打一直不肯動。楊過看到後非常生氣,有種感同身受之感,感覺自己的命運就如同這匹馬一樣,上去就是對村夫一頓教訓,後來這匹馬就跟了楊過。這匹馬可是非常厲害,也是跟了村夫明珠蒙塵,曾經與郭芙的小紅馬(汗血寶馬)比賽,絲毫不弱於小紅馬。
參考楊過救馬經歷,就知道楊過為何要救雕而不救蛇了。在原著中說:雕長得極其醜陋、而且雕毛非常稀疏看著光禿禿的,仿佛一半都被人拔光了,顯得極其落魄。
所以楊過救雕如同當初解救自己寶馬一樣,在雕身上楊過看到了與自己許多相似之處,同樣的落魄那麼不堪,同樣的寧死也不服輸。
二、與郭靖和黃蓉有關
郭靖我們都知道他有個稱號叫「射鵰大俠」,而郭靖和黃蓉就有一對大雕,楊過小時候第一次遇見郭芙時,,當時郭芙就讓雙鵰咬李莫愁,楊過看了非常羨慕,還問過郭芙,這雕是你家的嗎?當時郭芙還嗆了楊過一句:我不與叫花子說話。
後來,到了桃花島後,楊過自然有機會和雕近距離接觸,看著人畜無害的雕,難免在楊過內心留下印象。
當楊過遇到「蛇和雕大戰」,潛意識裡有對雕的印象,自然就有親近感,所以楊過毫不猶豫的就選擇幫助雕,而非幫助蛇
三、楊過生母死因
在新版《神鵰俠侶》楊過的母親是穆念慈,一直很喜歡楊康,後來楊康死後穆念慈得重病也就死了。可是在《神鵰俠侶》舊版中,楊過的母親叫「秦南琴」是被楊康強迫後,生下了楊過。
秦南琴
秦南琴本就是個捕蛇女,在楊過小的時候,曾經遇到一隻毒蛇,當時秦南琴為了救楊過,被毒蛇咬傷,最終中毒而死。
試想下:楊過生母就是被毒蛇咬死的,所以楊過在看到「蛇雕大戰」,自然就選擇救雕了。
個人總結
不管射鵰英雄傳,還是《神鵰俠侶》,這二部小說都是圍繞著「雕」為中心,相對應的蛇也都出現在其中,比如歐陽鋒就是玩蛇的。
蛇與雕,就相當於邪惡與正義!少年時期楊過不辨是非,只選擇對自己好的歐陽鋒(蛇),幫雕還是幫蛇,這就相當於人生十字路口,正邪一念之間。到了後來楊過長大,雖然明知道殺父之仇與郭靖黃蓉有關,可是最終還是選擇釋懷,走了一條「雕」的人生。
各位讀者對於「雕蛇大戰」,楊過幫雕不幫蛇有何看法?歡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