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因醬油引起的家庭風波,原來婆婆是另有用意

2020-12-01 乘風波浪666

感語:菜裡放不放醬油,並沒有真正給婆婆帶來什麼生理上的不適。那是什麼在作怪呢、說穿了婆婆是想借醬油作為道具,確立自己在家裡的主宰地位。

經人介紹,我認識了他,那年他34歲,我27歲,他比我大7歲。

在那個年代,在我們這裡,女孩子都是剛過20歲就成家了,25歲以上的女孩便是大齡剩女了,那年我27歲,自然便是名副其實的大齡剩女了。

他34歲,不用說,更是大齡剩男了,大齡剩女與大齡剩男相遇,也是一種緣分吧。經過短時間的了解,雙方感覺還可以,便走入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很快成了家。

他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他和寡母相依為命生活了幾十年,也可以這樣說,丈夫是在單親家庭裡長大的。丈夫對她的母親感情很深,也很依賴。按照傳統,婚後,我們和她的母親生活在一起。

在成家的第一個月裡日子還相對平靜,我們還沉浸在蜜月的喜悅中。但是時間不長,生活就出現了浪花。

你得承認,生活中的一些矛盾是讓人預料不到的,或者說還沒來得及預料就發生了,讓人猝不及防。



婆婆因年輕時過分勞累身體很不好,常常喊著疼那疼的,整日一副無精打採的樣子。我感覺身為媳婦,理應多孝順婆婆,蜜月沒過幾天,我就下廚做飯了,只要我有時間,儘量多往廚房跑。炒菜我喜歡放醬油,我看見他家的廚房裡沒醬油,就特地買了瓶醬油放在灶臺上。

好幾天婆婆吃了我放醬油的菜並沒有什麼反應,我問婆婆說,我做的菜的味道如何?婆婆還直誇我的菜好吃呢。然而那天我正在做飯時,婆婆走進廚房看見灶臺上的醬油瓶,便問,這醬油是你買的?我也沒多考慮,說是的。婆婆什麼話也沒說就出去了,我也沒想到這瓶醬油會引出一系列的故事。

第二天,我看見婆婆吃飯的時候,就不吃菜。當時我指指菜說,媽,吃菜。婆婆還是不吃菜。晚上我問丈夫,媽,今天怎麼啦?晚上怎麼不吃菜呢?丈夫也沒說出所以然。

緊接著婆婆的氣管炎病犯了,不過婆婆也沒說什麼,只是一聲接一聲大聲地咳嗽著。丈夫沉不住氣了,過去問了問,回來就責問我,你的菜裡是不是放了醬油?

我說,是的。我一開始炒菜就放了醬油的,我問媽菜的味道如何?媽還誇我的菜的味道不錯呢?怎麼今天突然就不吃了呢?

丈夫說,我媽有氣管炎,不能吃醬油。我問,過去你媽是不是也是不能吃醬油?丈夫搖了搖頭說,記不清了。

既然婆婆不能吃醬油就不吃唄!我對婆婆說,我做菜的時候不放醬油了,並且把灶臺上的醬油瓶移到了陽臺上



不用說,我依了婆婆的習慣,做菜不再放醬油了。婆婆的氣管炎病也很快好了,婆婆吃飯也自然吃得順口了,吃飯時大口大口地吃著菜。我卻吃著菜沒什麼味道,感覺不放醬油的菜簡直是沒法吃。

我想,醬油是豆製品,自家做的醬也是豆製品,婆婆不是吃自家做的醬嗎?於是我做菜時瞞著婆婆和丈夫開始偷偷往菜裡放醬油了,我觀察了幾天,婆婆也沒事。我問婆婆,菜的味道如何?婆婆說菜的味道不錯。我憋不住說了句,媽,我這菜裡可是放了醬油的。婆婆聽我這一說,伸到菜盤子的筷子很快又抽了回來。她驚訝地看著我,又看看丈夫,放下碗不吃飯了。

接下來的情況卻是非常糟糕,婆婆的氣管炎又犯了。她先是一聲緊一聲地喘氣,緊接著是一聲迭一聲地咳嗽。

丈夫一看婆婆的氣管炎又犯了,衝著我嚷起來。準是你菜裡放了醬油,整得媽的病又犯了。我說,我炒菜一直放醬油,媽怎麼沒犯病,肯定是心理作用。

丈夫說,媽都七十歲了,你無權改變她的習慣......!我們倆你一句我一句吵了起來,吵到高潮處,我順手操起醬油瓶扔到了樓下,還差一點兒打著一個過路人的腦袋。

然後我便跑回了娘家,住了好幾個月,後來他託人說情,我才又回到了婆家。

婆婆被我倆的吵架嚇壞了,氣管病似乎也好了不少。不過這件事以後,家裡不但不吃醬油,連醬油二個字也沒人提了。

日子一天天地過著。我是實在吃不慣沒醬油的菜,後來我終於忍不住又買了一瓶醬油。不過我學聰明了,醬油外面貼的是醋的標籤。我背著婆婆和丈夫又開始往菜裡放醬油了,我就是想看看婆婆到底是不是一吃醬油就犯氣管炎病,結果過了一月婆婆也沒犯病。

後來我終於明白了,菜裡放不放醬油,並沒有真正給婆婆帶來什麼生理上的不適。那是什麼在作怪呢、說穿了婆婆是想借醬油作為道具,確立自己在家裡的主宰地位。

相關焦點

  • 故事:傻人買醬油
    有個傻子,一天,他爹給傻子兩塊錢讓他去買醬油和醋,傻子去了不一會兒,又返回來了,問他爹道:「哪一塊錢買醬油?哪一塊錢買醋?」 他爹說:「一塊錢買醬油,一塊錢買醋。」傻子走了不多時,再次返回來又問他爹道:「哪個瓶盛醬油?哪個瓶盛醋?」 ​
  • 故事:一個家庭的小風波
    吃完晚飯,張小蘭又輔導孩子寫作業,給孩子講故事哄睡覺,終於都收拾好了,張小蘭伸個懶腰後,躺在沙發上,打開手機一看已經晚上九點了,丈夫還沒有回來,無聊的張小蘭刷著朋友圈,漫無目的的看著。突然她的表情變得有些嚴肅了,因為他看到一個丈夫的同事小劉發了個朋友圈。"不醉不歸!"並配圖一桌子的酒。
  • 故事:老公出差,婆婆立刻趕來陪她,背後竟另有所圖
    婆婆邊說邊指了指飯桌,「還站那幹嘛,快洗手吃飯吧。」林燕連忙點著頭,換上拖鞋進廚房洗手,看到煥然一新的廚房,她心裡暗暗感嘆:果然是有潔癖的女人,所到之處就是不一樣。「媽,阿雷昨天去了上海,你今天來剛好和他錯過見面了。」婆婆低頭夾菜吃飯,淡然道:「我來,又不是為了見他。我是怕你一個人住在家裡害怕,特意來陪你的。」
  • 【小說】懷孕引起的風波
    考慮到老婆有身孕,老公讓小李趕緊去跟領導通融一下,看能否給予適當照顧,分擔輕一點的業餘,以便自己養神保胎。小李趕到單位,已是午餐時間了。她剛走到食堂門口,恰好碰見領導一人正坐在後排用餐。小李很好奇,局機關與家屬區只隔一堵牆,平時領導都是回家用餐,除非特殊情況,今天看來又是特殊。
  • 故事:病母走失5日,4歲孫子指著醬油瓶喊奶奶,男子一看淚目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磨盤村有個男人叫阿壯,家境貧窮,年幼喪父,是母親一人既當娘又當爹的把他拉扯大二十五歲那年阿壯好不容易結了婚,然而妻子卻百般嫌棄婆婆,要阿壯分家別跟婆婆一起過了。阿壯是母親辛苦撫養大的,正所謂母恩似海,叫他如何能拋棄了母親?為這,妻子沒少跟阿壯吵架,最後竟然丟下阿壯和不到一歲的兒子,跟著一個收山貨的男人跑了,阿壯只能獨自撐起這個家,上養老下撫小的。
  • 耽美小說《撒野》還未開機,風波卻不斷,網友紛紛大喊「下架」
    而如今又有一部耽改劇將要開機,只不過如今還未開機,卻風波不斷了。這部劇就是《左肩有你》,是改編自作者巫哲的耽美小說《撒野》,主要講述的是優等生蔣丞卻遭遇了被寄養家庭「流放」。最終在親生父親的鋼鐵廠遇到了顧飛,兩種性格不同的主角,開始了互相「治癒」的故事。
  • 故事:哥哥替我去買醬油,車禍身亡,我媽把我趕出了家門
    我一直怪我自己,為什麼要喊哥哥去買醬油,為什麼不自己去。我媽開始責怪自己,為什麼自己會忘記買醬油了,要讓孩子去買。我一直在自責、內疚、後悔當中,本該去買醬油的是我,哥哥代替我去了,死的本該是我。 我再也忍不住,大聲反駁:「是你叫我去買醬油的,不買醬油哥哥就不會死了,你為什麼要忘記買醬油?你買了醬油,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 顧佳人設「豪橫」卻討喜,林有有因角色被罵,其實心計不如欒冰然
    顧佳人設「豪橫」卻討喜,林有有因角色被罵,其實心計不如欒冰然文/橘子貓因《三十而已》已經完結,引發的熱議卻仍此起彼伏,很顯然這部作品在結尾是將初衷完美詮釋:「三十不過而已」,三十歲的年紀,不代表止步不前,更不代表需要為生活做出讓步,乃至對生活做出妥協。
  • 小事引起母女風波
    她說話少有小聲音,每天早上,就聽見她大嗓門的吼表姐她們,要他們起來掃地,洗衣服的。無論是夏天還是三九嚴寒,莫想能睡個懶覺。小時候表妹因為尿床,被她拿棍子一頓好打。表姐是家裡老大,所以家務活是做的最多的,冬天看見她一雙手老是凍的紅腫的。相比兩個女兒,她更喜歡兒子,兒子沒有被她打過也更受寵。家裡好吃的,都優先留著給兒子。
  • 特產故事|大自然的饋贈 原來二都蚶另有故鄉?
    這道鮮撈二都蚶,光聽名字就知是寧德二都美食,怎麼能說二都蚶另有故鄉?其實,是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二都蚶的故鄉原是浙江樂清。有一年春末,正值養蚶的大好時節,浙江樂清一帶蚶沙大發,蚶農們滿心歡喜,指望這些蚶沙運到外地後能賣得好價錢。想不到那年氣候特別,時晴時雨,冷熱無常。嬌嫩的蚶像剛出世的嬰兒,怎麼受得了這般折騰?出發沒幾天,這些小生命陸續張大嘴巴,一命嗚呼。
  • 故事連載:認親風波(三)
    認親風波這楊松是楊長浩的第四個兒子,因家裡窮,初中沒畢業就不念書了,住在家裡大院子裡。回城知青馮玉芳是他的同學,常常給他來信。他不會寫信,就找師紅紅。師紅紅一個小大姐,當然不情不願就推薦楊志幫了他。這一幫,就鬧出了笑話。一封封書信竟變成了誘惑人的情書,在另一個年輕人心中埋下了禍根。他就是馮玉芳的愛人小陳。
  • 別被《三十而已》大結局騙了,今天的家庭,藏著孩子明天的另一半
    開播後霸佔熱搜,每一集的播出都會引起話題討論,且熱度高居不下。 三位女主,三種性格,三種境遇,她們相互扶持,共同經歷著彼此生命中的悲歡離合。 無論是事業線的起起伏伏,還是生活中的雞零狗碎,總是能讓觀眾們體驗到強烈的代入感。
  • 別被《三十而已》大結局給騙了,今天的家庭藏著孩子明天的另一半
    開播後霸佔熱搜,每一集的播出都會引起話題討論,且熱度高居不下。 三位女生,三種性格,三種境遇,她們相互扶持,共同經歷著彼此生命中的悲歡離合。 無論是事業線的起起伏伏,還是生活中的雞零狗碎,總是能讓觀眾們體驗到強烈的代入感。
  • 《凡人修仙傳》魔改後遭吐槽,導演魔改的用意是什麼?原來是這樣
    但是動畫版的《凡人修仙傳》有些內容被導演魔改,引起了很多觀眾的異議,導致開播是高開低走的局勢。那麼,導演魔改的用意是什麼呢?因為考慮到會有觀眾喜歡歐陽與孫二狗那段劇情,所以有可能會做成番外給大家看哦。以上就是小編的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如果有不同看法的小夥伴,歡迎在評論下方一起探討哦。
  • 故事:妻子生痴傻女被全家嫌棄,丈夫表面不願離婚,心中另有打算
    :唐謝,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旗下關聯帳號「每天讀點故事」獲得合法轉授權發布,侵權必究。只是因為妻子是外地人,不被公婆認可,生完這個孩子後更是經常被婆婆指責謾罵,所以早就表達出了離婚意願。不過丈夫卻不同意,因為之前娶這個妻子光彩禮和酒席就花了他們家三十多萬,現在離婚相當於血本無歸。妻子生痴傻女被全家嫌棄,丈夫表面不願離婚,心中另有打算。
  • 故事連載:認親風波(二)
    認親風波這年春天,施春放學途中不幸被瘋狗咬一口患了狂犬病不治而亡,引起柳圈莊恐慌。這年秋天,張子香大兒媳婦生下怪胎,再次引發柳圈莊恐慌。這年夏天,洪發光大女兒在南大河洗澡不幸遇難,更加引發柳圈莊極度恐慌。一天中午,楊廣寶跟幾個小夥伴在小河裡戲水,「副隊長」楊峰也在不遠處洗澡。楊廣寶不知怎的,突發奇想,命令他的幾個「手下」一起擊水朝楊峰臉部衝去。
  • 天龍八部中的英雄好漢——風波惡
    在天龍八部裡,風波惡不恃技凌人是我比較欣賞的,雖然他經常技癢要找人打架,卻不傷害無辜的性命。杏子林中,蕭峰說起風波惡同一個挑著糞桶的農夫僵持在橋中間,還被潑了一勺糞,雖然很生氣卻不以德報怨,當時覺得這人真可愛。
  • 「老花心」引發的家庭風波
    舅舅和舅媽從小就格外喜歡我,特別是他們的獨生女兒遠嫁到加拿大以後,我就幾乎成了他們老倆口的兒子啦,兩人有什麼想不通的事,都愛對我這個當晚輩的說。看這樣子,今天這事還不尋常呢。「說嘛,你做了什麼好事,今天當著你外甥說清楚後,我們就去離婚!」舅媽像個審判官似地發話了。舅舅吞吐著:「有啥說的嘛,我,真的沒那個意思……」說罷,頭埋得更低了,那神情倒真像是個受審的犯罪嫌疑人。
  • 新婚第四天去娘家,回家看到婆婆從主臥出來,妻子連夜搬回娘家
    經朋友這麼一說,好像有幾分道理。 之所以想起這件事,是因為最近收到了一封關於臥室風波的私信,這封私信來自於粉絲蕭然。 婚後第四天,蕭然娘家有事,上午她就回了娘家。晚上回到婆家,卻看到婆婆從她的主臥出來,手裡拿著老公換下來的髒衣服。 蕭然的臉色頓時不好看了,婆婆趕緊慌忙解釋說,看兒子兒媳都忙,所以就打算幫兒子洗洗衣服,而那些衣服裡還包括老公的內衣。 蕭然心裡說不出的彆扭,一氣之下連夜搬回娘家。
  • 《知否》婆婆團,誰是最強王者
    前篇文中,給《知否》硬核奶奶的段位,排了名次,評論區有留言讓幾位婆婆輩的也排進去。婆婆不同於奶奶,奶奶們於孫輩因為隔代,充滿關愛,是慈祥的老人。婆婆團中,有的既是婆婆,又有婆婆,雙重身份,想有婆婆的威嚴,又要做聽話的兒媳,在夾縫中和兒媳們上映,「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的大戲。婆婆輩的成員,有人傻,有人萌,有人扮柔弱裝白蓮,有人則心機惡毒,有人寬厚賢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