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紅與黑》:讀完以後我才明白,曾經我們都是於連的縮影

2020-08-20 歷史的口袋

有人說,《紅與黑》是西方的紅樓夢,年輕的時候,初讀這本小說不懂裡面的於連為什麼費盡心思向上爬,只關心他的愛情。

長大後的我才發現,曾經的我們都是於連的縮影。

出生於維立葉爾小城一家鋸木工廠的於連,從小身材瘦弱,整日抱著書,在家中被看成是「不會掙錢」的「不中用」的人,常遭父兄打罵和奚落。

即便這樣,他也不肯放棄看書,對於他來說,書就是他向上的力量。

也正是因為他從小就愛讀書,精通拉丁文的於連順利進入市長德·瑞那的家中,成為一名拉丁文教師。

而這也是於連心理發生改變的一大原因,離開了鄉下的於連,來到了市長家裡,他看到周圍的東西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他開始有了虛榮心,拼命的想爬上上流社會。

他為了這一切不惜去勾引市長夫人還有伯爵的女兒馬蒂爾德。

長相俊美、才幹出眾的成功了,他把自己偽裝成一個地地道道的上流社會的人。

而他也離自己的心越來越遠,他討厭自己的出身,自卑又自負。

自卑於自己的出身,時時刻刻都在擔心對方瞧不起自己。

他看不起上流社會的虛偽狡詐,教會中的暗流湧動,可忽略了存在即合理這種說法。

一方面他想飛黃騰達,就必須抹殺自己內心深處的人性和天真,然而另一方面,他又鄙視虛與委蛇的成功人士,所以他自己一直陷於兩難境地。

這種分裂讓他越來越痛苦,最終,他與命運妥協了,他認清了自己的身份,無論自己再怎麼努力,他都無法戰勝內心的自己。

在一個晴和的日子裡,於連走上了斷頭臺,結束了對上層生活的幻想,也結束了他夢想的一生,或許對於連來說,一切都結束了......

他一生都在為自己心目中的那個理想索取努力,只是他沒有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於連,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

是願意腳踏實地,靠自己的努力去奮力打拼,用實力去贏得鮮花和掌聲;

還是選擇唯利是圖,甚至拋棄底線,來妄圖尋求人生的捷徑?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那些靠虛榮來裝點門面、靠徵服別人來標榜成功的人,終究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只有那些敢於正視人性弱點的人,才有機會蛻變成真正的強者。

在法國的文學界,更是給予了《紅與黑》超高的評價,稱其為「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

而創造了這部偉大小說的正是其作者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

《紅與黑》在文學史上影響深遠,開創了後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34;靈魂的哲學詩」。

這本書從出版以後,曾多次被拍成電影、戲劇。

不僅日次,這本書還受到了很多名人的喜愛,就連美國教授費迪曼都說:司湯達的《紅與黑》已顯示了20世紀小說的方向,因為它帶給人們的是更富真實感的精神內涵。

《紅與黑》還與我國作家路遙的《人生》極其相似,被廣大讀者譽為「人一生至少要讀一次的書之一」。

在豆瓣上評分高達8.5分,眾所周知,很多獲得過矛盾獎項的作品在上面的評分才不過7點幾分,而這一本僅能給如此之高,看來深受眾人的喜愛。

每當我在人生路上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都會拿出來《紅與黑》反覆閱讀。 給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精神力量。

如果你在尋找一部能夠讀的進去的世界名著,如果你希望在幾百年前的老作品中體會到酣暢淋漓和曲折離奇,那麼這部《紅與黑》是最佳選擇,沒有之一!

讀完全書,你便會發覺,你從此就沒法擺脫它。它那麼有激情,又那麼神秘和傷感。

相關焦點

  • 《紅與黑》:寫過、愛過、活過,透過於連,淺析司湯達愛情觀
    於連是作者司湯達的映射,接下來我們從「於連的性格特點」、「於連的愛情」以及「於連的醒悟」三方面來分析,從中窺得司湯達的愛情觀。於連的性格特點於連出生在維立葉小城,父親在郊區的河邊搭了個大棚,開了個鋸木廠,兩個哥哥是員工。
  • 看完《紅與黑》,才明白,有些女人遇到渣男,是命中注定的
    ,看來於連這小子都引發大文豪毛姆的嫉妒心了啊。女人的玩弄令敏感的於連大為惱火,這不是把我當猴耍麼?,瑪蒂爾德竟然自動動腦補成了他對她極端的愛,啊,他為了愛她,竟然要殺死她,這極大地滿足了她內心對那種極度的愛的渴望,從那以後,瑪蒂爾德開始對於連另眼相看,她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愛情。
  • 從《紅與黑》、《高老頭》分析十九世紀法國的社會現實及其原因
    》、莫泊桑的《羊脂球》、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及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等等,這些作品世界聞名,可是如果細讀這些名著,我們就會發現作品裡面都充滿了對現實社會的批判。於連:為了權勢出賣愛情,最後上了斷頭臺《紅與黑
  • 閱讀司湯達文學名著《紅與黑》有夢遊和錯亂的感覺,為何
    引 言工休時間,與同事聊讀書心得,說到閱讀司湯達的小說《紅與黑》時,我說:「閱讀《紅與黑》時,有種夢遊的感覺。感覺時間和空間有些錯亂。」另一位同事很直白地說:「那就是看不懂唄!」「《紅與黑》的故事情節很簡單的,怎麼能看不懂呢?」
  • 《紅與黑》:一個人的自尊,既有正當的一面,也有變態的一面
    這一周我閒著無聊,突然又開始閱讀曾經在高中時代讀過的一本書,以前的情節都忘的差不多了,所以再重新讀一次竟會覺得讓人無比激動司湯達這個人是非常自信的,即使身處與非常低谷時期的時候,他依然可以堅持「我將在一八八零年為人理解。」
  • 《紅與黑》:寒門窮小夥的發跡史,階級鴻溝與愛情之殤
    於連的眼睛,不由自主跟著鷹轉。穩健而有力的搏擊,令人震懾,他渴慕這種力量,渴慕這種孤高。 這就是拿破崙的命運。日後,也會是他的命運嗎? 幹嘛不在這過一夜呢?他自語道,我有麵包,我有自由!——《紅與黑》如果你問我,對《紅與黑》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話,那我一定會拋出上面這句。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這份魄力深入人心。很多人打趣說,這是一部市長夫人愛上我的都市傳奇故事,笑笑即可。
  • 同樣是逆襲,為什麼《紅與黑》成了名著,更多人只會升級打怪?
    ,卻不刻意製造刺激,開始是高潮,但寫的不緊不慢,作者慢慢悠悠描繪起小城,產業、市長、夫人、教士、暴發戶,開頭好久於連才登場。因為《紅與黑》不是勵志故事,也根本不是個愛情故事,司湯達真正想寫的不是兩段非同尋常的愛情,而是一個男人的毀滅,不但是肉體,更是夢想的毀滅。所以,小說開頭本質是弓箭上弦射出,不知什麼時候才射中於連。如此兇險的事用平靜的口吻敘說,讓人一不留神就跳過去,以為只是無關緊要的描寫。
  • 《紅與黑》讀後記
    沒有想到,讓我感到驚喜的地方居然在這本書的末尾。感謝它充實了一下我的無聊的八月。 我是在高二學考前買了這本書,當初我認為我讀不完它,因為它太長了。後來確實印證了這話,我差點兒想放棄,不過,好在還是堅持了並收穫了驚喜。 於連,是書中的主角。
  • 於連:一個低配人設的逆襲人生
    前者穿的是黑色的道袍,後者穿的是紅色的軍服,因此小說的名字叫做《紅與黑》。他沒有《慶餘年》裡範閒的好運氣,背誦一下《紅樓夢》,只不過是錦上添花,主要是各種「爹」加持。於連沒有金手指,還是靠自己,他將整本拉丁文的聖經背了下來,轟動了全城。
  • ——《紅與黑》
    有人說《紅與黑》講述的是一個男人如何靠兩個女人上位的故事。如果這樣概括,那是將書的主題狹隘化了。主人公於連和夫人、馬特爾經歷的愛情故事是書本的明顯主線,但卻不是作者司湯達想表達的全部。從書名看《紅與黑》,紅代表當時法國的軍隊,黑代表教會。這兩種勢力是18世紀法國社會的主要掌權勢力,也是年輕人走向上層社會的兩個重要通道。
  • 宅家3個多月,讀完11本書,強烈推薦這8本很棒的給你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個雜食動物,啥書都看,本次就挑8本值得推薦的給大家,沒有歸類,希望各位客官能滿意~文章較長,可以跳讀。由於怕自己以後窮困潦倒,流落街頭去撿垃圾吃,因此去年在得知此書的時候,我就把它添入了書架,準備看看貧窮的本質到底是啥,我好避開。
  • 《紅與黑》:一個人是不是你真正的朋友,就看這3點
    司湯達《紅與黑》下卷第41-44章,講述了於連受審,被判死刑;瑪娣兒特「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苦求於連上訴,於連不為所動。從傅凱身上,我們看出一個人是不是你真正的朋友,就看這3點。1設身處地為你著想於連告訴傅凱自己在德·瑞那家的境遇。傅凱知道於連自尊心強,最怕不能忍受歧視,當即邀請於連做合伙人,共同經營木材廠。並且他還為於連的未來做打算:等到於連存夠錢,就去讀神學院,然後他會想辦法、託關係,幫於連找一個最好的教士職位。
  • 讀完《白鹿原》00後的我,才真正了解了中國農村,理解了老一輩
    讀完白鹿原我百感交集,中國近代百年歷史的縮影凝聚於白鹿原上三代人的生活中。白鹿原發生一切是那麼真實,白嘉軒、鹿子霖,黑娃,小娥,鹿三,孝文,孝武,朱先生,鹿兆鵬,鹿兆海,白靈……他們是那個時代不同信仰的代表,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時代各式各樣的人的影子,雖然他們是虛構的,但是他們又確確實實存在。
  • 豆瓣8.5《星期天的巨人》:換一個方式讓孩子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星期天的巨人》豆瓣評分8.5,作者海因茨.雅尼施,他的夢想是能寫出讓八歲到八十歲的讀者都能滿意的書籍,代表作有《夢幻飛翔島》、《星期天的巨人》等。《星期天的巨人》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馬克斯的叔叔喬納森從美國回來後,每個星期天都要到馬克斯家做客, 每個星期天都會給馬克斯帶來了驚喜,他不僅成為了馬克斯的「星期天巨人」,也悄悄地改變了馬克斯一家。
  • 麻雀變鳳凰:窮小子的3種逆襲,都在這3部小說裡
    我們總是在渴望奇蹟。因為生活中鮮有奇蹟,因此我們會在夢裡、幻想裡、電影裡、小說裡體驗奇蹟。窮小子逆襲這類故事,就是這樣成為常見的小說題材。今天介紹的這3位小說人物,都是窮小子逆襲的典範。他們是如何從身無分文、一窮二白的小人物,逆襲為人們眼中的成功人士的,他們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 豆瓣8.5《離岸》:是什麼將人推向死亡?
    讀完《離岸》,我的心仿佛也隨船沉入水底。這些生活在船上的人——理察、莫裡斯、威利斯、尼娜......在陸地和流水之間往來。,難道你不明白嗎,你學的每一樣東西,你受的每一種苦,都會在你人生的某個時刻起到作用。」
  • 《天局》:祁同偉一生都想著勝天半子,無奈早已註定了悲涼的結局
    文|夢夕辰世界之大,每天都在加快腳步尋找生命的真諦,有時我們應該放慢腳步,擁抱自己,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我的故事,想和你一起分享。《紅與黑》中的主人公,他是法國復闢王朝時期個人奮鬥者的典型。②在野心的驅使下,出賣了自己的靈魂我不抱有任何幻想死亡在等待著我,它是公正的。我竟然會企圖殺害最值得我尊敬和欽佩的女人。德•瑞那夫人曾經像慈母一樣對待我,我的罪行是殘酷的,而且是有預謀的。
  • 我因為愛你才愛你,此外沒有任何目的 |《穆斯林的葬禮》
    愛就是愛,它是人類自發的美好情感,我因為愛你才愛你,此外沒有任何目的!我就想到了《穆斯林的葬禮》,這是一部長篇小說,曾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講述的是一個穆斯林家族,60年的興衰,兩代人的愛情故事。這本書是朋友推薦的,一口氣讀完,記得坐地鐵時也讀過不少,還幾次淚下,讀完之後覺得很餓,不僅是胃,還有來自精神上的。裡面每一個人都很喜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每一個人血肉豐滿,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