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許多橋段都可以經得起推敲。純元故衣事件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此之前甄嬛待皇上如初戀,兩人的關係十分密切。在此之後,甄嬛開始逐漸對皇上失望,兩人之間的嫌隙也越來越大。
我們印象中的純元故衣事件是皇后有意栽贓陷害,讓甄嬛在不知情的時候穿上了純元的衣服,皇上看見之後勃然大怒,因此懲戒了甄嬛。但是當呆豬再次看這段情節時卻發現,從某種角度來說甄嬛並不是無辜的。純元故衣事件中的她確實是受害者,但是這一切或許是她自己造成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其實這裡我們並不是要替皇后洗白,這件事歸根結底還是她做錯了。但是今天我們可以試著來分析一下,甄嬛在純元故衣事件中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為什麼皇后的栽贓陷害會這麼容易成功呢?
其實要分析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先回想一下這件事之前發生了什麼。甄嬛和皇上在御花園偶遇之後就得到了皇上的恩寵,皇上對她的好讓其餘的妃嬪羨慕不已。其中也包括好姐妹沈眉莊,如果不是她明事理的話,兩人的關係很有可能出現裂痕。
皇上對甄嬛有多好呢?我們只記得祺嬪使用各種手段從別的嬪妃那裡爭寵,但卻忘了當初皇上也是半夜三更拋下華妃去找了甄嬛。所以皇上給予了甄嬛最濃烈的愛,哪怕其中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皇上比甄嬛年齡大,資歷也深,所以他可以相對容易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再加上他帝王的身份,因此在他的心中權力地位比什麼都重要。而甄嬛卻不同,這時年幼的她對未來還充滿幻想。
當這樣一個單純的她碰到對自己好的皇上時,自然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久而久之,她就會變得越來越有恃無恐。特別是在年羹堯事件中,作為嬪妃的甄嬛幹預了太多的朝政之事。
這時的甄嬛和絕大多數剛戀愛的少女一樣,以為自己是最特別的那一個。所以她在皇上面前毫不顧忌地去談論一些政事,全然不顧皇上的情緒。起初的皇上對於這樣的甄嬛確實是欣賞的,畢竟她與其他嬪妃都不相同,但是久而久之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前文有分析過,皇上雖說是甄嬛的丈夫,但他更是一國之君。擁有這樣身份的他時刻都是謹慎的,特別是在看待一些事時會更加的敏感和多疑。很明顯甄嬛並沒有掌握好這個程度,這確實會讓皇上有些不爽。
這其實就是沈眉莊母親在其入宮之前勸誡她的話,就是為了避免女兒走入禁區。但是此時的甄嬛並沒有反應過來這一切,反而更加的肆無忌憚。人在自大的時候是最容易掉以輕心以及被攻擊的時候。
所以這時的皇后無論對甄嬛做什麼都會成功,因為甄嬛根本就反應不過來。其實說到底就是甄嬛自己沒有掌握好一個尺度,並且有些恃寵而驕,而這兩點恰恰是皇上最不喜歡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皇上沒有仔細去調查這件事的原因所在。其實他只要仔細一想就會知道,甄嬛是不可能自己主動去穿純元故衣的。他草草了事的態度其實就說明了他想藉此打壓甄嬛。
甄嬛在這件事中做得欠妥的第二點是衣服破了為何要自己解決。其實如果她實話實說,皇上應該並不會責怪她。或許還能通過一些細節找尋到幕後的指使者。但是甄嬛卻並沒有這樣做,她選擇了一條最難走的路。
而且即便她穿的不是純元故衣,這件衣服也並不符合她的身份。這時的她不如去找身份明確的敬妃或者別的嬪妃借。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她太過於自信了,她的盲目自大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影響到了自己的判斷力。
有人說甄嬛錯在相信愛情,相信皇上,以至於完全忘記了他的身份。但是這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算是錯誤,畢竟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信任的感情和人。只能說皇上的身份太過特殊了,或許他真正愛的只有自己。
歡迎在評論區一起交流探討!
感謝閱讀,感恩關注。
(圖片來源於《甄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