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盛寵歸來時,最得意的不是半後儀仗,這對耳環宜修見了得吐血

2020-10-07 阿山在品書

導語:甄嬛盛寵歸來時,最得意的不是半後儀仗,這對耳環宜修見了得吐血

在這部劇當中,一開始就像是偶像劇該有的劇情,女主天真爛漫,對這個世界上純真美好的愛情有無限的嚮往。她覺得兩心相惜是世界最美好的追求,能夠跟一個人在冬日裡賞梅看雪,夏日裡捕魚捉蝦,這都是比任何金銀都要浪漫的事情。但是這一切都不能如願。在宮裡的生活讓她經歷了兩次失寵,最後一次復寵的時候,她風光到讓皇后都十分嫉妒。而最讓人嫉妒的根本就不是半幅皇后依仗迎回宮,而是她回宮的時候戴的這副耳環。



剛進宮的時候,天上鴻雁齊飛,這是一個很好的兆頭。確實如此,甄嬛最終雖然不能成為一國之母,卻成為了沒有人能夠扳倒的寵妃,成功扶持自己的養子繼位,並且扳倒了有可能成為母后皇太后來壓自己一頭的敵人。在這個過程當中所有的艱辛雖然很多人看在眼裡,但是裡面的驚險之處也只有她自己才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



如果宜修提前知道最後的這個結局,可能在選秀的時候就會扼殺掉這個苗頭。可是為時已晚。原本她以為將菀嬪送出宮當尼姑,就算是皇帝再怎麼想念也沒用,從來都沒有被廢棄的皇妃能夠回宮的道理。當然,這個想法對於那些勢利眼的尼姑來說也是如此,所以使喚一個曾經的皇妃來洗衣撿柴,讓他們滿足了自己的嫉妒心。



可是最終甄嬛不僅能夠回宮,而且是雙子之身,風光是沒有任何人能夠匹敵的。為了幫她正名,皇帝恩賜半幅皇后依仗迎回宮,甚至為她重修殿宇,復原昔日的椒房恩寵。半幅皇后依仗意味著她是一個比華妃還要了不得的存在,皇后這個時候急紅了眼都沒想到會來這一出。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最讓人嫉妒的應該是她回宮的時候戴的那對耳環。在古代的時候東珠是一種很稀有高貴的飾品,除了皇帝、太后和皇后外,根本沒有人能夠使用。



但是為了迎接甄嬛,皇帝為她打造了這對耳環,選用的金珠看起來就很像如此,這也意味著她在皇帝心裡的地位是等同於皇后的,只是苦於現實無法做到而已。因此,皇后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才會整個人臉色都不好了。不過,這種顛倒命運的手段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也算是上蒼在恩賜一個不曾故意去害人的人吧

相關焦點

  • 甄嬛獨攬盛寵許久,卻在瞬間完敗?其實宜修的殺手鐧不是純元舊衣
    甄嬛在侍寢後就一直獨攬盛寵,這下逼得她使出了殺手鐧,殺手鐧一出,甄嬛就完敗了,安大家知道宜修的殺手鐧是什麼嗎?所以趁甄嬛現在的實力還沒有那麼強的時候,宜修必須要除掉她。原本還沒有辦法的,在聽到安陵容說雍正叫甄嬛的小名後,她就想到了一個法子,那就是利用純元皇后的舊衣。這法子還是非常好用的,雍正在看到甄嬛穿著純元皇后的舊衣後,都快要氣死了。
  • 甄嬛榮寵歸來,宜修為何提議送回朧月?不愧是宮鬥佼佼者
    早在甄嬛還是菀嬪的時候,宜修就察覺到了甄嬛對她的威脅,於是故意設計純元舊衣一事,徹底讓甄嬛對雍正死心。哪怕是了解甄嬛的宜修也沒想過,甄嬛會有放低自己頭顱,重新回宮的那天。甄嬛為了孩子和家人,榮寵歸來時,恨不得她死的宜修為何要提議送朧月回去呢?
  • 甄嬛懷子歸來時,為何敢戴上鳳凰的朱釵?
    甄嬛懷子歸來時,為何敢戴上鳳凰的朱釵?甄嬛對雍正的愛從舊衣事件就已經終結了,如果甄嬛沒有離宮,每天跟雍正相處,還說不準會回心轉意,畢竟雍正在甄嬛走後還是很思念她的。可是,甄嬛後來去了甘露寺,跟果郡王朝夕相處產生了情誼。
  • 甄嬛傳:宜修臥病不起時,雍正為何不準安陵容侍疾?甄嬛這招真狠
    導語:甄嬛傳:宜修臥病不起時,雍正為何不準安陵容侍疾?甄嬛這招真狠宜修從甄嬛再次回宮,就開始犯頭風,一直臥病在床。甄嬛跟雍正去給太后請安的時候,太后還關心了宜修幾句,讓雍正找欽天監看看是怎麼回事。雍正詢問一番後,聽說宜修一直不好是因為安陵容侍奉在身邊照顧導致的,就派人通知不準安陵容給宜修侍疾!
  • 甄嬛傳皇后晚上卸妝時,為何要親自動手摘耳環這是妻妾差別
    本宮不死,爾等終究是妃,這句話便是宜修皇后的名言。皇后作為六宮之主,那麼這個位置肯定是遭到後宮嬪妃們嫉妒了,,並且後宮妃子們都想要專寵成為皇后。在這部劇中宜修心狠手辣,心思過人,穩穩的勝任打胎小分隊隊長一職。那麼宜修卸妝時,為啥要親手摘下耳環?其實誰都想不到。
  • 甄嬛懷孕時,宜修才不小心說出
    甄嬛懷孕時,宜修才不小心說出」在劇中,安陵容原本是一個單純善良地小女孩,但是在後宮之中,慢慢的耳濡目染安陵容原本跟甄嬛的感情是最好的,但是在皇后挑撥之下,跟甄嬛反目成仇,從此便一直都深深的恨著甄嬛。之後安陵容在後宮之中無依無靠,在後宮之中,是最容易因此而受到別人的欺負。
  • 甄嬛傳:華妃死都不知道,宜修為啥每天卸掉妝容要親自摘掉耳環?
    如果說皇上是萬人之上,那麼皇后就是後宮之中的當家人,她是後宮的主子,掌管著一切後宮的事務,可以說身份非常尊貴了,哪怕是吃飯,扇風,都得是有下人伺候的,這在古代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其實和這耳環的來歷有著很大的關係,她這副耳環是東珠所制,要說東珠有多麼珍貴,小編在這裡也簡單的科普一下,在清朝的時候,東珠是被滿洲人視為珍寶的,十分稀少罕見,提取也很難,因為它們的產地是在黑龍江這樣非常嚴寒的河流當中,所以說取之不易,也是可想而知的,這就讓它顯得更加的珍貴,因為稀少,所以珍貴,所以,東珠主要是用來打造像是皇上,太后,皇后這些至高無上的人的配飾的,宜修的這個耳環,便是東珠所造,如此珍貴的東西
  • 甄嬛小產後,安陵容為何能讓雍正如痴如醉?這秘密,宜修最清楚
    甄嬛剛進宮其實並不怎麼喜歡雍正,所以才會裝病,雍正跟宜修問了好幾次都未果。不過,再怎麼說都已經是後宮妃嬪了,都住在紫禁城裡,總會遇見。甄嬛第一次遇見雍正讓她緊張失措,第二次兩人終於得見,一起談詩詞歌賦,像是找到了知音。
  • 甄嬛封妃時,宜修為何非要她穿錯衣服?女人都受不了這個
    尤其是甄嬛被華妃罰跪小產後,她對付華妃就更使勁了,最後終於弄死了華妃。算起來宜修跟甄嬛還是盟友,為何宜修非要讓甄嬛穿錯衣服呢?宜修見不得甄嬛時不時去養心殿跟雍正談論朝事,因為甄嬛做了本應該是她做的事,宜修心裡多多少少會不舒服。
  • 甄嬛傳:宜修禁足後,甄嬛為何讓人在景仁宮養鴿子?宜修中計了
    導語:甄嬛傳:宜修禁足後,甄嬛為何讓人在景仁宮養鴿子?宜修中計了!,她起初與華妃相對,後來才慢慢發現皇后才是正在的心思惡毒之人,甄嬛曾栽在皇后手裡多次,在甄嬛復進宮後,她與皇后的戰鬥真正打響了。皇后之前的罪行都被暴露了出來,皇上知道後將她永久囚禁在了景仁宮,直到皇上死後甄嬛成為太后,皇后也沒有出來過。
  • 甄嬛傳:華妃獨霸後宮時,宜修為何選甄嬛當隊友?可惜安陵容沒懂
    導語:甄嬛傳:華妃獨霸後宮時,宜修為何選甄嬛當隊友?,還是華妃讓安陵容和甄嬛唱小曲,出來後安陵容跟甄嬛一樣沒有變臉,才覺得自己小看了安陵容。甄嬛看在宜修幫過安陵容的份兒上,跟宜修一路,用詩詞和典故把華妃氣得高興不起來,宜修一聽臉上的得意藏都藏不住。安陵容這時也上來踩華妃,也是為了向宜修示好,卻立馬被華妃反諷。還是甄嬛機敏,幫著安陵容圓了過去,可是安陵容卻沒記在心上。
  • 甄嬛傳:皇后一國之母,為何每天都親手卸耳環?藏的秘密太深了
    導語:甄嬛傳:皇后一國之母,為何每天都親手卸耳環?藏的秘密太深了!她害的姐姐一屍兩命還是王爺雍正失去了最愛的女人和自己的孩子。也讓宜修在這嫉恨成癮,殺孽無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皇上的四個妃子都不是皇后的對手,其中實力最強的華妃也被皇后不動聲色的幹掉了,宜修也許在初始時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菀常在居然會是自己的宿敵!
  • 甄嬛懷龍胎時,宜修本不打算出手,安陵容一句話害苦了甄嬛
    導語:甄嬛懷龍胎時,宜修本不打算出手,安陵容一句話害苦了甄嬛!甄嬛因為穿了純元的舊衣被雍正厭棄,宜修知道甄嬛一定會離開,所以這時查出甄嬛有孕,她並不是很在意。可安陵容說可以讓甄嬛自己小產,提醒了宜修。甄嬛進宮後,雍正對她的寵愛比華妃還盛,可是甄嬛對宜修禮貌有加,算得上是合格的寵妃了。甄嬛晉升之路太快,讓宜修有了危機感,生怕有一天甄嬛會取代自己的地位。所以聽了安陵容說,雍正總是叫甄嬛「菀莞」後,知道了雍正內心的深意,才設計了純元舊衣這個一擊必中的事故。果然,甄嬛一直以為雍正的真愛是自己,卻不想自己不過是替代品,甄嬛幾乎是當場離心。
  • 甄嬛傳:華妃才自盡,宜修為何就急著對付甄嬛?這常識,女人必學
    這常識,女人必學華妃是宜修和甄嬛共同的敵人,宜修常年被華妃諷刺,而甄嬛則是為了自己和朋友報仇,最後甄嬛扳倒年羹堯後,華妃成功被宜修的懿旨賜死。甚至連雍正都覺得甄嬛跟宜修交好,甄嬛自己對宜修更是沒有異心,為何宜修非要急著對付甄嬛呢?
  • 甄嬛傳:滴血驗親時水中的白礬到底是宜修還是甄嬛放的?
    自從甄嬛從甘露寺復寵回宮之後,宜修皇后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每天都在思考除掉甄嬛的辦法,可皇帝一心撲在甄嬛身上,太后又出面保下了甄嬛的孩子,宜修想破了腦袋都無從下手,直到甄嬛生下弘曕靈犀之後,她才從永壽宮宮女斐雯的身上找到哭破口。
  • 甄嬛傳:太后注重規矩,為何還準甄嬛回宮?宜修這舉動太寒心了
    導語:甄嬛傳:太后注重規矩,為何還準甄嬛回宮?宜修這舉動太寒心了!甄嬛離開皇宮的身份是廢妃,按照舊例,基本上是這輩子跟皇宮無緣了。後來甄嬛改變主意要回宮,不僅肚子裡的孩子未來可能有後患之憂,進宮的路也不好走,首當其衝太后就不會應允。太后素來重視規矩,而甄嬛是廢妃,要不是宜修手段寒心,原本是不會同意她回宮的。
  • 《甄嬛傳》中最大的贏家,甄嬛失寵時還以禮相待,難怪能笑到最後
    甄嬛一進宮就得雍正盛寵,或許開始雍正寵愛她是因為她跟純元皇后過於相像的相貌,可是甄嬛的才貌和性情確實也吸引人,就算後來甄嬛離開皇宮,雍正也那麼惦記。如果不是宜修故意設計,或許甄嬛跟雍正會這麼甜蜜下去,可甄嬛最後還是發現了自己只是一個替身,還被雍正責怪穿了純元的衣服。甄嬛被禁足的時候,後宮裡沒有人覺得她能絕地反擊,連向來不理雍正的眉莊都主動出現求情。可欣貴人卻沒有因為甄嬛失寵就奚落她,依然以禮相待。
  • 甄嬛傳太后一生最憾事,不是骨肉相殘,不是宜修退位,而是這一點
    整個甄嬛傳看下來,感覺太后是劇中最尊貴,也是內心最糾結的一個人。 劇情上可以看到皇太后一直在吃藥,不斷地吃藥,身體很差。當蘇培盛問皇帝「為什麼有段日子不去看太后了?」雍正皇帝說:「太后是心病。」她一方面不斷以己之力維持著皇后宜修珍貴的地位,另一方面,她也為皇帝選妃,在宜修皇后一人獨大之後,附和皇帝的意思接回甄嬛,制衡皇后。皇帝和皇后兩夫妻一個殘害手足,一個殘害皇子皇孫,她都沒有辦法。貴為太后,卻眼睜睜看著骨肉相殘是她的一大遺憾。
  • 甄嬛不會放過宜修,卻放過了如懿,這是為何呢?
    東家與西家有怨,南面與北面有仇,這在宮中是非常常見的,妃子們表面一團和氣,背地裡卻是勾心鬥角,作為上一屆的宮鬥冠軍甄嬛,自然是不會放過她的死對頭宜修的。成王敗寇,宜修不得不死,可為何甄嬛不放過宜修,卻放過了她的侄女如懿呢?
  • 甄嬛傳中隱藏最深的漏洞,碎玉軒中神秘的芳貴人,甄嬛都被騙了
    那是甄嬛最得寵的時候,她懷了孩子,而且還是在雍正失去了一個孩子後被發現懷孕的,對於所有人來說都算得上是一個意外之喜。雍正剛失去一個孩子正傷心,得知甄嬛懷孕後別提有多高興,馬不停蹄的就趕過來看甄嬛。懷孕後的甄嬛也是經歷了一段時期的盛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