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老漢不遠百裡來西安求神 農村真的缺神嗎

2020-08-29 秦嶺夜譚工作室

  三天前,妹妹家迎來了兩位奇怪的客人,她婆婆和村裡另一個奇怪的老頭。這兩人相結伴,從幾百裡外的商洛老家來到了西安。本來國慶節出遊也沒什麼奇怪,但問了兩人來因,讓人瞠目結舌,他們來西安並不是旅遊或者探親的,而是為了拜神。

  原來老頭老婆病了,一直沒好轉,聽妹妹婆婆說西安的神比較靈驗,兩人就踏上了漫漫求神路。

  「西安的寺廟比較多,每個廟裡都有佛像,明天就帶你們去拜。」妹妹提議,雖然感覺有點可笑,不過看人家一臉虔誠,也不能拂他們意。

  「廟裡能出言嗎?」老頭問。

  這一問,妹妹疑惑不解,我心中倒明白過來。在農村,常有一些人自稱被鬼神附體,能知道過去未來之事,代鬼神發言。村裡人將他們叫作「神,」把他們的指示叫作「出言。」誰家有事,往往會去找神出言。而神自然也不會白幫忙,在幫你解疑釋惑的同時,你也要給孝敬錢,給多少看你的誠意了。當然,靈與不靈,只有當事人自己明白了。

  「老家就有神,怎麼跑西安來啊?」我好奇。

  「聽說西安的神更靈麼!」妹妹婆婆補充。

  「問題在於,西安離老家幾百裡,西安的神也不認識你們啊!」我說。在我心裡,一直認為那些所謂的「神,」都只是騙騙熟人。遇到不認識的,自然沒辦法行騙。

  「神在天上呢,走到哪人家都認識。」老人反駁道。

  好吧,恕我才疏學淺!

  雖然不認識,好歹是老鄉。做飯時,妹妹特意多做了一份,然而,飯已舀進碗裡,再三禮讓,老頭就是不吃,從口袋裡取出了自帶的乾糧,大嚼起來。那是陝西農村常見的鍋盔,冷了未必好吃。

  後來大概禁不住主人的熱情,他竟開了門,走下樓,坐到了小區的花壇邊,繼續啃他的鍋盔。

  「他沒有兒女嗎?」妹妹問婆婆。

  「誰說沒有,兒子女兒都在西安工作,孫子都有了。」婆婆答。

  「那他怎麼不去兒子家?」妹妹問。

  「來的時候,在車上,他給兒子打電話,人家說要值班。給女兒打電話,說要出去旅遊,都讓他不要來西安。他也不敢去,就跟著我過來了。」

  天黑前,老頭說要出去住賓館,被我們勸住,在妹妹家沙發上躺了一晚上。就為這,第二天臨走時,硬留下一百塊錢,說是要付「住宿費。」因為大人們都堅決不要這錢,最後他悄悄塞給了小孩,等發現時人已經走了。

  好在當天中午,妹妹婆婆打來電話,說他們已在附近一個尚未拆遷的村子裡見到了「神,」下午就回老家。

  「你覺得他們真的是來拜神的嗎?」我問妹妹。

  「不像,倒像是來西安玩的。」妹妹說。

  我也有同感。鬼神者,信則有,不信則無。老人雖迷信,也不至於跑這麼遠,參拜鬼神。不過是想借著求神的名義,來西安看一眼兒女。可惜這一願望竟未能實現。別人家兒女雖盛情款款,終究不是自己家,於是做好的飯不敢吃,留守一晚後一定要給錢。說到底,只是不希望別人憐憫他,同情他。

  這是農村人的美德,也是一個留守老人的無奈。

  試想想,一對老人孤獨地生活在已十室九空的偏僻山村,老伴長期有病,兒女一年半載回來一次,或者幾年不回來,讓人心裡該有多絕望。親情淡漠,生活無助下,崇拜鬼神也就無可厚非了。

  對於這些留守老人而言,他們最缺乏的,可能並非是「神,」而是關愛和家庭的溫暖。這也是鬼神所無法給予的。

相關焦點

  • 農村老漢的大兒子去世了,他卻走上了人生巔峰
    我初中同學,家在極偏遠的農村,窮的要死,窮到什麼地步?這貨結婚的時候我們去隨禮,吃的大鍋飯,那麼多碗裡,硬是找不出一個沒豁的整碗,全是豁豁牙牙參差不齊的,一不留神就吃的滿嘴是血。新房裝修期間,某夜他下班回家,半路上不知道是喝了點,還是走了神,一頭撞進東風大貨的屁股裡。
  • 農村小夥在西安做8年廚師,卻突然回家和女友斷絕聯繫,咋回事?
    結果我們剛走進去,就聽到外面來了摩託車聲音,回頭一看,一位大叔騎著三輪摩託進到院子。李大叔告訴我們,他看上去沒啥毛病,其實身體狀況極差,地裡活根本幹不成,正好政府搞土地流轉,自己家的地全部流轉了。平時就靠老伴在縣城批發銷售水果的收入過日子。還有孩子們每月給的贍養金和老兩口的農村養老金。
  • 抱歉,西安房價上漲的鍋,地產媒體不背
    雖然和這件事情和西安無關,但是鑑於這家房企在西安也有業務,所以西安不少地產媒體人也都在朋友圈或文章裡表過態。有熱點出現,就永遠不會缺少追熱點的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畢竟在這個時代,流量為王。這不,經一位圈內大V介紹,我就看到了一篇「批評」西安地產媒體人的文章。
  • 西安故事:張子宜創辦西安孤兒教養院軼事
    民國二十八年(1939)是最嚴重的一年,張子宜認為抗戰不可能速勝,為躲避空襲,1939年 5月孤兒院搬遷到西安南郊新開門村(西安孤兒教養院遷出西安令,是蔣介石親自籤發的),借祠堂廟宇為教室給孤兒上課,仍躲不過日機轟炸。
  • 故事:叔叔家蓋房子,不斷出事,老漢:不對,這石頭哪來的?
    在農村,蓋房子一直都是重要的一件事,絲毫不弱於婚喪嫁娶。因為蓋房子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習俗風水,位置朝向等。房子一蓋就幾乎不會再動了,就算動那也得幾十年。所以蓋房子對農村來說,是關乎後輩福澤的大事,不得馬虎。就比如今天的故事,叔叔馬馬虎虎,結果怪事連連,不斷出事。殊不知,不是所有的石頭都能用來蓋房子。
  • 商洛王冰|| 小小說;啞巴的「新婚」「三」
    媒婆說:「老張呀,不是我說你,你心急就吃不了熱豆腐嘛!何況一個啞巴。你要哄著慢慢來嘛!那後來你睡哪?」 孝勞眼角有些溼潤。惱火得轉了半個身子,吧唧著他的煙鍋說:「冷凍時天,我御下來個小門扇,在地上睡了一夜。」忍不住老淚縱盈。三人一同去灣裡找啞巴。無論怎樣打手勢,不見了笑意的啞巴只是一味地哇哇著,可急壞了姐姐冷娥和媒婆。
  • 故事:老漢不聽勸,夜裡過河,河水隨即暴漲,差點悔之晚矣
    方圓百裡,傳說最多的,便是這條長河,名叫小銀河,相傳此河長數千裡,源頭未知,傳說乃是連接了天上的銀河之水。河水即使是在冬季,最多是冰涼,卻是從不會凍結。,不聽勸,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情,誰說了也不好使。老伴兒怎麼說,老漢也是不聽,無奈之下,老伴兒只能叫了兒子來,陪著老漢一起去,算是有個照應。老漢匆匆穿好衣服就朝著河邊走,兒子隨後才來,追了上去。一路上,借著月光,兒子還在苦勸:「爹!
  • 給高考生送外賣的老漢
    他心裡想著,眼睛還得向前看著,左手五個指頭捏著電動車的左車把,右手捏著電動車右車把的同時,還得不轉動著調速器,那飛快的電動車向前行進著。說起柳剛的父親,剛好年過半百,得柳剛要比村裡的同齡人晚五六年,人家的孩子有的都結婚了,他的孩子才讀高三。不過讓老柳引以為豪的是,自己的孩子竟然考上了西安的一所重點中學,而且成績總是在全年級排在前列的,考上一所好大學是沒啥問題的。
  • 商洛王冰|| 小小說;啞巴的「新婚」「二」
    他記不清誰說的那句話,以至於讓你心裡熱呼呼來回反覆琢磨:「冷娃你可要待啞巴好些哩!屁股大的女人能生,沒看你啞巴走起路來碩大的屁股蛋左右晃悠。這就是你的福……」冷娃只笑不語。只是近來冷娃覺得渾身沒勁、身子骨疼痛難忍,他請了假在家歇歇。心想著莊稼人命踐,歇一晌半會就會好的…他這一歇就是多半年、一年、三個年頭,人瘦削得皮包骨頭。
  • 這是一篇屬於農村孩子的記憶
    張老漢一邊罵天一邊拿著簸箕就往壩子裡跑去,就好像是去拯救世界一樣急迫。張老漢的老婆劉姐這時候也醒了過來,她也重複著張老漢剛才說的話,因為靠天吃飯,有時候也免不了要埋怨老天爺幾句。「你還在說啥,還不趕快來收!」張老漢見劉姐磨磨唧唧的,就衝她吼了一句。不一會兒的功夫,全村的人都從室內跑了出來,那氣勢就好比誓死要打一場勝仗一樣。劉姐拿著掃帚和籮筐,也趕忙跑到壩子裡去。
  • 女人用假鈔老漢卻不揭穿,回去上墳,他才說女人身份不一般
    轉眼又要到年關,一大清早許老漢就抱著一堆豬草來到自家豬圈面前。看著眼前這三頭肥頭大耳的土豬哼哼唧唧,老漢一邊往豬圈裡扔豬草,一邊說對著豬說道「快吃吧,也沒有幾頓了,改天還要拿你們給我孫子換學費呢……」,不一會老人餵完豬草,拍拍手後就扛著鋤頭去農田裡了。
  • 百裡送飯的父親
    聽說過千裡送鵝毛,你一定沒聽說過百裡送飯吧。我今天不是聽說,而是親眼所見。父親為遠在百裡之外讀書的女兒送中飯。阿水是我們這條街上維修電動車的師傅。他有兩個女兒,大的在距離杭州40多公裡遠的德清縣讀高中。
  • 故事:瓜老漢(鄉村故事)
    在農村,罵人最惡毒的就是充人家的老子。幾個年輕人也在一邊說開了風涼話:「老漢這下可拗到了好果子吃了。原來昨天來的那個中年人真的是縣長。昨天在鄉裡吃飯時,有人問他:「拗老漢真的是你爹?」他笑笑說:「老百姓都是我的父母。」
  • 農村靈異故事集之鬼推磨
    張老漢連忙回答道:「這就回去,這就回去。」於是老兩口就一起回了家,回到家中就開始碾苞米。因為在農村,各種工具都不發達,也沒有任何工業機器,各種工作都得靠人工。想要把苞米磨成粉,就要用石磨來碾。說起石磨,很多從小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應該都見過。一塊直徑差不多兩三米的大石盤,上面放著一個石碾子,就像壓路機的那個大輪子一樣。需要靠人或者牲畜來拉動,拉著石碾子在石盤上面轉,才能把苞米磨成粉,很辛苦,很費力。
  • 故事:農村大齡剩男真的很多嗎?
    有人問我,「農村大齡剩男真的很多嗎?」多!真的很多,多到離譜。以我們村為例,二百多戶人家的小村莊,適齡(準確說是大齡)未婚男性有四十多個。也就是說,平均每五個家庭,就有一個大齡剩男。但是這只是開始,很快,近到本村,遠到十裡八鄉的媒婆紛紛踏上門來,一個接著一個的給她介紹「下家」,小單漸漸的接受了這個事實,也開始在這些人家裡挑挑揀揀。而這些想娶她的人,90%以上都是未婚男。最後小單選了本村的一戶人家,一個31歲的未婚男大成。在兩個人剛剛有點苗頭的時候,男方的母親就開始四處宣揚:我兒子有媳婦了,我兒子再也不是光棍了!
  • 三一西安產業園一期投產 助推西安建築工業化進程
    三一西安產業園的落地、建設、投運,不僅進一步挖掘產業內生動力、增強企業的經濟外向程度,同時推動西安建築工業化進程,打造國內建築智能製造產業新生態產業基地。  今年5月18日三一西安產業園一期正式開工建設,歷時15天安裝了1500餘噸的鋼結構廠房,並在9月底投入運營,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第一批訂單。
  • 瘸腿老漢誤用鼠夾傷害黃鼠狼,幾年後黃鼠狼來復仇了
    這是發生在老家農村的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瘸腿的老漢,未娶媳婦,便住在妹妹家裡,平日裡幹些農活,一家人相處和和氣氣。從前農村小院裡,家裡若是沒有隻貓,老鼠橫行,連只拴著的狗都能偶爾抓住老鼠,猶記得小時候半夜忽然老鼠從房梁上跳到蚊帳杆上,嚇得我從睡夢中驚醒,連連喊叫!所以我還是很喜歡養貓的,更喜歡貓在我身邊睡覺,非常有安全感。
  • 農村婦女很迷信,你相信世上有鬼嗎?世上無神鬼,儘是人在鬧。
    ,長期看不好,就會認為是被鬼纏著了,就會找「馬角」(有神附體的人)來家中請菩薩驅鬼,十字路口燒香作揖,求仙拜佛,至於看不看的好病是一方面問題,反正農村婦女絕對相信鬼神的存在。我三姐就到廟裡給我抽籤算命,求神拜佛給我保平安。雖然我不相信,堅持吃藥打針,但她的一番好心我很感動,也沒阻攔她。當時我二嫂也到她們村出名的「馬角」那兒,為我求得平安符,鬧得我半信半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現在我都時時把這個平安符放在身上,都快二十年了。雖然這件事發生在我自己身上,我堅信我的病是吃藥給治好的,絕對不是迷信看好的,也不是平安符保的我平安健康。
  • 西安美院的神秘事情……
    西安靈異三:西安美院鬼撓門西安美院正好衝著大雁塔,位於雁塔的西側,原因應該就是不乾淨的東西被大雁塔煞向四方,以躲避雁塔,然後卻正好被西安美院擋住了。所以美院正對著雁塔的那個豪華大門只是個虛設,不走人,也從來都不開的,在大門的南邊開了個小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