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妹妹家迎來了兩位奇怪的客人,她婆婆和村裡另一個奇怪的老頭。這兩人相結伴,從幾百裡外的商洛老家來到了西安。本來國慶節出遊也沒什麼奇怪,但問了兩人來因,讓人瞠目結舌,他們來西安並不是旅遊或者探親的,而是為了拜神。
原來老頭老婆病了,一直沒好轉,聽妹妹婆婆說西安的神比較靈驗,兩人就踏上了漫漫求神路。
「西安的寺廟比較多,每個廟裡都有佛像,明天就帶你們去拜。」妹妹提議,雖然感覺有點可笑,不過看人家一臉虔誠,也不能拂他們意。
「廟裡能出言嗎?」老頭問。
這一問,妹妹疑惑不解,我心中倒明白過來。在農村,常有一些人自稱被鬼神附體,能知道過去未來之事,代鬼神發言。村裡人將他們叫作「神,」把他們的指示叫作「出言。」誰家有事,往往會去找神出言。而神自然也不會白幫忙,在幫你解疑釋惑的同時,你也要給孝敬錢,給多少看你的誠意了。當然,靈與不靈,只有當事人自己明白了。
「老家就有神,怎麼跑西安來啊?」我好奇。
「聽說西安的神更靈麼!」妹妹婆婆補充。
「問題在於,西安離老家幾百裡,西安的神也不認識你們啊!」我說。在我心裡,一直認為那些所謂的「神,」都只是騙騙熟人。遇到不認識的,自然沒辦法行騙。
「神在天上呢,走到哪人家都認識。」老人反駁道。
好吧,恕我才疏學淺!
雖然不認識,好歹是老鄉。做飯時,妹妹特意多做了一份,然而,飯已舀進碗裡,再三禮讓,老頭就是不吃,從口袋裡取出了自帶的乾糧,大嚼起來。那是陝西農村常見的鍋盔,冷了未必好吃。
後來大概禁不住主人的熱情,他竟開了門,走下樓,坐到了小區的花壇邊,繼續啃他的鍋盔。
「他沒有兒女嗎?」妹妹問婆婆。
「誰說沒有,兒子女兒都在西安工作,孫子都有了。」婆婆答。
「那他怎麼不去兒子家?」妹妹問。
「來的時候,在車上,他給兒子打電話,人家說要值班。給女兒打電話,說要出去旅遊,都讓他不要來西安。他也不敢去,就跟著我過來了。」
天黑前,老頭說要出去住賓館,被我們勸住,在妹妹家沙發上躺了一晚上。就為這,第二天臨走時,硬留下一百塊錢,說是要付「住宿費。」因為大人們都堅決不要這錢,最後他悄悄塞給了小孩,等發現時人已經走了。
好在當天中午,妹妹婆婆打來電話,說他們已在附近一個尚未拆遷的村子裡見到了「神,」下午就回老家。
「你覺得他們真的是來拜神的嗎?」我問妹妹。
「不像,倒像是來西安玩的。」妹妹說。
我也有同感。鬼神者,信則有,不信則無。老人雖迷信,也不至於跑這麼遠,參拜鬼神。不過是想借著求神的名義,來西安看一眼兒女。可惜這一願望竟未能實現。別人家兒女雖盛情款款,終究不是自己家,於是做好的飯不敢吃,留守一晚後一定要給錢。說到底,只是不希望別人憐憫他,同情他。
這是農村人的美德,也是一個留守老人的無奈。
試想想,一對老人孤獨地生活在已十室九空的偏僻山村,老伴長期有病,兒女一年半載回來一次,或者幾年不回來,讓人心裡該有多絕望。親情淡漠,生活無助下,崇拜鬼神也就無可厚非了。
對於這些留守老人而言,他們最缺乏的,可能並非是「神,」而是關愛和家庭的溫暖。這也是鬼神所無法給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