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說過,男人心中的女人,
無非白玫瑰與紅玫瑰兩種,
前者當如董小宛,雖然揚名風月場中,
但她「非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把從良做成了轟轟烈烈的理想,
試圖用一個妾的形象,洗刷掉舊有的全部風塵。
顧眉則是紅玫瑰,嫵媚、妖嬈,
用層出不窮的女人的小手段,將男人籠絡在自己身邊。
明朝末年,在南京的秦淮河畔,
八豔熠熠生輝,其中出場費最高的是陳圓圓,最低的是董小宛。
陳情訴 | 女追男?低到塵埃裡的董小宛,為何沒有開出花來?
而世宦公子冒闢疆和這兩個名伎都有過婚約,最後他納了董小宛為妾。
董小宛出生在蘇州的「董家繡莊」,在父親病逝後家道中落,被迫來到秦淮河畔賣藝,很快就名動四方。
冒闢疆慕名前來拜訪,卻三番五次無緣相見。
在他們婚嫁之前的兩次見面中,董小宛都處於非常態中。
初次見面,董小宛醉意朦朧,讓冒闢疆直覺得「仙姿玉色,神韻天然」,不由得「驚愛之」。而三年後再次見面,董小宛已病得奄奄一息。
冒闢疆的及時出現,就像救世主一樣照亮了董小宛,一夜之間她的病竟好了大半。
料定了和冒公子有宿緣的董小宛,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開始處處主動,甚至用很偏激的方法狂追冒闢疆。
而此時的冒闢疆卻躊躇起來,因為這個讓他心馳神往的愛情太昂貴了。
此時的董小宛不僅債務壓身,贖身費又是一大筆錢,這是冒闢疆不願承擔的。
也許是命中注定,終於天遂人願。
在錢謙益和柳如是的幫助下,董小宛還清了債務,贖身成功,嫁入了冒家。
在嫁入冒家後,董小宛洗盡鉛華,積極靠近主流價值觀,完成了從名妓到賢妾的轉變,與冒家上下相處得非常融洽,就連冒闢疆的母親和夫人都特別喜歡董小宛,甚至於在他們後來的逃難途中,冒闢疆一度都想丟下董小宛,還是冒闢疆的母親和夫人把董小宛留下來的。
婚後的董小宛為了冒闢疆極力地改變自己。
她以前很善於喝酒,為了冒闢疆就把酒戒了,陪他喝茶。
董小宛自己吃得很清淡,她知道冒闢疆很喜歡吃肉,就獨創了「虎皮肉」,又被叫作「董肉」,足可以和「東坡肉」相媲美。
冒闢疆很喜歡吃甜食,董小宛就獨創了「董糖」。
別人都是坐著吃飯的,董小宛是立在一旁侍奉冒闢疆的母親和夫人的。
大家都勸她坐下來一起吃,董小宛只吃了幾口,又畢恭畢敬地站立在一旁,夾菜倒水。
冒闢疆和夫人生的孩子課業不好,董小宛就為他們輔導功課。
那個曾經陪著客人四處遊山玩水、琴棋書畫鶯鶯燕燕的董小宛,從此以後洗手作羹湯。
這大概就是董小宛所要的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吧,只是這樣的生活很快就被李自成和清兵給踐踏光了。
陳情訴 | 女追男?低到塵埃裡的董小宛,為何沒有開出花來?
冒家的家產丟得一乾二淨,一家人一路逃難。
後來冒家回到劫後的家園,日子變得十分艱難。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冒闢疆又病倒了,
他前後大病了三次,董小宛都悉心照顧他,不解衣帶,不眠不休。
可是,冒闢疆有時卻因為病重煩悶,衝著董小宛發火。
在冒闢疆病癒後,董小宛卻病倒了。
27歲那一年,董小宛終於「蠟炬成灰淚始幹」,結束了她在冒家9年的賢惠生涯。
董小宛死後,冒闢疆才發現她的好,不禁感慨說:
「我這一生的福,在這9年中已經全部享完了。」
而冒闢疆足足活了82歲。
董小宛從被冒闢疆仰慕,三番五次追逐而不得,
到主動追逐冒闢疆,終於得到了她渴望的安全感和主流社會的認同,
她一直被冒闢疆俯視著,她就讓自己一直低、一直低,直低到塵埃裡,她就像蠟炬燃燒一樣到死方休。
如果你是一個過程至上者,你可能會同情董小宛,
如果你是一個目的主義者,你可能會佩服董小宛,因為她最後勝利了。
曾與她有一段煙火緣分的錢謙益幫她還了債,
脫了籍,送到冒襄那兒,不管以後
是不是過上了幸福生活,最起碼,董小宛夢想成真。
陳情訴 | 女追男?低到塵埃裡的董小宛,為何沒有開出花來?
備註:
董小宛,秦淮八豔之一,名宛君,字小宛,又字青蓮,別號青蓮女史,她的名與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金陵人。因其父不務正業,母女生活貧困,使小宛淪為青樓歌妓。她聰慧靈秀,神姿豔發,窈窕嬋娟,國色天香,是秦淮風塵女子中的一流人才。明崇禎十六年,嫁予冒闢疆為妾。
冒闢疆,南直隸揚州府泰州如皋縣人,冒闢疆容貌俊美,風度瀟灑,人稱「美少年」,是復社中富於才氣、風流倜儻的才子。冒闢疆最早從方以智那裡聽說秦淮佳麗之中有位才色雙絕的董小宛。而小宛時時在名流宴集間,聽人講說冒闢疆,知道復社中有這樣一位負氣節而又風流自喜的高名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