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8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定場白: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多行不義必自斃,行善積德好福氣。
念罷一首因果循環的開場白,咱今天這則民間故事就要開講了。今兒咱這則民間小故事的主題思想同樣是宣傳正能量:心存善念,多助他人,福澤自會綿長,人神也會敬之!
書歸正傳,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話說在古時候,陽縣有一個王姓老者。這老者為人淳樸,喜歡助人。他家有一頭的毛驢,老者對那毛驢甚是照顧。
那毛驢倒也有良心,十分聽那老者的話。這頭毛驢除了拉耙子幹農活外,還常常跟著老者去外面拉一些貨,賺些外快。
而今天這則小故事,就發生在一次拉貨回家的途中。
我們接著講:
有一天,王老漢趕著驢車去鎮子上送貨。臨走的時候,老伴兒還特意給他烙了兩張糖餅,就怕他餓著。
可這天老漢送完貨後,因為一些事兒耽誤了半天。等到他往家走的時候,已經過了二更天了。
王老漢坐在馬車上邊走邊吃著糖餅。在經過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荒野地時,那毛驢卻停住不走了。
老漢放下了糖餅,就開始對著那頭毛驢嚷嚷。可那毛驢不住地叫著,似乎身前有東西一般。
不管老漢怎麼嚷,那毛驢就是不肯往前走。
「好你個沒良心的東西,虧我平時好吃好喝地伺候你。關鍵時刻你連我的話都不聽,咋著?你想在這住啊?」
那毛驢搖晃著腦袋,鼻孔裡出著大氣。
「得嘞!這時候可不早了,你要是在這睡我也不管你,我自己跑回家去,你就別上家了,不然打折你腿!」老漢說完就要下車。
正當老漢下車要走時,卻突然從不遠處的溝邊行來兩位女子。一位穿著紅色花布襯衫,一位穿著白色布衣衫。
毛驢一下安定下來,老漢盯著那兩位女子看個不停。
「老伯,我姐倆兒迷了路,您行行好讓我倆搭個車送我們一路吧!」紅衣女子祈求地說道。
聞言老漢疑惑的心這才放心:「嗨!我以為你倆要幹啥呢,原來是要搭車啊!來,上來上來!」那兩位女子相互看了一眼,很是欣喜,於是便上了驢車。
「看見沒?這大半夜的人家倆弱女子想要搭咱的車,你到底走還是不走?」老漢摸著驢頭說道。
那毛驢這下好像聽懂了老漢的話一樣,它用力地點著頭。
「你這驢子,真是怪!」說完老漢也上了車,鞭子一樣,載著兩個女子向前駛去。
一路上這三人倒也聊了不少,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候,那兩位女子對老漢說道:「老伯,就在這停下吧!我二人到家了,多謝您的善心了。」說完女子下了車,朝著村裡行去。
王老漢一看,這村子正是高家村。他望著那兩位女子下了車,剛要開口說些什麼,可那兩位女子卻突然消失了。
「這……不可能啊!怎麼走得如此之快?」王老漢疑惑地自言道。再看車上,卻有一個玉簪子。
老漢拿起來一看,正是女子用的玉簪子。「定是那兩位女子丟下的,明天再來給她們吧!」老漢鞭子一揚,毛驢拉車向前奔去。
待到明日,王老漢又趕著驢車出了門。他手裡拿著玉簪子就去了高家村。
他幾經打聽才找到了那兩位女子的家。可開門的是一位老嫗。
老漢說明來意,可老嫗卻哭了起來:「我那兩個苦命的女兒早就遭遇意外失了命,你哪裡會看她們啊!」
老漢拿出玉簪子,可老嫗卻不識得此物。老漢無奈,只得離開了。
待到夜裡,老漢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裡正是那兩位女子:「老伯,謝謝您的好心幫助,我姐倆終於魂歸故裡。那個玉簪子是我二人一點心意,您拿去換些金銀吧!」說完那兩個女子化為青煙消失。
老漢一下從夢裡醒來,這才明白:敢情昨夜裡自己遇到的那兩個女子不是人,怪不得那老嫗說閨女早就沒了,原來是這樣。
老漢拿著那個玉簪子是沉默不語啊!
結語:
故事到此就講完了,故事中的王老漢因為善舉,幫助兩位已故多年的女子魂歸故裡,自己也得到了善報,這實在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筆者謹以此故事告誡各位看官:心存善念,多行善事,福澤自會綿長,人神也會敬之!
好了,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來源於民間傳說,目的是藉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