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齊衡並不是坐等襲爵的小公爺,因為他爹不是齊國公,齊衡祖父才是齊國公,祖父有長子,這位長子即齊衡的大伯是有兒子的(雖然大伯那一房子孫都甚病弱短壽,最後還是齊衡襲了爵位,那是後話。)
而齊衡的外祖父襄陽候沒有兒子,哪天老爺子一過世,新晉襄陽候並不是齊衡的嫡親娘舅,而會是堂舅,甚至遠房堂舅。
為著以後的兩頭靠不著,平寧郡主很憂愁。
平寧郡主那麼心高氣傲的人,怎麼能接受兒子日後的「不如人」?她的兒子必須是「別人家的孩子」。
平寧郡主嚴格教養齊衡,齊衡不負所望。
郡主後來為齊衡娶的三任媳婦,個個出身高門大戶。
所以,從來都沒有盛明蘭的份。
原著中,明蘭並不曾對齊衡有過幻想,縱然她年未及笄,小小身體裡那個成熟的「現代法院女書記員姚依依」的靈魂,讓她早就明了官宦人家通婚的準則。
郡主曾聽說齊衡在盛府讀書時,一有空閒便去逗盛家最小的丫頭。一會兒扯人家絛子,一會兒藏了人家的魚簍魚竿,還捉了毛蟲去嚇人家一小姑娘。
如今那小丫頭嚇的遠遠見了齊衡就跑。他倒好,滿院子攆著去追來玩鬧。
郡主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她的兒子自小懂事老成,從不曾這般淘氣過。
郡主心裡有沒有猜到,她的兒子早戀了?
如蘭出嫁那日,齊衡去盛府喝喜酒,薄醉。
在園子裡遇到已許婚顧廷燁的明蘭,瞧著明蘭笑靨梨渦,想起往事,難免鬱憤:「六妹妹是不必擔心的……哦,我忘了,我以後可不能再喚你六妹妹了,論起輩分,我可得叫你二舅母了!」
氣話過後,齊衡終於忍不住道:「這些年來,我對你的心意你不是不明白,但卻總裝傻充愣,對我冷若冰霜;我今日指天說一句,但凡你有半分回應我的心意,我也拼死爭一爭了!可你初初便看死了我,覺著我是那不堪重信的,覺著我會連累你,害了你,避我如毒蛇猛獸,這,這到底是為何?!」
這齊衡,說他聰慧,卻也糊塗。
為何?這還要壓在心底許多年?跟隨他的不為怎麼死的?榮飛燕又是怎麼死的?
雖然劇中讓他倆談了一場初戀,可原著中,明蘭壓根沒對齊衡動過心思,從小就懂得裝天真裝懵懂迴避他的各種暗示表白。
道理很簡單,不適合自己的鞋,再精美也不適合。
齊衡同長柏一幹友人飲酒時曾道:「……倘若我等自己爭氣,能搏出一番前程來,未必不能與心愛女子長相廝守。」
彼時長柏靜靜看了下他,低頭啜了口酒:「禮法森嚴。只盼那心愛女子,莫要為情郎先墊出了名聲前程才好。」
是啊,男女那點情事,若最後不成,於男子不過是一樁風流韻事,於女子,卻能要了性命。
墨蘭不過是故意滑足滾下,讓梁晗抱上馬車,就必得由盛老太太出馬說成了這門婚事,否則真會讓她爹給活活勒死,丟不起這人啊。
倘若明蘭真的頭腦發熱去同齊衡談一場戀愛,她能嫁進國公府嗎?如果不能,那就是明蘭之羞,盛門之辱。
明蘭能嫁進國公府嗎!
不能。
平寧郡主壓根瞧不上明蘭,在她心裡,明蘭頂多配給她兒子當個偏房。
而齊衡從來都拗不過他的母親,他的三任媳婦都是他娘親做主給娶的。直到雙親過世,他才自己決定不再娶妻。
而恐怕齊衡自己都不知道,他其實與他母親很像,看著風輕雲淡,內裡卻極好強。明明已有了大好家世,依舊勤學不綴,潔身自好,在京城的公子圈裡首屈一指。
齊衡喜歡明蘭是一回事,明蘭在家世和庶女身份上的缺陷又是一回事。而前者是易變的,後者是不變的。
倘若齊衡如願娶到了明蘭,有一天愛漸漸消褪,嫌棄會不會產生並且增加呢?
明蘭對齊衡坦言:「你太好了,事事都想做最好,我要不起,你心太大了,也放不下。」
其實這是現代法院女書記員姚依依的通透之處。
因為得不到,所以缺陷不是缺陷,好處卻一生惦念,並最終為孫子小二求娶來長柏的孫女盛小六,以慰老懷。
而齊衡去世之後,那一對底部刻著小二小六的胖娃娃,也交由孫媳婦盛小六保管。
仿佛齊衡一世單戀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