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紅樓是講的家庭,三國講的是國家,《西遊記》是講的神仙,而《水滸傳》,就是講的江湖。而央視,對四大名著分別做了改編並進行了電視劇創作,成為電視劇史上的經典名劇。
四大名著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高峰代表
在這四部電視劇中,要講誰拍的最好,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從藝術性上看,個人認為首推《三國演義》,其次《水滸傳》,《紅樓夢》第三,而《西遊記》最後。
而從播放量上看,吳承恩的《西遊記》反而是播放量最高的,幾乎每個假期,每個電視臺,都分別進行重播,放假休息看西遊,也成了孩子們的必修課。但這並不代表它就是最好的。因為西遊記是在央視拍攝最早的,也是製作最粗糙的。但西遊記是神仙妖怪的片子,情節也不用細推敲,反正唐僧師徒三人大家看著像就可以了,至於其他,看著熱鬧就可以了,原因只有一個,孩子們喜歡!而現在的家庭,遙控器基本掌握在孩子手裡,又是放假時間,難得放鬆一下,家長們也懶得管孩子,看電視總比出去玩安全,所以西遊記的播放量也是最大的。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一代西遊記觀眾已經老了,現在再去看西遊記,除了觀看電視,更多的是對已逝歲月的留戀和追憶,西遊記,已經不僅是一個電視劇,更多的,其實壓在每個人心底對往事的眷戀,是一種文化,是一種情懷!
而相比於《西遊記》,老《三國演義》,(新三國就是垃圾,不提)就完全是良心劇了。無論從演員、場景、故事情節,都是製作精良,人物豐滿,演員也都符合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最關鍵一點,三國演義是歷史劇,反正也不用考慮其社會影響,如實的按書裡故事去拍就好了,反正即使有人想改編劇本,水平也高不過羅貫中的水平,就別做無用功了。當然,這樣想的人不是新三國的編劇導演,班門弄斧了一把,惹了一屁股騷,真的是無知者無畏啊!所以老三國老老實實拍出來的劇基本是人們心目中的三國,除了唐國強同志扮演的諸葛亮罵王朗,忘詞了,自己加了幾個字,還成了經典。但三國的視眾年齡偏大,這嚴重影響了他的播放量,所以他的重播,次數肯定小於西遊記。
唐國強無心之語,成了經典
而《紅樓夢》,是製作最嚴謹的劇。當然也是說的老紅樓,新紅樓那是聊齋,鬼片,爛劇一個。紅樓夢製作之精良,可以說是超過三國,是央視最好的電視劇。它的好體現在演員上,每個人都是我們心目中的紅樓人物形象。據說他們每個人都集中一起進行了培訓,以更深的了解自己所扮演人物的各個方面,以至於後來很多老紅樓演員們都走不出紅樓帶給他們的影響,甚至人戲難分,有的人如扮演林黛玉的陳曉旭、晴雯的安雯、妙玉的姬玉、探春的東方聞櫻等,都活成了他們扮演人物的樣子,甚至陳曉旭的結局都像林黛玉一樣,真的讓人覺得繁華如夢,不知是莊生夢蝶還是蝶夢莊生了,令人感嘆不已。
娘娘說:光看那些俊男美女們,也是極養眼的。
所以紅樓夢,在央視重播的次數也不少,應該僅次於西遊記。但《紅樓夢》是曹雪芹寫的半部書,央視為了更能體現紅樓夢原著的精神,對高鶚續的《紅樓夢》進行大量的再創作,這反而是畫蛇添足了。因為時代的背景,無論現代人再有才華,也不能回到過去去體會那時候人的生活。而《紅樓夢》作為中國最好的古典文學,幾乎每個中國人都對《紅樓夢》裡的故事耳熟能詳,所以央視的後面的改編版,也成了著名的爛尾,更不能為廣大人民群眾接受,也影響了整體的觀感,所以從藝術性上,它只能排名第三了。
陳曉旭活成了林妹妹
相比於前三部,《水滸傳》應該是拍的最終於原著的。當然也是說的老水滸,新水滸是偶像劇,不看也罷。劇中的人物,我認為除了野芒扮演的林衝,都是符合大家心目中的形象的。而故事情節,也不用改,反正《水滸傳》是施耐庵寫的話本小說,本來情節就緊湊精彩絕倫,人物豐滿立體,編劇也不用非要整出個花來證明自己的藝術修養。
水滸傳的人物最傳神
因為《水滸傳》就是快意恩仇的江湖片,就是古典的武俠小說。有的人非要說水滸傳打打殺殺,造反有理,我也沒辦法。金庸的小說比水滸傳更甚,也沒有人挑毛病。現在人說《水滸傳》的事影射當前或給青少年帶來不好的影響,這就是矯情或者做賊心虛上綱了,或者是別有用心。《水滸傳》重播量少,也與這些人有關,說白了就是心理有陰影,自信心不足。就像宰相劉羅鍋裡說的,故事裡的事,說是也是說不是就不是。大家看《水滸傳》,只不過是幻想行走江湖快感,誰還把那裡面的事當真?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哪個不比水滸傳血腥暴力百倍?又有誰會把那些大俠們當真呢。有些人真的多慮了,真是低估了人民的智商。毛主席都說過,人民只有人民最聰明。現在卻總有人把人民當傻子,也真的很無語,最終導致水滸傳在央視是重播量最少的,也真的很無奈啊!
這版水滸裡的人物,讓人覺得那些人就是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