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個陳家莊,陳家莊有個陳員外,陳員外家有萬貫家財,良田百頃,一生為人和善,經常施捨周圍的窮人,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啊,他也有自己的苦惱之事,那就是家中的夫人已經成親多年,也沒能給他生下一男半女的,夫人勸他再去了二房,他卻說:「 夫人,就算是沒有子嗣,你我恩愛白頭,我也絕不負你。」
就在陳員外五十大壽那年,家鄉遭遇了百年不遇的蝗災,全縣莊稼都沒有了收成,陳員外於心不忍,就拿出了自家存的餘糧來救濟自己村裡的村民。
其他村的人聽說陳家莊有糧食吃,就都紛紛來到陳家莊,眼看著來陳家莊的人越來越多,陳府的餘也馬上見底了,這可愁壞了陳員外,可也不能眼瞅著大家挨餓啊。
這天,陳員外正坐在院中發愁,家裡來了一位遠方的道士,道士問他:「 陳員外為何在此鬱悶吶?」
陳員外嘆了一口氣答道:「 唉,你沒看見嗎?外面災民一片,可我已經餘糧不多了,該怎麼辦呢?」
道士笑了笑說:「 陳員外何必發愁呢?看你心善,家裡存著吃不完的糧食卻還在這裡發愁!」
陳員外苦笑著說:「 是啊,我家原本是有吃不完的糧食,這不是全都拿出來救濟災民了嘛,連我的家人們如今也是一日一餐了呀。」
道士抬頭看了一眼陳員外身後的大缸,就用手指著那口缸說:「 你家這口大缸可是個寶貝,放在這裡養花養魚太可惜了,不如你把花移到別處,在裡面放上一碗米試試吧。」 說完那個道士就不見了。
聽完道士的話,陳員外愣在了那裡,對道士的話半信半疑,心想,怎麼?我倒一碗米進去,就能變出米?於是就命人把缸裡的花移到了別處,把裡面的水也倒了出來,盛了一碗米倒了進去,可沒想到啊,那一碗米立刻就變出了滿滿的一大缸米,陳員外高興壞了,趕緊把米舀出來,可舀到一半的時候,缸裡的米慢慢的就又變出了一缸的米。
這時,有個正在舀米的丫鬟頭上的髮簪不小心掉進了米缸裡,沒想到一下就便出了一缸的髮簪,大家都覺得很驚奇,有人就拿了一錠銀子,也丟進水缸裡,沒想到很快也變出了一缸的銀子,這下可不用發愁了。
靠著這口缸,全縣的災民就有了吃不完的糧食,很快就度過了災年,災年一過,陳員外就命人把那口缸封了起來,他說:「 做人不能太貪,還是要腳踏實地的生活啊。」
幾個月後,有一天夜裡,陳員外的家人都睡下了,院中卻不停地傳來 「 咚咚,咚咚 」 的聲音,陳員外夫妻倆趕忙出去看是怎麼回事,仔細一找,那聲音好像是從那口封著的缸裡傳出來的,走進了仔細一聽,裡面還有說話的聲音。
陳員外讓管家小心翼翼地把缸打開,剛揭掉封條,蓋子一下就被頂開了,隨之缸也裂了,裡面走出來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只聽他笑著說:「 爹,我都來了好久了你才來接我呀,你再不來,我都快被憋死在這缸裡了!」 陳員外嚇了一大跳,連忙問道:「 你……你是誰家的孩子,這麼淘氣,怎麼鑽進我家的缸裡玩耍呢呀!」
那小孩大笑著答道:「 爹,我是您的兒子呀,您不記得了嗎?您把這口缸買回來的時候,賣缸的老婦人多問您要了十兩銀子呢,我也就隨著那口缸來的呀!」
陳員外仔細想了想,六年前,他和夫人去廟裡上香,回來的路上遇到一位老婦人暈倒在路旁,好心的陳員外夫婦就把她扶了起來,還送回了家,到了老婦人的家裡,老婦人為了報答他,就指著院中的一口大缸說:「 我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來報答你,只有這口缸,白送你,你肯定也不會要,你喜歡的話就十兩銀子拿走吧。」
其實,這樣的大缸,在市面上不會超過一兩銀子,看著老婦人也挺可憐的,陳員外就答應了,留下十兩銀子,抬走了大缸,可回來的路上,突然颳起了一陣大風,昏天暗地的,大風過後,啥事沒有。
回到家後感覺這口缸也沒啥用,就放在院子裡種上了花,也算是一道風景。
卻沒想到,因為自己的善舉,竟得了這樣的寶貝,還白得了一個兒子。
事後陳員外又去了一趟那位老婦人的家,哪裡有什麼人家呀,只有一個送子觀音廟。
這天晚上,陳員外做了一個夢,夢中他看到了觀音菩薩,菩薩對他說:「 大家都說你是真善人,卻有人不信,為了考驗你,故意讓你沒有子嗣,沒想到你依然不羞不惱,對夫人一心一意,我變成老婦人,你善心發作救了我,這是對你的人品考驗,給了你一個聚寶盆,你助你救助蒼生,災難過後你封住了它,這是第二次對你的考驗,說明你不貪,經過了這三次考驗,屬於你的,也該還給你了,希望你以後永遠做個真善人。」
夢醒後,陳員外明白了,原來這一切,都是上天早已註定的呀。
從那以後,陳員外一直行善,也教兒子為人行善積德,才能有福報,一直活到了九十六九歲,壽終正寢。
聲明:故事純屬虛構,請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來源於網絡,每天下午14:30分,準時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歡迎關注小編,每天都有好故事。
今日頭條【飄零的一葉草】,原創故事,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