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間故事:陳員外家考驗

2020-11-04 飄零的一葉草

很久以前,有個陳家莊,陳家莊有個陳員外,陳員外家有萬貫家財,良田百頃,一生為人和善,經常施捨周圍的窮人,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啊,他也有自己的苦惱之事,那就是家中的夫人已經成親多年,也沒能給他生下一男半女的,夫人勸他再去了二房,他卻說:「 夫人,就算是沒有子嗣,你我恩愛白頭,我也絕不負你。」

就在陳員外五十大壽那年,家鄉遭遇了百年不遇的蝗災,全縣莊稼都沒有了收成,陳員外於心不忍,就拿出了自家存的餘糧來救濟自己村裡的村民。

其他村的人聽說陳家莊有糧食吃,就都紛紛來到陳家莊,眼看著來陳家莊的人越來越多,陳府的餘也馬上見底了,這可愁壞了陳員外,可也不能眼瞅著大家挨餓啊。

這天,陳員外正坐在院中發愁,家裡來了一位遠方的道士,道士問他:「 陳員外為何在此鬱悶吶?」

陳員外嘆了一口氣答道:「 唉,你沒看見嗎?外面災民一片,可我已經餘糧不多了,該怎麼辦呢?」

道士笑了笑說:「 陳員外何必發愁呢?看你心善,家裡存著吃不完的糧食卻還在這裡發愁!」

陳員外苦笑著說:「 是啊,我家原本是有吃不完的糧食,這不是全都拿出來救濟災民了嘛,連我的家人們如今也是一日一餐了呀。」

道士抬頭看了一眼陳員外身後的大缸,就用手指著那口缸說:「 你家這口大缸可是個寶貝,放在這裡養花養魚太可惜了,不如你把花移到別處,在裡面放上一碗米試試吧。」 說完那個道士就不見了。

聽完道士的話,陳員外愣在了那裡,對道士的話半信半疑,心想,怎麼?我倒一碗米進去,就能變出米?於是就命人把缸裡的花移到了別處,把裡面的水也倒了出來,盛了一碗米倒了進去,可沒想到啊,那一碗米立刻就變出了滿滿的一大缸米,陳員外高興壞了,趕緊把米舀出來,可舀到一半的時候,缸裡的米慢慢的就又變出了一缸的米。

這時,有個正在舀米的丫鬟頭上的髮簪不小心掉進了米缸裡,沒想到一下就便出了一缸的髮簪,大家都覺得很驚奇,有人就拿了一錠銀子,也丟進水缸裡,沒想到很快也變出了一缸的銀子,這下可不用發愁了。

靠著這口缸,全縣的災民就有了吃不完的糧食,很快就度過了災年,災年一過,陳員外就命人把那口缸封了起來,他說:「 做人不能太貪,還是要腳踏實地的生活啊。」

幾個月後,有一天夜裡,陳員外的家人都睡下了,院中卻不停地傳來 「 咚咚,咚咚 」 的聲音,陳員外夫妻倆趕忙出去看是怎麼回事,仔細一找,那聲音好像是從那口封著的缸裡傳出來的,走進了仔細一聽,裡面還有說話的聲音。

陳員外讓管家小心翼翼地把缸打開,剛揭掉封條,蓋子一下就被頂開了,隨之缸也裂了,裡面走出來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只聽他笑著說:「 爹,我都來了好久了你才來接我呀,你再不來,我都快被憋死在這缸裡了!」 陳員外嚇了一大跳,連忙問道:「 你……你是誰家的孩子,這麼淘氣,怎麼鑽進我家的缸裡玩耍呢呀!」

那小孩大笑著答道:「 爹,我是您的兒子呀,您不記得了嗎?您把這口缸買回來的時候,賣缸的老婦人多問您要了十兩銀子呢,我也就隨著那口缸來的呀!」

陳員外仔細想了想,六年前,他和夫人去廟裡上香,回來的路上遇到一位老婦人暈倒在路旁,好心的陳員外夫婦就把她扶了起來,還送回了家,到了老婦人的家裡,老婦人為了報答他,就指著院中的一口大缸說:「 我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來報答你,只有這口缸,白送你,你肯定也不會要,你喜歡的話就十兩銀子拿走吧。」

其實,這樣的大缸,在市面上不會超過一兩銀子,看著老婦人也挺可憐的,陳員外就答應了,留下十兩銀子,抬走了大缸,可回來的路上,突然颳起了一陣大風,昏天暗地的,大風過後,啥事沒有。

回到家後感覺這口缸也沒啥用,就放在院子裡種上了花,也算是一道風景。

卻沒想到,因為自己的善舉,竟得了這樣的寶貝,還白得了一個兒子。

事後陳員外又去了一趟那位老婦人的家,哪裡有什麼人家呀,只有一個送子觀音廟。

這天晚上,陳員外做了一個夢,夢中他看到了觀音菩薩,菩薩對他說:「 大家都說你是真善人,卻有人不信,為了考驗你,故意讓你沒有子嗣,沒想到你依然不羞不惱,對夫人一心一意,我變成老婦人,你善心發作救了我,這是對你的人品考驗,給了你一個聚寶盆,你助你救助蒼生,災難過後你封住了它,這是第二次對你的考驗,說明你不貪,經過了這三次考驗,屬於你的,也該還給你了,希望你以後永遠做個真善人。」

夢醒後,陳員外明白了,原來這一切,都是上天早已註定的呀。

從那以後,陳員外一直行善,也教兒子為人行善積德,才能有福報,一直活到了九十六九歲,壽終正寢。

聲明:故事純屬虛構,請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來源於網絡,每天下午14:30分,準時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歡迎關注小編,每天都有好故事。

今日頭條【飄零的一葉草】,原創故事,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聊齋故事:員外遭嬌妻下毒怨氣難消,終放下仇怨通過閻王考驗
    跟夏員外一起被抓走的還有一百多人,海盜抓他們準備向大明要贖金。夏員外在島上被囚禁了四十多日,他走南闖北身體本就不好,加上又在海上飄了幾十日,剛上島便舊病復發,眼看生命垂危。海盜便將夏員外還給了明朝,夏員外輾轉多次終於回到了家。
  • 聊齋故事:女鬼每夜哭泣驚擾員外,員外請人捉鬼,自己卻被捕入獄
    鄰縣有一個陳員外,準備了一百兩銀子和一封書信請府中下人來請溫宇過府一敘,溫宇不知陳員外為何請他過府,準備拒絕。送信之人急忙跪在地上給溫宇磕頭,求他務必要去一趟溫府,否則自己性命不保。溫宇來到鄰縣,陳員外早已帶著家小在城門外等候,溫宇換了轎子來到陳府。此時,府裡已經準備了佳餚招待溫宇,溫宇曾在朝中為官,吃過不少山珍海味,可陳員外準備的佳餚,有很多東西連他也沒吃過,如此豐盛的飯局,讓溫宇有了不祥的預感。溫宇數次詢問陳員外請他來的目的,陳員外每次都支吾搪塞,只說是仰慕溫宇的大名,希望和他交個朋友。
  • 周口太康民間故事:陳老頭買窯貨
    戰國策上有句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比這個成語,更有警示意義。以前,老冢街上有個做小生意的,姓陳沒名字,大家都叫他陳老頭。陳老頭一看,罵開了:「好你個忘恩負義的東西,人家救了你的命,你不感謝人家,還把人家吃了,留你這沒良心的東西在世上幹啥!」越罵越氣,陳老頭順手抄起一根棍子,把蛤蟆砸死了。這下壞事了。這根棍是支車的頂棍,沒了頂棍支撐,小車譁啦一下倒了,一車窯貨摔得稀碎。
  • 陳府疑案(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8期■李永來元宵佳節,陳州發生了一起命案,當地大戶陳員外家的二公子陳虎被人殺死在房間內。陳家共有兄弟三人,陳龍陳虎都在店鋪裡幫忙,尤其是老大,現在儼然是陳府的一把手。老三陳昇今年十七,還在念書,陳員外顯然希望自家能出個進士,因此對老三管教甚嚴。陳龍住在東廂房,陳虎住在西廂房,而陳昇則和陳員外住在主院裡。由於命案發生在東廂房,而陳龍又下落不明,因此章大人差人先去尋找陳龍的下落。
  • 兩個員外的故事之感悟
    兩個員外的故事之感悟 (一)故事從前有兩個員外同居一城,甲員外家庭和睦,財源滾滾,鄰裡羨慕;而乙員外家庭矛盾重重,爭吵不斷,雞犬不寧。有一日,乙員外親臨甲員外家請教,乙員外問甲員外,咱們兩家都吃穿不愁,生活富裕,為什麼你們家從來都聽不到吵架,而我們家天天吵架,這是什麼原因?甲員外說,這個沒有什麼秘密,我們家之所以不吵不鬧,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傻,每當一個人做錯了事,大家都去搶著承認錯誤。乙員外聽得雲裡霧裡。
  • 聊齋故事:齊生自知時日無多洩露天機救員外,卻害了獵戶一家
    蘇州城內有一個姓王的員外,他非常喜歡結交朋友,認識他的人很多。其中有一個姓齊的人跟王員外很是交好,齊生雖然家裡並不富裕,但不管是看事還是看人都很有先見之明,王員外能數次趨吉避兇,都是因為齊生的先見之明。
  • 民間故事:喜鵲落在枝頭,道士驚呼道:壞了!結果員外食了惡果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一篇玄幻故事,喜鵲催命!縣城之中,倒是極為繁華,因為緊挨著一座綿延百裡的山脈,還有一條途經數千裡的長河,地理位置極佳的縣城,便是佔了地理位置的好處。老道長接近六十歲了,但是精神矍鑠,肌膚柔嫩似乎是二十歲的小夥子,真的有著一副仙家氣度
  • 故事:瀘州接官廳陳二娘,一身絕技令人嘆服,卻因保守秘術失傳
    陳二娘何許人也?很難考證,但是如果你家裡有五十年代出生的長輩,並且是土生土長的瀘州人,大約都知道她。陳二娘,排行應該在二,但是不是姓陳還不一定,在過去,瀘州還是傳統規矩,女人嫁人後,隨著夫家姓,並且根據老公排行或者自己排行,稱呼,有了點年紀,就稱呼某某娘。陳二娘說不定也有這個可能。為什麼江陽沽酒客要給大家講陳二娘的故事呢?
  • 故事:民間故事|瓶中四狐仙
    民間故事|瓶中四狐仙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鹹豐年間,嶽州府東平鎮有個叫王康的秀才,在當地很有名。當天,老翁就花200兩銀子,把鎮上周員外家的大宅買下,馬上就搬了進去,在鎮上住下來。
  • 民間故事之人算不如天算
    客人自稱姓陳,是個員外,家在五蓮山南邊的蘇北,這次出來主要是遊山玩水,尋朋訪友的。可奇怪的是,這位陳員外住下後,每天早晨吃了飯,就自帶乾糧出去遊玩,一直到天黑時再回客棧,回來時灰頭土臉、一臉疲倦,像是長途跋涉歸來。客人的異常行跡引起了藍老闆的注意,他暗中叫來夥計阿丁,如此這般吩咐一番。
  • 聊齋故事:道士替員外趕走女鬼卻遭驅逐,道士離開後員外直呼上當
    次日一早,道士告訴員外女鬼已經離開,但是此事件並非偶然,希望員外提防身邊的人。道士此言一出,員外身邊三人怒目圓睜瞪著道士。一個是秦府的管家秦明三十多歲,他是秦員外的遠房堂弟;一個是秦員外的侍從趙寅自幼進府一直跟在他身邊,今年只有十九歲;還有一個叫徐露的年輕漢子二十多歲,進府三年多了,一直跟在秦員外身邊處理瑣事,為人有些執拗,偶爾會頂撞秦員外。
  • 聊齋故事:女子嫁入官宦之家消失,父兄奔走數十載解開其失蹤之謎
    明朝萬曆年間,蘇州有一個姓呂的員外,生有一子一女,兄妹二人從小錦衣玉食,不料家道中落,為了父親的生意,呂小妹自願嫁給洛陽知府陳秉政為妾室,呂小妹嫁到洛陽後,呂家的生意有所好轉,不但還清了債務,還略有盈餘。幾年過去,呂家一直沒有收到呂小妹的消息,呂員外決定讓兒子呂有為去洛陽探訪呂小妹,看她在陳府過得怎麼樣。
  • 孟姜女哭長城——古代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之四
    孟姜女一看,範喜良是個白面書生模樣,長得挺俊秀,就和丫環回去報告員外去了。老員外在後花園盤問範喜良的家鄉住處,姓甚名誰,何以跳牆入院。範喜良一五一十地作了口答。員外見他挺老實,知書達理,就答應把他暫時藏在家中。範喜良在孟家藏了些日子,老兩口見他一表人才,舉止大方,就商量著招他為婿。跟女兒一商量,女兒也同意。給範喜良一提,範公子也樂意,這門親事就這樣定了。
  • 張五爺(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8期■牟喜文故事越傳越神,有說張五爺的墨汁裡兌了大煙,會讓人神志不清的;有說張五爺墨汁裡下了毒,吸過量會令人受其擺布的;有說張五爺會法術,那幅字本來就是用來防盜的,等等,不一而足。傳到張五爺耳朵裡,他只是笑笑,說,誰愛信誰信吧。別人可以不信,可有個人深信不疑。那就是濱州首富李員外。李員外經營典當生意,在濱州和省城開了四家典當行。
  • 民間故事:紅豆情緣
    後來李員外聽府內一個女僕說,小姐得這個病,恐怕是惹到不乾淨的東西了,將信將疑之下,李員外請了鄰村的馬道婆到小姐的閨樓降妖除魔。法事結束後,李員外把馬道婆送出李府,正好在大門口遇到本村的馮郎中。馮郎中不由得嘲笑起來:「李員外是個聰明人,就是病急亂投醫,也不能請這種裝神弄鬼之徒吧!」
  • 千裡送蘆根(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9年2期■於小漁陳文靜一驚:「魏員外可有什麼好主意嗎?我是被這破病折騰慘了。」魏五章不疾不徐地說道:「咱們北方要入冬了,南方卻未必。我到南方去過,那裡一年四季都是暖的。想這蘆根,也有嫩的吧。」陳文靜一聽是這麼個主意,就搖了搖頭道:「魏員外說笑了。
  • 故事:員外中毒身亡,死在書房之中,一本《金瓶梅》竟然成了殺人工具?
    我知道你們都是衝著《金瓶梅》來的,但我今天的故事裡,既沒有西門慶,也沒有潘金蓮,有的只一個因為好色而被害死的老員外。故事發生在清朝時期,隨州城有個老員外,名叫李萬才,家財萬貫,慈悲為懷,在隨州城裡是出了名的大善人。
  • 故事:民間故事:新媳婦去認祖,遇到一條小蛇,祖宗託夢:她不是咱家人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50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筆者給大家講的這篇故事,大約發生在90年代。故事也是筆者聽老人們說的。對於故事離奇的情節,您權當圖個樂,切莫當真。
  • 梁山伯與祝英臺——古代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之二
    東晉時候,有一個姓祝的地主,人稱祝員外,他有一個女兒,名叫祝英臺,美麗大方,還非常好學,男扮女裝去杭州上學。祝英臺到了學堂,遇見了一個叫梁山伯的男同學。梁山伯學問出眾,人品也十分優秀,兩人非常投緣,一見如故,後來兩人結拜為兄弟更是形影不離。
  • 淄博民間故事三則
    (一)徐氏母子五尚書 在淄博地區流傳著「徐氏母子五尚書」的故事。當時金陵仕宦之家,無不為郭小姐之才華所傾慕。郭父以廉潔正直為擇姻條件,終與徐家成親,婚後得四子。後數年,徐氏家族因受權臣陷害,又遭一把天火,遂遷返原籍江蘇省崑山縣。後又遷徙於山東淄博傅家鄉,立村為大徐村。閱年,徐突因家運不幸,悲觀厭世,於某日離家出走。從此郭夫人擔負起教授四子學業的重任。歷十餘年,長子春盛率先考取進士,又數年,另三子相繼考中進士。朝廷頗重徐門四位公子之才,後皆升至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