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姨的兒子以畢業了幾年,也出來打工了幾年。可是,到頭來確沒有剩下任何的錢積蓄,還倒過來使用了張姨不少的錢銀。
這使張姨感到很無可奈何,她兒子用錢粗手大腳,幾千元的工資,總不夠開銷到月末。原因是,他喜歡與搭檔或朋友在外面吃喝,家裡的飯,飯堂裡的說不好吃。又常換手機與電腦的,一摔壞了又買買的。衣服呀鞋的,一穿上去就是幾天的脫下來不洗,等幾天過後聞到一陣陣臭味後就棄掉了。
在去年裡,又說要與朋友搭檔做生意,與人籤好了合約,才回來要了一筆錢去投資。結果維持到半年,又以全副清盤的溜了回來。因此,張姨很激氣這兒子從不聽勸說的頑固。
最近,這個兒子又在發起懶渣來了,說什麼要父母為他買車,說某同行都是這樣的。這個張姨呀,幾乎以被他氣的緩不過氣來,年中被兒子花怨的錢還少嗎,還繼續在挖苦她!這真象是前世欠的。但是又如何,眼看這個兒子也是廿十九歲的人了,再不裝飾下他的身價,到時想找個正式的女朋友都難,這到底是她唯一的兒子。
雖然,張姨如今與她丈夫湊合起來,還有一筆可以買得起一輛車的存款。但她又不想將這錢全都用光,想到兒子如今的狀況,日後也別指意他會剩有,餘錢回來的可能。於是,她就與老伴相議出一個辦法;想拿出一半的錢,給兒子買車負首期,其餘的一半就讓他自己打工去供車。這樣可以迫著兒子學會去省錢,自己也留下些防身錢。這是唯有的辦法了。
但最好是連給他的這一半,也說成是借回來的。於是她倆老就編了一個故;與兒子相議著說;現在我是身無分文的,要不我跟我姐妹們相量過,向她餘支借一筆錢來幫你。看在我們十幾年的交情,看在我與你爸以前曾幫過她的情份上,這能是可以的。
然後借的這筆錢就讓我與你老頭,用現在的每個月的工資裡還給她,自己就剩下一些做生活費。其餘的車款就由你負責月供了。你有信心負得起的,從此要保持著有一份工做的穩定,我這就拼了這命幫你最後一次,你看怎麼辦吧。
張姨這番話是含著淚說的,對於眼前這個兒子,她是掏空心了思來應對的,心想;兒呀!你夠頑質,我也被迫得老練起來了。最終她的兒子是被母親精心所為,寧願借錢都在為他鋪墊的情份上,而感動的應承了,從此會洗心革面地去改過,重新做起。
經過此事後,以有大半年的時間過去了,如今張姨兒子,果真是變得規矩的正常就業了,還時不時的給張姨一些生活費。看來兒子的思想改變,是越來越多了。也在看來要感化頑皮的兒女,還真要動動腦筋才好啊。可憐天下父母心,真的是在用心良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