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晴子
女人是為情而生,男人為愛出世。
1983,王志慧剛好18歲。她就讀於臺北一所護校,此時的她正值花樣年華,出落得亭亭玉立,性格開朗大方,魔鬼般的身材,天使般的容貌,讓她走到哪裡都是眾人聚焦的焦點,是全校師生公認並關注的焦點人物。
7月的一天,她穿著短褲,T恤,喝著汽水正在公交站牌處等車。突然有人拍她的肩膀,她扭頭一看,一個中年陌生男人站在她的背後,不等她開口,中年男子主動搭訕:「我叫李敖,很想與你交個朋友。」
王志慧一聽到「李敖」的大名,一下子感覺恍如夢中,李敖可是她崇拜的偶像,雖然之前沒見過李敖本人,但是拜讀過他的大作,早被他的學識所折服。
李敖看到眼前這個小女生驚愕的表情,問道:「怎麼,你沒聽說過我?」王志慧忙連聲應答:「早就知道您的大名。今天在路上認識您,很高興。」
這時,公交車來了,李敖識相地中斷了談話,向王志慧要了電話號碼。王志慧坐上車,心裡還是「撲通撲通」跳個不停,忍不住扭頭看看公交站牌,不過那裡已經空空如也。
此時的李敖已經48歲,足足比王志慧大了30歲,比王志慧的父母還要老。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他被王志慧的美貌吸引,主動搭訕追求;自古美女愛英雄,王志慧心裡自然也不會拒絕和學富五車的國學大師交往。
兩人的小火苗也開始跳躍著……但李敖實現「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的美夢,也是充滿曲折坎坷。
男人能吸引美女的不外乎金錢、地位、才華,女人能吸引男人的地方,顏值永遠排在第一位。李敖有才,還是大才,自古才子多風流,他深知女人的心,更懂怎麼去追求小女孩。
李敖很快就給王志慧打電話了,李敖不愧是大才子,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他將情話說得滴水不漏,他在電話中說:「志慧啊,我那天從朋友鄭南榕家出來,快走到公汽站時,遠遠就看到一位披著長發、穿著短褲的女孩子站在那裡等車;我越走近,越發覺得這個女孩子好漂亮。我走近你時,心裡想:這麼漂亮的女孩子,不要錯過啊!我就鼓起勇氣,拍了一下你。」
她聽了,哈哈大笑:「我哪有你說的那麼好啊!」
李敖卻感嘆說:「確實太美了,而且美麗得像一道風景。」
試探成功,李敖開始了窮追猛打,不斷給王志慧打電話,每一次的情話都充滿詩情畫意,這讓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如何承受得住,很快王志慧就淪陷了,偷偷和李敖交往起來。
兩人在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館的時候,看到一頭可愛的小豬,李敖看著王志慧,深情地說:「志慧,你何不把名字改為小屯呢?」王志慧深知話中的愛意,就默默點頭答應了。
兩人的戀情一直在地下進行,感情迅速升溫。王小屯還做了李敖的助理、照顧他的生活,後來,李敖對王小屯說:「護校畢業只能做一個很普通的護士,不能做變革社會、改革社會的工作。不如改學中文吧?」王小屯毫不猶豫聽從了他建議,考了文化大學。
兩人就這樣秘密交往著,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戀,王小屯已經把李敖裝到了心裡最重要的位置,仿佛融為一體了,有一天,教中國思想史的教授在課堂上突然講起了李敖,幾次引用李敖的言論證明他的觀點,王小屯感覺是在說她一樣,臉都紅了,她深恐老師、同學們看見自己紅得像個大蘋果的臉,趕緊悄悄低下頭去翻書……
李敖的名氣太大了,她們的戀愛關係終究還是瞞不住了。一個校花級的女孩被一個「糟老頭子」捷足先登搶走當了女朋友,這會招來多少的羨慕嫉妒恨啊!首先坐不住的就是王小屯的老師同學們,風言風語四起,有的說她「愛慕虛榮」,有的說她「找那麼老的男人太不自重」,甚至有人說她「一顆好白菜被豬拱了」……
中文系主任王亞萍教授知道此事後,也十分驚訝,覺得漂亮可愛的王小屯簡直是鬼迷心竅。她將此事向校長反映,又找來王小屯談話,說李敖既是國民黨異己分子,又是專門玩弄漂亮女大學生的高手,嚴肅地要王小屯立即與李敖斷絕關係,別&34;。
王小屯雖然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但是面對王亞萍對李敖的人身攻擊,她實在是忍無可忍,大膽辯駁說:「我不同意你的這些說法!我覺得社會上對李敖有偏見。我已與他接觸了一段時間,感到他是一個非常了不起、又很偉大的知識分子。在個人感情生活方面,我知道他確實找過幾個女大學生,但他不是腳踩兩隻船的人。我相信,他是真心愛我,我也是真心愛他。」
王亞萍被王小屯的辯駁氣得火冒三丈,他把事情告知了王小屯的父母,王小屯的父母也很賞識李敖的學識和思想,但是李敖的年齡實在太大了,他們接受不了女兒與一個比他們還老的男人談情說愛,他倆找到女兒小屯,狠狠地訓了她一通。
王小屯面對父母的反對,心裡開始猶豫。特別令她苦惱的是,她與李敖的戀情公開後,學校上上下下都對她另眼相看了,甚至連平時與她很要好的幾個女同學也漸漸與她疏遠了。為了緩和與老師、同學們的矛盾,併集中精力學習,她決定暫時中斷與李敖的來往。
她給李敖寫了一封信,告知因要集中精力攻學業,不能到他那裡去,待有空閒再去看他。李敖是多麼聰明的一個人,他看完信心裡明白這只是一個藉口,但他明白王小屯的難處,就尊重王小屯的意願,也就不再去打擾她。
現實證明王小屯太天真了,她以為中斷了和李敖的聯繫,一切都能恢復正常。然而,王小屯這樣做後,她在學校的孤獨狀況卻並未有所改善,並且與她疏遠的好朋友們聯合起來孤立她,無奈之下,她請父母出面找關係,轉到了中興大學中文系。
李敖等了幾個月,王小屯毫無音訊,他心裡很難過,但他相信小屯一定會來找他的,他暗暗發誓:如果她不變心,我今後一定要善待她,與她結為百年之好。
王小屯的心裡也一直沒有放下李敖,既擔心他的生活無人照顧,又怕他的書被查禁,更惦記他的安全。期末考試考完後,她抑制不住地去看李敖了。李敖開門見是她,激動萬分地感嘆:「你終於來了啊!」
1987年王小屯畢業了,父母反對她畢業後繼續當李敖的助理,希望她回南港的一所中學當老師,王小屯再次猶豫了,她最終聽從父母的意見,踏上了歸途。在她坐上開往南港的火車時,忽然接到李敖託人帶給她的一封信,裡面是一首情詩:
花開可要欣賞/然後就去遠行/惟有不等花謝/才能記得花紅/有酒可要滿飲/然後就去遠行/惟有不等大醉/才能覺得微醒/有情可要戀愛/然後就去遠行/惟有戀得短暫/才能愛得永恆&34;你怎麼不把這些裸女照取下來?&34;罵人"無數,仇人太多,為了防止仇人報復妻子和小孩,他從不要妻子、小孩公開露面,也不準媒體報導他們。對李敖的特殊保護,王小屯十分感激。直到1995年4月25日,李敖的60歲壽慶在臺北圓山大飯店舉行,王小屯這才左手抱著女兒,右手拉著兒子,第一次在公眾場合露面。
……
2018年18日上午10時59分李敖安然離世,與世長辭,享年83歲。王小屯一直陪伴他經歷人生謝幕。李敖幸福地像一個孩子,他在著作我這放蕩的67年——李敖自傳》中提到:「結婚之後,小屯給了我一個穩固的後方,使我的心倍感溫暖……」
結語
如有真愛,貧富門第年齡之別都不能阻礙兩個人白首到老。可惜,很多人根本不懂什麼叫真愛,也不知道擁有真愛需要的現實條件,從李敖與王小屯的的愛情經歷中,希望大家能讀懂真愛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