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婚外情,因為人格中的這三點原因

2020-08-21 鈺程心理

一個飯局點燃蓄勢已久的火

劉薇又喝醉了。

張偉明衝上去小心扶住,眼底滿是心疼。

安排這場飯局的是張偉明,他是公司項目部主管,為了拿下這個至關重要的單子,作為副總的劉薇必須上陣作戰,因為對方老總點名讓她參加,來者不善,劉薇的酒杯沒有離過手,對方老總的眼神沒離過她。

張偉明兩眼冒火,卻不能露怒。

散席,張偉明把劉薇扶到副駕駛的座位上,靠背放低,看著面前這張緋紅的臉,年過40,卻風韻有致,有些著迷。

他貼近她系好安全帶,正猶豫要不要撥順她額前凌亂的發,劉薇突然睜開眼,衝他笑:謝謝你啊,又麻煩你送我。

張偉明心裡的那個冰淇淋就化了,滿心流淌,甜蜜蕩漾。

他想起幾年前第一天入職,劉薇給他們開會,從她推門進來到起身離開,他的眼睛就沒有離開過她,那時候他剛大學畢業,農村出來的小夥子,來到大城市,什麼都是新的,可是他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就是眼前這個人,真的好像在哪裡見過,只一眼,便刻在心裡,願意死心塌地的追隨。

車在路上停了兩次,劉薇嘔吐的厲害,臉色慘白,張偉明又急又心疼,可也沒辦法。

裹著劉薇上樓,嫻熟的捏著她的大拇指用指紋開了門,家裡空蕩蕩的,扶劉薇躺下後,他燒了熱水,去衛生間拿毛巾給她洗臉,瞥見衛生間的臺盆上原來兩隻杯子現在只有一隻,孤零零的插著一把牙刷,莫名的他竟然有些竊喜,靜靜的坐在劉薇床邊凝視著她,她拉著他不放,他也不想走。

早前聽說劉總孩子去國外上學,丈夫自己創業,兩人聚少離多,矛盾也多,所謂的家就是個冰冷的房子,冷暖不知。

原來是真的。

今天他親眼所見,襲來的竟全是悲涼。

外表幹練豪爽的她,背後承受了多少寂寞和苦悶?

那一刻,他忘記了自己是個有家室的人,想保護她,溫暖她,因為她的優雅,成熟,也因為她的孤獨,惹人憐愛。

真正的為你好,是幫助你成長,帶你看更大的世界

不得不說,張偉明是劉薇最得力的幹將,沒有之一。

他肯吃苦,肯學習,還要求上進。

他們互相配合,默契十足,與各路人馬廝殺,尤其這兩年,公司的項目談判成功率翻了一番。

項目部有功,董事長找劉薇商量獎勵辦法。

劉薇提出讓張偉明出國進修一年,費用不菲,但董事長同意了。

得到消息的張偉明從驚喜到意外,到疑惑,再到不舍,他猜不到劉薇的心思,心神不寧。

在咖啡間碰到劉薇,剛想張嘴,迎著她的眼神又退下,因為劉薇用眼神告訴他:不必問。

這天,兩個人一起出差,去外地的一個郊區看地塊,下了飛機,突然下起很大的雨,傘根本擋不住風雨,到達簡陋的小賓館,張偉明抱怨了一句:這天氣,真是,鞋子襪子全溼了!

過了一會劉薇敲門,來問張偉明借吹風機,說她那邊的不好使,溼答答的頭髮粘在一起,卸妝後的她顯得格外清爽。

張偉明看得走神,他想起母親早逝,父親把他養大,供他和弟弟上學,這一路走來太多的苦,不能言說,記憶中母親仿佛和劉薇有幾分相似,一樣的長髮,一樣的能幹。

劉薇拿起吹風機卻不急著吹頭髮,而是拿起角落裡他的鞋襪細緻的吹起來,張偉明的鼻子就酸了,他走過去,眼眶微溼:劉薇,謝謝你。

劉薇關掉吹風機:你還年輕,我希望你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你有能力,也配得上更好的將來。

張偉明的眼淚終於沒忍住,為什麼連她給的溫暖都無比的熟悉。

沒多久,張偉明安頓好家人,就飛到了國外。

如魚入水,如鳥投林,無處可逃

這一年,劉薇去國外出差兩次,休假旅遊一次,張偉明總想辦法陪伴左右,他們有說不完的話,說彼此的成長,說彼此的家庭,說彼此的煩惱:

劉薇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但是傳統,固化,從小家教嚴格,所有的生活都是按部就班,雖然事業有成,劉薇卻壓抑,不快樂,但是跟張偉明在一起她卻覺得特別有活力,非常放鬆。

一個年輕活力,處處透著新鮮,一個成熟風韻,處處透著溫柔,兩個人在異國他鄉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一年後,張偉明回國,公司提拔他為項目總經理。

但他做的第一件事卻是跟老婆提離婚,老婆不同意,一哭二鬧三上吊,他很堅決,搬到公司宿舍住了三個月。

這期間劉薇勸他:考慮清楚再定。

張偉明看著劉薇的眼睛:我很清楚我想要什麼。

劉薇抽出一根煙:可是我不一定能給你。

剛想點上,又丟進了垃圾桶,她想起她早就答應張偉明戒菸的。

後來,張偉明真的離了婚,淨身出戶,所有的都留給了妻兒。他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不後悔。

拆開精美的包裝,裡面的禮物不一定與想像中一樣完美

離婚後,張偉明還做了一件事:跳槽。

他的格局更大了,眼界更寬了,他跳出了魚缸,找到了那個更適合他的魚塘,當然這些離不開劉薇的指導。

這以後,他跟劉薇表面是合作夥伴,私底下與劉薇一直保持親密關係。

最近,劉薇老公也有所察覺,兩人開始談離婚,但哪有那麼簡單,一提離婚,劉薇媽媽說:你敢離,我死給你看,她爸爸說:你離了,就不是我女兒,斷絕關係。

張偉明卻說:不管劉薇離不離婚,我都會跟她在一起,因為我們是真愛。

真愛是什麼?

有人說:真愛就是看不見對方,度日如年,思念纏心;真愛就是在一起時甜蜜開心,無憂無慮;真愛就是我願意為你做一切讓你開心的事。

不,其實這些都只是愛的表現形式。

真愛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些甜蜜和熱烈,而是你人格中缺什麼對方能給你補什麼,對方的存在讓你的人格健全了,你就感覺到那是真愛了。

那什麼是人格?人格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安全感,自信心,自尊化程度。

再來看張偉明和劉薇,他們是否為真愛暫且不論,但是為什麼他會義無反顧的追隨她,主要有三個原因:

1. 兒時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母性情節成為致命吸引

張偉明從小就缺乏母愛,他對母親的情感需求未得到滿足,所以當他遇到劉薇這樣年長又關心她、為他的前途著想的人時,內心的需求被喚起,具有無法抵擋的吸引。

2. 人格互補,行為默契

他們在相處的過程中,行為上互補:一個靜,一個動,一個沉穩,一個敏捷,人格上也是如此,安全感,自信心,自尊化程度,互相給予,所以這樣的兩個人彼此有好感,離不開,行動上配合默契。

3. 情緒價值發酵成為精神依賴

劉薇自幼孤獨,不常敞開心扉,但是遇到張偉明後卻不同,她願意跟他吐露不快,慢慢的,張偉明就成了對她具有情緒價值的人,劉薇對張偉明同樣重要,因為遇到重大的決定,他都會徵求她的意見,她也會幫他拿主意,相處幾年後就變成了彼此的精神依賴,於是更加難捨難分。

從他們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

「真相」往往不會局限於我們所知的內容。

其實周圍沒有萬丈溝壑,只是我們把自己陷得太深。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我是鈺程,請關注我哦!如果你有情感困擾可以私信聯繫我。

作者簡介:鈺程,情感諮詢師、自由寫作者、應用心理學碩士在讀,寫情感、學心理,講故事,悟人生。跨界整合,專注敏銳。精於原生家庭、童年經歷分析,擅長個人成長、婚姻評估、情感診斷。

相關焦點

  • 被丈夫、兒子拋棄,《萬箭穿心》,給予型人格做回自我,只需3點
    給予型人格,在兩性關係裡,是絕對的付出與控制。她的這種付出,可能會帶來對方一定的壓力。這段關係是不平等的,而不平等的關係是最容易出問題的。這是一個男人的底線,李寶莉觸到了馬學武的底線。(2)給予型人格的缺點:你以為給予型人格不求回報嗎?錯了!相反,他們期待別人回饋給自己更多的愛和感激,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這份感激,不會升華成愛,感激也不代表需要和依賴。這時,給予型的人格「被需要」的情景難免就會落空。
  • 《黎明之街》:婚外情會有怎樣的結果?這本書裡都有了
    《黎明之街》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極具突破性」的長篇小說,這是他第一次在創作中把戀愛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因為此書與他以往作品的最大不同,是他把愛情作為主線,推理穿插在愛情中。很多人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差不多都要懷疑這是不是東野圭吾的作品。但此書在日本的銷量驚人,超過了200萬冊。
  • 原來這兩種人格才是最可怕的渣男
    熱播劇《三十而已》終於大結局了,這部電視劇如此受歡迎,是因為真實地反應了我們的現實生活。並且,這部劇還讓我們見識了三種不同類型的渣男。這三種渣男,都是女人在戀愛和婚姻中,需要警惕的。雖然在大結局中,他改變了,並且和鍾曉芹復婚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類似陳嶼的人,他們不會為了另一半而改變,只有你為了這段婚姻而妥協。
  • 《廊橋遺夢》有感:婚外情不一定是因為第三者
    最近在看《廊橋遺夢》這本書,連著看了好幾遍,心裡有很多感觸。這本書從問世以來,發行量一直都很好。《廊橋遺夢》這本書,是對婚外戀最好的詮釋。電影把婚姻出軌拍得讓人恨不起來。裡面的結局很完美,弗朗西斯卡回歸家庭,羅伯特至死也沒有再找別的女人。很符合觀眾的心裡預期。
  • 《包法利夫人》:婚外情真相,99%的男人受不了出軌女人這句話
    在貧窮中渴望暴富,平庸中期盼出人頭地,憂傷中渴望幸福,枯燥的生活中巴望浪漫的愛情。所以,每個女性都應該讀《包法利夫人》,至少三遍。讀懂了,就能少走彎路。02.更不要隨便開展婚外情。在出軌這件事上,吃虧的永遠是女人。
  • 《天道》:肖亞文的成功,這三點值得學習
    而她成功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利用好自己所有的人脈,而在這其中又包括了三點。丁元英顯然和普通人不同,處理這段關係自然也不能以常理來對待。作為丁元英的手下,肖亞文抓住一切機會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這個印象可不是不好的印象,而是精明強幹的印象。肖亞文的做法也十分簡單,對於丁元英吩咐或請求的事情來者不拒,而且將所有事情都辦的符合丁元英要求。站在一個老闆的角度來講,只需要下達命令就可以坐等結果的下屬,下次有什麼事情自然而然還會找到她。
  • 張愛玲《連環套》:認識不到這三點,霓喜只會在欲望的深淵中沉淪
    老闆生病離世前,他讓霓喜從這個家裡離開,因為他原配和老家的人絕饒不了她。倪喜在葬禮上大鬧一場後,終覺得鬥不過這家人,還是識了趣離開了藥鋪。此時,她拖著四個孩子。第二段所謂的婚姻裡,霓喜又生了兩個孩子,因竇老闆性格厚道,凡事遷就她,讓她更加跋扈囂張,不僅得罪店裡的人,還傳到了老闆原配那裡,勢單力孤的她怎麼抵得過那些人,此次幾乎落得與第一個同樣的下場。
  • 《隱秘而偉大》裡顧耀東為什麼喜歡沈青禾,原因是這三點
    不管從哪點看,沈青禾與顧耀東不僅沒有CP感,在劇中都感覺她非常出戲,不太符合那個年代。難道真是愛情有個先來後到,因為他先遇沈青禾,所以,丁放只能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了嗎?個人認為,顧耀東會喜歡沈青禾,佔據著天時地利人和。
  • 酒館故事:因為這段感情的來之不易,所以我倍感珍惜
    因為我知道她這段感情的來之不易,也就理解為什麼她對這段感情倍感珍惜時間往回倒退半個月,那天下雨,下了晚自習我趁著天氣涼爽,就去一個人吃點米線,喝點酒,算是個人癖好。她知道後竟然一個人過來找我,說也想喝點酒。我覺得不太對,就問她,發生了什麼。她說,她想和她男朋友分手了。我問為什麼,她說,她覺得她男朋友不關心她,總覺得和一開始在一起的感覺不一樣,覺得她男朋友很幼稚,不知道關心人。我說,大概是因為你是他的初戀吧,還沒有什麼經驗,慢慢來嘛。
  • 《西遊記》裡的「關係戶」唐僧,這三點才是他取經成功的根本原因
    我去翻了翻,發現他說得最多的,不是什麼「悟空你又調皮了」或者「八戒,去化點齋來」。而是他幾乎逢人就說的三句話: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拜佛求經。但心氣這種東西又非常脆弱,在生活的摸爬滾打、大起大落落落中很容易就被磨平了稜角,削沒了銳氣。要想長期保有心氣,需要的,就是要時時刻刻、堅定不移地回答好這3個終極問題。
  • 天道中刪掉的才是精華,念完拔高我的人格境界
    這本書,讀起來第一印象是幾乎所有的人物對話,完全和影視作品相同!可能影視作品的劇本和原著的人物對話,在標點符號上的都一樣,唯一不同而值得人去深度的就是那四段被抹去的章節!這本書,沒有用華麗的言辭描寫或者刻畫人物心理變化,文筆樸實無華,初讀有些枯燥,若不是內心的好奇,我可能早就將書還回去了!但就是這樣樸實無華的文字,將我的人格,再一次提升了高度!
  • 《西遊記》中,唐僧的生母為何自殺?從2點可得知這是唯一的選擇
    這段是在西遊記第八回和第九回之間附錄的內容,這個附錄,初讀沒什麼感覺,再讀卻感覺毛骨悚然,就是因為裡面的一句「從容赴死」,從這句話可以知道自殺是她的唯一選擇。第一次、丈夫死的時候就要投河自盡,被拉住後念及懷有身孕,打消了念頭;第二次、把唐僧送入江中木板的時候,這次雖然沒有明文書寫,但是自殺的傾向,只是南極星君囑託『日後夫妻相會,子母團圓,雪冤報仇有日。』讓她有了希望。
  • 《傲慢與偏見》:這段200多年經久不衰的愛情,是偏見成全了它
    如果他們沒有認識到自己人格中的缺憾,及時修正完善,獲得成長,這段愛情也一定是沒有結果的,所以說這是一段被偏見成全的愛情,被成長完全的婚姻。 好的愛情會讓彼此從對方的身上認識自己的不足,並且去改正。成就愛情的過程,也是彼此完善自身,獲得成長的過程。
  • 最盼著發生的「婚外情事」,大概在《花樣年華》裡了
    許多人於芸芸眾生中尋找契合自己的那個,都是看眼緣,這眼緣不是外貌,而是從舉止行走間流露出的生活態度,蘇麗珍與周慕雲一樣,都對自己與生活有規矩到近乎嚴苛的要求。那麼,讓我們來說一點除了電影畫面之外的東西:周慕雲和蘇麗珍在知曉這段不倫之戀後,曾經一起去餐廳吃東西,他們各自為對方點了伴侶愛吃的,一聲不吭地似乎要將所有痛楚咽到肚子裡去。說實在的,周慕雲與蘇麗珍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都在驗證他們與原配的如此不合適。
  • 婚外情的絕唱
    《安娜卡列尼娜》這句開篇語如今不僅成了名言,小說本身也成了人們研究婚外情的經典作品。女主安娜天生美貌,雖出身一般,但嫁了一個有錢的丈夫,躋身上流社會,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感情上有時會有點失落,莫名的會想哭泣。丈夫卡列寧是個刻板的重事業過於家庭的人。一次車站與浪蕩公子伏倫斯基的深情一瞥,就把她的魂勾去了。在車上她就已經從他母親口中對他有所了解。
  • 《我的前半生》:成功的愛情離不開這三點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芭芭拉.安吉麗思,在她的《如何在愛中修行》一書中,精典而深刻地詮釋出,成功的愛情離不開三點,那就是相愛、相容以及共同成長的方向。 每個人的愛情,都需要經歷這三個階段。因為沒有共同成長的方向,就會造成南轅北轍的局面,這樣的婚姻又怎能走下去呢?在《我的前半生》這部劇裡,羅子君婚姻失敗的原因,就是兩人成長方向不一致,導致婚姻生活乏味至極。這樣的事例,在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我的閨蜜菲兒,就經常吐槽她老公,每天回家除了吃飯打遊戲,幾乎說不上三句話。菲兒說,這樣的婚姻真沒有意思。
  • 《十二人格》——潛藏在骨子裡的多重人格
    然而就算是這樣,人們的注意力也不能夠時刻注意著這180°不到的世界裡自己目光所及時所發生的所有事。 看到表演型人格的時候,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本小說:主角的經歷和書上說的表演型人格形成的某一種原因十分相似,而主角對於原生父母的感情是冷淡的,又或者說,原本她是期待的,後來發現這是一件難以實現只能是奢望的事情
  • 不止是因為有錢,還有這三點
    主要有以下三點。 不過這也只是劇中人設而已,我們現實中有很多時候是做不到像曲筱綃這麼勇敢的,甚至有些實話都不會說。她對一個人不喜歡,就很直接地表現出來,從來也沒有說藏著掖著,也不會在背後搞小動作,因為她只會在你面前說出來。可現實生活中卻多了那種喜歡在背後說閒話,但是私底下又表現出跟你關係很好的樣子。
  • 《包法利夫人》《身為人母》相隔150年兩個時代女性的「婚外情」
    這部小說《包法利夫人》除了愛瑪作為女性熱衷「婚外情」違反當時道德影響,還有個爭議之點在於故事環境發生在「外省」,是相對與「巴黎」的另一翻風貌,這部小說還有個醒目的副標題叫做「外省風俗」。這種敘事反而襯託出愛瑪和薩拉兩位女性憂鬱人物精神面貌和被困於當下的生活中。02、兩種「婚外情」內核是不同時代女性的「精神反抗」福樓拜筆下的包法利夫人飽受爭議一百多年,如果單單理解為見異思遷的女性」婚外情「故事,也不會成為文學名著瑰寶。
  • 婚外情,走向人生毀滅的催化劑——讀《失樂園》有感
    《失樂園》講述的是男主人公久木與女主人公凜子,各有家室,卻各自在家庭生活中並不如意,久木女兒已大,上班結婚,與妻子生活平淡無奇;凜子家庭生活更是如冰窟,丈夫雖然做為醫學教授,表面風光,對家庭還算負責人,卻兩人感情淡泊,很少交流,更讓她失望的是,因為丈夫的原因,基本上是無性生活。偶然的原因,兩人相識相愛。兩人在一起,不但有著深厚的感情交流,更是在肉體上各自尋找到了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