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近3億,萬眾期待的武俠新劇,流量有了,江湖沒了

2020-12-21 肉叔電影

前天,有部國產劇悄無聲息地開播了。

配置自帶爆款相:

導演吳錦源,操刀過《尋秦記》《仙劍奇俠傳》《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等童年神作。

主角趙麗穎和王一博,各有現象級代表作的頂流,自帶話題度。

劇本由大IP《有匪》改編,原著小說獲得第二屆網絡文學雙年獎。(獲此獎的還有《沉默的真相》原著《長夜難明》)

但,肉叔不是衝以上元素去看的。

只為兩個字——武俠。

這個曾風靡一時,創造出無數經典的題材,已經太久沒有爆款了。

武俠沒落了嗎?

這部萬眾期待的新劇,能否再次扛起武俠的大旗?

《有翡》


南北朝時,南刀大俠在湖湘地界建起一座山寨,結交各派能人,收留戰亂中的無辜老幼。

號為「四十八寨」。

四十八寨不依附任何勢力,也不參與任何爭鬥,是一處亂世中的清淨地。


但有人要下山。

因為有人上了山。

四十八寨各處守衛森嚴,但東南端的洗墨江只有一個人守著。

此處人不必多。

有高山,有急流,還有個會玩機關的狠老頭,連一根羽毛都休想從對岸飄過來。


然而,那個男人卻比羽毛還輕。

對,他就是上山的人。

一個輕功絕頂的瀟灑貴公子,謝允(王一博 飾)。

他只用了幾片樹葉,便輕鬆破了老頭殺人無數的機關,順利過了洗墨江,進了四十八寨。

他受人所託,要找一個能夠匡扶朝廷,拯救天下的人。

同時,這天下與他的神秘身世,有密切關係。



而《有翡》這個故事裡更出彩的,是女性角色。

首先是四十八寨的大當家,李瑾容(車曉 飾)。

掌管寨子的女人,有著說一不二的霸氣。

小說裡的設定,她年輕時曾闖入北都為父報仇,三千御林軍都擋不住,是個極剛烈的女子。

對女兒周翡也是一樣,從來沒有誇獎,稍微犯錯就嚴懲。


但她也有極溫柔的一面。

丈夫出寨接管安平軍,按寨裡的規矩,一旦出了山門就和寨子再無關係。

但,當丈夫遇到襲擊的時候,李瑾容還是出手了。

他的生死和寨子沒關係,但和自己有關係。

只是,救完人以後,她沒有再看丈夫一眼。


更剛烈的,是大當家的女兒周翡(趙麗穎 飾)。

要下山的人就是她。

未經世事,還沒有修煉出母親內在的柔,骨子裡全是剛。

因謝允在洗墨江救了自己,擅自助他逃跑而被母親懲罰。

打得皮開肉綻,就是不認錯。


從小,周翡就不受母親疼愛。

舅舅為了救她而死,母親出於歉疚,把所有心思都放在表哥身上。

她明明功夫比表哥好,被逼著讀書;表哥帶頭闖的禍,背鍋的永遠是她。

在山上,她永遠是需要管束的小女孩。


周翡得不到母親的一點認可。

只有她爹真心疼愛她。

而謝允要找的人,就是周翡的爹甘棠公。

周翡想跟著老爹下山。

可在寨門口,她的武功未成,連自己的刀都被人打斷。


父親臨走前跟她說:

「你說想要保護爹,可是你根本連這山門都邁不出一步,是留下,還是跟爹走,由得了你嗎?好好長大吧,山水有相逢,山水不朽,只看你何時能夠自由來去了。」

保護父親也好,逃離娘親也罷。

從那一刻起,周翡決定了一定要下山。


《有翡》的原作故事和人物塑造,還是不錯的。

有弘大的世界觀,有女性的成長和覺醒,有個體在江湖中命運浮沉的探討。

但,電視劇的整體呈現還是未能達到預期。

別誤會,肉叔並不是說它是那種粗製濫造的狗血大爛劇。

相反,《有翡》在各個方面都是及格的。

也正因為這樣,才更讓人無奈。

投資到位了,人員配置到位了,出來的效果卻只是及格水平,不應該啊。

乍一看好像沒啥大毛病。

但總是哪裡透出一股隱隱的不對勁,細節經不起推敲。

比如,第一集的牽機線。

按劇中人的描述,是「極細極輕,比刀還鋒利」。

這一點,在開頭謝允渡江時確實有展現過。

他撒了一把樹葉,有的被割成兩半,有的落在牽機線交錯處。



謝允就是踩著這些「懸空」的樹葉過江。

既表現了牽機線的鋒利,又體現了謝允高明的輕功。

但到了晚上是,一個特寫——輕巧如絲的牽機線,咋突變成大粗繩?

特效師和道具師這就下班了?

你看謝允停在牽機線上,儘管還是有片樹葉在上面意思意思。

但那麼粗的線……感覺有沒有樹葉根本沒差。

這肉眼就足以看清的機關,你告訴觀眾能殺人無數?


還有主角的服裝。

不能說毫無特色,幾乎就是沒有設計。

配角也就算了,但主角能不能花點錢弄個好點的皮膚?

女主那幾身行頭,總感覺是那種出場沒半集就領便當的小嘍囉。


讓肉叔最失望的,是動作戲。

《有匪》作為近年相對有名的武俠IP,影視化的話,武打戲必定是重頭戲。

然後《有翡》的武術動作設計之無趣,力度之綿軟,表現手法之匱乏,讓人恨不得快進。

老實說,肉叔很佩服演員們。

憑藉這些三腳貓功夫,要相信自己是武林高手,這得多強的信念感才能進入角色。

比如,周翡下山的這場打鬥。

這既是女主下山的第一戰,第一次殺人,對身心都造成了衝擊。

同時,也是名震江湖的破雪刀法重出江湖的第一戰,排面必須起來。


雖然打的是幾個沒有幾句臺詞的龍套。

但這場戰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吧。

電視劇怎麼處理這個裡程碑式的首戰呢?

只讓趙麗穎對著空氣擺架子,給觀眾看砍影子。

然後姿勢一擺,對方人就倒了。

啊這,有點說不過去吧……完全體現不出破雪刀的霸道啊!


還有一場本該濃墨重彩的決戰。

朱雀主木小喬和地煞之首沈天庶,兩人都是武林中的高手。

但你看他們的過招……

不說沒有生死相鬥的狠,連切磋切磋的勁都沒有,出拳仿佛開了0.5倍速。

傳說中的高強功夫,只能靠觀眾腦補?


據說,這部劇投資了近3億。

但出來的製作效果連5毛特效的鏡頭都沒多少,令人存疑。

還有不少人揪著年齡說事,說趙麗穎30歲了扮十幾歲少女不夠傳神。

在肉叔看來,這些都不是問題。

歸根究底,是因為劇本身不夠引人入勝,才讓觀眾走神去注意邊邊角角的瑕疵。

你看95版《神鵰俠侶》。

李若彤扮演青澀的小龍女時也29了,也沒人覺得這是個問題吧。


一部武俠劇,連武打都讓人看得沒意思,靠什麼吸引人?

而這不光是《有翡》一部劇的問題。

這只是武俠沒落的一個縮影。

武俠的沒落,首先就是沒有了武。

翻開近年的武俠劇,甚至再擴大範圍,和武俠沾邊的玄幻劇一起,有幾部劇產出了讓人驚豔的武戲?

大多數只有兩個字:尷尬。

一種處處不著邊的尷尬。

既不是《師父》拳拳到肉的寫實風格,沒強調肉體被擊中的打擊感,和刀劍加身的殘酷感。


也不是虛擬奇幻的風格。

沒《黃飛鴻男兒當自強》那種用道具和特效模擬出內力衝擊的氣浪,爆破山石河水的震撼。


更不是藝術意境的風格。

沒有以極具美感的場景造型,或者巧妙的動作設計營造出看點和氛圍。


△《龍門飛甲》

《有翡》的動作戲就夾在中間,不上不下。

頂多用威亞吊出一個輕功,飛躍的效果。

以至於人物出招的時候,肉叔總是忍不住想「這裡應該加個特效啊」。

同樣是打中人,你對比一下這力度和震撼感:


△ 《有翡》


△ 03版《天龍八部》

以前,特效不夠好,演員需要練武術基礎,才能完成動作。

後來特效技術進步了,剪輯手法也多了,便降低了演員對於武術基礎的要求。

但,特效也是為了增強招數的效果。

你連招都沒有,打了個寂寞?

隨著特效的進步,武俠劇也越來越濫用特效。

雙掌一推,就是一波氣浪;單腳一踢,又是一堆爆炸。

兩個人連手都不用碰,就可以決出勝負。


△ 20版《絕代雙驕》

剪輯手法多了,也衍生出偷懶的毛病。

動不動就濫用慢動作,每個角度給你0.5倍速重放一遍瘋狂注水。

典型例子,去年那部新《倚天屠龍記》。

掉個水能換7個機位分別慢鏡頭。

你說這麼多慢鏡頭(哦對不起,是「升格拍攝」)的意義,是想讓觀眾看清動作的細節嗎?

我看了,確實沒有動作細節。


△ 旋轉,跳躍……我沒眼看

真要玩慢鏡頭,看看人家《一代宗師》。

兩個特別有代表性的例子:

近景鏡頭先給到葉問抱拳架的特寫,再給雜兵衝向葉問的近景,此時跳接特寫葉問蹬地的發力慢鏡頭,最後跳接到雜兵一擁而上的中景鏡頭。


近景中葉問快速解決完幾個雜兵後,給到帽簷的特寫慢鏡頭,重回近景,又迅疾踹飛一個雜兵。

沒有一幀多餘注水。

王家衛的慢鏡頭,是在快速、凌厲的近景/中景/遠景鏡頭中,留下的氣口。


近年的武俠劇,武功是夠神奇了,卻越來越空洞。

於是,當一部武俠劇不用特效,或者特效少了,乏善可陳的動作設計就完全漏怯。

比如,去年的《劍王朝》有一場戲。

一個重要角色為了掩護己方人員撤退,祭出本命劍,這是絕命一擊。

這一招,是重中之重。


但劇裡只是讓人物給劍擦血,在面前橫擦,側面豎著擦,然後甩出去。

而這一劍的威力,就是讓劍釘在牆上,而已。



肉叔看到這裡一臉懵逼,用命出的招就這???

沒了特效的打戲,就像小孩子過家家。


again,「這裡應該加特效啊!」

好的武打,要麼給人衝擊,要麼給人美感。

華語武俠的兩大巔峰,《臥虎藏龍》和《英雄》的打戲就是如此。

《臥虎藏龍》重在寫意。

沒有拳腳肉搏,輕盈的蜻蜓點水、飛簷走壁,借力而不留痕跡。


經典的竹林對決。

玉嬌龍和李慕白飄飛於竹林之間,利用竹子的彈性做足了戲。

一方面是體現其輕功的飄逸和高超。


但更重要的是,兩人是借武術在交流。

竹林的綠意是春意盎然,搖蕩不止的竹子,暗示的就是他們無法平靜的內心。

一個追一個跑,是追人,也是求道。

兩人在竹林之間的位置變化,就是其關係變化的寫照。


這是高明的打戲。

而《英雄》,就重形。

張藝謀的長處就在造型,《英雄》裡梁朝偉、張曼玉、章子怡完全沒有武術功底,但他們打得依然精彩。

全賴張藝謀和袁和平設計的打戲。

章子怡和張曼玉在胡楊林的打戲,重造型重色彩。

兩人的過招基本也沒有實打實地對打互砍,先拍一個人打,再拍另一個人的反應。要麼就是一個追一個跑。

但她們飄逸的身姿,身上的紅衣和黃色的胡楊林,強烈的色彩衝擊,仍然讓人過目難忘。


當演員沒有能力做出高難度動作時,導演和武術指導更應該設計出好的打戲。

巔峰難夠得著,那再說個電視劇。

大鬍子張紀中的《神鵰俠侶》,雖然評分不算高,但裡面的武戲是有講究的。

給小龍女設計的打戲要的就一個字,飄。

小龍女的打戲重在飄逸靈動,所以讓她以長袖為武器。而導演又偏重造型的美感,更強調小龍女不似人間的仙女人設。


但,即使只做花架子也不容易。沒有基礎的人做出來力度感和美感都欠缺。

劉亦菲有舞蹈基礎,也訓練了兩個月,早上6點就起床。

所以,雖然是花架子,但勝在好看。


最後的定場姿勢,倆月沒白練

優秀的武打演員和優秀的武打設計,總得佔一個。

如果兩樣都沒有,就別拍武俠劇了。

目前電視劇已經開播,前幾集的劇情確實太平淡,改編得實在不夠吸引人。

尤其是當你看到該劇署名編劇足足有12個時,更覺得不應該啊。


慢慢講故事當然可以。

但沒有值得咂摸品味的東西,怎麼讓人繼續看下去。

歸根究底。

如今拍武俠劇的人,不懂武俠,也不愛武俠。

他們寧願相信演員能夠吸引觀眾,也不相信武俠世界還能吸引觀眾。

沒有武,何來俠?

沒有俠者,談何情與義?

沒有情義,憑什麼闖蕩江湖?

今時今日的武俠劇,根本創造不了新的江湖。

這才是武俠的沒落。


編輯:熊貓

相關焦點

  • 金庸去世2周年,武俠苟延殘喘,仙俠「笑傲」江湖?
    江湖傳言,「每一個導演都有一個武俠夢」;「每一個中國導演,最終要以一部武俠片來檢驗。」這些小說融合了傳統武俠的奇遇,又兼具言情小說的曠世之戀,於是一路從香港風靡到內地,甚至世界各地。據說金庸小說發行了3億冊,這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發行量最大的文學作品。藉此東風,武俠影視劇開始大放異彩。
  • 爆款IP、頂流陣容、數億投資,為何撐不起《有翡》的口碑
    作者:吳 鈺由人氣網絡小說改編、當紅演員趙麗穎和王一博主演的武俠電視劇《有翡》日前開播後,播放量立即在一眾網絡劇中登頂,相關話題在微博討論數突破千萬,成為年末最受期待的劇集之一。但隨著劇集播出,其口碑也明顯兩極分化:粉絲盛讚男女主演還原《有翡》原著的俠肝義膽,刷起「五星好評」;更多觀眾則批評其製作粗糙、特效「五毛」。
  • 爆款IP、頂流陣容、數億投資,為何撐不起《有翡》的口碑?
    由人氣網絡小說改編、當紅演員趙麗穎和王一博主演的武俠電視劇《有翡》日前開播後,播放量立即在一眾網絡劇中登頂,相關話題在微博討論數突破千萬,成為年末最受期待的劇集之一。但隨著劇集播出,其口碑也明顯兩極分化:粉絲盛讚男女主演還原《有翡》原著的俠肝義膽,刷起「五星好評」;更多觀眾則批評其製作粗糙、特效「五毛」。拋開粉絲濾鏡,《有翡》的劇集質量究竟是否對得起觀眾的期待?
  • 丟了「武俠氣」的《有翡》,囿於華策克頓的「言情怪圈」
    需要了解的是,原著作者Priest的作品以耽美小說居多,《有翡》是其少見的一部BG向小說,這部小說系列作品的豆瓣評分均在9分上下。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在以男性群像為刻畫主題的武俠世界之中,成功地以一個女性為主視角,切入武俠世界的框架之內。換言之,《有翡》的原著之所以被關注,關鍵在於江湖俠氣和女性視角。
  • 為什麼總有人去翻拍金庸武俠?
    1956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1959年;《雪山飛狐》,1959年;《神鵰俠侶》,1959年—1961年;《飛狐外傳》,1960年—1961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倚天屠龍記》,1961年;《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連城訣》,1963年,又名《素心劍》;《天龍八部》,1963年—1966年;《俠客行》,1965年;《笑傲江湖
  • 含著金湯勺出身的《有翡》,終究還是古偶化了?
    、年齡感及CP感,提出質疑;一部分則沉浸於王一博的盛世美顏和強情節、快節奏的「爽劇」設定中,無法自拔……如果說「流量劇多質疑」是市場中亙古不變的定律,那麼伴隨著爭議而來的無窮熱度,卻是片方們看重這類作品的核心因素:相關數據顯示,《有翡》自上線騰訊視頻以來,半小時破億、12小時破兩億,目前累計播放量破3.2億的增長速度,打破近期市場一眾網劇增長速度。
  • 「武俠劇」真的攪不動江湖了?丨鮮見
    很多人還沒來得及看一眼,可能就要掉出榜單了。這一次,國產武俠劇依舊沒有攪動江湖,甚至漣漪都可以忽略不計。然而近10年,武俠劇市場風光不再,從2010年左右開始,國內影視市場上武俠劇逐漸走向沒落。近幾年,看膩了大女主、玄幻,武俠題材逐漸開始重回大眾視野,但表現實在讓人擔憂。經典大IP改編頻頻翻車、中小IP帶不動,劇集熱度口碑雙雙滑鐵盧更是屢見不鮮。
  • 《有翡》海報醜上熱搜,主角磨皮嚴重變形,近三億投資去哪兒了?
    《有翡》海報被嘲八仙過海,磨皮嚴重五官變形大家期待已久的《有翡》終於上線了,這部影片從官宣就一直等待殺青,殺青之後就一直等得到了現在,終於等到了預告片。》從一開始就被列為了最期待的未播劇,但是在27日首發海報後,迎接《有翡》的不是讚美,而是一片吐槽聲,而且除了海報之外,公布的預告片也是槽點滿滿。
  • 《遮天》將拍,主演是流量鮮肉,網友:拍出來跟《鬥破》有區別?
    這些經典的網絡小說改編成影視劇,其實優勢還是挺明顯的,首先這些小說有大量的忠實粉絲,10年前很多網友都看過《遮天》,改成影視劇不管質量如何,一定會有粉絲捧場。其次,網絡小說改編影視劇門檻不高,只要投資到位,再請一些流量鮮肉,製作方面不出啥大問題,宣傳到位,基本上都能熱播。
  • 瓊瑤的江湖淺薄,金庸古龍的江湖有底蘊,然而他的江湖最精彩
    更別說,如今也沒有什麼優秀的作者,能夠再創造出一個擁有完美劇情的大美江湖了。但是在網友看來,其實11年前誕生的劍網3,就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江湖了。《俠肝義膽沈劍心》之外,《劍網3:指尖江湖》作為劍網3大IP的衍生手遊,在劇情方面極具特色,可以算得上是近年來非常經典的武俠作品了。
  • 1天賣出8.6億,辛巴家族保60億、衝80億的「小」目標能實現嗎?
    「還沒開始賣,就結束了。」辛巴屢屢吐槽沒了心情,「1個小時破不了1億、2億,你說啥原因?」對比6月14日辛巴的復出直播,整場帶貨超過12億,3個產品單連結銷售過億。反觀這場雙11大戰第一天的直播,小葫蘆數據顯示,辛巴賣得最好的國際產品是歐蕙套裝,但銷售額「僅」有近5000萬。按照辛巴的說法,限制他帶貨的不是自己,而是供貨量。直播的後半程,辛巴「拋棄」了國際大牌主題,賣起內衣、羽絨服衝銷量。辛巴表示,羽絨服的鵝絨早在今年春節後就準備好,為的就是年底推出羽絨服,把價格壓到全網最低,回饋自己的粉絲。
  • 武俠江湖光輝不再?只要正義不倒,俠義永存。愛武俠,愛中華
    金大俠是我們心中永遠的俠客有個過程叫累積,有種感情叫喜歡。所以,無論何時何地,武俠小說雖然經典難出,但曾經的輝煌和經典再過百年依舊可以流傳,這就是武俠的魅力。我們的集體記憶中,武俠印記仿佛六脈神劍揮灑般彈指一揮間,雖歲月流轉,記憶不減。
  • 四部耽改劇,羅雲熙新劇能超越潤玉在觀眾心中的白月光嗎?期待
    但由於種種不可抗力,劇未播完就慘遭某電下架,雖然被下架了,但由於觀眾對此類影視作品需求程度的提升,所以既想拍攝耽美小說吸人眼球,卻又不想承擔下架風險的投資人們,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那就是耽改,耽改顧名思義就是在不改變其大體劇情發展的情況下,將雙男主之間的感情線路巧妙的轉化為兄弟之情、知己之情等可替代情感,在不影響觀眾觀影體驗的同時,也不會接受某電的制裁。
  • 《五行世家》開機 王大陸任敏開啟民國奇幻武俠新篇章
    《五行世家》在橫店影視城閃耀開機,作為大IP《五大賊王》改編的新劇,開機儀式備受網友關注。以民國背景包裹新武俠內核,高燃上演了一段底層少年熱血自強、逆境突破的勵志傳奇故事。片中困苦艱險的亂世紛爭、數度出生入死的逆襲傳奇,將奇幻、熱血、武俠、青春、愛情等絕佳看點巧妙融合,勢必會給觀眾帶來新奇震撼的觀劇體驗。
  • 盜墓筆記「重啟」,「極海聽雷」值得期待
    《鬼吹燈》和《盜墓筆記》作為盜墓類型IP的兩部扛鼎製作,各自擁有億眾粉絲。龐大的粉絲基礎讓這兩個IP天賦異稟,即便是不進行任何形式的宣傳,只要是放出立項製作的信息,就足以引起期待。單就電影版本的票房成績上來說,《尋龍訣》16.78億,《盜墓筆記》10.02億,這樣的成績在當下中國電影市場票房裡說不上非常亮眼,但考慮到各自龐大的宇宙,這樣的起點成績為接下來的續集的開發都是具有開發價值的。然而,版權亂相,成為這兩大優勢IP健康順暢發展的唯一阻力。肉少狼多,不顧體面的紛爭過後,最終受到影響的還是IP本身。這也造成了如今這種現狀。
  • 放出8集播放量破2億,這部國產新劇追到停不下來
    夢境有好也有壞,可初月無法控制,所以一旦夢到壞事情,她便想人為逆轉,而改變的代價就是自己幻化成十二生肖的其中一員,當經歷十二次後,將萬劫不復。這是國產玄幻新劇《離人心上》第一集的部分內容,劇情節奏相當緊湊,開局就是男女主角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橋段,完全始料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