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播完了,結局沒有大快人心,觀眾看罷義憤填膺,久久不能平靜。
簡單概括一下大結局:煙花廠炸了,許幻山坐牢了,顧佳賣了房子抵債,然後帶著兒子離開上海去了茶廠,一切重新開始。林有有,全身而退,回了北京,機票都是顧佳買的。
渣男失去了一切,渣女毫髮無損,最無辜的原配身心受創,人財兩空,獨自扛下了所有。這究竟是現實,還是為了塑造顧佳這個完美人設而刻意設計的劇情?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但是,顧佳這個角色無論是作為一個妻子,還是一個母親,抑或是她自己,都接近完美。
她相夫有道,教子有方;她雙商極高,能力超強;她優雅端莊,獨立自信;她穿上西裝是事業型女強人,系上圍裙是居家型全職主婦;閨蜜面前,她是理智透徹的人生導師;茶農面前,她是全村經濟發展的希望。
她是顧佳,幾乎萬能的顧佳。男同胞們都想娶她,女同胞們都想成為她。可就是這麼出眾、這麼優秀的她,卻遭遇了丈夫的背叛。
更可悲的是,許幻山把自己出軌的責任都推到了顧佳身上。雖然他說他不是在給自己找理由,但事實就是如此。
02.
劇中有這樣一幕:顧佳提出離婚,許幻山不同意,還質問顧佳為什麼總是這麼咄咄逼人。
他衝顧佳吼:「大到公司發展,孩子的教育,小到我晚上要不要吃飯,我穿什麼襪子不都是你做決定嗎?我在你面前像不像個男人,我不是,許子言是你的小兒子,我是你的大兒子,對不對?」
顧佳聽他這樣說,心寒至極,原來,她一直活在美好婚姻的幻想裡,她悉心照顧的丈夫,不僅不感恩她的付出,反覺得一切都是束縛,他從心底討厭她,覺得她讓他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做男人的尊嚴。在他看來,他出軌,是對她的一種抗議,是被逼無奈……
如果,你被許幻山這番言辭說動了,開始理解他,同情他,說明你還是太年輕、太善良了。
認為許幻山出軌,顧佳也有責任,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論,荒謬至極。
只想對許幻山說:顧佳獨立、自我、能幹,強勢,這都是事實,但,妻子強勢不是你背叛婚姻的理由,你不過是在找藉口自我開罪,以緩解良心的劇痛,以及扮可憐試圖博得顧佳的同情和原諒而已。
顧佳是什麼樣的女人,許幻山早就了解,但他還是心甘情願地和她走進了婚姻,既如此,那他就應該欣然接受她比他有主意,有能力,有魄力的事實,沒必要一邊遷就迎合,一邊在心裡埋怨。
也許,男人就是這樣,不能接受妻子比自己強,覺得沒面子,沒尊嚴。在妻子那裡得不到的優越感,就要從別的女人那裡討回來,這樣心裡才平衡,才痛快吧。
03.
顧佳的確把許幻山照顧得太好,保護得太好了,但這一切不都是出於愛嗎?愛一個人,傾盡所能對他好,處處為他著想,有錯嗎?
說到底,許幻山就是本事不大,脾氣不小,還特別矯情。但凡他把心態擺正一點,與顧佳一起好好經營公司,踏踏實實的,他們家必定越來越好。
兩個人在一起生活,必定有一方會負擔得更多一些。到底哪一方更勞累,更操心,則是由性格,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而這並不影響感情。因為,真正愛一個人,會心甘情願去付出,不懼苦累,就像顧佳。
許幻山出軌,任何理由都是藉口,他就是變了,不愛顧佳了,至少不像當初那麼愛了。
深愛一個人,經得起任何誘惑,絕對不會背叛。
顧佳對許幻山的一片深情,終究是錯付了。
04.
由顧佳和許幻山夫婦,不禁想到楊絳和錢鍾書夫婦。
顧佳對丈夫,對孩子,對家庭的照顧,與楊絳非常像,都是傳統的賢妻良母型。而且,她們都接受過高等教育,有著良好的教養,個人也非常優秀,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不同的是,顧佳被辜負了,婚姻也失敗了,而楊絳被珍惜,被深愛,婚姻幸福美滿。
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一直被傳為佳話。她是他最賢的妻,事事以他為先,終身以守護他為已任。
錢鍾書除了做學問以之外,在生活事務上幾乎一竅不通,楊絳卻從未責備過他。
錢鍾書每次遇到問題,都很慌亂,比如他把檯燈弄壞了,把墨水弄到桌布上了,都會找楊絳,楊絳回應他的總是輕描淡寫三個字:「不要緊」,簡單的三個字,包含著深深的愛,暖暖的情。
楊絳就像一隻大鳥,竭力張開翅膀,把丈夫和女兒牢牢保護在羽翼之下,讓他們免受世俗事務的紛擾。這是不是很像《三十而已》的顧佳?只是,她沒有楊絳幸運。
楊絳和錢鍾書的婚姻,平淡而溫馨,他們之間便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如果你有時間,可以讀一讀《他們倆》這本書,一定會對愛情,對婚姻,有更深刻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