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馬事

2020-08-25 一畫如春

段素菊

小時候有一個愛去的地方,離姥姥家很近,是生產隊的牲口棚。有時候是去叫舅舅回家吃飯,有時候是聞著料豆香去的。

舅舅常年給生產隊跑業務,在家的時候不多,但凡在家,一個是去牲口棚和飼養員琪哥擺弄牲口,再就是晚上眾人湊到舅舅家來閒白話。

晚飯的炕桌還沒搬下去,就有人來串門了,有的斜倚著被摞,有的坐在迎門櫃和躺櫃中間的小地櫃兒上,還有搬個板凳的、坐在炕邊的。抽著自帶的旱菸或是舅舅從北京帶回來的菸捲兒,一根接一根,抽剩下的菸頭捨不得扔,用小手指的指甲摳出一點點菸絲兒,再拿另一根小心地輕輕捻著接上。還有乾脆先把兩根接上再抽的,長長的,劃根火柴點著了,美滋滋地,眾人吞雲吐霧,天南海北閒聊。有個早年在戲班唱過旦角的偶爾會唱一段《蘇三起解》,一板一眼很是那麼回事。但唱戲的事是不能讓他的閨女們知道的,知道了會不依他,覺得男人扮女人,連她們都跟著丟人,所以唱的時候也很少。

我吃完飯一般不下炕不出去玩,就在這雲山霧罩裡倒頭躺下就睡,枕著剛才吃飯時墊到屁股底下的枕頭。不很困的時候也能聽上一耳朵兩耳朵,無非是生產隊的事和舅舅在北京的見聞。印象最深的是舅舅講他在北京街頭路遇流氓找茬,一路騎行互相蹬踹對方的自行車,舅舅不主動招惹也不示弱,最終流氓抽身離開的故事。從那件事裡,我知道人要不懼惡。再後來父親曾和我說過一句「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也印象深刻。我從小在姥姥三姨等女人堆裡長大,耳濡目染的是她們善良勤勞的為人行事。舅舅的「不懼惡」和父親的「湧泉相報」也一樣影響了我的前半生。後半生還會踐行。

舅舅喜歡大牲口,有事沒事都去牲口棚找琪哥。琪哥矮個子白淨臉,平時不愛說話,一說起來就又快又有些微的磕巴。舅舅大高個,黑紅臉膛,聲音渾厚洪亮,母親形容舅舅「說說道道、大搖大晃」,大意是舅舅懂得多會講道理,又不務實過日子,長相走路大氣帥氣有風度。舅舅和琪哥兩個外形上完全相反的人因為愛牲口成了一輩子的朋友。其實琪哥比舅舅還大,按鄉親輩卻稱呼舅舅為叔。

因為舅舅的緣故,琪哥對我也算另眼相看,這個另眼相看是琪哥給大牲口加料煮豆子的時候。大牲口指的是馬和騾子一類,雖然牛的體重和體積有時會超過馬跟騾子,但牛不算大牲口,驢也不算,儘管騾子的爹或者娘是驢。

大牲口出活多有長勁。馬和騾子拉著犁豁地走了兩個來回了,牛還慢悠悠只犁了半截。驢勁小又愛尥蹶子不聽話,都比不過馬跟騾子。尤其過麥、過秋搶收、搶墒時節,大牲口優勢盡顯。大鞭子一甩,麥子玉米就一趟趟進了生產隊的場院、倉庫,然後犁地播種,趁著墒情好出了苗,就能看到下一季豐收的影子了。

這麼能出力的牲口一定要好好對待。除了日常草料外,是要餵玉米麥麩黑豆的。玉米麥麩可以直接餵給牲口吃,黑豆要煮熟了,生的吃了拉稀。牲口棚裡有口超八崟的大鍋。半鍋黑豆半鍋水,兩個鐘頭之後,豆子就滿了鍋要溢出來。我們幾個住的近的小孩兒也就聞見豆香味兒了。琪哥給每個小孩兒一小把,有時候會多給我一丁點,還有他的孫子。給完就轟走。這可是拿著生產隊的東西做人情呢。琪哥自己不吃,也不給大人吃,面對小孩兒一副饞嘴樣,就不忍拒絕了。

半年以後琪哥就再不讓小孩兒去牲口棚了。不是因為被生產隊長知道了挨了批,而是他的孫子掉到井裡去了一回。

養牲口的院子裡有一口井。牲口每天需要大量飲水,把牲口棚建在這兒跟這有口井有很大關係。這是口苦水井,村裡人一般做飯飲用都到村外的甜水井裡去挑,偶爾在這挑一擔也只用來洗洗涮涮,本身這口井又深,井口又小,也不好往上提水。

有一回琪哥的孫子和他的小堂姑(琪哥弟弟家的小女兒)到牲口棚等料豆吃,兩個人又蹦又跳,實在玩無可玩,「小堂姑」指著井說「咱倆看誰能跳過去啊」,琪哥的孫子說「好啊,你先跳」。「不,你先跳」。琪哥的孫子就跳了,一跳就跳到了井裡。「小堂姑」嚇得使勁喊,琪哥從牲口棚裡出來,周圍的人也出來,找桶找繩子搬梯子,一會兒就把人救上來了。孩子發燒睡了一天,「小堂姑」睡了兩天。當時兩個小孩兒也不過五六歲、七八歲。後來人們一直說琪哥的孫子福大命大,掉下去後有隻大水牛駝著他,所以沒被淹死。不知道是小孩兒確實那麼說了,還是眾人在猜測與想像中漸漸把猜測跟想像變成了所謂的事實。總之從那以後琪哥再不讓小孩兒去牲口棚。只是偶爾聽說有調皮又難耐飢餓的愣頭小子聞見豆香趁天黑去牲口槽裡抓一把黑豆,同馬、騾子搶著吃。

小孩子不能去了,舅舅依然得空就去找琪哥,他們對著一眾大牲口評頭論足愛不釋手。特別是對一匹黑色的馬,那簡直是兩個人的心尖子。這可是他們倆千斟萬選又糾結衡量許久才從牲口經紀那裡買來的。

這匹黑馬高矮適中、肥瘦適度,毛色又黑又亮,像陽光下的一匹黑緞子,脾氣秉性又好,溫順耐勞有長勁。每次出工時車把式都爭著搶著用它駕轅。誰要是搶上了,一準排到幾輛大車的前頭,虛空挽一個鞭花兒,韁繩一扽,大黑馬駕著轅帶著拉套的小兒馬,蹽開四蹄揚長而去,那可是最得意的事啊。就像現在別人都開著普桑,他開的是寶馬奧迪,那得意勁就甭提了。每天早晨出工,都會有一場這樣的搶馬大戰。

大黑馬這麼搶手,但它卻是一匹病馬。

當初舅舅和琪哥在街關大集上第一眼看到這匹馬時就知道是匹好牲口,就愛上了它,但也發現了它前腿上的一塊不起眼的小瘡。經過和牲口經紀在袖管裡一番番的討價還價,終於買了回來。事實證明琪哥和舅舅看牲口的眼光很準。半年後也證明他們的糾結是有依據的。那匹馬腿上的瘡越來越大,像一個個的蜘蛛密集聚在一起。老鄉們說這是生的蜘蛛瘡。

有病得看,琪哥拉著韁繩帶它走了好幾個獸醫站都沒看好。最後不知是獸醫的主意還是琪哥沒辦法的辦法,決定自己給它治病。在牲口棚外立上四根碗口粗的木樁,再橫著綁上杯口粗的木棍,像個裝犯人的牢籠。隔半月就把它牽進去一回,把韁繩栓的緊緊的。琪哥手腳麻利地扳起它的病腿,綁在側面的木架子上。開始黑馬很溫順,當琪哥拿起鐵刷子蘸著藥水刷向它腿上的瘡時,它先是腿痙攣、渾身痙攣,然後猛昂起頭,咴咴的叫著,狠命掙著韁繩,踢踏著蹄子。塵土飛濺在琪哥和周圍人的身上,還有它自己的病腿上。琪哥狠著心地刷,這是給它治病啊。起初還有看熱鬧的人,但那痛苦的嘶鳴實在讓人沒法忍受,紛紛離開。有時舅舅會換下渾身大汗的琪哥,給黑馬刷、洗。桶裡的水紅了,倒掉。再刷,再紅,再倒,直到那些「蜘蛛」一個個破了癟了,直到黑馬沒了力氣反抗,渾身打著顫,想臥下又臥不下。韁繩一直栓的緊緊的。

有一次它終於掙開韁繩跑了,人們滿地裡找,到了晚上,是它自己又回到了牲口棚。

第二天它又駕轅拉車了,腿瘸著,依然穩健,依然震得住旁邊拉套想尥蹶子的兒馬。第三天,它又犁地了,還是又深又直。就這樣三年,咴咴的嘶鳴也斷續地持續了三年。

後來大黑馬還是死了。琪哥挖了很大很深的坑把它埋在了村南邊向陽的地方。在那樣一個小孩子跟牲口搶料豆吃的時代,沒人吃它的肉,一個是它有病,再就是這匹馬太好了,是匹完美稱職的好牲口。舅舅和琪哥說起來就嘆息,說從來沒遇到過這麼好的馬,能幹,本分,好使喚。

或者舅舅和琪哥從沒見過那些相伴英雄的駿馬、長鬃飄飛的野馬和紳士儒雅的賽馬。在他們的見識中,能幹本分好使喚就是最好的馬,何況這匹馬還受了那麼多的罪,卻依然犁地駕轅盡職盡責。

八一年實行土地承包,隊裡的牲口犁耙也都通過抓鬮或拍賣的形式分到了各家各戶。舅舅和琪哥合夥分到了一匹黃馬,雖然比不上當初的大黑馬,但也是生產隊裡最好的大牲口。後來舅舅又單獨買了一匹騾子。舅舅白天給牲口刷毛,晚上給牲口加料,一馬一騾毛光錚亮,高大矯健,常引得村裡人注目讚賞。除了自家用,街坊鄰居也常來借,舅舅不放心,就常常連自己也借出去。後來借騾子馬的人越來越少,那些率先「富起來」的人家已經買了手扶拖拉機甚至有方向盤的大拖拉機。琪哥早把黃馬折了價合給了舅舅,舅舅支撐了一段時間,終於養不起陸續賣掉了。舅舅的大牲口情結也告一段落。

後來琪哥也過世了。一直覺得相貌不起眼的琪哥是個很有智慧的人,有惻隱,又狠得下心、下得去手。後來聽說他的兒子們都過的好,他還曾給三個村子的三家人說成了轉親,並且三家的六個男女都滿意。這可是比普通說親或者兩家換親難許多倍的事。而我的「說說道道、大搖大晃」的舅舅日子卻越過越滄桑,沒有了生產隊時的風光。那個在小孩兒的我看來,每天早晨刷牙時嘴邊的白沫沫都那麼洋氣的舅舅已老態龍鍾,不復大搖大晃的風度,只偶爾會拘著老理兒說道說道。

也許仰慕與完美只能是一時一地,是「光暈效應」披上的外衣,光暈散去,就恢復了它本來的樣子,最終淹沒在時間的長河裡。可每次看到舅舅,還是會有許多的感慨與感傷。

作者簡介:

段素菊,女,武強縣人,1966年生,就讀於河北冀師1981級27班。武強縣職教中心教師。

相關焦點

  • 故事:在民勤,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事
    2014年隨著民勤教育的新調整,薛百中學學生全部到新修建成的民勤實驗中學就讀,意味著經歷了幾十年風風雨雨的薛百中學正式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我是上世紀末從薛百中學畢業的,十多年過去了,歲月漸沉於歷史的夕煙暮雨中,多少日日夜夜波瀾不驚的飄過,轉眼人已到而立之年。人生的花季,走過的青春,早已在朦朧的歲月裡定格成永恆的素描。
  • 那些年的那些老師
    手機響了,是個青島的未知電話,帶著疑惑接通,傳入耳中得第一句話便是十幾年不曾被人在叫喊起過的綽號,還是那麼親切。打電話的是我的高中同窗好友海慶,說起來已經有五六年未曾謀面了,上次的見面還是一四年的高中同學聚會。見了面才知時間荏苒,一個個的都從青澀無慮少年變成了志向滿滿的青年才俊。一見面,聽的最多的話便是你是那個誰誰誰嗎?唯一沒有太大變化的也只有我們的班主任楊老師了。
  • 回憶那些年
    她的那些年是我記憶裡的一抹暗色。姑姑有四個孩子,三個女兒,最小的是兒子。二表姐是我姑姑的二女兒。個子不高,身材卻也纖細窈窕。膚色白淨,五官極為標緻。母親常說,二表姐是個美人。6後來每次姑姑來我家,說的都是二表姐嫁不出去的那些話。二表姐每次都是低垂著眉眼不說話,人更加沉默了。那個年代早已流行自由戀愛。
  • 我看網文那些年
    那些年,現在已是白金作者的很多人,還只是不斷更新,求月票,為了生存不斷逼自己的普通人,就好像那些年,熬夜追更的我們。 02 我為什麼喜歡網文,因為更靠近我們:網文作者可以說是作者裡面最卑微的存在,因為只有迎合讀者,才能換來足夠的月票生活,所以很多作者,從一開始就是挖空心思來滿足讀者的好奇心、笑點,現在最火的網文,也依舊是那些能讓人讀來精神振奮,熱血沸騰,笑意萌生,恨不得主角是我的爽文。
  • 人在東莞虎門的那些年,那些事!
    那年應該是2000年吧或者01年?畢竟接近20年了,記不清實屬正常。本人男,82年生人,因為學習成績不大好所以初中畢業只好讀了中專,讀中專的兩年半實在是一言難盡!但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本文不作交待。 故事從那年秋天說起。中專畢業了,學的什麼咧?具體那些學科忘了,只記得有機械製圖,電子類等等,學得雜而不精,所以找工作的時侯就麻煩了,本地是找不到的。
  • 那些年我們沒聽懂的歌
    她要我一一認清那些在她眼中閃耀無比的小星星,要我牢記他們姓甚名誰,要我將模樣與名字字字落實。這個艱巨的任務對我著實壓力山大,這些十幾二十的小鮮肉,在我眼中幾乎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個個都是形容俊俏,仿佛都是大觀園裡偷跑出來的賈寶玉。認人也就罷了,她還威逼利誘我去聽他們的歌,看他們的秀。我一邊煞有介事地配合她高漲的熱情,一邊不禁想起了我當年聽過的那些歌,那些當年沒有聽懂的歌。
  • 那些年追過值得推薦的好看的言情小說,你都看過那些?
    那些年追過值得推薦的好看的言情小說:宅鬥文——《盛寵侯府小嬌女》(超甜)那些年追過值得推薦的好看的言情小說:宅鬥文——《誤惹妖孽王爺廢材逆天四小姐》:逆天改命,萌寵無敵,顏值爆表那些年追過值得推薦的好看的言情小說:宅鬥文——《踹渣男嫁美男:重生之嫡女傾城》
  • 那些年的有趣故事
    從1999年到2002年的四年裡,我也經常接待考核驗收。有人調侃說:辛辛苦苦做一年,不如敬好一杯酒。說的就是接待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每到年底,工會就專門表彰感謝那些忠厚善良的積極分子,他們在本職崗位上或許並不突出,但在創建集體榮譽的過程中,他們都是不可缺少的群體力量,往往放下家務,說來就來。別看浙江上海一帶的工作做得實在,但是在考核中能得高分的機會也不多,即便經濟金融指標過硬,在思政等務虛工作方面還是會失分的。問題出在他們一般不善於總結,也不重視驗收工作,總是覺得自己經得起考核。
  • 《知否》原著:那些年,那些身為通房女子的N版人生
    《知否》中,那些富貴人家的丫鬟,很多都盼著去服侍年輕的少爺,若被少爺看中,能成為房裡人,等來日少奶奶進門,生下嫡子,她們若有福氣也得個一兒半女謙卑有謙卑的好處,不明不白死了衛姨娘,連老爺寵了二十年的林姨娘也貶去莊子關了起來,到底是香姨娘平平安安看著長棟考取了功名,又娶了乖巧貼心的兒媳婦繡巧。等有一天盛家兄弟們分家,香姨娘跟著兒子媳婦過,還是有福可享的。
  • 我媽的那些年
    可我媽生性固執倔強,她認準的事情就是十八頭牛都拉不回來,她和我爸談了整整10年的戀愛,直到28歲才衝破重重阻力嫁給我爸,她和我爸的事情在當時成為了一段傳奇故事,人人皆知。 果然,我媽嫁給我爸後一天好日子都沒有過過,每天都是被繁重的家事所累,要出工去掙工分,以換取口糧,還要時不時的和我爺爺吵架甚至打架,她看不慣我爺爺的那些粗鄙行為,選擇用她自己的方式來進行抗衡。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小說——鬥破蒼穹
    今天給大家分享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鬥破。看到這個熟悉的簡介,你們有沒有想起那些年瘋狂追更的日子!除了那些主角,還有一些幫蕭炎一次次渡過難關的朋友們——波塞冬、雲韻、小醫仙精彩的小說千千萬萬,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喜歡的幾本小說,每部小說都有它的故事,都有那些追更的讀者。你們對鬥破有什麼想表達的?還有你們最喜歡的是哪部小說?歡迎在評論區寫下你們的精彩評論,讓我們讀者能讀到好書,拜託書荒!
  • 初中那些年的《誅仙》情結
    很早很早以前就傳出《誅仙》要拍電視劇了,起初內心是極度興奮的,後來又疑惑,誰能演出書裡那些人?初中那些年的初中那些年的初中那些年的
  • 那些年的青澀
    母親和我說這些的時候,父親去的年數已經是很久遠久遠了,而今天我在寫這些話時,母親去了多少年也要掐指屈算了。媽媽當時的表情我已忘了,只記得當時沒罵我也沒打我,把我拖到隔壁四奶奶家去評理,四奶奶真是好人,懂得我心,如果沒有四奶奶,這個迷怕是沒人能解開,她對我娘說:「他大嫂子啊,她小孩是覺得那些吹吹打打好聽熱鬧,那樣花圈綢緞好看,她沒看過,覺得好玩好看著呢!」說得母親也笑了,及至後來只要一遇到村莊上的人都問我:「芝子,你媽媽什麼時候死啊!也真是的,怎麼到現在還不死啊?把我們芝子可等得急壞了!」
  • 那些年,和「鬼」擦肩而過的日子
    經過了與「鬼」擦肩而過的日子,如今的我,就算有鬼站在我面前也不會怕了……——題記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哪個不是聽著鬼故事長大的,那些個被大人加工多次,愈講愈神叨的故事總能把年幼的孩子嚇個半死,我的童年乃至少年都是在「鬼」的「糾纏」中度過的。
  • 盤點那些年追過的網劇
    優酷視頻 《鎮魂》說起優酷就不得不說一下,那些年的鎮魂女孩們。一次意外,莫明不幸被捲入了天工會與九卿兩大御靈師集團之間的鬥爭,並發現了「器靈」這一存在——他怎麼也想不到,那些貌似古董的武器,竟然能幻化成美麗的女孩,還能夠進行戰鬥。而一直與自己交情不淺又志同道合的美麗少女,竟然也有著不為人知的身份。
  • 爺爺奶奶養大我的那些年
    剛開始他們對我和哥還可以,對哥是正常對待,後面我就不提了,對我…………,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大概1到2年?我在家看的了母親他們的離婚判決書。和爺爺奶奶他們生活的那些年,我唯一記得他們的好只有送我們讀書這一件事,至於其他……經常不管季節,他們全都在休息而我一個人在死命幹活,大熱天,我十幾歲在幹活,渾身曬得漆黑,整個身上痱子都滿了,村裡的人還說什麼我勤快之類,小時候我記得生病了,他們說這樣這樣做就好了,後面也不管,反之,哥和堂弟一生病都是去醫院看,買些什麼吃的之類。
  • 說說那些年那些事06
    終於在大三畢業前把欠款還完了,把那些家當賣一下還剩兩千塊左右。大三上學期好像沒啥事,就是玩遊戲,睡覺。有一個女孩,是高中同學,也在那個城市讀書,挺矮的,高中她就交好幾個男朋友,其中有一個跟我比較好,她們在一起一兩個月分手的,聽說分手的原因是她懷過孕後來打胎,我qq跟她有聯繫,後來有一次我們高中班主任來我們所在的城市,具體他什麼事忘記了。
  • 正文4:《我們倒鬥那些年》
    黃哥很是愛笑,見誰都是一副笑臉,第一次接觸也給人一種很和善的感覺,「我十五歲開始就跟村裡的大哥們打山,十六那年打山偶然發現一所將軍墳,就跟他們一起刨了」黃哥咽了口水接著說道「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倒鬥,如今四十了,幹了差不多二十四年」老四插口道「那不錯啊,肯定發了不少財吧?」
  • 那些年那些事(系列)
    她就主動邀請過跟她一道去她哥哥那些落腳過夜。在那武鬥嚴重,旅社飯店都不開門的日子,外出能找到一個吃住的地方可算幸之又幸。我沒理由拒絕她的好意。大約在下午五點左右,客輪在重慶千斯門靠岸了。客輪從沙坪垻到千斯門沿途兩岸看不到一輛車,見到人影活動,一幅死氣沉沉悽涼無比的景像,讓人產生恐懼的心理,(續),
  • 星際爽文穿越——《我當大佬的那些年》
    推文BY茽餘《我當大佬的那些年》【作者】飛奔的橘子【首發】晉江【狀態】已完結【視角】主受【標籤】穿越 星際 系統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