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乾瘦的賣菜老太太,真的不簡單

2020-12-02 用戶落英繽紛

常在街邊屋簷下賣菜的是一群農村婦女,其中有個瘦小的癟嘴老太婆,前幾年兒子打工死了,用兒子的工傷賠償款在鎮上買了一幢小樓房。剩下的賠償款借了十萬給鎮上一家開店的居民,換了一塊地種菜賣。

老太太特別精於算計,喜歡佔便宜,還擅長動腦筋忽悠別人。

剛搬來鎮上時,沒有地種菜吃。

有天路過我們家門口,看見路邊地裡綠油油的青菜,不停的咂著嘴羨慕的說:「你們家菜好嫩啊,我孫子最愛吃這種菜了"!

我爸一聽挺可憐的,一個農民從鄉下搬到鎮上一點土地也沒有,吃菜確實成問題。我爸心一軟,爽快地大手一揮說:「我家人少吃不了這麼多,你家孫子多,喜歡吃就全摘去吧」。

沒想到正中老太太下懷,急忙回家背來背簍,把一塊地的青菜全部收入背簍。

第二天早晨,我照例去菜攤兒買菜。老太太面前擺了一堆新鮮翠嫩的青菜,綁成一小把一小把的排列在用塑料布鋪好的地上,特別誘人。心想懶得走去地裡摘菜,不如買一把算了,看上去挺不錯的。

於是掏錢買了兩把回家。

晚上,我媽問我怎麼沒去家裡菜地摘菜,一天吃的什麼。

我說剛搬來那個老太太賣的青菜挺新鮮的,跟我們地裡的差不多,就買了兩把。

我爸一聽氣得差點暈過去,瞪著眼問我:「啥?她家搬來鎮上土地都沒有,哪裡種的菜啊?那是昨天老子送她的,可憐她幾個孫子沒菜吃。真不要臉"!

我一拍腦門,恍然大悟!

老太太不只賣菜還賣雞蛋。

有天照例去買菜,老太太面前擺了個裝雞蛋的塑膠袋,雞蛋上面均勻的沾滿了泥灰,有的還沾著雞糞。我一看以為是土雞蛋,全部買走了,1塊5毛錢一個。

回家我就迫不急待磕了四個在碗裡,準備蒸雞蛋羹。發現碗裡的雞蛋有點不對勁兒,仔細研究,原來蛋黃與普通土雞蛋顏色不一樣,普通土雞蛋蛋黃通常金黃色帶點紅色,而碗裡的蛋黃是奶白色,只有一層淺黃色,而且蛋黃偏小,與蛋白比例失調。我知道又上當了,老太太把副食店裡批發賣6角錢一個的雞蛋買回家,包裝成賣1塊5毛一個的土雞蛋拿到菜攤上賣。難怪蛋殼上的雞糞怎麼塗得這麼均勻?

買雞蛋那天正好鎮上趕集,吃過飯我去逛集市。

走到一個鄉下人賣核桃的小攤前,只見老太太坐在旁邊,面前依然擺著個髒兮兮的塑膠袋,裡面裝著半口袋沾著雞屎的雞蛋,正與賣核桃的鄉下人人聊天。

一個抱小孩的女子正在扒拉著雞蛋,和老太太討價還價,老太太眉飛色舞地吹自己養了幾十隻雞,賣的雞蛋是土雞蛋。

我走過去對老太太說:「你們家雞下蛋這麼快啊?早晨不是才下幾十個嗎,兩個小時不到又下了幾十個?"

老太太驚訝地看著我,臉上紅一陣白一陣,手足無措。

我說你下次再拿6角錢一個的雞蛋當土雞蛋賣給我,看我會不會拿回來砸你面前!

老太太繼而冷靜下來,強詞奪理的說:「我哪裡有6角錢一個的雞蛋了?我家養了幾十隻雞。"

我說你信不信,馬上給你拿回來砸給大家看?

周圍趕集的人們圍攏過來,議論紛紛,有的在旁邊竊竊私語:「這個老太婆在菜攤上騙了好多買雞蛋的人了!」

久而久之,鎮上買菜的人們都知道這個老太太喜歡弄虛作假,不買這個老太太的菜了,無論有多好的菜。

老太太漸漸看出了人們對她的厭棄,又想出一個辦法來:把自己的菜放在別的攤主面前,買菜人不知是計,只看菜不看人,看上眼就買走了。

近來連日下雨,好幾天沒去地裡摘菜了,起床後去菜攤那兒隨便轉轉。

菜攤上已經沒有剩下幾樣菜了,幾個賣菜的鄉下女人一邊漫不經心守著剩下的菜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家長裡短,那個賣假雞蛋的老太太在菜攤周圍轉來轉去,不知道哪堆菜屬於她的。

水塘對面那家女人面前的攤上擺著大半袋佛瓜,看上去挺嫩的,我問她多少錢一斤,她隨口說2塊錢一斤,我習慣性的討價還價:「1塊錢一斤賣不賣?"

女人支吾著說,1塊5一斤吧。

我說就1塊錢一斤我可以買一大半,女人敷衍著說,1塊錢一斤不賣,堅持要1塊5一斤。

價格僵持不下,我只好湊合著買幾個。

我用指甲挨個叮一下,掐得動的就是最嫩最新鮮的。

我挑了八個最好的,女人拿來乾淨的塑膠袋裝好,上秤一稱,六斤半,10塊錢。

我掏出10塊錢遞給女人,她一邊自言自語算帳,一邊把10塊錢遞給旁邊的乾瘦老太太,老太太伸手正要接過去,突然發現我正看著她倆,假裝尷尬的笑笑,又把手縮了回來。

我立刻明白過來,又被老太太忽悠了,幫兇是旁邊這個女人。

我指了一下拿錢的女人,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黑著臉一把奪過她手裡的10塊錢,放下已稱好的佛瓜,轉身離去。

這個社會,不是老人變壞了,也不是壞人變老了,而是壞人越來越壞多了!

相關焦點

  • 賣菜婆阿仙
    一陣急促的鈴聲響起來了,賣菜婆阿仙連忙把那鬧鐘抓在手裡往鬧鐘的後面按了一下,鬧鐘立馬停止了響聲。這個起床的鬧鐘對於賣菜婆阿仙來說其實是多餘的,因為賣菜婆阿仙已經72歲了,醒睡得很,從來沒有因為睡過時間誤了去蔬菜批發市場進貨。賣菜婆阿仙從她住的地方到蔬菜批發市場,有大約十公裡左右的路程。
  • 這個女人不簡單
    哪知她丈夫卻不同意,告訴他們,只要不離婚,咋地都行,三人坐下來,她丈夫去勸宋智。你還年輕,找個好姑娘吧,條件還好。哪知宋智說:我這輩子不找對象,我就跟我劉葉姐,只要姐夫你不反對。從此以後,宋智照樣來家吃飯,她丈夫照樣出車掙錢。
  • 賣菜(小說)都是我的原創小說與朋友們分享!謝謝關注!
    賣菜1老伴哮喘病重,兒子買樓,女兒打工,家裡實在有些緊張,快60歲的老鄭決定辭去菜市場的保安工作,想到離自己家很近的市場去賣菜,因為她問了幾個賣菜的,一天收入情況,有的說還行,比打工掙得多,有的說瞎湊合,一天100多塊錢,也有的說一天弄好能弄個200來塊錢……,這些讓老鄭有些活心,自從下崗以來,一直打工,沒有做過買賣。這要不是生活所迫,他也絕不會想到賣菜去。
  • 小說:小夥見賣菜老人收假鈔,好心換成真的,誰知6年後因此得福
    同是市場賣菜的,但也會有人瞧不起老劉,因為他身上沒一件能看過眼兒的東西。他身上的衣服是十年前買的,腳下的鞋是孩子們穿剩下的。兜子裡的老年機是他最貴重的東西。他無時無刻的保護著,生怕一個不小心就弄丟了。兒子一家還在外地,每每只能靠電話聽聽兒子和孫子的聲音。兒子的工作沒有多高的工資,而老張的孫子剛剛上了大學,都是用錢的時候。
  • 故事:賣菜的婆婆
    三輪車的一側,一位穿綠色粗布褂子的老頭兒坐在矮凳子上,他看著老婆婆賣菜。   每天凌晨兩點多鐘的時候,老婆婆便起床了,她蹬著那輛舊三輪車去另一個集市上兌菜。因為那些鄉下種菜的人會很早的來到這裡,倘若去的晚了些,有的菜便已兌完。等到四點多鐘,她便載著滿滿一三輪車的青菜來到這條菜市街。這時,灰暗的街道偶爾會走來一兩個趕早集的人。
  • 小說:醫療站老太太演技逆天,竟然生生哄騙走前來察看的好心人
    她臉色一變,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看著我的目光閃著淚水,沒有了之前的兇惡,乾瘦的模樣和此時的神態,讓人覺得可憐又狼狽。我心下一提,覺得她肯定要顛倒黑白,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被她打斷了。「小夥子,你可別信我孫女兒的,她是個神經病!早些年遇到了一些不好的事兒,回來後就腦子不清楚了,我一個老太太辛辛苦苦養她,心裡是苦啊!
  • 我去菜市場買菜,賣菜大娘瞪了我一眼,回頭我感激萬分
    那天,我正準備去菜市場買菜回來做飯,婆婆出門打牌去了,孩子一個人在家我不放心,就一起抱著去了,孩子一歲多了,剛學會走路,現在能吃點簡單的輔食,我抱著孩子去了菜市場,在一個菜攤前站住了腳,為了方便挑菜,我就把孩子放在地上,讓他站著,然後自己挑菜了,挑著挑著我就忘記了孩子呢,心裡還在想這個西葫蘆配個什麼炒菜更好吃,要做什麼湯,
  • 《知否》王老太太不惜一切,真的只是為了康姨母?都是貪念在作祟
    他還以辭官作為要挾,堅持懲處罪魁禍首,這才為盛老太太爭回一口氣。其實,康姨母敢如此囂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王老太太的寵溺。她平時只要稍有不如意就大發雷霆,而王老太太非但不阻止,反而接著縱容這個蠻橫的女兒。等到康姨母死後,王老太太也是捋清了這背後的利害關係,自己的女兒不過是成了別人的工具罷了。但王老太太這人很要強,就算是女兒有錯在先,她還是想為女兒爭回一口氣來。於是,我們就看到王老太太穿著誥命服去見太后。她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康姨母的死討個說法。但太后絕口不提此事就讓人覺得不簡單,而三剪燈花更是直奔主題。王家現在的處境,就像這快要熄滅的油燈一樣。
  • 不死老太太?
    事情的發生地點就在姥姥家所在的村莊,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我偶然聽姥姥跟別人聊天說隔壁的一個老太太生病快死了,已經十幾天沒有吃東西了,估計這幾天就要咽氣了。我在一旁很奇怪的插話道:「老師說人只要七天不吃東西就要餓死,為啥那老太太十多天不吃東西還不死?」姥姥很生氣的打了我一下,嚴厲的說道:「小孩子不懂就別瞎說,趕緊出去玩去!」
  • 我賣菜賺學費,巧遇輟學賣菜的女同學,她幫了我很多,忽然離開了
    看見雲兒帶著一不認識的小夥子,就笑著說,「大侄女今兒來還帶了小夥子?」雲朵一邊擺放菜一邊說:「嬸兒,他是我初中時同學,今兒第一天賣菜,是想攢點兒開學的費用,你可得幫點忙啊!」那中年婦女打量了一下有點木訥的根子,嘴裡應到,那是那是,手卻伸到雲朵的背包裡找餅子吃。過不了一會兒,來了一個滿臉鬍子的中年人。他拉了一架子車的茄子和苞菜。
  • 康姨媽下毒謀害老太太,老太太為何不趕盡殺絕呢?
    康姨媽下毒謀害老太太,老太太為何不趕盡殺絕呢?康姨媽不是什麼好人,她見不得別人好,即便這個人與她無冤無仇,康姨媽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並不少見,自私自利,嫉妒心強。在《知否》這部劇中她是一個妥妥的大反派,在明蘭生產之日想要殺她,攛掇大娘子給盛家祖母下藥,她也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女兒,心思卻如此歹毒。
  • 大宅門:二老太太臨終前真的沒為香秀打算?
    在電視劇《大宅門》裡,香秀是僅次於二奶奶的一位重要人物,她是白景琦的第二任妻子,是陪伴白景琦後半生的重要女人,她與白景琦志同道合,性情相投,她嫁給比自己大30多歲的男人是因為佩服他的英雄氣概,香秀的氣魄不輸二奶奶!
  • 東北哈爾濱貓臉老太太事件是真的嗎 貓臉老太太事件真相
    貓臉老太太事件是一件發生在上世紀末的靈異事件,也稱哈爾濱貓人。貓臉老太太,又被稱為哈爾濱貓人。這則都市傳聞已經算是陳年往事了,如果正史上不記載,那麼這件事就會被後事傳為笑談。說是笑談,但是恐怕很多人都笑不起來,因為這件事在很多人心中曾經是個恐怖的經歷!
  • 早上偶遇賣菜的帥老
    早上出去買菜回家的時候,看到了想念很久的一個老朋友,他就是見了幾次面的賣菜的帥老,因為他最近一直沒有來街上,我們差不多快一個月沒有見面了!我走上前叫他幫我稱一些青菜,順便跟他聊了起來,他說前段時間去女兒那玩去了,在女兒那住了二十天,其實他很早就想回來了,可他女兒不讓他走,所以一呆就是二十天!
  • 祥林嫂的婆婆:這個女人不簡單
    祥林嫂的婆婆在《祝福》中完全只能算配角了,卻也是出場不凡,「直到十幾天之後,這才陸續的知道她家裡還有嚴厲的婆婆;一個小叔子,十多歲,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沒了丈夫的」,一語帶過,似乎沒有什麼新奇之處,細細咂摸,唯有「嚴厲」二字讓人感到嗖嗖的涼意,祥林嫂雖死了丈夫,但也總可以自己過活吧,既然逃出來做工,這背後的故事似乎少不了婆婆的影子。
  • 老大哥賣菜途中,竟然走到了河邊,原來是朋友的墳!
    我家親戚講述他們村子裡一個老大哥的故事,這個老大哥家裡種了很多的菜,啥菜都有,種的這些菜不僅夠一家人吃,大多數菜都去集市賣了。老大哥經常一早起來去集市賣菜,隔壁村裡也有個人和他結伴而行去賣菜,每天這人就在院子裡叫老大哥起來,所以他倆關係也不錯,有一天老大哥病了,然後讓他這段時間一個人去賣菜,等他病好了再一起。
  • 原創微小說《賣菜的蓋兒媽》
    蓋兒媽命苦,年紀輕輕的就沒了丈夫,留下一個十多歲的孩子相依為命,為了生計不得風吹日曬的拉個車子賣菜。自從丈夫走後,她靠自食其力養活一家,多少還有點積蓄,日子也過得挺滋潤。大家也都知道她孩子不爭氣,整天逃課不著家,讓她操碎了心。因孩子長的像&34;,留著&34;頭,大家都叫他蓋兒。一天,蓋兒媽去銀行取錢進貨,工作人員告訴她卡上只剩幾十塊錢了。
  • 小說:女子質問老太太,為什麼費盡心思要這個孩子
    她面色慘白,咬著牙從嘴裡說出來:「到底是為什麼,要為了這個孩子娶我?」老太太開始還有些被她的開門弄出的聲音嚇到了,現在平靜下來,看到展顏依舊是一臉不屑。「你管這些做什麼,總之你希望的不就是嫁給他嗎。」展顏卻異常執著,甚至激動的抓起老太太的如枯木一樣的手,語氣激烈:「告訴我!你費盡心機的要這個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 李日宏短篇小說/這個女人不簡單
    就見離校門口不遠處的馬路邊,有十幾個擺地攤的,個個忙得不亦樂乎。喬三女人好奇地走過去一瞧,唏,當是啥稀罕的玩意,不就是幾個賣烤羊肉串的幾個賣烤紅薯的麼?不過,有個賣炸臭豆腐的倒是省勁,將十幾塊小豆腐倒進一鍋油裡,一炸,再用竹籤穿好,一塊錢揣進了兜裡。
  • 賣菜姐阿香
    【文】 阿 竹阿T與賣菜姐阿香是既是同學又是鄰村的,他在抱名村開了個工地,幾乎每天上工地一趟。五月節(端午節)那天,阿T早早地到街上的市場買菜。因為要過節了,得買兩份菜:一是家裡的,一是工地的。他每每到市場買菜,總是東挑西撿的,很是講究。他常說,過好每一天,飯菜是關鍵。因為他姓張,村鄰鄉舍的老少爺們都給他起了個綽號:張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