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街邊屋簷下賣菜的是一群農村婦女,其中有個瘦小的癟嘴老太婆,前幾年兒子打工死了,用兒子的工傷賠償款在鎮上買了一幢小樓房。剩下的賠償款借了十萬給鎮上一家開店的居民,換了一塊地種菜賣。
老太太特別精於算計,喜歡佔便宜,還擅長動腦筋忽悠別人。
剛搬來鎮上時,沒有地種菜吃。
有天路過我們家門口,看見路邊地裡綠油油的青菜,不停的咂著嘴羨慕的說:「你們家菜好嫩啊,我孫子最愛吃這種菜了"!
我爸一聽挺可憐的,一個農民從鄉下搬到鎮上一點土地也沒有,吃菜確實成問題。我爸心一軟,爽快地大手一揮說:「我家人少吃不了這麼多,你家孫子多,喜歡吃就全摘去吧」。
沒想到正中老太太下懷,急忙回家背來背簍,把一塊地的青菜全部收入背簍。
第二天早晨,我照例去菜攤兒買菜。老太太面前擺了一堆新鮮翠嫩的青菜,綁成一小把一小把的排列在用塑料布鋪好的地上,特別誘人。心想懶得走去地裡摘菜,不如買一把算了,看上去挺不錯的。
於是掏錢買了兩把回家。
晚上,我媽問我怎麼沒去家裡菜地摘菜,一天吃的什麼。
我說剛搬來那個老太太賣的青菜挺新鮮的,跟我們地裡的差不多,就買了兩把。
我爸一聽氣得差點暈過去,瞪著眼問我:「啥?她家搬來鎮上土地都沒有,哪裡種的菜啊?那是昨天老子送她的,可憐她幾個孫子沒菜吃。真不要臉"!
我一拍腦門,恍然大悟!
老太太不只賣菜還賣雞蛋。
有天照例去買菜,老太太面前擺了個裝雞蛋的塑膠袋,雞蛋上面均勻的沾滿了泥灰,有的還沾著雞糞。我一看以為是土雞蛋,全部買走了,1塊5毛錢一個。
回家我就迫不急待磕了四個在碗裡,準備蒸雞蛋羹。發現碗裡的雞蛋有點不對勁兒,仔細研究,原來蛋黃與普通土雞蛋顏色不一樣,普通土雞蛋蛋黃通常金黃色帶點紅色,而碗裡的蛋黃是奶白色,只有一層淺黃色,而且蛋黃偏小,與蛋白比例失調。我知道又上當了,老太太把副食店裡批發賣6角錢一個的雞蛋買回家,包裝成賣1塊5毛一個的土雞蛋拿到菜攤上賣。難怪蛋殼上的雞糞怎麼塗得這麼均勻?
買雞蛋那天正好鎮上趕集,吃過飯我去逛集市。
走到一個鄉下人賣核桃的小攤前,只見老太太坐在旁邊,面前依然擺著個髒兮兮的塑膠袋,裡面裝著半口袋沾著雞屎的雞蛋,正與賣核桃的鄉下人人聊天。
一個抱小孩的女子正在扒拉著雞蛋,和老太太討價還價,老太太眉飛色舞地吹自己養了幾十隻雞,賣的雞蛋是土雞蛋。
我走過去對老太太說:「你們家雞下蛋這麼快啊?早晨不是才下幾十個嗎,兩個小時不到又下了幾十個?"
老太太驚訝地看著我,臉上紅一陣白一陣,手足無措。
我說你下次再拿6角錢一個的雞蛋當土雞蛋賣給我,看我會不會拿回來砸你面前!
老太太繼而冷靜下來,強詞奪理的說:「我哪裡有6角錢一個的雞蛋了?我家養了幾十隻雞。"
我說你信不信,馬上給你拿回來砸給大家看?
周圍趕集的人們圍攏過來,議論紛紛,有的在旁邊竊竊私語:「這個老太婆在菜攤上騙了好多買雞蛋的人了!」
久而久之,鎮上買菜的人們都知道這個老太太喜歡弄虛作假,不買這個老太太的菜了,無論有多好的菜。
老太太漸漸看出了人們對她的厭棄,又想出一個辦法來:把自己的菜放在別的攤主面前,買菜人不知是計,只看菜不看人,看上眼就買走了。
近來連日下雨,好幾天沒去地裡摘菜了,起床後去菜攤那兒隨便轉轉。
菜攤上已經沒有剩下幾樣菜了,幾個賣菜的鄉下女人一邊漫不經心守著剩下的菜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家長裡短,那個賣假雞蛋的老太太在菜攤周圍轉來轉去,不知道哪堆菜屬於她的。
水塘對面那家女人面前的攤上擺著大半袋佛瓜,看上去挺嫩的,我問她多少錢一斤,她隨口說2塊錢一斤,我習慣性的討價還價:「1塊錢一斤賣不賣?"
女人支吾著說,1塊5一斤吧。
我說就1塊錢一斤我可以買一大半,女人敷衍著說,1塊錢一斤不賣,堅持要1塊5一斤。
價格僵持不下,我只好湊合著買幾個。
我用指甲挨個叮一下,掐得動的就是最嫩最新鮮的。
我挑了八個最好的,女人拿來乾淨的塑膠袋裝好,上秤一稱,六斤半,10塊錢。
我掏出10塊錢遞給女人,她一邊自言自語算帳,一邊把10塊錢遞給旁邊的乾瘦老太太,老太太伸手正要接過去,突然發現我正看著她倆,假裝尷尬的笑笑,又把手縮了回來。
我立刻明白過來,又被老太太忽悠了,幫兇是旁邊這個女人。
我指了一下拿錢的女人,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黑著臉一把奪過她手裡的10塊錢,放下已稱好的佛瓜,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