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想得到愛卻換來了惡

2020-08-28 碧空月

最近,一部網劇火了。剛開播兩集的時候,豆瓣的評分就到了9.1。

《隱秘的角落》在這個夏季給我們帶來了絲絲寒意。

這部劇是根據網絡小說《壞小孩》改編的。

據書評來看,在書中,主演的三個小孩,比劇中要壞。而劇情為了過審等因素,進行了美化。

這部劇評分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暗含了很多隱喻。

由此也引發了很多網友們對細節的深入分析。

那麼壞小孩生來就壞嗎?

01

那個壞小孩,真的比你想像的還壞。

主演朱朝陽是個初中生,一天有兩個小朋友敲開了他家的門,他們是嚴良和普普。

兩個孩子都是從福利院逃出來的。嚴良和朝陽年紀相仿,普普是個女孩,大約小三四歲。

兩個人逃出來是為了救普普的弟弟,一個被別人收養、得了白血病的小男孩,這個人物,劇中沒有出現過,只在普普的描述中。

三個小孩見面後去景區玩,拍攝視頻時,剛好錄上了,張東升將嶽父嶽母推下懸崖的一幕。

他們找到張東升,用視頻勒索30萬,為普普的弟弟治病。張東升沒有那麼多錢,開始和他們周旋。

這期間,朝陽的同父異的妹妹朱晶晶墜樓死了。(從結尾處看出,可能是朝陽推下去的,或者朝陽可以救但是沒救),而朱晶晶墜樓時,普普在場。

後來,朝陽藉助張東升的手,把普普和嚴良殺了。他不想讓他們暴露自己的秘密。

緊接著又害死了他的爸爸,和後媽。

這一系列的操作都是在朝陽的密謀之下完成的。

最後,只有他一個人活下來了。

而真相也一直無人知曉。

02

為什麼朱朝陽成為了壞小孩?

三字經裡說「人之初,性本善」,也有人相信,人生來就是惡的。

而我覺得,善與惡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後天形成的。

朱朝陽為什麼就成了一個壞小孩。跟他的家庭和朋友有很大的關係。

他身在一個單親家庭之中,父母離異後,母親帶著她獨自生活。朱朝陽很爭氣,他一直是班裡的第一名,是個學霸,母親也因此覺得很有面子.

在片中,開家長會時,當老師宣布第一名還是朱朝陽時,她得意的神情,不言而喻。好像所有家長都在羨慕她一樣。

而老師說朝陽性格孤僻,不愛交朋友,她很不樂意聽,她認為學習好就行,其他不重要。

母親對朱朝陽有極強的控制欲,她給朝陽熱好的牛奶必須馬上喝完,並灌輸"媽媽只有你」、「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她不能容忍這麼多年含辛茹苦獨自一人養大的孩子,不聽她的話。

這種心理的背後包含著對前夫的恨,以及為了孩子放棄追求自己生活的埋怨。

朱朝陽的父親,也是把他推向罪惡深淵的一個人。

他離婚後又再婚,然後生了一個女兒朱晶晶,如掌上明珠一樣對待。

一次去商場給朝陽買鞋,遇見女兒就把朝陽扔到了一邊。同樣是孩子,表現出了極大的不同。這給朝陽弱小的心靈裡埋下了怨恨的種子。

同時,朱朝陽內心是極度渴望友情的,在學校沒有朋友,媽媽經常不在家。

嚴良和普普到來後,他希望媽媽去景區上班,不回家。好讓小夥伴來他家住。

但是,這兩個朋友,卻把朝陽直接引向惡的一面。或者說,朝陽心中惡的種子由此萌發了。

如果不是普普要給弟弟看病用錢,朝陽不會參與到這個交易當中;如果普普沒有約朝陽妹妹到頂樓,朝陽也不會間接害死妹妹。

03

善惡之間到底有多遠?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一念」這就是善惡之間的距離。

嚴良想送一支筆給好友朱朝陽當生日禮物,因為沒錢選擇了偷,但是在即將走出門口時改變了主意,決定給店主婆婆搬貨、用力氣掙來這份禮物;

孩子們起初只是想寫信警告殺人犯張東升不要再作惡,卻在對方表示可以給錢買證據時臨時起意,決定以手中的證據換錢,來救普普弟弟的命;

普普原本只是想警告朱晶晶不要欺負朱朝陽,可是小女孩在激烈反抗下,意外墜樓而亡。

太多時候都是一時的想法,或走向善良之路,或走到了其反面。

善與惡的界限並不明顯,而走向不同面的結果卻大不一樣。

04

善與惡並存,讓善良的種子開花。

三個孩子,做所有事情的因都是想要留住愛。

嚴良為了幫普普救弟弟,普普為了留下僅存的親情,

朱朝陽更是窮盡一切想得到父母的愛和朋友的友情。

但事實卻正好事與願違。

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父母,學校,社會,都會在上面留下印記。

善與惡同的種子同時存在,到底哪個會發芽,取決於生長環境和教育。

如今的很多家庭過於注重孩子學習,而忘記關心孩子心理建設。

過於追求自我感受,而忽略孩子體驗。

過於強調物質給予,而沒有精神慰藉。

《隱秘的角落》你會發現,孩子是世界並不簡單。

愛爾蘭作家蕭伯納說過:

為人父母是一項重要的職業,但是直到現在,從來不曾為這項職業舉行過測驗。

所以,家長只有在學習中成長。離異的家庭越來越多。這也是本片主演的遭遇。離婚,有時候時是缺乏愛和責任的表現。即便離婚,也不應對孩子疏於關懷。父母的責任還要有的。

同時,關心孩子所交的朋友。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

每個人都需要朋友,也都有朋友,沒有人能一個人獨立生活,不與外界連絡。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個人如果能交得益友,便能受到良好的影響,進而品行道德增進;反之,如交得損友,則會影響自己一生。

靈魂最美的音樂是善良。一一羅曼·羅蘭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壞小孩」的故事,惡不是起點
    即便消解了大部分原著小說裡生猛慘烈卻稍顯單薄的惡意,《隱秘的角落》仍然在用持續高能的劇情、畫風陡然轉換的剪輯、詭譎的配樂等等手段,闊刀利斧地劈開了平靜的壁壘,顯露出生活波瀾不驚的表象下原本的模樣。每一個細節裡彰顯著人性的幽暗和複雜,讓我一次又一次打破以往觀劇和生活經驗裡積攢來的思維定勢。
  • 《隱秘的角落》:小孩子的惡到底從哪來?
    文 | 有料的文史*autumn前段時間,即使你沒有看過《隱秘的角落》這部劇,一定也被「一起去爬山」的梗刷過屏。這部短短十二集的戲引發了網友各種解讀、引申以及討論。到底是中年人張東升更壞,還是初中生朱朝陽更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我想原作者紫金陳大概率會選擇後者,所以才會把書名定為赤裸裸的《壞小孩》。
  • 請把惡藏在隱秘的角落,不要讓它出來
    ——羅曼·羅蘭 熱播網劇《隱秘的角落》中的朱朝陽相信給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一個中學生竟然有這樣縝密的思維和恐怖的心理,我們不禁會感到害怕,表面上是一個品德兼優的學生,而內心卻是一個陰暗的布局高手,讓其他人一步步走入他的局中。 是什麼原因造成朱朝陽變成這樣一個恐怖的人呢?
  • 比《隱秘的角落》人性更陰暗的,是這部劇中的人性本惡
    最近看完《隱秘的角落》,有些感慨。裡面存在很多細思極恐的細節,每個人物都有他們獨立的個性與人格。隱秘的角落劇照張東升:因為事業不順(但他也愛他父親,父親再婚生下的女兒受寵而驕橫,成為朝陽最大的傷心之處。因為想得到父親的關注,他做了很多努力,也做了很多錯事,最後一步步走向深淵。
  • 隱秘的角落丨少年的惡,都該怪父母嗎?
    這部劇就是改編自懸疑小說《壞小孩》,由秦昊、王景春、張頌文等實力派演員出演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慶幸的是,近幾年「青少年犯罪」題材的影片越來越多,從《過青春》到《少年的你》,再到《隱秘的角落》,這些劇的大爆開始讓「青少年犯罪」作為不太願意被人們提起和承認的隱秘角落,逐步開始獲得了社會的關注。
  • 比《隱秘的角落》更暗黑的《壞小孩》,小惡會變大惡,最後成巨惡
    用了幾天時間看完熱門網劇《隱秘的角落》的原著《壞小孩》,相對於網劇的含蓄、冷酷中還有一絲絲溫情,原著則是直接、除了冷酷還是冷酷。用一句話來總結《壞小孩》的故事,就是:人性中的小惡是如何變成大惡的?大惡又是如何變成巨惡的?
  • 隱秘的角落:愛與膽怯的較量
    最近,《隱秘的角落》幾乎是人人都在談論的現象級高口碑網劇,關於電視劇如何精彩,演員們演技如何炸裂,相信不用我贅述,所有看過的人都不得不感嘆,本文想聊聊張東升、朱朝陽隱在「壞」背後的愛與感傷他們極大的惡,除了表面上被背叛後的復仇,亦是源於內心深處的害怕失去,害怕失去最重要的人、那個他們最渴望能給予他們愛的人,而現實偏偏是無望的。
  • 《隱秘的角落》:惡的不是孩子,是壞透了的父母
    要說今年最牛的國產劇,當屬《隱秘的角落》了。口碑和實力不用多說。而內心那個隱秘的角落,卻在想著拼命逃離。這是三殺。大人犯錯,小孩要買單;大人缺席,小孩被遺棄;大人終於來了,卻帶著牢籠和鎖鏈。你看,惡的從來不是孩子,是「壞」透了的父母。
  • 《隱秘的角落》:原生家庭催生的惡,是光照不進的隱秘角落
    近期很火的劇《隱秘的角落》豆瓣8.9高分,提前鎖定2020年的最佳國產劇。對於父愛,朱朝陽無比渴望,在與朱永平的相處中,他一直都處於極力討好的狀態中,但是這樣的討好,並沒有換來父親更多的愛,得來的卻是疏忽與冷漠。可以說除了給錢之外,朱永平鮮少過問朱朝陽的生活,他不關心兒子的成績,就連朱朝陽考試得了全校第一的消息,都是在牌桌上從牌友口中得知的。
  • 《隱秘的角落》:缺席的父愛、窒息的母愛,是孩子變「惡」的源頭
    2020年6月,一部網劇《隱秘的角落》悄然開播,成為這個夏天最出乎意料的黑馬。很多人對這部由《壞小孩》這本推理小說改編而來的社會懸疑題材的網劇心水不已,因此不得不好奇,劇中的主角朱朝陽為何會從「標準的模範生」走入彎路、墮進深淵,成為會收別人保護費的壞孩子。
  • 華夏熱點:現實版《隱秘的角落》上演,切莫低估惡的距離
    近日,網上都在傳播一條視頻,並帶上了「現實版《隱秘的角落》」字眼,引起不少網友的討論。究竟是什麼樣的事情,讓家長直呼可怕?到底是真的壞小孩,還是成人的過分解讀呢?視頻在網絡傳播後,引起熱議,被網友稱為是現實版隱秘的角落!
  • 隱秘的角落:不要再譴責朱朝陽之惡,壞小孩都是父母的忽視造成的
    《隱秘的角落》原著中朱朝陽的本惡,早就隱藏在他的心間。然而電視劇表現出的惡,給我們傳達的並不是讓我們去譴責他的惡,而是讓我們思考惡之土壤,惡的根本,惡的由來。我們從劇情和原著的差別來逐步分析此劇的亮點,引出朱朝陽之惡的由來:01.
  • 《隱秘的角落》|導演,整點陽間的東西
    《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相信,紫金陳後續還會有作品被改編成影視的,大家敬請期待!影視介紹《隱秘的角落》的開頭是最出彩的,以一段兒子帶父母爬山,到了山頂,給父母拍照片,不斷尋找合適的拍攝角度並最終親手將父母推下的開場來調動觀眾的興趣,勢必繼續看接下來的情節的心理被不斷放大。
  • 那些決定人生的一念之差,別讓孩子心中開出惡之花
    但《隱秘的角落》能獲得如此的口碑,不只是因為它引人入勝的故事性和懸疑性,更是因為它從另一方面看,其實也是一部社會問題劇,真實的反映了兒童教育問題。這是三個原生家庭支離破碎,被迫在世界成長的小孩,缺愛卻又渴望被愛,渴望得到關注,在共同經歷共生死後,他們的關係牢不可破,互相取暖成為彼此的支撐。所謂的壞小孩,究其緣由不過是想得到一份愛罷了。
  • 《隱秘的角落》揭露九大人性的真相,指引我們尋找「愛的力量」
    《隱秘的角落》,上線僅三天,口碑炸裂,被評為2020年網劇必看榜第一名。一口氣看完12集,發現這部網劇竟然分為了明線和暗線兩種手法來表達「人性的美與醜」,明線可以理解為「善惡到頭終有報」,暗線用一句話概括「看不見的角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惡」。《隱秘的角落》揭露了八大人性的真相,希望給大家帶來啟迪!
  • 在隱秘的角落我們與惡的距離
    即使刷過了劇,也不妨來一起重溫一下,《隱秘的角落》是怎麼樣用顏色表達,將你帶入劇情,有身臨其境之感的。綠色《隱秘的角落怪不得連作者紫金陳都在說,《隱秘的角落》裡沒有一個無用的鏡頭。《隱秘的角落陽光普照下,在隱秘的角落我們與惡的距離
  • 豆瓣9.0《隱秘的角落》:人格面具下,惡之花在角落悄然綻放
    這部改編自紫金陳小說《壞小孩》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一經播出豆瓣評分就高達9.0分,究竟這部神劇有何過人之處:製作之精良——每一個鏡頭都有電影大片的既視感;演技之高超——每一個人物都刻畫的入木三分;設定之精彩——每一集都引發觀眾廣泛的討論
  • 《隱秘的角落》被忽視的真相:畸形的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引語:《隱秘的角落》結束了,「殺人犯張東升」成為我們暑假裡最難忘的回憶,爬山梗、機會梗我們也玩得不亦樂乎!看劇時,真的是一邊看一邊脊背發涼,思考的不僅有人性的險惡,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既然選擇成為父母,就儘量讓孩子內心每個隱秘的角落,都灑滿愛的陽光。還給孩子一個完整幸福的童年! 經常看到這種文章——千萬不要對孩子說出這樣幾句話。。。
  • 9.0分《隱秘的角落》:朱朝陽是如何一步步變成惡童的
    之後的每個晚上,她都來逼朱朝陽喝牛奶,牛奶太燙了她也不管不顧,一定要看著孩子喝下,朱朝陽無奈地拿過杯子一飲而盡。充滿控制欲和自我的母愛讓人喘不過氣,「以愛之名」的情感最是沉重。朱朝陽對父愛的渴望而不得,促成了他對朱晶晶的惡。場景來到少年宮,朱晶晶情緒失控下,不小心跌下了窗臺。朱朝陽嘴裡說著「她要掉下去了」,但雙腳卻站定沒有要去拉人的意思。窗外草叢掛著朱晶晶的裙紗,說明她曾掛在窗外。「隱秘的角落」裡,朱朝陽的惡得到了完美的釋放。在最後的大結局中,警察問話朱朝陽,他說:「她踩空了,我跑過去,可是已經來不及。」
  • 沈子琪淺談《隱秘的角落》
    他們的惡存在於孤獨的、隱秘的角落,受著來自周邊世界的擠壓與傷害,逐漸成長。《隱秘的角落》絕對是近日的大熱話題,劇中懸疑與感情交織,讓人揪心又沉迷不過朱朝陽的惡一一隱秘在更深的角落,深到自己被自己騙,而渾不知。正如普普給他寫的那封信所說:「希望有一天你能鼓起勇氣,說出在少年宮發生的一切,那才算是真正的重新開始。」可惜他沒有勇氣坦白自己犯下的錯誤,這註定了他的下半生會和張東升一樣,活在陰暗狹小的角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