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是農村留守女孩,在她六歲的時候,父母就把她帶回老家讓奶奶照管。父母除了剛開始幾個月給奶奶夥食外,就再也沒有給奶奶過錢。奶奶靠賣一些零貨和退休金養活她,她實際上成了不是孤兒的孤兒,因為父母一年除了打一二次電話外,再也沒關心過她。
她曾暗暗發誓,將來要是發財了,她再也不去理會父母,只要這個跟她相依為命的奶奶。
過早缺少父愛母愛的她,也像所有留守少男少女一樣,早早地墜入愛網之中。
初三那年,她喜歡上了同班的一個男同學。他個子不高,小眼睛、挺鼻梁,帥氣十足。她覺得跟他在一起,很溫暖,讓她找到了家的感覺。
後來,她考到市裡的一所學校,而她男朋友就在本地讀高中。為了跟他在一起讀書,她選擇了回本地那間學校就讀。
剛來新校園,她下課後趕著人潮人湧回宿舍,即使周圍大多數是不認識的陌生人,在這寂寞的夜裡,校園還有他,她就覺得自已並不是孤獨的。
後來那男同學周末就跟芬住在了一起,儼然像夫妻一樣進進出出校門。
有人問芬奶奶,你怎麼讓你孫女男同學住在家裡啊。奶奶說,孫女自從沒父母照看,如今她長大了,她開心就好了,自己管不了那麼多了。她奶奶還說了一些尷尬的事:她孫女叫她不用擔心,她會用套的,不會懷孕的。奶奶說到這些時,露出了少女才有的害羞表情,因為奶奶一輩子也不見過這玩意兒。
高考結束後,男朋友考上了大學,芬卻沒有考上。芬就在她男同學所在的城市擺地攤,男同學就利用晚上還是周末的時間,幫芬一起賣。他倆存了一筆錢,加上男同學父母的錢就買了一部車。
就因為這車,他們就第一次產生了裂縫。這車由她男同學父母看管,平時經常借給她男同學的哥哥和親戚,刮損了,也不賠錢,仿佛這車是他父母買的一樣。
後來,她又看她男同學跟一個女的在一起喝奶茶。
芬的心真的碎了,痛苦著,覺得很無助,那刻的她,從內而外散發著一陣"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氣",她不知道何時再能喝上一杯暖洋洋的奶茶。她突間想到了高中時在一個小巷喝奶茶的情景,那時他袋子裡只剩三元買了一杯奶茶,跟老闆要了二根吸管,他倆一起飲同一杯奶茶,鼻子碰著鼻子,一股暖意流進心裡。
此刻,她心碎了一塊,她決定離開這個青梅竹馬的他。或許他讀大學了,她沒讀,根本就是不合適的。
後來,芬又在深圳認識了一個老鄉,他也是老家人,大家都講廣東客家話,交流起來自然也方便多了。
這男的黃頭髮,手著大金鑽,開豐田,後來才得知那輛車不是他的,是他哥哥借給他的。他是廚師,每個月也八千元,也夠花的了。
芬就打算跟這個男的結婚,並為這個男的懷上了孩子。她知道以後生孩了,再也沒什麼時候陪奶奶了。她就男朋友商量,計劃在孩子沒出生前,帶奶奶去上海灘看看。因為奶奶常嘮叨,這一輩子沒去過上海,不知道上海是怎樣的。
從上海回來後,芬就開始跟男朋友商量結婚事宜。芬提出,如果娶她,就拿九萬九千表示心意。其實她不是真的想那錢,只是考驗她男朋友而已。自己都懷孕了,這點錢他應該能出吧,一年工資而已。可沒想到,她男朋友只願意出四萬,多一分也拿不出。芬也知道他家情況,他是二世主愛吃愛喝可能拿不出來,但他哥是老闆,他父母在老家養豬養雞,那些家畜賣掉也值三四十萬。
她又一次感覺到,他們的關係因為金錢正在劇烈的變化。呵,她突然覺得自己很可笑。
他說他愛她,卻從沒想過給她一個家,一個尊嚴,直到她的心死了,夢碎了,愛情也就消失了,此生她是不可能再嫁他的了。她打掉了孩子,離開了他。
她覺得自己一直活在夢裡,她覺得自己不是貪圖富貴的人,但二次戀愛她都因金錢矛盾而結束。年少的時候,她曾經恥笑過外省有一些女人,結婚後都不上班幹活,整天只知道吃喝玩和打麻將。哪像我們廣東客家女人,既幹活又服待家婆、子女,無所不能。她還常詡:我們客家婦女在歷史上,是唯一不裹小腳的漢族人。所以她暗地裡下決心:以後一定要嫁客家男人。
但她二次都遭客家男人的無情打臉。
中秋就要到了,她公司一個男孩給她發了52元微信紅包,說天涼了,請她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中午,她一個人在公司樓下要了一杯奶茶,拿出了從老家帶來的月餅。老家盛產三種月餅:水晶月餅、叉燒月餅和五仁月餅,她最愛五仁月餅。但當她剛喝第一口奶茶時,她突然間覺得很難受,她想起了她的初戀,又想起了她第二個男朋友。一個給了他心,一個給了他身體,自己卻什麼也得不到,留下的只有傷心的回憶。
她自我安慰,事情再大,過去就讓它過去吧,就算心裡留下了傷口,她也只能自己一針一針的縫補。她感覺每喝一口奶茶,就像給傷口縫上一針,一口一口,一針一針,慢慢縫上,讓傷口不再裂開。
話說這個男朋友是外省人,他已經答應買一部車給她,他也不在乎她的過去,他只在乎現在的她。他也用行動證明愛她。有一次芬的狗狗病死了,他就開了二個半小時的車,把芬和那隻小狗載回家,然後把狗埋在了老家的果樹下,在老家喝了一杯奶茶呆了三四分鐘,當晚又開車載芬下深圳。
也許,每個女孩都要為自己年少無知買單。她覺得她買了,但她誰也不怪,只怪這社會的現實,容不下童話的愛情,但她永遠不會原諒當初那些令她長大的人。
奶茶,還是奶茶,但它已不是當年那杯奶茶。當年的奶茶,只有甜意濃濃愛意濃濃,而眼前這杯奶茶,她嘗到的更多的是苦澀中的一絲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