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這個世界是件太不容易的事,到處都是各種枷鎖束縛著你,稍微動一下,就會冒出血來。--人間失格
01
《以家之名》是一部以家庭親情為題材的劇,剛播放就賺足了大家的眼淚。
三個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組成了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兄妹三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傷,李尖尖從小缺失母愛;凌霄父親長年忙碌,妹妹因一場意外,被凌霄間接害死,從此他成了媽媽眼中的一根刺,這件事也成了凌霄心裡無法抹去的陰影;子秋從小乖巧懂事,媽媽卻丟下他從此再無音訊。
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妹湊合在一起,相互治癒,相互溫暖,直到凌霄和子秋高考結束時,這個臨時組建的家庭突然發生了重大變故。
李爸的身體越來越差,要擔負起三個孩子的學費和生活,常常力不從心。
子秋為了減輕李爸的負擔,迫不得已認回了讓他為之憎恨的親爸,並打算出國留學。
凌霄因為親媽出了車禍,年幼的妹妹又無人照顧,雖然心中萬分排斥,卻又不得不小小年紀就扛起了成年人該扛起的重擔。
五年後,子秋和凌霄相繼回國,將近五年的分別,讓從前親密無間的兄妹間也出現了隔閡,彼此都有些陌生起來,沒有什麼話聊。
李尖尖更是對兩個哥哥再不似從前那般親暱,總覺得從前是他們拋棄了她,所以心裡一直無法釋懷。
直到子秋誤服了凌霄的安眠藥出了車禍,大家才知凌霄過的並不如他外表所表現的那麼好,他長年失眠,要服用安眠藥才能睡的著。
子秋怪他不該把藥裝在維生素的瓶子裡,凌霄聽後,面色沉重地說他是不想讓妹妹和媽媽知道,「因為在家裡,我是一個不能生病的人!」
凌霄一句話,看哭了很多人。
成年人的心酸,都是悄無聲息的。
可能很多成年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感受,不敢辭職,不敢生病,不敢隨便任性,因為身上的擔子,肩上的責任,再苦再累,也不敢慫。
02
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寫過:「生活到處是真苦難,假歡喜。」
所有人都說凌霄是白眼狼,對養育自己的人毫無半絲情份,反而拋棄一切去照顧那個對他沒有半絲情分的媽媽。
但是那時候他何嘗沒有掙扎,就如他所說,人長大都是一瞬間一事,那一刻,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已經長大成人,需要擔負起成年人的責任。
他內心有掙扎,有心酸,有別人看不到的苦和委屈,但是他不能說,不能哭,不能任性地甩鍋,做為兒子和哥哥,儘管有千百個不願,但是他做不到眼睜睜看著她們無依無靠自生自滅。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 因為他一睜開眼, 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 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他們是家庭的頂梁柱,是孩子的依靠,是父母養老的保障。
其實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成年人的世界,永遠沒有容易二字。
小時候我們總盼著長大,這樣就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成年後才發現,大人的世界根本沒有想像的那麼隨心所欲。
03
微博上曾有個話題討論:從不曾在朋友圈崩潰的人。
有個高贊回覆說:大家都是成年人,都有不為人知的難處。可成年人還有一絲倔強,寧願自己承受,也不願讓大家看見。
前段時間有個久未聯繫的同學跟我聊了許久,她說起這一年裡,她過著的瀕臨崩潰的生活。
疫情期間,丈夫失業,作為老師,她每個月也只能發基本工資,扣除房貸,這點工資連最低的生活保障都保證不了。
父親又意外摔了一跤,母親身體不好,照顧父親力不從心,哥哥和嫂子遠在千裡之外沒回家,婆婆年輕時落下一身病,老了之後也是靠各種藥物吊著,加上兩個年幼的孩子。
同學跟丈夫一邊要照顧雙方父母,一邊要照顧年幼的孩子,經濟壓力和身體壓力,經常讓兩人焦頭爛額,每天覺得自己累的閉上眼睛就能秒睡,但真到了黑夜,關上燈,躺在床上,卻輾轉反側,一直不能入眠。
那段時間,她常覺得頭暈目眩,眼睛模糊,看不清東西,但是她不敢去醫院,也不敢告訴家裡人,更不敢柔弱矯情,她害怕生病,害怕倒下,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告訴自己:要撐著,不能倒下。
一直到現在,丈夫上了班,生活稍微緩了一口氣,她還是不能像從前一樣到點就睡,而是成了習慣性地失眠。
這個同學從前並不是多好的關係,畢業後也從未聯繫過,只是某個節日,我群發一條祝福,她突然回了我一條信息,然後說了很多,現在的她,又像從前一樣悄無聲息地在我的朋友圈裡沉默著。
我想那一刻的她,或許只是想宣洩一下心中的壓抑,那些不能對身邊的人說的苦,不能跟親人傾訴的心酸,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哪怕只是對一個陌生人訴說。
宮崎駿說過: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的人,而是含著眼淚奔跑的人。
成年人的路,除了砥礪前行,別無選擇。
每個人的命裡,都有幾口吃不下的隔夜冷飯,必須得咽下去,而不是放在眼前發呆。
希望每一個在為生活奔波的你,能看到狂風驟雨,也能看到雨後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