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饑似渴地看完了《默寫你的名字》,便迫不及待地想寫點什麼來直抒胸臆。
初相遇時,一個是英勇救人並反手打醒跳水自殺者的凌冽少女,一個是混跡吃瓜群眾的圍觀少年。彼時尚且形同陌路,相遇並不相識。
再見時,一個是久曬上火狂流鼻血的窘迫少女,一個是大膽出手救人出血流不止窘境的熱血青年。在一腔鼻血滴溜溜地流中,我們的師兄正式遇上了他的小師妹。
再再遇見時,公共汽車一個狂甩,尷尬少女窘境升級,一屁股坐上同門冷麵師兄大長腿。在一眾吃瓜群眾熱辣辣的視線下,內心百轉千回「小肚雞腸」的小師妹窘迫之下誓死不挪窩,逼得冷麵師兄不得不內心竊笑卻要裝作一本正經地將小師妹抱坐在椅子上。
如此這般一個總是恰逢尷尬,一個總是偶遇對方尷尬現場,不得不讓人懷疑,這倆人是不是天生氣場不合,不然怎麼總是這麼恰恰好。不過這恰恰好雖說有點對不起男女主,但著實娛樂到了圍觀讀者的小心心,相信沒有人會看了這些之後不在內心發出姨母笑,並吶喊:
讓尷尬來的更猛烈些吧!
當然了,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更多類似於這種有趣搞笑的事情更是層出不窮花樣百出。但只有笑點,對於女主人生這場大戲的演繹來說肯定是不完整的。
《默寫你的名字》與其他小說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它搞笑的情節,也不是作者雲檀多年積攢下來的人氣使然,而是因為它聚焦了一個特殊群體——閱讀障礙症。我們的女主齊默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傻白甜或是白切黑,也不是流行在熱播劇裡華而不實中二十足的「大女主」,她只是一個憑著血肉之軀奮力攀登生活這座高峰的平凡人。或許她有著與普通人不一樣的顯赫的家世,但在人生的這條起跑線上,她的家世不僅沒有助她起飛,反而為她戴上了無形的枷鎖。
是人都會活在別人眼裡,以及茶餘飯後的談資裡,尤其是聲名顯赫之家更是被萬千雙眼睛注視著。有些人可以不在意,但不在意也是從在意慢慢磨鍊出來的。齊默從幼兒園便察覺出了自己的與眾不同,與平常人更遲鈍,在好友夷中的映襯下愈發明顯,便只能借著「頑劣」的皮掩飾身體上的殘缺。當「頑劣」將自己的少女情事越推越遠,當旁人的目光越來越鄙夷時,「虎爺」式高壓教育改造就變得順理成章起來。
苛刻的睡眠時間,龐大的作業體量,遠離父母關愛的封閉式訓練,「虎爺」式教育成功了,齊默成功了,可對未來對人生的迷茫也隨之而來。年事已高的爺爺不可能永遠扶著齊默,未來的路總會是要一個人走。好在,未來有師兄,一個集萬千光芒於一身不可替代獨一無二的師兄,齊齊的師兄。
我們嚮往的愛情有千千萬萬個模樣,有像公主與王子式的童話愛情,有像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但通通都不如《默寫你的名字》裡面師兄與齊齊式的「齊蕭戀」。愛你,並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珍之重之,妥帖收藏在心上。
「因為你是齊默,所以齊默的成功可以凌駕在蕭文縝的成功之上。」
蕭家師兄放下自己的名和利,只為成為他心上人的眼睛和手,為他的小師妹保駕護航,助她在人生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蕭家師兄放下自己的情與愛,只為讓他的心上人愧疚少一些,讓他的小師妹可以心無旁騖地追逐自己的夢想。
但是,放下並不意味著放棄。也幸好他沒有放棄,幸好他還在這裡,故事才最終得以圓滿。
歷盡千帆以後,被困在童話之外的師兄和齊齊,終於相守。在命運之書裡,師兄和齊齊同在一行字之間,過去、現在、未來,命運交織,悲喜與共。
看完《默寫你的名字》之後,人生最痛的感悟大概就是,我們可能永遠都遇不上像蕭家師兄和齊家小女這般優秀的對象,我們只能像裕琳小朋友一樣「檸檬樹上檸檬果,檸檬樹下你和我」。但就算如此,在文字的世界遇上這麼一場完美的愛情,依然讓人大呼痛快。尤其是在故事的最後,與現實無限重疊的時間線裡,戲裡戲外的界限似乎已經不在分明。我們暫時沒有遇上,只是因為緣分尚未來到。
在世界微塵裡,追逐著愛與憎的我們,終有一日會相遇,這是命中注定,亦是命運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