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作為一種人類社會的實踐產物,是對未來事物的美好想像和希望,最終形成了一種堅定的信仰。理想分為短期和長期理想,既有渴望滿足眼前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也有憧憬未來的生產生活目標,是一種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集中體現,雖然有人認為,現今社會談理想是件很可笑的事。
李雲龍的原型已鎖定,那麼趙剛的原型為誰?
《亮劍》作為一部風靡全國的影視作品,讓人們記住了李雲龍和趙剛。趙剛為人坦率真誠,所以經常受到李雲龍的捉弄,但在談及理想和信仰的時候,一向以狡黠而著稱的李雲龍,竟然對趙剛無可反駁。
趙剛:老李,今天還要上班,就不能送你了,你老兄可要多保重。
老李:老趙,你就別一本正經的,咱們以後又不是不見面了,以後你要是想聊了呢你就去找我,你要是時間緊就給我打電話,我上你這來。
趙剛:哪這麼容易,你是一軍之長,怎麼能說走就走,丟下部隊不管哪?你我已經不是從前了,那時候職務低,自由度大,可現在官倒是越做越大,反倒是沒了自由了。
老李:老趙,我是真懷念咱們兄弟在一起的那段日子。
趙剛:親如兄弟,肝膽相照,高興了喝酒,不高興了指著鼻子對罵,誰也不記仇。那時戰友之間的關係是生死相依的關係,是在戰場上相互擋子彈的關係,可是現在呢?那種戰友情淡多了,一座江山打下來,很多刻骨銘心的事也就淡漠了。
老李:說的什麼話呀,現在怎麼了?如果打起仗來,別人我不敢說,我李雲龍照樣為你擋子彈。
趙剛:老李,你一個人能擋多少子彈?誰又能為你擋子彈呢?當年咱們獨立團逢敵亮劍,靠的是一股氣勢一腔熱血,是為國家和民族而戰鬥,我們的敵人就站在我們面前,我們亮劍與敵搏殺,劍鋒所指,血濺七步,不是敵死就是我亡。可現在我們坐了江山,高官厚祿,名利雙收,我們是不是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了?要我說,外部的敵人打不垮我們,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打垮自己,那些來自我們內部的、說不清道不明、看不見摸不著,而又實實在在存在著的東西,這種東西很陰暗,它正在悄悄地侵蝕著我們的正義感和良知。
老李:老趙,你別再說了,以後千萬不要和任何人再說起這些,你這種想法很危險,你聽我一句行嗎?
趙剛:老李,我最近常常在想,難道早期的國民黨人在投身革命的時候,就是為了將來的做官發財嗎?恐怕不是,他們也同樣是一群滿懷救國救民之志,有抱負的熱血青年,但是在取得政權之後卻走向了反面,當年的理想,當年的正義感和良知全都踩在了自己的腳下,心安理得地享受起權力帶來的好處,他們的這種結果難道不值得我們警醒嗎?
老李:老趙,情況沒這麼嚴重,你多慮了。
趙剛:可已經有苗頭了,我們自己要警醒,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老李:我聽不懂。
趙剛:這就是要以史為鏡的意思,老李,我是有黨性的人,不管以後我有什麼想法,我都會按照組織原則,向組織上坦露我的思想,你就不要為我擔心了,你也該走了,要不耽誤火車了。
老李:老趙,你多保重。
趙剛:老李,我想告訴你,這輩子能和你做朋友實在是我的榮幸。
老李:再見,老趙!
趙剛:再見,保重!
二位肝膽相照,在戰場上相互擋子彈的戰友相擁而別,互道保重。
在《亮劍》之中,趙剛1936年在北平從事學生運動,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進入延安抗大學習。1938年,趙剛任129師386旅獨立團政治委員,與團長李雲龍從最初的磕磕碰碰,到後來成為了肝膽相照,戰場上相互擋子彈的戰友,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趙剛為人坦率真誠,同時,趙剛又是一位典型的理想主義者,願意為了理想信仰而獻身。
正如他對妻子馮楠所說,當他的自由和尊嚴受到挑戰時,也就是他的理想和信仰受到挑戰時,他將會選擇反抗或死亡。最終,趙剛與妻子馮楠為了理想和信仰自殺身亡,踐行了他誓死捍衛理想和信仰之誓言。
趙剛的原型為李震將軍。
李震(1914年12月-1973年10月21日):河北藁城人,共和國開國少將。李震將軍1936年參加革命,1937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李震將軍曾任第九屆、第十屆中央委員,1973年10月21日,李震將軍在北京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