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一場選秀看透皇帝與太后:這對母子,註定不能母慈子孝

2020-08-28 我是祝拾七ZHU


文/祝拾七

《甄嬛傳》中太后與皇帝,明面上母慈子孝。實際上經常因為各自的利益,暗中較勁。

皇帝在養心殿忙政務,太后帶了消暑的膳食來探望。

皇帝貴為天子,也跪地行禮。上演了母親記掛兒子,兒子孝順母親的溫情場景。

太后不可能無緣無故來,此行的目的是勸登基不久的皇帝選秀。

古人說話擅長拐彎抹角,太后先是問起皇帝,最近有沒有去查看三阿哥功課,這是鋪墊。

接著太后順理成章勸說,皇家最重要的就是綿延子嗣。

這裡還有個細節,皇帝喝著綠豆百合湯,吃著三必居的醬菜。

太后身邊的嬤嬤看皇帝吃的香,說了一句:這是隆科多大人特意為太后從揚州找來的。

我想說嬤嬤真是豬隊友,皇帝早就知道隆科多和太后的私情,還提這一嘴,簡直在戳皇帝肺管。

那太后的目的僅僅是子嗣嗎?當然不!

催皇帝選秀第一個目的確實是為了綿延子嗣,皇帝子嗣單薄,膝下只有三個兒子,成年的更只有三阿哥一人。

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分寵,分誰的寵?宮裡都是老人,皇后、端妃、齊妃都不得寵,只有華妃一人寵冠六宮。

跟前朝聯繫在一起看,皇后是太后的表侄女,太后背後是隆科多。華妃是皇帝寵妃,背後是年羹堯。

前朝年羹堯跟隆科多是政敵,後宮皇后跟華妃是情敵。利益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當前已是僵局,所以太后借勢推新人入局,攪動風雲。

皇帝與太后多年母子,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她的心思?

雖順她的意同意選秀,但也要扳回一城,提出讓華妃操辦選秀。

太后心有不悅,但臉上笑眯眯:華妃,能幹漂亮,你也寵了她這麼多年了,選個新人進來也好,平分春色總勝於一枝獨秀。

太后知道選新人進來分寵,皇帝也知道平分春色的道理,所以選秀的事情才安排給了華妃,避免太后皇后一脈一家獨大。

至此,太后主要目的達到了,也就不糾結細枝末節,只暗戳戳規勸:皇帝願意選新人也好,只是別冷落了舊人。皇后,怎麼說也是中宮啊!

看到此處,莫名覺得皇后有些悲哀,宜修當真是個可憐人,除了皇后尊榮一無所有!

而皇帝不愧是大boss,深諳帝王權衡之術。

既給皇后應有的體面,又寵愛華妃給她協理六宮的權利,前朝後宮始終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如果說選秀前,是太后和皇帝暗中小打小鬧的較勁。那選秀時,近乎是赤裸的爭鋒相對了。

選秀中,當時狀況是皇帝已經看了很多俗物,意興闌珊。

太后也不高興,進來這麼多,都被你撂牌子。

所以安陵容入場時,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契機。

本來她這樣的小家碧玉,見慣絕色女子的皇帝自然提不起興趣。

但安陵容自小謙卑,活的謹慎,不敢得罪人。

何況是面對皇帝和太后,兩位頂級大boss,因此落選後也規矩辭謝行禮。

這一番操作,太后喜歡啊!太后最喜歡什麼樣的妃嬪?懂規矩的!

這也是太后打壓華妃的一個重要原因,宜修跟純元,太后更中意前者也是為此,宜修更懂規矩啊!

這裡也有個細節,甄嬛給安陵容插的海棠花,吸引了蝴蝶。

有人說因為海棠花,皇帝才開口留下她,但我感覺這不是入選最重要的原因。

要知道,此前的秀女都被撂牌子,太后已經很不高興。而懂事的安陵容,太后明顯很中意。

皇帝是聰明人,接受到老母親的信號,順勢給臺階選了她。

接下來的操作,更能說明。又上來一組秀女,不僅被皇帝賜花,還被吐槽:都是俗物!

太后面色不渝,回他:未必有十全十美,要為皇嗣考慮!

皇帝聽了相當不快,厭煩的把玩手中的串珠。

心想,我已經順你的意,選了懂規矩的安陵容。你還得寸進尺,讓我多選點俗物,老子不幹!

於是張牙舞爪的夏冬春一上場,太監還沒念名字,皇帝就指著說:就她吧!

夏冬春是什麼類型?輕狂、不懂規矩!皇帝選她,絕對是故意氣太后。

夏冬春果然不負所望,得知入選後,輕佻的笑著拜謝皇上,也沒有答謝太后。

此時皇帝噁心太后的目的達到,才笑著說:名字有意思,留牌子。再看旁邊的太后,臉都黑了。

如果說安陵容和夏冬春入選,是皇帝與太后明爭暗鬥的小試牛刀。那甄嬛的入選,真真是大刀闊斧的修羅場了。

剛剛沈眉莊殿選時,皇帝問她有沒有讀過書,她說沒怎麼讀過,皇帝明顯有些失望。

說明皇帝喜歡,有才情的女子。

輪到甄嬛時,皇帝問她是哪個字,她答:嬛嬛一嫋楚宮腰,正是臣女閨名。

這是甄嬛的第一把武器:有才情。

這也戳中了皇帝的點,誇到:詩書讀的很通,甄遠道教導有方。

但旁邊的太后卻不太高興,她遵循女子無才便是德。

如果說此時太后只是不開心,那接下來她就動了忌憚之心。

皇帝讓甄嬛抬頭,太后跟皇帝都震驚了,太后還特意轉頭去看了皇帝。

甄嬛帶著她的第二把大殺器來了:貌似純元!

純元是誰?皇帝心頭的白月光啊,太后最忌憚的女子啊,殺傷力遠超華妃。

至此,皇帝和太后開始正大光明的博弈。

第一回合太后先出招:秀女姓甄犯了皇帝名諱。

甄嬛小辯手上線:當年臣女父親為官,聖祖康熙誇讚,姓甄好,像忠貞之士。

你拿皇帝名諱為藉口,我就搬出先帝,第一回合,甄嬛勝。

能跟太后打擂臺,皇帝更開心了,打圓場道:先帝的意思朕明白。

太后不開心啊,一個純元已經弄的皇帝神魂顛倒,烏拉那拉氏岌岌可危,還好宜修救場。

再來一個年輕的高仿號,皇帝又要被迷住,宜修更不得寵,烏拉那拉氏的家族榮耀更不好延續。

她私心是為了分華妃的寵,為了制衡,絕不是為了再弄一個更厲害的一枝獨秀。

所以第二回合,太后直接發難,讓她上前,公公往地上倒茶水,嬤嬤放貓。

這一招厲害啊,花盆底本就難走,路上有水肯定要小心翼翼防摔倒,再來個貓搗亂,難度翻倍。

無論是摔了還是驚呼,太后都可以藉機,以殿前失儀把她處置了。

參考旁邊的孫妙青,被貓嚇到驚呼,立刻被皇帝以殿前失儀治罪。

甄嬛不是一般的女子,自然明白其中的要害。

萬一太后藉機處置她,殿前失儀可大可小,指不定就有殺身之禍,亦或是牽連家族。

最終甄嬛故作鎮定,順利通關。至此,圍繞選秀的母慈子孝,明爭暗鬥順利結束。

總的來說皇帝更勝一籌,畢竟他是最大的boss。

太后即便權勢滔天,畢竟是女流之輩,有時代的局限性。

身為皇帝和太后,坐在這個位置上,終歸都有自己的私心,身後還有一大群人推著他們往前走。

所以普通家庭的母子氛圍,在他們這裡基本上是天方夜譚,冷酷無情最是帝王家啊。

相關焦點

  • 眉莊和甄嬛不同的命運從選秀那天就已經註定
    所以她的一舉一動,都被規矩束縛著,不能表現出自己讀過書,反而要做一個無才便是德的賢妻。沈眉莊一襲粉衫,明豔動人,皇帝見她姿容大方,舉止自有一番風度,便感興趣地詢問她可讀過什麼書時,她回答自己只識得幾個字,讀過《女則》《女戒》。這裡皇帝便有些失望了,但是太后很喜歡,她覺得這都是教導女子賢德的書,認為沈眉莊是被培養得很好的大家閨秀,於是做主留下了牌子。
  • 甄嬛傳:不走尋常路不通過選秀入宮的她們,結局卻天差地遠之二
    對於一部以後宮女子為主角的電視劇來說,《甄嬛傳》中充盈皇帝後宮以選秀為主,實際上還是有不少女子並非通過選秀的方式入宮。之前已經對甄嬛出宮前以非選秀方式入宮的女子進行了梳理,針對她們的入宮方式、大致命運以及結局進行了匯總。今天主要是對甄嬛入甘露寺修行,重回後宮,乃至皇帝過世新帝登基這一時間線上的非選秀入宮的宮妃們。
  • 甄嬛傳太后一生最憾事,不是骨肉相殘,不是宜修退位,而是這一點
    整個甄嬛傳看下來,感覺太后是劇中最尊貴,也是內心最糾結的一個人。 劇情上可以看到皇太后一直在吃藥,不斷地吃藥,身體很差。當蘇培盛問皇帝「為什麼有段日子不去看太后了?」雍正皇帝說:「太后是心病。」她雖然是皇帝的生母,但是皇帝卻是從小養在孝懿仁皇后膝下。雍正皇帝很遺憾太后從小沒對自己唱過童謠。太后當時也是無可奈何啊!她被送進宮的理由就是為了幫襯孝懿仁皇后穩固在宮中的地位。所以,當雍正皇帝出生,就被養在孝懿仁皇后膝下,成為孝懿仁皇后穩固地位的籌碼。這也直接導致了她與雍正皇帝之間始終存在芥蒂,不像一般母子那般親近。
  • 甄嬛傳,她是後宮小主中唯一讓太后付出真心的人
    在劇情中,皇上要處死隆科多時,太后假裝隆科多家人前去探望,在兩個人單獨對話時,,太后和隆科多回想往事,兩人毫無隱瞞的說出了各自的心裡話,當時太后還是情竇初開時,對青年才俊隆科多一往情深,但隆科多卻把太后當工具,在皇上選秀時,騙太后說皇上不喜歡粉藍色衣服,誰知皇上偏偏喜歡這個顏色。可見隆科多完全是在利用太后。
  • 甄嬛傳:真正想害死曹琴默的並不是皇上和太后,而是女主甄嬛
    大家好,我是月半小二,今天來剖析一下《甄嬛傳》中曹琴默的死。聰明如她,心機頗深,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結局正如其名字,琴默,琴默不作聲,這個伏筆甚好。看第一遍往往停留在這個層面的認知上,認為是皇帝和太后容不了曹琴默,才下毒隱蔽殺死的她。但事實上,真正想要殺曹琴默的並非是皇上和太后,而是甄嬛。
  • 甄嬛傳:甄嬛本不想入宮,為何不在太后用貓試探之時,失態落選?
    不過說到入宮,這還要歸結於清朝第一代皇帝順治帝。順治皇帝規定,凡是八旗子弟,其家中得女子在十三歲到十六歲之間,都要去參加皇宮的選秀活動,這個活動是強制的,而且三年一次。也就是,八旗子弟的所有女子都會在這個年齡階段參加一次皇宮的選秀,一旦被皇帝和太后看中就能入宮服侍皇上。
  • 甄嬛傳:不走尋常路不通過選秀入宮的她們,結局卻天差地遠之一
    看過電視劇《甄嬛傳》的觀眾們可能已經對皇帝的後宮妃嬪有了一些了解,人數不算多,但也絕對不少,這一點從甄嬛參選到入宮,再到歷次參加的宴會的出席人次,都能夠看出端倪。這也是齊月賓自幼養在深宮,為皇帝玄凌必選嬪御的緣由。其次就應該是後宮中boss一樣存在的繼後朱宜修(電視劇中的烏拉那拉氏宜修),她是太后的侄女,因為是庶出所以先被冊為嫻妃,生下皇子之後即可封為皇后。都說flag不能隨便立,很快有孕的宜修被進宮探望的姐姐搶走了夫君和皇后之位,這就是整個故事中最為神秘完美的女子,也是皇帝的心間白月光——純元皇后朱柔則。
  • 《甄嬛傳》明明太后是個可憐人,為什大家還都想成為她?
    提起太后,應該是後宮所有嬪妃的榜樣和目標。每一個被家族送來選秀的女人都想剩下皇子並最終成為高高在上的太后,成為家族的榮耀。其次,作為一個母親,她的皇帝對她的孝心都是虛假的。太后有兩個兒子,皇四子和皇十四子。由於在康熙晚期的時候,十四子比較受寵,好多大臣都猜測他會當上皇帝。所以雍正登基後對他的親弟弟十分猜忌,後來又圈禁起來,不能和外人有聯繫。作為一個母親眼看著小兒子被大兒子關起來,甚至有性命之憂。卻又無能為力,甚至在病重的時候,想見見自己的小兒子,皇帝都不答應。
  • 追求愛情,熱衷宮鬥,高貴妃一生的悲劇在那場選秀中早已註定。
    追求愛情,熱衷宮鬥,高貴妃一生的悲劇在那場選秀中早已註定。可悲的是她選擇了波譎雲詭的後宮,就像她說的,她的一生就如痴夢一場。選秀時,皇上還是四王爺,和她一起的有家勢更為顯赫的富察家的女兒,還有 王爺有青梅竹馬之情的如懿,王爺的眼裡並沒有看見她。
  • 甄嬛傳皇帝和後宮的小主們真的有感情麼,皇帝真的付出過真心麼
    甄嬛傳以演員精湛的演技和精彩的劇情,讓人百追不厭,為之津津樂道。但皇帝到底後宮需要什么女人,是真的需要相互交心的感情麼。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何況是後宮呢,其實第一集,皇帝選秀女時,皇帝和太后商議議程時,就已經給出了答案,有三個原因:一、是皇帝後宮妃嬪匱乏,就那麼幾位皇帝還是阿哥時的老人,皇帝剛繼位時,太后讓皇帝多去後宮走走,皇帝總說政務忙,太后就認為是後宮的妃嬪都是老人,皇帝對這些妃嬪已經沒有了興趣,沒有了欲望
  • 《甄嬛傳》:皇上的結局,就藏在太后臨死前留下的八字詛咒裡
    《甄嬛傳》中太后剛出場時,看起來是一個慈眉善目,吃齋念佛,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她和皇帝的一番對話,卻徹底暴露出,這對皇家母子之間的矛盾有多深。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這對母子的愛恨情仇。在《甄嬛傳》中,也可以看到這對母子的相處模式。
  • 如懿傳:皇帝為何讓身為太后的甄嬛住壽康宮,而並非慈寧宮呢?
    如懿傳:皇帝為何讓身為太后的甄嬛住壽康宮,而並非慈寧宮呢?甄嬛並非是皇帝弘曆的親生母親,而是養母。看過《甄嬛傳》的人相信都知道,甄嬛回宮之後先帝便把弘曆交給她撫養,對外宣稱兩人是親生母子,但實際上甄嬛只是他的養母。
  • 《甄嬛傳》皇上選秀時,為何安陵容身邊會飛來一隻蝴蝶?
    《甄嬛傳》中選秀入宮一事,在今日我們看來,荒謬又無趣,一旦入宮後,你的一輩子都將困守在這座金碧輝煌的宮殿中。但在古時,入宮女子所代表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家族的榮辱都繫於一人身上。她禮貌地辭別皇上和太后,並且祝願對方安康。這樣回應不由得讓太后高看一眼,選秀選的不僅僅是容貌,更重要的是品行,懂規矩之人,無論放在哪裡,都不會讓人討厭。
  • 甄嬛傳:甄嬛本不想入宮,為什麼不在太后用貓試探時,失態落選?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2期:前面講到了雍正帝跟太后的一場談話,正所謂高人過招,雖不見血,但刀刀斃命。談話的最後,倆人敲定了即將舉行的一件事——選秀!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在對待入宮這件事上,為什麼三個人的態度各不相同?而最不想入宮的甄嬛,明明怕貓,卻在面對太后試探時,表現得很淡定,她真的是不想入宮嗎?
  • 《甄嬛傳》:沒有甄嬛與華妃,就沒有沈眉莊與溫實初
    在《甄嬛傳》中,甄嬛與沈眉莊兩個人就像親姐妹一樣,即使兩個人都是後宮妃子,都沒有什麼爭鬥。沈眉莊選秀進宮的時候,就被皇帝注意到了,這件事被華妃指導過後,就想方設法的陷害沈眉莊,說她假裝懷孕,當時的皇帝才剛剛寵幸她,被華妃告了一狀就被皇帝禁足了。
  • 甄嬛傳:她入宮就註定了成為棋子也被擺布的命運,終究走出一片天
    無論是電視劇版的《甄嬛傳》,還是小說,作者想要表達的其實就是一個「情」字,所以選取了選入後宮的女子,她們的人生沉浮,以及為了家族,為了生存,為了孩子,在爭奪後宮中唯一的男主人——皇帝的關注和寵愛。但是限於電視劇展現上的局限,刪掉了不少人物和劇情,對一些人物也都做出了合併和調整。
  • 同樣是婆媳關係,為什麼《甄嬛傳》中眉莊和太后的關係那麼親?
    眉莊看過《甄嬛傳》的朋友都知道,太后和眉莊的關係很不一般,比較親。這個在選秀的時候咱們也能看得出來。甄嬛、安陵容、夏迎春、眉莊,這些主要的人物出場之後,太后唯獨對眉莊是非常接受。直接主張就把她納到後宮當中,這就講到一個眼緣的問題。眉莊和甄嬛旗鼓相當,各有特色,為啥太后就看上這個眉莊不太喜歡甄嬛呢?
  • 甄嬛傳:夏冬春囂張跋扈,卻不知在皇帝心中她連宮女都不如
    甄嬛傳:夏冬春囂張跋扈,卻不知在皇帝心中她連宮女都不如《甄嬛傳》是近些年的一部非常火爆的宮鬥劇,可以說這部劇是宮鬥劇中的經典之作,這部劇中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特點,場景之類的也非常考究,也正是因為如此這部劇才會如此火爆,三刷四刷它的大有人在。
  • 後宮站隊,母子套路,看《甄嬛傳》裡的隱藏細節
    一張賞花圖暗示了,後宮眾人的結局;一輪母子套路信息量竟然如此複雜;《甄嬛傳》裡這些細節,你知道嗎2.冥冥中註定,你是我的女兒溫宜公主或許註定就是端妃的女兒溫宜生辰,端妃把自己的陪嫁項圈送給了溫宜(皇上神情尷尬)(太后要用冰這點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