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議的《三十而已》中顧佳、許幻山和林有有的感情糾葛讓人們再次直面婚外情問題。
很多女人說:顧佳那麼完美,許幻山為啥還要出軌?
我想說的是,這世上本沒有完美的人,而且,出軌是不需要理由的。
顧佳的完美也只是客觀上的完美,女人視角裡的完美,如果站在男性的視角會發現她很多不討喜的地方。
顧佳表面上看是全職太太,事實上卻像極了垂簾聽政的太后,許幻山是設計型人才,而顧佳是經營型人才,兩個人如果配合得好就是互補型夫妻,但顧佳太想改變許幻山, 總喜歡讓許放炮按照她的想法做事,住在富人區,就以為自己也成為有錢人,竭力巴結太太圈通過攀附權貴達到實現她成為上流社會中一員的夢想,這被別人看作是一種能力,但在許幻山來講,這更像是他理想生活的一副繩索…………
當然,以上的觀點是作為部分男性視角的結果,如果有人因此說喬治黑顧佳,我也不過多解釋,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果也不同。
事實上,哪怕是所有視角都認為顧佳完美,也難逃她被出軌的可能性,因為出軌是不需要理由的。
婚外情說白了是人動物性的本能使然。只不過,因為有道德的約束,因為有婚姻制度的規範,很多人通過自律避免了婚外情的發生。
有人可能會說我為婚外情洗白,不存在洗不洗白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真相如此。
昨天有位朋友說了這樣一段話:如果沒有道德和法律的約束,如果從古至今婚外情都是合法也合理的,我相信99%的人會出軌。
這話說得雖然有點脫離現實,畢竟我們還是有道德規範和法律約束來保護婚姻制度的社會,所以出軌是有一定成本的。
但是如果出軌的成本和風險為零,那將會如何呢?結果可想而知。
正是因為人類的文明約束了很多不利於人類和諧發展的行為,所以婚外情對於婚姻和個人來說無論從名譽還是利益方面都是具有一定成本的冒險。
但介於法律對婚外情的事實認定比較複雜,所以很多婚外情抱著只要沒有捉姦在床就打死都不認的態度不斷地發生著。
這樣一來,婚外情的風險明顯降低,大不了回家吵幾次,但吵架的煩惱最後都被婚外情的刺激所抵消。
不管顧佳完美不完美,經濟條件還不錯的許幻山都有可能出軌。
很多感情問題其實都可以用錢擺平,擺不平的不是你不夠有錢,就是你不夠窮。
畢竟不論男女人,其個人價值和魅力多半與錢有關。
顧佳的完美主要體現在她家裡家外的全能,很多人認為顧佳把許放炮保護得很好,是許放炮強有力的事業支撐,但是換個角度想,大部分人都想在生活中體現自我價值,而許放炮在自己的事業中無疑扮演了一個執行者的角色,而且顧佳做很多事情都是以通知許放炮的姿態行事,這在男人的定義來說就是強勢。
當然,女人們有不同的看法:如果男人能獨當一面,女人誰不想小鳥依人?但事實上顧佳的強勢真還不是許放炮能力不行逼出來的,她本身就是一個自我意識很強的人。
巴結太太們進太太圈都是顧佳很積極地在做,許放炮更滿足於安逸穩定的生活,是顧佳自己想向上攀升,用盡全力想成為上流社會的人。她一邊巴結太太圈,通過取悅對方來達成自己的目的,另一邊她又看不起太太圈的女人,內心還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認為自己比太太圈的太太們清高,孰不知太太圈的太太們之所以能成為上流社會的人,能力可能也不會比顧佳差多少。
顧佳其實很矛盾,又想躋身於上流社會,又還願意承認自己的卑躬屈膝,事實上她在巴結太太們的時候,清高和志氣早就蕩然無存。
顧佳總是以我最正確我最牛的心態自居,這樣的人設其實很招人討厭,跟她在一起的人會壓力很大,她本應該選擇一個跟她能力相當的男人做夫妻,但她偏偏選擇了許放炮,為什麼?因為許放炮能使她有一種優越感,她需要這樣的優越感。
顧佳是注重自我感受的人,她的行事方式是不需要和別人商量的風格。
我想讓家庭變得更好,所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
但對於許放炮來說,踮起腳尖去攀附權貴的生活並沒有多大的意思。
說到底兩個人的價值觀還是很不相同的。
我不批判顧佳的生活態度,也不批判許幻山的人生理想,許放炮的出軌,是任憑誰也能出來罵幾句的過錯,但顧佳的人設,其實是只是看上去完美,如果真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近距離相處,恐怕會很累很累。
因為生活不需要完美,生活是河流,浩浩東去的流水會澆灌百花千葉,也會捲走泥沙雜草,時而渾濁,時而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