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了幾天,終於回來了,不會開車,外出只能坐公交了。
第一次坐了brt,卻不清楚如何乘坐,有點丟人,好在當時就我們爺倆兒,沒別人看見。售票員也許見慣了這樣的情形,也沒什麼異樣。
小傢伙倒是很開心,充滿了好奇,問東問西的,他哪兒知道我的難堪。
這幾天陪著孩子不停的坐車,回了老家,到了西海岸,淋了雨,也衝了浪,累是累了點,但是快樂還是根本。今天要和朋友們交流的並不在於這些,重點說一下我回家的最後一站所經歷的一件小事,希望能和朋友們有所共鳴。
下了brt,我和兒子快速的奔向轉乘車站,天實在是太熱了,能早點坐上車回家最好了,就算到了車站臨時沒有車,候車室也要比外面涼快得多。
距離車站不太遠的地方,有個男人在喊著「到哪到哪了」,這正是我要回家的地方。我一般沒有約車是不會在站外面坐車的,都是選擇在車站乘坐客車,我一直覺得還是車站比較穩妥。
但是這人反覆的在那喊,於是就順口說了要去的地方。這人馬上攔住我們,說:「不用進站,這有車,馬上走,就在門口等吧。」
他充滿熱情的說著,再加上現在疫情防控期間,進入車站還要測體溫、檢驗行李的,我本身也很累,兒子都走不動了,反正是要坐這班車,心想在哪還不都是一樣。
於是我們爺倆兒就跟著拉客的人到了路邊等車。
看到了我們縣城的班車出來了,我兒子首先奔向了客車,我也是打算要上去的,拉客男人趕緊攔著我們的說:「不是這輛,等一下。」
我疑惑地看著他,他趕緊的解釋說:「不是這輛,馬上來,等一等。」
我一下明白了,我說你那車是不是過路的,到哪兒的?他說是的,有了些許的不太自然。
我也沒說什麼,他說的這趟班車我原來也是常坐,儘管不是我們縣城車站的車,但是一天也是好幾班次。
通過和這位跟車拉客的交流,這車的路線現在改了,正好經過我的門市,也是值得,那就等一等吧。
在我們等車的間隙中,他又喊了三個人,來到了距離車站稍遠一點的站牌處等著,應該是害怕車站的人發現吧。想著能直接到家,等一下也不算什麼,也沒怎麼在意,倒是兒子在那吵吵鬧鬧的要早點坐車回家,看著他通紅的小臉上滿滿的汗珠,也是盼著車能快點來到。
大約有二十分鐘樣子,客車終於來了,這時候,候車的幾位乘客和我們一樣,都大汗淋淋,焦躁不安了。
到了車上,我兒子說了一句:「終於上車了,不過這車座好破呀!」
這車座椅是我目前見過比較破的了,也許還是我前幾年坐過的那批車。有個別的座位竟然都是散開的,就不要說安全帶了,就是擺設,我擺弄了半天也沒把兒子和我的扣好,只能放棄了。
車子緩緩的發動起來,空調也開了,儘管不是很涼,但是和車外就是冰火兩重天的感覺了。
我拿出了錢,準備好車費,跟車員一會兒要來收錢的。
剛拿出來,跟車這位就過來要了:「兩個人三十。」
跟車這位就是剛才在站外拉客的那名男子。
我看了看手上的錢,問道:「我和孩子,怎麼能三十呢?」
跟車人說:「你放心好了,不會多要的,都是十五,兩個三十。」
「我知道是十五呀,我這孩子你看看多大,有一米四嗎?怎麼也不能是全票吧?」我和跟車員分辯著,有些急躁。
跟車的又說道:「哪有賣半票的,我們不會多收錢的,他這不也坐了一個座位的嗎?你也不用講了,三十。」
我又大聲的對他說道:「我這幾天不管到去,不管坐在路邊等的車還是在車站打票坐的車,我那小孩全是半價,我也不是給你講價,坐車給錢,該多少我付多少,我坐車還能不給錢嗎?你說三十,今天這個錢我給你,但是我要和你講清楚,你這麼做是不對的!天這麼熱,我也不想為這幾塊錢在這爭論,你這趟車也是我最後一次坐,這根本不能坐了。」
說完我重新點了三十塊錢遞給了他,他欲言又止,但是最終還是什麼也沒說。
我一句話都不想再和他多說,歪著身子,轉過了頭去。
還是我兒子有骨氣,和我說道:「爸爸,這破車,咱不坐了。」
我摸摸了他的頭,示意他好好地坐穩了。
說實話,要是十幾年前或者就我自己一個人,我真就下去了,或者直接就和他們爭論下去,但是現在不行,帶著孩子,天有這麼熱,不能讓孩子跟著受罪,就當是孩子長大了,個子高了,幾塊錢的事,就當是票價沒有降價(原來是十八元)。
也就是一時氣惱罷了,想開就算了。
我想常出門坐大巴的朋友都有這方面的經歷,有的甚至就是有意的在站外坐車。
客運老闆也是希望乘客不要進站買票,我想應該是利益分配的問題。
客車方面在乘客下車的時候都會派發名片,以便於以後聯繫好在哪裡、什麼時間能更好的的乘坐車,一般在站外坐車也都是有相當的優惠,時間、票價都相對比較靈活,所以說就造成了站外坐車的現象。
當然,也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像我這樣不愉快的問題,站外就不好解決,站內買票是不會存在這些問題的,有了問題也便於處理。
現在的公交也好,出租也罷,相對的越來越規範,從業者不管是老闆還是員工,職業素養也是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還是有一些營運車輛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鋌而走險、做一些違規甚至違法的事,也許短時間的利益得到了極大的保證,但是從長遠來看一定沒有他的立足之地。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所乘坐的客車多少年沒有更換,越來越破就說的過去了,他追求的角度不是從乘客的位置考慮,他所關注的只是一天的營收而已,也許有一天他就會在這個行業消失,如果沒有由裡及外、從上而下的改變,這一天應該說很快!
也提醒各位朋友,以我為戒,乘車不要怕麻煩,走規範的程序,儘量到正規車站乘車,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和權益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