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 心情喜悅的時候,漫天神佛為什麼總愛撒花瓣?

2020-10-03 小新知識堂

文 | 趙玉柱

晚上回家,小朋友一臉通紅,氣咻咻的。問他怎麼了,憋了好一陣子才告訴我,班裡另外一組的同學太扯了,胡說八道,說得天花亂墜,就是不講道理。

我一頭霧水,接連追問他,才知道班裡搞了場辯論賽,老師想讓他們從辯論中學會論證、說理,結果,同學們初涉辯壇,言語之矛你來我去,幾回合下來,拼出了真火。

吃完晚飯了,小傢伙的火氣還是不消,估計是辯論時傷了自尊,聽他嘴裡不停念叨:「別看他們說得天花亂墜,就沒一句話說在點子上。」

為了緩解這個火氣十足的局面,我把話頭接過來,跟他說:「你說人家辯論是『天花亂墜』,是在誇人家嗎?」小傢伙有點傻眼:「怎麼就是誇他們,明明是他們胡說八道,完全沒理。」

我繃著臉,把笑擠在嘴角,跟他說:「看來你們都不知道這個成語的故事。我們現在用這個成語,確實有指責別人說話誇張的意思,但它最初可是用來誇人的,說一個人講話精彩動聽呢。天花亂墜的故事,你得好好聽聽。」

天花亂墜這個詞和佛教有關,是天上的神佛高興之後,往人間撒花呢。

故事要從南北朝說起。那時候,上至皇帝,下到平民,大家都信仰佛教,並且都非常虔誠,這其中,梁武帝蕭衍就是其中最虔誠的信徒之一。為了自己的信仰,他幹過一件讓全體國民都驚訝的事情——捨身。啥是捨身呢?就是為了向大家表明心跡,證明自己特別真誠,捨棄日常生活,去寺廟裡剃個光頭苦修。

這種事,普通人做可以,他可是皇帝啊!皇帝去廟裡修行了,國家怎麼辦?顯然有些荒唐。大臣們為了讓皇帝能回來繼續「為人民服務」,只好拿一大筆錢獻給寺廟,把他贖回來。這樣,他才流著眼淚,老大不樂意地回朝,繼續做皇帝。

史書記載,他前後捨身了四次,都是去自己出資修建的同泰寺修行的。你們學校裡要求你們背的《聲律啟蒙》裡,有一句「梁帝講經同泰寺,漢皇置酒未央宮」,說得就是他經常往同泰寺跑的事情。你背過杜牧的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有沒有懷疑過,南朝哪裡來那麼多寺廟呢?有學者研究過,這些寺廟有相當大一部分,都是他親自出資,或者贖身的錢修的。

那這和天花亂墜有什麼關係呢?這個梁武帝不是愛往寺廟裡跑嗎,不是念經修行,就是聽法師講經。據說,有一次,他在聽雲光法師講誦《涅槃經》,法師講得太精彩了,感動了天上的神佛,講至精微奧妙,天上紛紛揚揚就墜落下無數花瓣。

其實,如果認真看《西遊記》,裡面也有天花亂墜的。書中第八回,孫悟空被困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之後,如來佛祖在靈山組織召開盂蘭盆會。大會盛況空前,陳設百樣奇花、千般異果。諸佛、菩薩、尊者都十分珍惜這次學習機會,紛紛獻詩表示感謝。「那如來微開善口,敷演大法,宣揚正果,講的是三乘錄典,五蘊楞嚴。但見那天龍圍繞,花雨繽紛。」

不光東方的佛教會有天花亂墜,天主教的經典中也有這種故事。《聖經》上就記載了耶穌嚴格遵守上帝的旨意行事,勸善濟困,上帝非常高興,從天上降下花瓣,音樂從地底的泉水中湧了出來。這麼看,東西方的神,都熱愛花瓣,遇到內心喜悅的事情,也不矜持,盡情地用花瓣表達自己的喜悅。

梁武帝這麼虔誠,是不是也得到神佛的祝福了呢,好像並沒有。據說有高人看穿了他的內心,認為他是一個偽信徒,並沒有領悟佛法的真諦。這個人就是號稱禪宗初祖的菩提達摩。公元520年,達摩來到中國傳法弘道,很快就見到了梁武帝。梁武帝接待達摩的規格很高,也很認真地請教達摩,自己如此虔誠修行,是不是稱得上功德無量。達摩聽了梁武帝的話,覺得他對佛法談不上有什麼深刻的領悟,很快就離開皇宮,去尋找面壁修行的地方去了。

很可能,在達摩的眼中,梁武帝雖然給寺廟捐贈了很多錢財,但並沒有理解佛法的真諦。這麼看來,梁武帝宣揚自己的虔誠,也有些像是自我吹噓,說得「天花亂墜」。

在他身上,「天花亂墜」這個詞,還真是經歷了從精彩絕倫到誇張、虛浮的轉變,以後,你再用這個詞,可以馬上想到這個有些荒唐的皇帝。

歷史上,如果一個皇帝太過荒唐,經常會死得很慘,不得善終,梁武帝那麼信佛,也沒逃過這個規律。他統治末期,將軍侯景的叛軍攻陷建康城,把他圍困、囚禁在宮殿裡,斷絕了宮裡的食物供應,梁武帝臨終前,想吃一口蜂蜜而不可得,餓死在城中。

可能是後來的人們覺得,說得好聽,不如做得踏實,「天花亂墜」這個成語的地位慢慢也一落千丈,和「不著邊際」「信口雌黃」混到了一起,成了它們的近義詞,且互為近義詞。

「講起這個詞和這個故事,是不是讓人唏噓不已啊」,我跟小傢伙說,「老師讓你們辯論,是為了把道理講明白,結果,反倒把你們的火氣給講出來了,原本要有理有據,給變成了天花亂墜。老師要是知道了,不知道該不該啞然失笑呢?」

-END-

責編丨杜普

編輯 | 鄧茜

實習編輯 | 姚佳欣

相關焦點

  • 成語故事:殺雞駭猴
    【成語】:殺雞駭猴【拼音】:shā jī hài hóu【解釋】:傳說猴子怕見血,馴猴的人便殺雞放血來恐嚇猴子。比喻用懲罰某個個體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成語故事】:>這個成語,出自清代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
  • 成語故事:坐享其成
    【成語】:坐享其成【拼音】:zuò xiǎng qí chéng【解釋】:享:享受;成:成果。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別人取得的成果。【成語故事】:趙利見趙王面帶喜悅之色,便又急忙補充說:答應是答應,但不要高興地答應,如果魏國覺察出我們的用心,就會把攻打中山國的計劃取消。所以要裝作無可奈何的樣子,說:魏兩國是友邦,能不借路嗎?
  • 成語故事:自食其果
    【成語】:自食其果【拼音】:zì shí qí guǒ【解釋】:指自己做了壞事,自己受到損害或懲罰。【成語故事】:這個時候,來了位高級軍官的兒子,那位和尚看他穿著打扮非常氣派,便立刻滿臉笑容、畢恭畢敬地走上前招待。丘浚看到這一切很生氣,等到那個軍官的兒子離開後,憤怒地問和尚說:你為什麼對我這樣不客氣,而對他又那麼好呢?和尚口才很好,說:你誤解了!我表面上對他客氣,但內心未必對他客氣;而內心對他客氣的,就沒必要表面客氣。
  • 成語故事:後起之秀
    【成語】: 後起之秀【拼音】: hòu qǐ zhī xiù【解釋】: 後來出現的或新成長起來的優秀人物。【成語故事】:他的舅父範寧,是當時著名的經學家,對王忱也很器重,有著名文士拜訪,他總讓王忱到場接待。有一次,王忱去看望舅舅,遇到了比他早出名的張玄。舅舅要他倆交談交談。張玄早就聽說王忱志趣不凡,很想與他談談。他年齡比王忱要大,自然希望王忱先給自己打招呼,就端正地坐著等候。不料,王忱見張玄這等模樣,看不上眼.也默默坐著,一言不發。
  • 從源頭學成語06:閉門思過
    孕兒健長推出從源頭學成語,每周跟讀者們分享幾個有趣的成語故事。今天講的成語是「閉門思過」。具體信息如下: 成語:閉門思過讀音:bì mén sī guò 後引用為成語。本義為關起門來思考自己的過錯,比喻自我反省,改過自新。過:過失。 事件過程: 西漢昭帝時,燕人韓延壽在左馮翊擔任太守。有一次,他到高陵縣巡視,碰到兄弟倆向他告狀。其中一個說:「我弟弟佔了我的耕地。」另一個說:「這地本來就是爹媽在世時分給我的,哥哥不講理,硬說是分給他的。」
  • 弘揚中國文化學習成語故事《杯弓蛇影》
    杯弓蛇影[bēi gōng shé yǐng]弘揚中國文化杯弓蛇影,是由寓言故事演化而來的複句式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見於東漢學者應劭的《風俗通義·怪神》,《晉書·樂廣傳》又有類似故事記載。杯弓蛇影原義是將映在酒杯裡的弓影誤認為蛇,後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成語故事晉朝有一個叫樂廣的人,非常喜歡結交朋友,並經常請朋友到家裡喝酒聊天。一天,樂廣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宴請賓客,大廳中觥籌交錯,異常熱鬧,大家猜拳行令,飲酒作樂。
  • 成語故事 | 一個日本學生:我愛中國文化,卻僅了解「九牛一毛」
    句子好造,意思犯迷糊,問我:「這也算是個成語嗎?它的意思就是九頭牛身上的一根毛嗎?為什麼是九頭牛呢?如果就這麼簡單,怎麼還拿出來讓我們學習呢?」一肚子的問題!他感覺給這樣一個過分簡單的成語羞辱了,本以為漢語充滿神奇和玄奧,猛然遇到這樣一個簡單上口的詞,難免生出輕慢。
  • 幾部從頭甜到尾的現言寵文,冷冷的狗糧漫天撒下,看著很贊哦
    冷冷的狗糧漫天撒下。嗚嗚~~~~(>_<)~~~~好想要一個懷孕了,給自己打球看的老公!主要說,追女神的男人,和女神打球後,都虐成了哥們,後來女神被一個整天用球撩她的男人娶回來家。女主是一個很強勢的女人,敢愛敢恨,膚白貌美,且.心眼壞可能我一直很欣賞這樣的女人,所以很喜歡女主,裡面有一個機器人,賊萌了。排雷:有一個女配,不是很喜歡她,但她也沒起啥作用,就推動情節發展。雙處放心。歡迎關注愛看小說的飛機,觀看更多優質書單,從此告別書荒。
  • 喜悅,也可以傷心麼
    一、範進中舉的故事以前讀書的時候都看過一個故事,叫做範進中舉,他特別喜歡學習,期望能考中,所以他數十年不停的學習考試學習考試。最後當他年老的時候終於一不小心就考上了舉人,然而當差人給他送喜報的時候,他實在是太開心了,這種感受無以言表,以至於一不小心就過去了。
  • 《錦衣之下番外132》陸繹長廊舞劍,漫天桃花,今夏院中坐
    "陸繹當然知道袁今夏喜歡銀子,總不能直接給銀子吧,多俗啊。正好此刻,他們行至金店,岑福不走了,指著金店,讓陸繹瞧。陸繹捶了捶腦袋,他怎麼忘了,金器保值,她肯定喜歡,金店不錯。"岑福,你還是適合做錦衣衛。"陸繹即刻抬腳進金店,陸繹變臉,就是這麼快。
  • 成語新體驗
    有個成語叫「令人髮指」,我過去一直以為這個成語僅僅是指令人感到恐懼和憤怒的意思。有了這次經歷,我有了切身的體驗,才知道,這個成語裡的「發」就是頭髮,「發指」就是頭髮豎起來。原來人在極度驚恐的瞬間,頭髮是真的會豎起來的。這個成語表達的非常形象。還有個詞叫「怒髮衝冠」,是說發怒的時候,頭髮直豎,把帽子都能頂起來。過去也一直以為是誇張的說法,無非表達一種極度憤怒的心情。
  • 成語故事:春風風人
    近義詞:如坐春風、春風夏雨// 成語故事 //成語典故出自漢·劉向《說苑·貴德》:「管仲上車曰:『嗟茲乎,我窮必矣!齊相管仲在迎接他的時候問他:「您擔任相國的時候,門下有多少賓客?」孟簡子回答:「有三千多人吧。」管仲又問:「現在隨您來齊國的有幾個人?」
  • 邯鄲學步成語故事
    後來這個故事演化為成語——邯鄲學步,比喻模仿別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領也丟掉了。這是一個流傳的很廣的故事。看來這已經是一個婦孺皆知的故事了。流傳的廣泛固然是好事,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夠忽視這個故事在今天的啟示意義。如今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人們生活,照抄照搬西方的傾向嚴重,忽視了自身的特點,結果學得不倫不類。
  • 故事:至少大多數時候,他們註定沒辦法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
    那個時候有誰站出來了嗎?但葉修看起來對那些輿論完全不在乎。說到底,喻文州想,他也只不過是個自私的人。沒有多少人能像葉修那樣完全純粹地享受榮耀這個遊戲。至少大多數時候,他們註定沒辦法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喻文州有時候覺得他對葉修未免關注過多,大部分時候他參不透這種感覺是什麼,作為藍雨的隊長他也沒這個閒心去琢磨,但是作為喻文州個人,他卻忍不住去想。葉修對他而言算什麼?可敬的前輩,可敬的對手。除此之外呢?喻文州想著覺得心煩,不想卻總覺得心裡有根刺,讓他覺得心癢。那時他篤定下個賽季還會和葉修見面。而他想不清的事,也總會想得清。
  • 成語故事:一事無成
    【成語】:一事無成【拼音】:yī shì wú chéng【解釋】:連一樣事情也沒有做成。指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無成就。【成語故事】: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官員的官運很不好,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順利,因此他常常出去散心。
  • 成語故事:一身是膽
    【成語】:一身是膽【拼音】:yī shēn shì dǎn【解釋】: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成語故事】:這個成語形容那些身臨險境而從容不迫的人。
  • 成語故事:一言為定
    【成語】:一言為定【拼音】:yī yán wéi dìng【解釋】:一句話說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說話算數,決不反悔。【成語故事】:這個成語指說到做到,不再變動。
  • 老譚講成語故事之越俎代庖
    相傳在遠古時候,在陽城有一位很有才能、很有修養的人,名叫許由。他在萁山隱居,人們都很敬佩他。當時堯帝想把帝位讓給許由,堯帝對他說:「你看天上的日月已經出來了,這時還不熄滅火光,它的光同日月相比起來,太渺小了!天上的及時雨已經降落了,這時還要人工去灌溉,難道不是徒勞嗎?先生很有才華,要是當了帝王,一定會治理好天下。
  • 成語故事:放虎歸山
    【成語】:放虎歸山【拼音】:fàng hǔ guī shān【解釋】: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成語故事】:這個成語比喻放走敵人,留下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