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亮鵝兒就出門了
東方剛現魚肚白,晨光灑在掛著露珠的梧桐葉上 ,像夜空來不及褪盡的閃閃星光。雀鳥剛出巢來,還打著呵欠,伸著懶腰。小水泥路邊上的茅草,又偷偷的瘋長了一夜,託著清晨的露水,遮住了張大爺進出小院的腳印。
每天這個時候,張大爺都會趕著一群鵝嘎嘎嘎的走出院門,走向青草依依的河邊。微涼的河風輕拂,清新的空氣,溼溼的,浸著青草的味兒。鵝兒在晨光的輝映下實在是白得可愛,猶如朵朵白雲被鍍上淡淡金邊。這時候,它們總是興奮的伸長脖子,昂起頭放聲歌唱。嘎嘎嘎的聲音在清晨裡格外的響亮,驚飛了樹上的鳥兒,驚起了熟睡的雞鴨。沉睡了一夜的鄉村,又開始熱鬧起來。
屋頂上升起的屢屢炊煙,盤旋一會兒,乘著晨風一絲絲沒入山林。張大爺最是喜歡這樣的早晨,幾十年的農村生活,讓他習慣了早起出門,直到老伴喊吃早飯了,這才回家。
清晨寧靜的鄉村
鄉村的清晨十分寧靜,整個灣裡總共只有五棟小樓五戶人家,但那幾戶都搬進了城市,早已無人居住。張大爺個子不高,歲月使他的後背略顯彎曲,古銅色的面龐刻滿溝壑,眼睛很有神述說著倔強,年雖七十,不過身體卻非常好。老伴兒姓黃,比他小三歲,身體也還硬朗,老兩口年輕時是村裡出了名的能幹人。兒子張幹今年四十出頭,正如他的名字一樣很能幹,在主城一家銀行上班。兒媳溫柔賢惠,和張幹在同一家銀行工作。
十八年前為了幫忙帶孫子,他們到城裡和兒子住在一起,那時張大爺還年輕,會一手木匠活。老伴帶孫子,他就到建築工地上支木,也掙了不少錢,十年前就在老家蓋起了一座漂亮的小樓。漸漸的年齡大了,張大爺不再打工,老兩口常年和兒子一家住在一起。
可能跟很多老年人一樣,和年輕人住在一起,因起居習慣,飲食習慣不同,老兩口覺得簡直就是折磨。年輕人口味重,老年人喜歡吃得清淡,辛辛苦苦做一桌菜,卻不合年輕人口味,往往弄得不歡而散。老年人喜歡早起,年輕人喜歡睡懶覺,有時一大早起來做的早餐,到中午也沒人吃。張大爺和老伴兒都經歷過苦難,所以非常節約,剩菜剩飯,老是捨不得倒掉,有時吃了幾頓了還在吃,也因此經常和兒媳鬧矛盾。
有一次兒子過生日,宴請親朋好友,在酒店裡辦了兩桌,結果菜剩了不少。老兩口把剩下的菜打包回家,可兒媳認為這麼多人吃過的,不衛生,堅決不要。第二天,兒媳硬是把打包回來的剩菜,倒進了垃圾桶,婆媳倆因此大鬧了一場。正好孫子也上中學了,不再要人照顧,他們一氣之下,收拾了衣物,起身就回了老家,算來已經五年了。
自家的田地幾年前已流轉出去種上了檸檬,張大爺把別人家的荒地整理了兩畝出來,種上了稻穀和玉米,季節上的蔬菜也種了不少。雞鴨鵝算起來也養有30多隻。從此荒廢了十多年的小院又鬧騰了起來。
都說遠香近臭,父母怎麼可能放心得下兒子一家。兒子和兒媳都在銀行裡坐櫃檯,長期吹空調,經常喊肩膀疼痛。張大爺聽說鵝蛋煮排風藤能夠除風去溼,長期食用對他們的肩周炎有好處。張大爺只要湊齊了20多個鵝蛋,割上一捆排風藤就給兒子送去,偶爾還順便提上一隻雞或是一袋米,一大捆新鮮蔬菜。有時扛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在公路邊等客車,有熟人調侃道:「老張頭,又進城去看兒媳婦啊!」老大爺感到既驕傲又幸福,「養生餵得多,哪裡吃得完喲,給娃兒送點去。」自從回到老家,種上了地,老兩口精氣神十足,覺得只有土地才能給他們存在感。
收穫了土特產忙給兒子打電話
寒來暑往,兒子兒媳漸漸感覺不對勁。老爺子每次送東西來,他們都笑納,還高高興興的陪老爺子玩兒,極盡孝道。越是這樣,老爺子送東西的頻率越高,家裡養的雞鴨鵝越多。看著老父母日漸衰老,兒子兒媳心裡隱隱作痛。可老父親送來的東西不要吧,怕傷了他們的心,要吧,又怕他們過分辛苦。小兩口在城裡銀行上班,收入也不低,用不著兩老人家這麼辛苦。他們決定再買一套房子,把兩老人安置在城裡來住。
那天張幹一家三口開車回到老家,在飯桌上,兒媳把這個想法說了出來,立刻就遭到兩老人的反對,「進什麼城喲!趁我們還能動,多幹幾年。」尤其是張大爺,意見最大,「都說落葉歸根,都這把年紀了還進什麼城,到時候死了還不是要回到農村來。農村空氣好,交通又方便,吃的是無公害蔬菜哪點不好?」兒媳苦苦相勸,「你們年齡大了,單家獨戶的,我們不放心。何況城裡的醫療條件好得多,萬一生病,也好及時送醫。」一番爭論沒有結果,張大爺老兩口反正不進城。
過了些日子,張大爺還像往常一樣,提著大包小包的進城,給張幹送東西去。兒子接過東西臉色很難看,一副極不歡迎的樣子。兒媳婦拉著個臉還說:「爸,你花這麼多車費送這些東西,我們也不愛吃,何況城裡什麼買不到啊!可惜了車費錢。」兒子接過話很生氣地說:「我每月給你們1000元錢,是給你們養老的,不是讓你拿來坐車耍的。」
張大爺坐在回家的車上,一遍又一遍的想著兒子和兒媳說的話,心裡很不是滋味。自從那次張幹回家勸兩老人進城不成之後。小兩口就商量,不能再要老人的東西了,擔心他們會累出病來,就想出了這招。從此老張頭很少進城,稻田不種了,就養了幾隻家禽,種了一點小菜。可張幹他們哪裡想到,從此老父母覺得自己沒有了生存的價值,心裡很不快樂,衰老得更快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張大爺也越發蒼老,最終老兩口沒有進城去居住,只是張幹和媳婦回家的次數更多了。
雞鴨鵝野外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