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3集唐僧與悟空的矛盾進一步激化,白虎嶺的白骨精
話說唐僧師徒路過五莊觀,悟空因為衝動,推倒了人參果樹。鎮元子法力高強,扣押了唐僧讓悟空求醫活樹。在觀音菩薩的幫助下,人參果樹被救活,眾人皆大歡喜,一行人準備繼續西行。但是鎮元子與悟空剛剛結拜,二人可謂是不打不相識,情投意合,鎮元子不肯放悟空西去,強行讓一行人留宿下來。一連停留了五六日,唐僧取經心重,漸漸不耐煩起來,最後以緊箍咒威脅,悟空才肯領著師徒繼續出發。
-
第六十九集唐僧的第二個徒弟,唐僧真得不喝酒麼
話說悟空奉唐僧之命,第二次來到福陵山,在與妖怪的戰鬥中,悟空說自己如今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不曾想豬剛鬣一聽到取經人的字樣,便立馬丟了武器,對悟空唱個大喏,還問取經人在何處,麻煩引薦引薦。悟空便問,為何要見唐僧。
-
一紙貶書——孫悟空為何被趕回花果山?
唐僧惱怒之下,寫下一紙貶書,與孫悟空斷絕師徒關係,將孫悟空趕回花果山,起因自然是孫悟空「屢次行兇」,一而再、再而三「殺生」,嚴重違反了佛門清規戒律。孫悟空火眼金睛,妖魔鬼怪在他面前自然無所遁形,唐僧雖是金蟬子轉世,但在當時還是凡眼肉身,尚未成佛,識不得妖魔鬼怪,作為佛門弟子,眼睜睜地看著三條鮮活的「人命」先後喪於大徒弟金箍棒下,胸中難免怒氣難平,將其趕出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
第一百集神仙道統的劃分,悟空生氣的原因
話說唐僧師徒來到五莊觀,被鎮元大仙的兩個童子接待,幾人進了觀內,發現此地主人供奉的牌位上並沒有神天神仙,只有天地二字。唐僧不解,問其何意。童子回答說,諸天神仙還不配讓觀主供奉,只有天地值得敬拜。唐僧又問起觀主的行蹤,童子說被元始天尊邀請去聽講混元道果了,聽到這裡悟空就忍不住生氣起來。悟空張口罵到,兩個臊道童,少在這裡扯什麼空心架子,彌羅宮中哪有什麼太乙天仙,元始天尊請個潑牛蹄子講什麼道。悟空為何如此生氣,究竟童子說了什麼錯話麼?
-
第124集白骨精的來歷,唐僧肉能長生不老的傳言
話說唐僧師徒過了五莊觀,來到蛇回獸怕的白虎嶺。此處高山險峻,野獸橫行,唐僧心驚害怕,悟空拿出鐵棒,吼嘯山林,山中野獸聽了悟空的吼叫,都嚇得四散而逃。然而悟空的吼叫也驚動了此地的主人白骨夫人。,就連天庭某些有私心的神仙神獸也因此下界為妖,以期待能抓住唐僧,從而長生不老。
-
第129集找個土地當見證,悟空三打白骨精
眼看著唐僧一行人行走迅速,如果再不阻攔,就過了她的地盤了。於是白骨精又在路邊變作一個念佛的老者等候唐僧。悟空趕上前去,認出了老漢是妖怪所變,本該要一棒子打死,可是又怕唐僧念咒,再說這妖精已經兩次從悟空手裡逃脫,悟空也不能確定這一次百分百能打死妖精。
-
第153集平頂山的妖怪竟然有唐僧師徒的圖畫
話說唐僧師徒經過了黃袍怪一難後,唐僧與悟空的矛盾暫時放下,唐僧也知道西天取經還得靠悟空,所以取經團隊以悟空為中心,四人一體同心,往西進發。經過一路風餐露宿,光陰如梭,此時正值三春時節,清風綠柳,鳥語花香,師徒們正行走,前面出現一座高山。
-
第122集救活人參果樹,悟空與鎮元子結拜
話說悟空到普陀山求觀音菩薩幫忙醫治人參果樹,觀音菩薩曾經與太上老君打過賭,玉淨瓶內的甘露水確實可以醫治仙苗。於是同悟空去五莊觀解救唐僧等人。又讓悟空把手放在樹根之下,等會便有水淌出,那流出的水不能用五行之器來接,一定要用玉質的容器來接。悟空按照吩咐,果然,在那根下慢慢淌出一汪清泉,眾童子也拿來玉器等物接住清水。菩薩又吩咐眾人把樹扶直立好,用水從頭澆下,自然根皮相合,葉長芽生,枝青果出。
-
第111集須菩提祖師傳授悟空法術的用意
話說悟空推倒人參果樹後,被鎮元子抓回審訊。鎮元子很欣賞孫悟空敢作敢當的勇氣,又見他敢於替唐僧承受處罰,心裡對悟空不禁欽佩起來。打了兩次悟空後,天色已晚,鎮元子吩咐眾人歇息,等第二天繼續審訊。等五莊觀眾人走後,唐僧不禁潸然淚下,作為一個普通人,哪裡見過這種陣勢,他責怪起悟空,說都是他們三個惹的禍,連累他也在此受罰,全然不把悟空替他挨打的事情放在心上。這話說出來,也徹底寒了悟空的心,悟空回駁他說,你又沒有挨打,哭什麼。
-
第112集失算的悟空,鎮元子再度出手
悟空又對著幾個假人念了一段咒語,這四個替身如同活過來一般,不管對他們叫名還是問話,俱都答應利索。悟空做好幾個分身後,又在自己的柳樹假身上噴了一口精血,把自己的一點分神留在假身上,以便隨機應變,安排妥當後才放心大膽得領著師徒繼續上路。
-
第156集不出悟空所料,豬八戒果然偷懶
話說孫悟空裝模作樣,騙取了唐僧的信任。唐僧把豬八戒沙和尚派給悟空使喚。悟空讓豬八戒要麼巡山,要麼照顧師傅。豬八戒經過一番思考,決定前去巡山。可是孫悟空卻對豬八戒了如指掌,他覺得豬八戒不會認真巡山,就向唐僧檢舉,唐僧偏愛豬八戒,就讓悟空前去跟隨打探,看豬八戒是否在認真巡山。悟空變作小飛蟲,藏在豬八戒的耳朵後面。豬八戒只顧著趕路,並沒有發現身上多了一個小蟲子。
-
第119集悟空醫樹第三站,瀛洲九老
蓬萊的福祿壽三星雖然沒能力醫治人參果樹,但是卻可以幫悟空向唐僧討要期限,悟空沒了三天之約可以盡情尋訪求方。第二站是方丈仙山,此處是東華帝君的道場,他與鎮元子的修為一樣都達到了混元境,悟空向他求助,東華帝君卻說他雖然有九轉太乙還丹,能治世間生靈,但不能醫樹,所以他也無能為力。
-
第101集第二個知曉過去未來的人,唐僧初見人參果
話說唐僧師徒來到五莊觀,被清風明月接待。悟空對此地主人的作風很是有意見,而兩個童子又說主人被元始天尊邀請去了彌羅宮聽講混元道果,在悟空看來此事絕無可能,他認為童子在欺騙他們,就生氣得罵了童子一頓。唐僧見悟空發火,此地又是別人的地盤,一會兒還有求於人,就急忙勸解悟空,讓他別生氣。既然他師傅不在家,那就不打擾人家了,借他的灶臺做頓便飯,吃了就走。於是安排悟空去前院放馬,八戒取米,沙僧看守行禮。三個徒弟依言行事。
-
第102集悟空偷拿金擊子,傳說中的人參果樹
話說五莊觀的清風明月奉鎮元子之命,打了兩個人參果獻給唐僧,唐僧肉體凡胎不認識人參果,還以為是三朝未滿的孩童,堅決不吃。二童子沒辦法就把果子吃了。豬八戒在廚房把二童子的話聽得明明白白,他自然是知道人參果的好處,忍不住口水直流,於是想請個幫手,一起偷人參果。
-
悟空傳:紫霞愛孫悟空,阿月愛天蓬,白龍愛唐僧,愛情才是核心?
在網絡文學的洪荒時代,一部《悟空傳》橫空出世,即使二十幾年後今天,在網文屆也仍然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的扛鼎之作。其實整部小說圍繞幾個愛情故事展開,以《西遊記》作為藍本,進行的一個顛覆性的創作。首先,是小白龍愛著唐僧。
-
紫霞愛孫悟空,阿月愛天蓬,白龍愛唐僧,愛情才是悟空傳的核心?
在網絡文學的洪荒時代,一部《悟空傳》橫空出世,直到二十幾年後今天,在網文屆也仍然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的扛鼎之作。其實整部小說圍繞幾個愛情故事展開,以《西遊記》作為藍本,進行的一個顛覆性的創作。首先,是小白龍愛著唐僧。
-
第110集悟空的勇氣和孝心,八戒沙僧的冷漠
結果唐僧幾人不僅不知錯改錯,還動起手來,如果不教訓教訓幾人,那與世同君的名號還如何在三界傳揚。兩三回合便摸清了悟空的本事後,直接一個袖裡乾坤的神通就把四人連馬一起抓住,返回五莊觀。五莊觀的弟子們早已準備好了刑具等著懲罰唐僧。
-
第137集八戒拙劣的謊言,悟空早已看透一切
此時唐僧有難,八戒沙僧不敵妖怪,白龍馬出主意讓八戒求助悟空,畢竟只有孫悟空回來才能降服妖怪,救出唐僧。這可是事關所有人的功果。八戒雖然與悟空有矛盾,但也硬著頭皮來到花果山請悟空。可是他並沒有著急著去救唐僧,不讓唐僧吃點苦頭,他就不知道西行有多艱難。回去肯定是回去的,自己想要成正果,得大道,只有取經這一條路。不過為難一下八戒,讓他知道大師兄的能耐,給他點教訓出出氣,讓他以後別亂唆使唐僧。況且他與八戒也有矛盾,所謂攘外必先安內,西天取經困難重重,如果師徒四人不能同心同力,大雷音寺是不可能達到的。
-
第七十一集烏巢禪師指點西行之路,悟空憤怒的原因
話說唐僧師徒一行人來到浮屠山,在這裡遇到了金頂大仙所化的烏巢禪師,他受如來指示,專門等在此處,傳授唐僧《多心經》。唐僧學會經文後,卻拉著不讓他走,非要問一下接下來的具體路程。烏巢禪師爭執不過,就把接下來的路程和將要遇到的妖魔鬼怪告訴了他。唐僧聽得雲裡霧裡,不是很明白。就在禪師化為金光飛向鳥巢時,另一邊悟空卻大為冒火,舉起金箍棒就打。
-
第八十四集沙和尚武器降妖杖的來歷
此時天色漸晚,悟空駕筋鬥雲從六千裡外的人家化了齋飯,三人吃罷,便休息一夜,打算第二天再尋找過河的方法。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唐僧心裡著急,就催促悟空想辦法過河。寶杖的柄杆是大神吳剛親自在月宮中的娑羅仙木上伐下一支枝幹。裡面一條金趁心,外邊萬道珠絲玠。妖怪當年修為大成後,官拜大將軍,玉帝把這降妖杖賜給了他,此寶杖乃是和金箍棒一樣,是真正的如意神兵。能隨主人的心意變大變小,變粗變細。自從被貶下凡間後,也隨身攜帶,早晚護身之用。二人邊說邊鬥,鬥了有三十回合,八戒見時機成熟,佯裝不敵,抽耙返回。妖怪也在後邊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