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敗家女,啃完了爸媽僅剩的兩萬塊積蓄,好開心哦

2020-10-16 甘北

本文作者:甘北

上周搬新家,我媽死活要給我兩萬塊紅包。我說不要,我媽說我不收這個錢,她和我爸心裡不安。

這是我爸媽的心結。

當年我和老梁結婚,家裡條件不好,拿不出像樣的陪嫁。我和老梁的意思是,大家都是年輕人,也不拘這些禮數來往了,陪不陪嫁的純屬形式主義,一律作罷。

於是就這麼嫁了,連床被子都沒帶。

這事二老一直惦記著,覺得對不起我,動不動就拿出來提,並且帶著深深的愧意。

我生孩子,他們堅持要給紅包,我不要,他們是這個說辭:「當初你結婚就什麼都沒要……」

咕咕滿月,我猜到他們又會提這茬,就主動提出:「咕咕的滿月禮,就送一副銀手鐲吧!」

我媽答應了,於是我幫他們在網上買了一副手鐲,這事就當完了。誰知咕咕生日那天,我媽還是包了大紅包:「你結婚那會,家裡什麼都沒給……」

後來我三十歲生日,那段時間特別忙,我說不慶祝了,就吃頓便飯算了,我媽又心疼起來:「三十歲是大生日,什麼都沒辦,我和你爸心裡難受……」

爸媽總想給我錢。孜孜不倦的,見縫插針的,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節慶日。

在他們心裡,我永遠是一個被虧欠的小孩,一個沒有陪嫁,沒有儀仗,孤孤清清被婆家接走的小孩。

我不知道這種「虧欠」還要存在爸媽心裡多久,但顯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他們心裡的「遺憾」是無法填平的。

他們總對我表現出有違常理的大方。

我爸,一個省吃儉用的摳門老頭,年近六十了還堅持去上班,拿著兩千多的微薄薪水,連頓六塊錢的早餐都捨不得吃。

但他跟我說起話來很嚇人。

「一個名牌包不就幾萬塊嗎,買啊!」

「幾千塊錢的大衣哪貴了,能穿好幾年呢,買!」

「你想去玩就去啊,又不是沒錢,錢攢了不就是為了花嗎?」

聽聽這些話,氣貫長虹,哪像個月薪2800的老頭說的?

我甚至覺得,我爸媽的夢想,就是把我培養成一個「敗家子」,唯有這樣,他們心裡那個坑,才能稍稍平和一點。

我起初相當費解。

從18年開始,我就把爸媽接過來住了。他們的一切衣食住行都是由我負責,除了每月的固定生活費外,我還往他們卡裡,打了一筆數額巨大的養老金。

等於他們現在的花銷,原本就是我的。我爸那每月2800的工資,拿一分,存一分,紋絲不動。

也就是說,爸媽給我錢,相當於從左邊口袋掏到右邊口袋,他們這個月給我,我下個月又給回他們……

我就覺得很煩。這不多此一舉嗎?

再加上,現在年輕人誰還用現金?給這麼一大筆現金,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花,還得重新存進銀行卡裡。

我每次都推辭,甚至為此發過脾氣。我義正嚴辭跟我媽表過態:「下次你們別給錢我了,再給我真的生氣了。」

當我說出這句話,我媽像瞬間矮了半截,挨了錘似的:「你什麼都不要,我和你爸心裡過不去……」

沒法子,只能收著。

成年人跟父母的拉鋸,註定曠日持久。直到我們終於在自己身上,尋到了一絲絲父母的影子。

老梁開始怪我,說我太過溺愛咕咕。他的原話是這麼說的:「你對咕咕的補償心理太重了。」

因為白天要上班很少陪孩子,晚上我就會盡己所能去逗他玩。他想玩捉迷藏,我就陪他捉迷藏。他想騎大馬,我就陪他騎大馬。

有一回連續感冒個把星期,咳得肺都快出血,怕傳染給孩子,就強行把他隔離在我爸媽那兒。這麼一來完蛋了,我對孩子的愧疚情緒簡直到達了極點。

他給我打視頻電話,可憐兮兮地求我,讓我準他上樓來玩,我果斷拒絕了……他又給我發語音,讓媽媽好好吃藥,早點陪他玩……

一想到那個小人兒在等我,我的心都快碎了。說實話,我很羨慕那種「鐵石心腸」的父母,始終對育兒保持高度的理性,我不是,我的情感一直領先於理智。

為了彌補陪伴的缺失,我強迫老梁陪我做「小恐龍」,在視頻軟體上看到的手工玩具,咕咕之前就嚷著要,但我們一直沒時間弄。我想趁著養病在家給他做一個。

於是我一邊咳得像只煮熟的蝦一樣弓著身子,一邊抱著大箱子量尺寸做手工,喘得上氣不接下氣,差點沒暈厥過去。

老梁在一旁很生氣:「你看你,都病成什麼樣了,還管你兒子幹嘛?」

我不知道怎麼說。

其實一個恐龍彌補不了什麼,咕咕也未必真想要恐龍,可唯有這麼做了,我心裡才會好受點,與其說為了他,不如說為了我。

我是一個極脆弱的媽媽,我需要依靠這些,去填補自己的不安和愧疚。

於是我開始理解父母。

那種無能為力的雖於事無補卻又不得不補的補償。

我永遠無法再出嫁一次了,也不可能再回到童年期,再在他們懷裡長大一次。

所以他們心裡,就永遠欠著我的。哪怕他們給過我世上除了金錢以外最珍貴的一切,但缺了一部分,就是永遠的遺憾。

這個遺憾成為了父母子女間的一個永恆傷口。每到重要節慶,他們就會發作一次:大妮結婚那會,連床被子都沒有……

他們一次又一次地給我塞紅包,哪怕惹我生氣,也一定叫我收下。

他們喜歡看我花錢,聽我說最近買了什麼衣服,買了什麼首飾,發現我沒有虧待自己,他們就由衷開心。

他們還總是把我當作小孩。實不相瞞,我都三十了,我媽還不放心我一個人上街,我出門買菜,提一袋橘子,我媽就覺得我的手快斷了……

我上周搬家,提一個空箱子上樓,我媽見到了就罵我爸:「你站在這裡,都不會幫女女提一下嗎?」

其實我早就不需要錢了。

爸媽心知肚明的,那兩萬塊錢,我根本不會放在眼裡,但或許他們的每一個紅包,都不是給我的,而是給25歲那年,那個冷冷清清出嫁的女兒。

每一次,一次又一次,隔著時空向那個25歲的女孩,一遍一遍說著「對不起」。

一個空空的行李箱,當然也不在話下。

但或許他們的每一次搭手,都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那個18歲就獨自扛著兩個大箱子,一個人登上列車去廣州念書的小女孩。

那些不可能重來的從前,父母一遍又一遍用現在和未來彌補著。

為人父母,總在不斷查漏補缺。

哪一年缺席了她的畢業禮,哪一年少給她買了一件衣服,哪一年多苛責了她幾句,哪一年傷了她的心……

我也是當了父母才知道,孩子們所受的委屈,哪怕壓根算不得委屈,都可能會在父母心裡被擴大成千上萬倍。

哎,可憐天下父母心。

不要試圖用理智去評判這件事,情感和理智原本就是兩個維度。就像明知道海王靠不住,還是會迷戀海王的魅力。

無解。不懂的人怎麼說都不懂,懂了的人不用說也懂。

不知是幸還是不幸,我成為了那個懂的人。

今年,我沒有再拒絕父母的紅包,他們給了,我就開開心心收下了。

老梁在一邊打趣我:「你還是人嗎?兩萬塊,是你爸一年的工資。」

我揶揄他:「要你管,我爸媽給我的,又不是給你的。」

我不僅收他們的錢,還吃他們的飯,還使喚他們幫我洗碗。我媽在廚房忙得不亦樂乎,做了一大堆我愛吃的菜,小炒肉、辣子雞、麻辣牛肉……

其實來廣東那麼多年,我早就吃不慣麻辣的飲食了,但我媽覺得我愛吃,因為十幾年前,我是真的愛吃。

我不再跟他們解釋,我現在不年輕了,腸胃不好了,吃點麻的辣的就不舒服……不解釋了,解釋不清。

父母眼裡的我,跟實際的我,永遠存在年齡差。我現在30歲,十年後40歲,二十年後50歲,三十年後60歲,但在父母眼裡,我永遠是那個十來歲(搞不好七、八歲)的小姑娘,需要寶貝,需要幫忙,需要他們遮風擋雨。

如果這些能讓他們好受,為什麼不呢?

但我終究還是長大了,收了紅包之餘,我又去拷問爸媽:「你倆哪來的這麼多現金?」

我媽說:「你爸去取的。」

我說:「你們啥時候學會的取錢?!」

跟天底下絕大多數老年人一樣,我爸媽不會用銀行卡,每次存取錢都是我幫忙。所以我沒法想像,他們是怎麼偷偷摸摸地瞞著我,從銀行卡裡提出兩萬塊來。

我沒法想像爸媽為了這筆錢,付出了多少努力,一對充五十塊錢話費,都要再三核對電話號碼生怕充錯的老年人,是怎麼小心翼翼從完全陌生的ATM裡,取出兩萬塊巨款……

然而我還是低估了這兩萬塊承載的心意,或者說,我還是低估了這筆錢的沉重。

我以為那不過是從我給他們的生活費裡勻過來的。

但媽媽告訴我:「那是我和你爸打工攢的辛苦錢,是我們自己的錢。」

那是他們能給的一切。

作者:甘北,100萬女性的娘家人,可以信賴的情感閨蜜。我寫男歡女愛,也寫世情冷暖!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你關注我。

相關焦點

  • 「我,敗家女,啃完了爸媽僅剩的兩萬塊積蓄,好開心哦!」
    我媽答應了,於是我幫他們在網上買了一副手鐲,這事就當完了。其實我早就不需要錢了。爸媽心知肚明的,那兩萬塊錢,我根本不會放在眼裡,但或許他們的每一個紅包,都不是給我的,而是給25歲那年,那個冷冷清清出嫁的女兒。
  • 故事:哥哥結婚花光爸媽積蓄,如今我買房缺錢,爸媽讓我當上門女婿
    哥哥結婚花光爸媽積蓄,如今我買房缺錢,爸媽讓我當上門女婿有些父母重男輕女,他們一心想要兒子,覺得兒子多了,面子有了,再加上"養兒防老"思想的影響,讓他們覺得兒子越多越好,但問題來了:將來兒子們結婚,有多少家庭能負擔起結婚的開銷。如今一個兒子結婚就會讓一般家庭脫層皮,兩個兒子結婚,想想就可怕。
  • 作出天際的弟媳快要榨乾爸媽,爸媽卻不知道止損,我只能悄悄撤離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可我覺得我家這本經異常難念,一個作出天際的弟媳,一個不管事的弟弟,還有一個為他們無償付出卻又心有不甘的爸媽,我在這個家的角色很尷尬,可我又必須要做點兒什麼,因為我不能讓我爸媽被我弟媳榨乾。弟弟能力一般,長相一般,爸媽託人給他相親找了個對象,房子還是我湊了一部分錢才買的,房貸爸媽負擔,弟弟就賺的夠他自己用的。
  • 小說:哥哥找我借兩萬,我無情拒絕,幾年後哥哥說,當初多虧了你
    俗話說的好,長兄如父,我對這句話的體驗特別深。小時候我爸媽很少有時間管孩子,我幾乎就是我哥哥帶大的,他每天接送我上下學,做飯洗衣服,周圍的人都說他像個小爸爸一樣。因此我和我哥的感情也特別好,即使長大了離開家裡後,我們也經常通電話,無論有什麼事兒都一起商量,從來沒有陌生過。這年就要過年了,我在外地工作很忙,不打算回家過年了。
  • 小說:哥哥找我借兩萬塊錢被我無情拒絕,幾年後哥哥卻說,多虧不借
    俗話說的好,長兄如父,我對這句話的體驗特別深。小時候我爸媽很少有時間管孩子,我幾乎就是我哥哥帶大的,他每天接送我上下學,做飯洗衣服,周圍的人都說他像個小爸爸一樣。因此我和我哥的感情也特別好,即使長大了離開家裡後,我們也經常通電話,無論有什麼事兒都一起商量,從來沒有陌生過。這年就要過年了,我在外地工作很忙,不打算回家過年了。
  • 舅舅車禍我偷偷送兩萬,老公出門接了個電話,把我臭罵了一頓
    ,底下還有一個弟弟,爸媽為了能多賺點錢回家修房子,便外出打工,把弟弟帶在身邊,我被送到了外婆家寄養,跟舅舅一家一起生活,舅舅雖然也有兩個孩子,但是舅舅卻對我很好,有兩個哥哥的就一定不會少了我的,把我視如己出,所以我對舅舅的感情很深。
  • 弟弟買房我掏二十萬,他養嶽父母卻不養爸媽,從此我們再無姐弟情
    弟弟從小就特別的聰明,學習也比我好,自然父母就打算全心全意的供弟弟上學,而對我,就是可以上,也可以不上。高中沒畢業,我就輟學了,輟學後我就出去打工,母親說怕我亂花錢,所有人我打工掙的錢,都寄給了母親,母親都幫我存起來了,這些錢,母親確實是幫我存著的,母親總說,他們的錢都要留給弟弟,而我自己掙的錢,就當給自己攢嫁妝了。
  • 小舅子娶親我借3萬,沒幾天嶽母又向我借2萬,妻子掏出一張紙,我決定再給5萬
    後來聽說養殖業這幾年發展得不錯,我跟老婆商量之後決定辭去工作回老家養豬。我們拿出了這幾年打工攢的錢,爸媽也把他們所有的積蓄交給了我們,拼拼湊湊還是不夠,又去找親戚鄰居借了錢,這才湊夠了錢開始養殖。可沒想到中途遇上難關,我們養的許多豬得病死了,我們又沒經驗不會治,因此賠了好多錢,爸媽氣得直罵我,罵完之後又開始抹淚。我看著他們這樣,心裡十分不好受。
  • 非親哥哥生意破產,親友躲得遠遠地,我借給他五萬塊,驚喜來了
    ,原本我爸媽就想再要一個孩子的,但是他們工作太忙,所以他們就把這個哥哥當成了親生孩子一樣。可是沒想到,公司不到一年就破產了,哥哥為此受了很大打擊,他之前是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投入進去了,現在哭都沒辦法。哥哥不得已,只得放棄掉公司,我和我老公商量以後拿出自己攢的五萬塊交給哥哥,讓他重新開始,哥哥當時很感動。
  • 我買了瓶1000塊的神仙水,被老公知道後
    老公正心心念念攢首付,還規定每月一次的約會,飯錢不得超過200塊。我以為這事兒就這麼過了,畢竟老公是一個教數學的死直男,哪會知道神仙水和死磕兔是什麼鬼哦。然而現實打臉,啪啪啪地疼。那是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我加班到10點過才回家。客廳亮著,沒人。廚房亮著,也沒人。
  • 故事:父母出車禍求遍親戚沒人借錢,鄰居大嬸得知把三萬積蓄塞我
    阿明才十六歲,正是讀書的年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已過世,家面雖然有一些積蓄,可是一天的住院費就抵得上全家一個月的收入,阿明把家裡的存摺和那些現金還有一些值錢的東西全搜了出來,加上親戚朋友的援助,總共還差上五萬六千塊。老師知道以後,又號召班上的同學捐款,東拼西湊,又擠出六千塊來,只是這五萬塊的窟窿,依舊是沒有著落。「走吧走吧,你這個年紀,用你可是違法的!」
  • 買房後把爸媽接來住,爸媽跟我提出一個要求,我把爸媽送走
    我叫麗麗,我有個小10歲的弟弟。從小爸媽就對我很嚴厲,可自從有了弟弟爸媽對他卻百依百順。我們家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我高中畢業後就外出打工,爸媽每個月都要我寄2000塊錢,弟弟還經常打電話跟我要錢。我和老公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手頭上有了不少積蓄,於是我們又在縣城買了套大房子。我們把公公婆婆和我爸媽都接過來住一段時間。公公婆婆住了一個星期就回鄉下了,說還是在鄉下住的舒服。
  • 就算是那最難啃的骨頭,沒關係的,我還是會來
    事件:拜訪那些還未下單的客戶起因:一次兩次就是不下單那這樣了,寫一封信給他們——————就算是那最難啃的骨頭,沒關係的,我也還會來大家好,我是恩孝,我今年四歲半了。在我們族類,我這樣的,如果非要和人類比個高低,那我正直壯年。
  • 我每個月給婆婆兩萬,讓她幫忙蓋房子,回去後我打算不要房子了
    ,這樣我們家生意一直非常好,回頭客也多,他們都放心在我們家買東西。只是,時間一長,我發現我身體並沒有以前好了,年紀輕輕的頸椎經常疼的我直不起來,我就跟老公商量,「我們現在掙的錢每個月拿兩萬回去,讓婆婆給我們蓋個房子,一年多我們就能在家有個不錯的房子了,到時候咱們回家去住,找個輕省的活。爸媽有啥事我們也方便照顧。」
  • 「失真集」一萬塊有多厚
    後來問起我爸媽我們家到底有多窮,他倆一臉懵的看著我,問我說,小孩子是要給零花錢的嗎?大概是第一次養孩子,沒啥經驗。我也不覺得小孩子一定要給零花錢,但人家要是都有,就你沒有,那感覺就不一樣了。因為認為自己窮的想法根深蒂固,後來有零花錢了還是覺得跟別人差著點什麼,好像我這錢不該用,該存著給家裡。
  • 一次黃昏戀,北大高材生清白被毀積蓄被騙光,但「真愛」令她幸福
    姨夫沒啥文化,說話耿直不拐彎,生活上大大咧咧,好抽菸喜喝酒,常常醉醺醺。生性浪漫的姨媽看不慣他的粗枝大葉,也看不到生活的風景,他們時常因瑣事吵架,家暴避免不了。姨媽很疑惑,難道做不成戀人他不甘心,便問道:「難道你準備與我生不同穴,死同穴?」潘知常接上一句,「還要共同發財。」
  • 妹妹讀研,我在工地搬磚,爸媽偏心毀了我的一生
    年初他想做生意,爸媽明明能支持一點,卻什麼都不願意給……讀者一連發了好幾個「要哭了」的表情包。她說:「哥哥的意思是爸媽偏心,資源全傾斜給了我,才導致我倆生活條件懸殊。我在大城市坐辦公室,他在工地上開車,一母同胞,落差卻這麼大……」我問道:「那你覺得,爸媽真的有偏心嗎?」讀者想都沒想,打過來一串字:怎麼可能!!!
  • 故事:為給當上門女婿的弟弟掏兩萬塊嫁妝,我徹底斷送了自己一生
    張文偉走後,老爺子眼眶一下子泛紅了,他拉著張文強和張文忠哽咽道:「都怪爹沒本事,只能將你們三弟送到人家去做倒插門,倒插門不好做啊,你們倆做哥哥的,一人湊兩萬塊錢給小偉置辦點像樣的嫁妝吧,也讓他有些底氣。」
  • 小說:公婆跟著小兒子生活,卻將積蓄全給大兒子,小兒子生氣掀桌
    公婆跟著小兒子生活,卻將積蓄全給大兒子,小兒子生氣掀桌孩子多的家庭,總是會遭到偏心的待遇,比如我老公家,那真是實實在在的偏心。我公公婆婆有兩個兒子,我老公是小兒子,公公婆婆一直在跟我們住。按理來說,哪個兒子贍養的多,這老人心裡都該有數,但是我這公婆偏偏要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只壓榨我們,偏心他們的大兒子。
  • 小說:掏空積蓄為妻子治病,她去世後,我連兒子200塊蛋糕買不起
    給老婆治病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還欠下了不少的外債,兩父子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能省則省,趙德漢捨不得給自己花錢,有一分是一分,大頭先還了別人的債,小頭給兒子交學費,其餘的用來吃飯,水電,最後剩下的一毛兩分,他裹起來,藏進胸口,又滾進下個月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