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裡一則荒唐故事,這條生命通道給大唐續命一百多年

2020-09-10 朝文社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月落星沉

在《三言二拍》小說中,「二拍」之首《初刻拍案驚奇》第二十二卷,講了一個有趣的荒唐故事。唐僖宗年間,江陵一個叫郭七郎的當地惡霸,有一次去京城長安收帳,收了一大筆錢後他就有點飄,動了「花錢買官做」的歪主意。他一門心思認為,只要當了官,隨便撈一撈就能千萬百萬、富甲一方,於是帶著這個堅定的想法去嘗試。

沒想到這一買還真買到了,七郎搖身一變成了郭大刺史。但不料人算不如天算——他上任不久,先是趕上黃巢起義,江陵老家的財產被洗劫一空;然後他想著去刺史任上撈一把,卻落得官職憑證丟失的下場,花錢買官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最後為了生存,只能在路上當了個艄公,苦哈哈撐船度日,成了當地笑話。

乍一看,這就是一個明朝小說家寫的「唐朝買官」故事,實際上深究這個故事,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細節——郭大刺史去上任的遙遠路程的「交通」問題,所透露出來的本質,是個關乎唐代國運的大事兒。

一、「江淮漕運」的重要作用

郭大刺史的家鄉在江陵,他上任的地方也就是廣西橫州。或許很多讀者細心閱讀會疑惑:從長安到廣西橫州路途遙遠,這郭大刺史怎麼去上任啊,就算今天有高鐵這樣現代化的便利交通方式,這段也是不算近的行程。而唐朝年間的郭大刺史,又該怎麼去呢?

這事兒是值得深究的。故事中描述郭七郎上任出發的行程,是先「無船上馬,有路登舟」,然後是「一路行去,過了長沙,入湘江,次永州」。也就是從長安出發,坐船走,先回了江陵老家;然後又從江陵老家出發,還是坐船,一路進入湖南境內。雖然表面看似兩地距離遙遠,但通過水路,也就大大縮短行程時間。實際上,唐朝時期貫穿南北的這條「水路」,是唐代交通的真實寫照,也和當時至關重要的「江淮漕運」有著密切聯繫。

自從隋煬帝以來,大運河的開鑿成為朝代重點工程。唐朝也對這方面進行了很好的繼承,並憑著實力不斷完善「水運交通網」。其中連接長安洛陽與江淮大地的「江淮漕運」,更是唐代運輸網裡的重中之重。

在唐朝前期,江淮漕運對於國計民生都有著重要意義。比如在武則天時代,漕運糧食被「勒送幽州,納充軍糧」,已經可以支援到東北戰事。開元十五年秋,河北鬧饑荒,江淮漕運北上運輸的百萬石糧食都用來賑災,完全可以用來解決饑荒問題。

而到了盛唐年間,經過唐王朝的多次拓通和改革,曾開創天寶三年運糧400萬石的唐代最高紀錄,改革效果非常明顯。這也就意味著,江淮漕運的運輸量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當然,在繁榮的盛唐時期,經濟富足,不缺糧食,「江淮漕運」這條水運線路大多用來運輸供宮廷消費的奢侈品。但到了中晚唐,隨著北方經濟各方面呈現衰頹趨勢,南北方經濟發展出現失衡,「江淮漕運」進一步發揮了它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盛唐時的交通樞紐,成功升級成了唐朝國運的「生命通道」。

二、交通樞紐升級成「生命通道」

中晚唐時期,大唐朝的繁榮開始走「下坡路」,經濟發展相較於鼎盛時期而言,也呈現逐漸衰落的態勢。尤其是到了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一聲炮響,直接加速導致強盛的大唐分崩離析,內亂和戰爭導致黃河中下遊地區大範圍陷入戰爭災區,北方糧食經濟日益惡化,這就更加強化了南方糧食與經濟發展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戰爭需要錢和糧食、軍需品等,北方無法有效足量供給,更導致大唐高度依賴南方北上運輸。

「屋漏偏逢連夜雨」,更巧的是,唐朝內部出現動亂,邊界夷族也在蠢蠢欲動。長時間內,西北面臨吐蕃回鶻威脅,常年囤積重兵,曾經「天下富出隴右」的河西走廊也丟了個精光。這無疑相當於斷了「陸上絲綢之路」。此外,為護長安京都安全,周邊從此還要囤積大量重兵,一下子多了許多張嘴要吃飯,北方糧食供應嚴重不足。面臨這樣嚴峻的問題,江淮漕運就大大派上用場,「南糧北調」從此興起,一延續就是很多年,直到清朝光緒二十七年,清政府才下令停止漕運。

如此一來,江淮漕運隨著其重要性被發掘,地位於國計民生方面也是一路扶搖直上。假如哪一年出點亂子,定都在北方的大唐就要喝西北風。尤其是趕上抗擊吐蕃平定藩鎮這類大事,都要靠江淮漕運來補血。所以到了中晚唐時代,唐王朝也挖空心思,努力增強江淮漕運的運輸能力,甚至為了確保漕運順利,還建立了漕運倉儲制度,進行了一系列事關漕運的政策改革。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劉晏的改革。在唐代宗廣德二年,劉宴主持漕運工作。面臨「安史之亂」餘孽在北方地區割據稱雄、西北財賦被邊軍消耗殆盡等一系列混亂局面,劉宴非常精準地意識到,時刻保障漕運的暢通,才是挽救唐王朝命運的關鍵所在。於是,在他被任命為戶部侍郎兼京兆尹並充度支、轉運、鹽鐵、鑄錢等使後,開始專門針對恢復南北運河交通、漕運制度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他親自調動組織人工修繕運河的關鍵段落——汴渠,以確保漕運暢通。之後又「以鹽利為漕傭」,僱人運輸漕糧,並調動官吏做好監督工作。此外,他還改進了裴耀卿的「分段運輸法」,實行「分段組綱」,也就是根據不同河流的水力,進一步完善漕運。同時,他還對漕運船隻進行編制,「十船為綱,每綱三百人」,做好明確規定。此外,對運輸工具也做了改良,根據不同運段的實際情況製作不同的漕船,並結合訓練各具特色的船工水手。為了及時掌握各地經濟信息,還特設「巡奏院」,由專門官員負責,信息細節都能掌握。最後,他還創立了漕運獎勵制度,「十運無失,授優勞,官其人」,在漕運整體過程中起到良好的促進效果。改革完成後,當劉宴親自押送第一批漕船抵達關中時,唐代宗派人在東渭橋歡慶迎接,這待遇跟蕭何的級別都有一拼。

改革後的漕運制度是非常成功的,甚至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得到持續應用。唐德宗年間奉天之亂後,關中平原嚴重缺糧。也是多虧南方的錢糧經「江淮漕運」順利抵達,才讓唐王朝度過危機。可以說,大唐安史之亂後面的一百多年,完全是依靠「江淮漕運」這條交通網才得以支撐。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有這麼牛的交通網,為什麼大唐還是亡國了呢?這就要問問順著這條交通網上任的「郭大刺史」了。雖然說,這個故事是明朝人寫的,但「花錢買官」這個事情,在晚唐不稀罕;在武則天時代後期,韋後與安樂公主等人助推「賣官鬻爵」已然出現苗頭,到了後期更是又上一個高度。最終唐末出名的一次農民起義——黃巢起義,可以說就是在腐敗混亂官僚統治下民怨載道的真實反映。

在黃巢起義的終結裡,發達的江淮漕運也沒能倖免,隨著唐朝國運一起腐化下去。由此可見,縱然再好的交通運輸,再好的物流設計,也抵不過朝堂腐敗的破壞力。「貪腐亡國」的真理,無疑在唐朝這條「生命通道」裡展現得淋漓盡致。《資治通鑑》裡一句「王業於是蕩然」,道不盡的是大唐因腐敗由盛轉衰的深思與哀嘆。

參考資料:《淮河水利簡史》、高榮盛《唐代江淮漕運的歷史考察》、翁俊雄《唐代區域經濟研究》、陳峰《試論唐宋時期漕運的沿革與變遷》、彭雲鶴《明清漕運史》


拓展閱讀:

相關焦點

  • 《一百條裙子》:從三個角度解讀這部兒童小說的敘事特色
    請告訴女孩子們,她們可以保留我的那些圖畫,因為我又有了一百條新裙子,全都掛在我家新房子中的衣櫃裡。——埃莉諾·埃斯特斯。埃莉諾·埃斯特斯是美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她創作的人物帶有勇敢獨立、追求自由的鮮明個性,十分貼近生活,深受兒童讀者喜愛。
  • 民間故事:為了給母親續命,書生以血為墨,書寫續命之書
    今天小編帶來的是一部詭異的故事,以血為墨救母。書生張默,今年不足三十歲,因為家境貧困,一直沒有成親,家中只有一個老母,父親亡故多年了,所以才會導致家境如此拮据。自己的母親,其實只有五十來歲而已,在得病之後,竟是生命裡開始流逝一般,每日都能看到蒼老了一般。
  • 從《一百條裙子》看《少年的你》,讓孩子走出心理的困境
    孩子讀完老師推薦的書後,又給她選了《國際大獎小說注音版》,選擇這套書的原因是希望孩子一邊認字一邊多讀經典。這套書裡的故事都是獲獎的兒童文學作品,有國際安徒生獎、紐伯瑞兒童文學獎、林格倫紀念獎、卡內基文學獎等,尤其適合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們。一、《一百條裙子》因為是女孩,孩子讓我先給她讀了《一百條裙子》。
  • 電視裡講人參能續命,有依據嗎?
    我們先看個故事:深秋的一天,有兩兄弟要進山去打獵。進山後,兄弟倆打了不少野物。正當他們繼續追捕獵物時,天開始下雪,很快就大雪封山了。沒辦法,兩人只好躲進一個山洞,他們除了在山洞裡燒吃野物,還到洞旁邊挖些野生植物來充飢。一天,他們發現一種外形很像人形的東西味道很甜,便挖了許多,當水果吃。不久,他們發覺,這種東西雖然吃了渾身長勁兒,但是多吃會出鼻血。
  • 夢回大唐你會如何抉擇
    《唐磚》這是一本很好的唐穿文,我們的主角在來到大唐後,與馬為伴。靠著自己的學識進行鹽的提取,博得了當時軍隊的重視,成功的抱到了程咬金的大腿。隨後又靠著土豆和玉米獲得天恩。在這之後主角不斷的運用現代的知識和對歷史的了解,成就著自己的威名。我個人極其喜歡白玉京這一條故事線,因為如果只是不斷的寫如何發展大唐或者寫一些情感故事,寫的多了就會顯得情節重複,但是在摻雜白玉京這條線後。
  • 《蛙》圓滿的結局,荒唐的散場
    今天為您解讀的這本書叫做《蛙》,本書共有26.5萬字,我會用6期的內容為您來講解本書的精髓,本期是講解的第6期。在上期的解讀中,我們知道小獅子為了能有個孩子,瞞著我找了袁腮的公司代孕,而代孕者卻又偏偏是陳鼻的女兒陳眉,也就是小獅子曾經養育過半年的那個女嬰。如此荒唐的亂倫關係讓我感到氣憤和羞愧。於是我決定阻止小獅子的這個代孕計劃,那麼,我是否能成功?
  • 故事:靈狐續命
    故事:靈狐續命 北宋年間,谷笛山南麓十五裡處,有個付河村,村裡以付姓村民居多。 村西頭住著付力巖一家人,他娶妻羅氏,生有一子,名叫付小山。 這日,付力巖進山打獵,放置了捕獸夾子,之後又進山一看,發現夾住了一隻白色的狐狸,屬於罕見的修有道行的靈狐,據說可以為人續命,心中大喜,當下便帶回家中。 妻子羅氏見了白狐狸,覺得那狐狸皮毛純白,心中喜歡,又見狐狸腿上受傷,立即給狐狸敷藥包紮。
  • 故事:偶家仙奇遇記之可怕的消防通道
    工作室目前連載作品包括《詭案錄》《幽冥詭匠》《仙山傳奇》《槍爺異聞錄》更多身邊的靈異故事,歡迎關注「仙家山探寶指南」,同時歡迎粉絲進行投稿!我心想,原來是早下了一層,原本可以再回去電梯裡再上一層的,可我不知怎麼就鬼使神差的想要走電梯旁的消防通道上去,(這裡介紹一下那個樓的布局,一層兩戶,橫著的樓道裡,兩部電梯分別在兩邊,中間是消防步梯的門,住戶的大門在樓道的兩頭,門對著門這種布局)當我從步梯走向14樓以後,發現樓梯在14樓的位置就沒有了,沒有通往14樓樓道的消防門,也沒有通往空中花園的步梯,消防通道裡黑乎乎的,當我打開的手機電筒只照到了一堆散落的裝修剩下的廢料
  • 黑豆與阿茲不卡班的秘密通道
    微小說《黑豆與阿茲不卡班的秘密通道》是《黑豆與生日驚喜》的續集,講述黑豆與A.Z.B.K.B.成員一起建造秘密通道抵抗食死徒的故事。第一章 敵人即將來臨這件事發生在茸茸過完生日的一周後。「大家快過來,不好了!」在一個晴朗的日子,大咪匆忙走進了阿茲不卡班的地洞,心急如焚地說。
  • 《走向天堂》:人間有大愛,一段延續生命的傳奇
    他小聲說:「我是來自大山裡的一位中學老師,教書20多年了,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大學生,他今年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知名大學他知道錢能買命,可沒有錢,這命就沒了,眼見他鍾愛的學生……第四天,他收到女孩打來的電話,女孩說:「大哥,考慮再三,我爸爸終於想通了,決定把我那顆健康的腎獻給您的學生,趕快帶他到省城來吧!"……這是情感故事《走向天堂》的故事情節,故事一波三折,讀後讓人淚目。人間自有真情在,人間自有大愛!
  • 長篇小說《大唐曹妃傳》傳奇故事引文學評論界熱議
    長篇小說《大唐曹妃傳》出版發行,圖為曹妃甸港鐵礦石碼頭。 白雲水 攝中新網唐山6月14日電 (記者 白雲水)千百年來,渤海灣的曹妃甸潮起潮湧。這個曾經被偉人孫中山指點的小沙甸,如今作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河北省唯一的沿海自貿片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平臺,已經躋身世界四大港口之一。此間的許多傳奇故事,一直被許多海內外華人口口相傳。
  • 荒唐歲月裡最乾淨的愛情,王蒙說,但願這樣的故事已經絕版
    時代越是荒唐,人性的可貴越發被凸顯。老三和靜秋的故事讓無數的人意難平,那個最美好、最應該得到幸福的人和他最乾淨的愛情一起埋在了山楂樹下,他等到了靜秋的愛情,但是沒有堅持到政策改變的一天。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日子裡從來不缺少善良,在那個倫理道德被推翻的時代,多的是骨肉相殘的悲劇。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憤憤不平的內心就像是魔鬼的呼喚,靜秋做好了一切準備的情況下,老三什麼都沒有做,「你以後還要嫁人的,要跟人結婚的,我還是把你——完整地留給你的——丈夫吧。」 這是老三至真至純的愛情,也是他至真至純的內心。
  • 故事:鄉村記異之以命續命
    奶奶既要忙活著做飯招待親戚朋友又要忙活著家裡家外,轉眼之間神情消瘦,很多時候她的眼眶都是紅紅的,我們知道,奶奶背地裡哭得會有多麼的傷心難過。 爺爺只能靠營養液維持著生命,出院後的不到一個禮拜醒了過來,但是身體不能動彈,仍舊是半身不遂。
  • 《大唐明月》:這是最繁華的時代,也是最冷酷的時代
    如果有機會,我也想站在盛世大唐的街道,感受一下那個時代的空氣,還有小販的吆喝聲、孩童的笑鬧聲和馬蹄聲響。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這本《大唐明月》。近期我讀完的一本長篇傳奇古言。 關於作者藍雲舒,清華大學博士。
  • 這裡,是我大唐
    只見來者一行人身著少數民族服裝,但開口卻是標準的大唐官話:「我等是大唐商人,多年未見唐朝軍馬,請問軍爺我們大唐的兵要回來了嗎?」唐兵並未作答,或許連他也不知道這個問題該怎麼回答,來人見對方依舊警惕便不再多問,臨走放下一袋水和些許乾糧,朝唐兵拱了拱手後拍馬轉身離開。眾人走後老鼠急不可耐地撲向水和乾糧,唐兵卻依舊站在原地,良久朝遠去的眾人拱手還禮。
  • 時空隧道裡的青春故事
    猛然間,我發現這灼痛的感覺竟是如此親切,如此熟悉。時光倒流,回到我大一的下學期。一個周末,我和好友靜一起帶著我們各自喜歡的書,去向學校旁邊的公園,開始我們的綠色閱讀(我倆經常去公園讀書,並把這種讀書方式稱為綠色閱讀)。前往公園的路上,有一條林蔭道,我們管它叫時空隧道。每次只有經過了這裡,我們才能到達公園,開始我倆的讀書時光。
  • 夢回大唐,這些精品歷史小說,帶來了不同的盛世大唐
    18年完本的佳作,描寫的是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意氣風發的那段歲月的故事。然而就是在這樣風起雲湧的時代裡,這本書主角卻與賊大的另一本《明朝偽君子》男主不同,本書的主角更喜歡過富裕而安逸生活,他不想成為什麼大英雄,也沒什麼特別遠大的志向,只想做大閒人。然而就是這樣準備混吃等死的主角,卻最終還是不得不成為英雄。這樣的設定十分討喜,主角的想法很有小富即安的意思,真正改變他的其實是時代與機遇。
  • 一分鐘故事 《這條小魚在乎》
    被困的小魚有幾千條,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裡的水就會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這些小魚都會死的。男人繼續朝前走著。他忽然看見前面有一個小男孩,不停地在每一個水窪裡彎下腰,撿起水窪裡的小魚,用力把它們扔回大海。男人停下腳步,注視著小男孩,看他拯救著小魚們的生命。終於,他忍不住問道:「孩子,這水窪裡的小魚太多,你救不過來的。」「我知道。」小男孩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