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如懿傳》大阿哥生母哲妃之死,一箭三雕真是好計謀!

2020-10-12 臨溪柚子追劇現場

《如懿傳》中有一個角色從未露過臉,但是她的名字被提及過多次,在整個故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她就是大阿哥永璜的生母哲憫皇貴妃。

哲憫皇貴妃,初封哲妃,名富察諸英,她是富察琅嬅的族姐,雖同姓富察,但是兩人關係並不親近,富察皇后是滿洲鑲黃旗,名門望族,哲妃出身滿洲正黃旗,一個貴為嫡福晉,一個只是弘曆府中的侍妾。

但是這個侍妾,曾讓弘曆真正心動過,這是後來弘曆登基為帝懷念哲妃的時候說過的,但是富察琅嬅,從未真正走進過弘曆的心;也是這個侍妾,生下了弘曆的第一個兒子永璜,古人重嫡重長,富察諸英從一個不起眼的侍妾變成了長子之母。

《如懿傳》開始時是青櫻、晞月、琅嬅三人先後入府,時間一轉就到了六年之後雍正皇帝去世的時候,富察諸英就是在這六年裡,從入府、得寵,到生下長子,再到去世的,匆匆走完了她的一生。

富察諸英生下長子之後,很快又懷了一個小公主,在生這個公主的時候難產去世,而她的難產是人為造成的。

電視劇裡描繪的有些模糊,結合小說中的情節,可以確定是金玉妍和她的軍師貞淑搗的鬼。

貞淑是玉氏世子精心培養的人,她是個醫女,懂的藥理,富察諸英喜好美食,貞淑利用食物相剋的道理,害富察諸英慢性中毒,分娩的時候難產。

但是在劇裡有一段情節疑似指向兇手是富察琅嬅,富察皇后曾說過一句「本宮已經讓哲妃福薄了」,富察諸英先於她生下嫡子,又得弘曆寵愛,琅嬅肯定看不慣她,琅嬅的這句話惹人深思,要麼這件事是她幹的,要麼就是她是知情的。

金玉妍有一次說起過,她剛入王府的時候偷偷喝避孕藥,因為她懷疑富察諸英是被琅嬅害得,所以不敢生下和嫡子年紀相仿的孩子。

這部劇為了過審,修改了很多情節,可能是因為怕有人效仿劇情,利用食物相剋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這段劇情沒有介紹的很清楚。

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富察琅嬅走到生命的盡頭時也不承認這件事,應該不是她做的,那麼大概率是貞淑背著金玉妍做的。

如果哲妃之死真是被人設計的,那就太佩服這個幕後之人的大局觀了,一箭三雕真是好計謀!

除掉一個強有力的後位候選人

1.哲妃身份雖比不上琅嬅尊貴,但好歹也是富察氏族人,若富察琅嬅失了君心,富察家肯定會轉過來扶持哲妃。

2.哲妃生了長子永璜,太后看重這個長孫,永璜的衣服不合身被太后看見,太后還因此責備了富察皇后。生下永璜時富察諸英還是侍妾,但她憑著長子之母的身份日後肯定會在後宮中佔有一定的分量。

3.僅僅憑藉著兒子還不足以讓富察琅嬅妒忌,畢竟她是嫡福晉,她的兒子是嫡子,這地位不是輕易能動搖的。最讓富察琅嬅妒忌的,是哲妃真正被弘曆愛過,而她沒有。身為嫡福晉的富察琅嬅都這樣忌憚哲妃,其他人更不用說。

若富察琅嬅的皇后之位動搖,或者後位空懸,若哲妃沒死,她決對是一個熱門候選人,到時候她有富察氏撐腰,有長子做依仗,還有皇上的寵愛,恐怕如懿都不是她的對手吧。

讓弘曆疑心富察皇后

最看不慣哲妃的人是誰?最有動機害哲妃的是誰?肯定是富察琅嬅!

哲妃先於富察琅嬅生下兒子,又得弘曆寵愛,身為嫡福晉的富察琅嬅肯定是看不慣的,她也不止一次親口承認過,所以哲妃一死,最有嫌疑的就是富察琅嬅。皇上登基之後異常多疑,旁邊一有人挑撥他就相信了。

好多人都盯著富察琅嬅的皇后之位呢,她被皇上疑心,被皇上厭煩甚至被休棄,這是很多人都希望看見的。

長子永璜失去皇位候選資格

富察皇后病重的時候,金玉妍告訴永璜她的生母是被富察皇后害死的,永璜立馬相信了,畢竟富察琅嬅是最有可能害哲妃的。

永璜開始仇恨富察琅嬅,對嫡母該有的尊敬也都忘了,在富察皇后的葬禮上沒有表現出悲戚,還說出奪皇位這樣的話,這些話傳到了皇上的耳朵裡,直接剝奪了永璜繼承皇位的可能性。

不得不說這個計謀真是好啊,若哲妃還活著,日後肯定不是善茬,早早除了她,為以後省了很多事。

相關焦點

  • 解讀《如懿傳》二阿哥永璉之死,四個女人合夥害了這個可憐的孩子
    《如懿傳》中二阿哥永璉是皇帝嫡子,自生下來就背負著繼承大統的責任,他要習文習武,不得有半刻放鬆,富察皇后對他的要求極其高,把永璉當儲君來培養。永璉達不到富察琅嬅的要求,就罰他到風口罰站,最後把胎裡帶的哮症給牽出來了,需要好生養著。
  • 如懿傳:海蘭冒著誅九族的大罪害死二_阿哥,為的是什麼?
    在電視劇《如懿傳》中,海蘭無依無靠,卻冒著誅九族的大罪害死二阿哥為的是什麼?皇后作為後宮之主,她本來應該是一碗水端平,為後宮的妃嬪謀出路斷案子。如懿和海蘭是一對好閨蜜。在潛邸的時候,如懿就經常幫助海蘭;進宮之後。如懿更是救了海蘭的性命,所以海蘭也會為了報答如懿做一些事情。
  • 如懿傳:五阿哥反水,害死如懿,魏嬿婉怎麼這麼壞!
    在如懿、海蘭、皇上全力培養下的永琪,居然因為江太醫是如懿所薦,諱疾忌醫,附骨疽多次發作不去找太醫看病,而且多次吃寒涼食物洗冷水澡,導致早亡。辜負了他們的培養之恩,是為不忠。在如懿被乾隆因為香件事件打耳光的時候,永琪從來沒有去看過如懿,還勸海蘭這個敏感時候不要去看如懿。
  • 如懿傳「布局高手」金玉妍:謀算人命從無悔意,卻被初戀毀了一生
    《如懿傳》中的每一個女人,都有她們與生俱來無法逃避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有時候來自家族的責任,比如說富察皇后,有時候來自男女情愛的桎梏,比如說如懿。而金玉妍的局限性,則是由她心愛之人親手給她戴上的民族榮耀的鎖鏈。
  • 如懿傳:一片素心唯護主,到底渾如一場空。
    素練,出自流瀲紫所著小說《後宮·如懿傳》及電視劇《如懿傳》中的杜撰人物,劇版由閔春曉飾演。富察·琅嬅的陪嫁侍女兼心腹、皇后大宮女、長春宮掌事姑姑,忠心耿耿、心機滿滿;每走一步都在籌謀劃策,為富察氏一族的榮耀和皇后之位的穩固殫精竭慮;時時如履薄冰、處處小心翼翼,最後卻還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場。
  • 甄嬛的同一句話,在《甄嬛傳》和《如懿傳》裡卻是兩種不同心境
    我們都知道流瀲紫的小說《甄嬛傳》和《如懿傳》是姊妹篇,《甄嬛傳》結尾的很多情節是《如懿傳》的開端。大概是因為主角不同,很多角色的人設有些變換。比如青櫻,烏拉那拉宜修的親侄女。那年,皇后宜修的養子三阿哥選妃,青櫻也在選秀之列。
  • 《如懿傳》:引領永琪走向死亡深淵的三個人
    由三個人聯手造成:一、魏嬿婉《如懿傳》後期,皇后和令妃從鬥得難解難分,到令妃逐步勝出,但哪怕如懿已經被軟禁翊坤宮,被收回皇后的金印冊寶,哪怕如懿的永璂已經不再是皇帝的期望所在,魏嬿婉依然不敢松下這口氣。
  • 《如懿傳》中的金玉妍:窮盡一生的力氣來算計,只為一個微笑
    《如懿傳》中,金玉妍是城府極深、機關算盡的嘉貴妃,卻也是一個情根深種的普通女子。金玉妍自從見過玉氏王爺的微笑,便再也難以忘懷,她說自己從未看過那麼好看的笑容。因為這個笑,她進了大清的皇宮,因為這個笑,她用盡了計謀,拼命的往上爬。也正因為那個刻在腦海裡的微笑,金玉妍賠上了自己的一生。
  • 《如懿傳》原著:由永珹失寵,看如懿的翻雲覆雨白蓮花手段
    永珹卻是聲音朗朗,認為劉震宇悖逆妄言,非死不能謝罪。皇帝將這件差事交了永珹去辦。如懿離去時已是夜深時分,唯有李玉帶著十數小太監迎候在外。趁著李玉扶上輦轎的時候,如懿低聲道;「多謝你,才有今日的永珹。」李玉笑得恭敬:「奴才只是討好主子罷了,四阿哥為皇上所喜,奴才自然會提醒四阿哥怎樣討皇上喜歡。
  • 《如懿傳》:純妃把一手好牌打爛,失了聖心丟了性命,可惜可悲!
    《如懿傳》純妃的結局可以說是最可惜的了,她雖然不是很得寵,但卻為皇上生了兩個阿哥,還領養了大阿哥,在後宮裡有兒子就是有了一個好的靠山,可偏偏一手好牌讓她自己打的稀巴爛,落得個悽慘下場。1,在成為純嬪時,與如懿交好,與後宮其他嬪妃也是保持著不錯的關係,這點從她能四年誕下子嗣而沒有任何閃失就可以看出來。這個時候的純嬪還是比較安分守己的,懂得審時度勢,不得罪後宮的任何一個人。
  • 如懿傳:嘉貴妃的憋屈你不懂
    在《如懿傳》這部劇中,後宮三千佳麗,我最喜歡囂張的嘉貴妃,為什麼呢?因為她真實,也肯為自己想要的東西去努力,心機手段非常厲害,對付她眼中的敵人毫不手下留情。而且她最擅長的就是假手於人,自己想做的事讓別人去做,她自己摘得乾乾淨淨,實屬宮鬥中的王者,但嘉貴妃最後結局悽慘,觀眾們都看得非常解氣。
  • 《如懿傳》裡,金玉妍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
    《如懿傳》裡,金玉妍前期做為富察皇后一派,她挑撥離間,屢屢得手。六宮不和睦,嬪妃爭相傷害,這裡面有她一半的功勞,說實話,著實佩服她的。前期差不多一半的壞事都出自她手。但就是沒有被發現,每次挑撥是非時,都好像告訴別人,我這都是為你著想,做了壞事,還在人前討喜的樣子,著實很欠揍,實屬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的人。暗地裡害其他嬪妃的孩子,而自己生下貴子,也成為了前期擁有阿哥最多的嬪妃。
  • 如懿傳:魏嬿婉倒臺時,如懿的經幡真的每個被害的人都有了嗎?
    魏嬿婉倒臺的那場戲中,如懿給魏嬿婉害死的每個人都製作了經幡,但是想必如懿也不一定完全知曉到底有多少人。而且劇中並沒有完全給出每個人經幡的鏡頭,那麼,在整個劇中,被魏嬿婉直接或者間接害死的人物都有哪些呢?
  • 《如懿傳》裡,四阿哥深受皇上器重,為何最後與皇位無緣?
    《如懿傳》裡,我發現四阿哥得皇上喜愛是有原因的。第一:嫡子早殤。自古以來立嫡不立賢,嫡子的出身高貴,那是多少與今後的皇位有關,但富察皇后的二阿哥早殤,皇上又重視登基後的另一個孩子,視為貴子,嫡子沒有,作為貴子的四阿哥被寄予厚望。
  • 盤點《如懿傳》原著中的後宮八樁疑案,有人背鍋有人笑
    一部《如懿傳》,就是一部蒙冤洗冤錄,那些洗不清的,都成了疑案。給富察諸瑛的飲食搭配固然出自她的手筆,以硃砂謀害玫嬪怡嬪的龍胎,也是她的高招 ,直接導致了如懿冤入冷宮三年,加之蛇毒火攻寒涼飲食。這件事只被揭破了一半,如懿獲釋,阿箬「貓刑」。疑影指向高晞月和富察皇后。高晞月臨死前向皇帝揭發一切受富察皇后指使,於她來說並非誣告,而是她一切行事都是素心來「指導」,她只認為素心是皇后的貼身侍女,並不知道素心早成了金玉妍的人。
  • 如懿傳:從青櫻弘曆到如懿乾隆,蘭因絮果,終究是錯付了
    &34; 這是《如懿傳》中的一句經典臺詞,是在乾隆遇見香見後,如懿看到皇上如此對香見付出後說出的一句話,話語中透露著如懿的心灰意冷和絕望,怎麼原來彼此相愛的兩個人就走到了如今的樣子呢。&34;他猜疑如懿剋死了他們還沒出生的孩子。
  • 《如懿傳》如懿從未在意過位分,皇后之位是弘曆把她推上去的
    《如懿傳》如懿從未在意過位分,皇后之位是弘曆把她推上去的如懿和弘曆註定是一對悲劇。在一開始的時候如懿本有機會成為弘曆的正妻的,在選擇嫡福晉之時,弘曆鍾情於她,即便甄嬛不喜歡弘曆也不在意,即便違抗母親的命令也執意要給如懿嫡福晉之位。可惜如懿的姑母犯了錯牽連了她,一個罪婦的侄女怎堪成為未來母儀天下之人呢?如懿的嫡福晉之位就此斷送,不過她並不在乎這些虛名。
  • 《如懿傳》那個「斷腿的」蕊心:憑這三點贏得後半生幸福
    這句話最適合形容如懿和蕊心主僕的」閨蜜「情誼。蕊心是在潛底內務府隨便分給如懿的婢女,她雖然身份卑微,但是活得通透,長年的宮中生活讓她早已看清宮中的心計。《如懿傳》這部宮鬥中,處處透著心機和算計,爭寵成了後宮所有奮鬥的目標,但贏的人很少。
  • 《如懿傳》原著凌雲徹和弘曆對比:原來,真情和假意,如此好區分
    當那把刀砍向十二阿哥,當如懿奮不顧身為了兒子,唯有凌雲徹忘記了自己,只顧了如懿。什麼規矩,什麼身份,什麼生死,都不顧了,唯有那一個念想,如懿和十二阿哥,平安就好。到底什麼是真情,什麼是假意?如懿死後,弘曆開始明白如懿的好。他聽著牆頭馬上,回憶著他和如懿最美的時光。就連他最寵愛的女人,也是如懿當初的模樣。他如同追憶孝賢皇后一樣,開始追憶如懿。
  • 《如懿傳》:別拿如懿和甄嬛比,她和沈眉莊才是一類人
    人們總是習慣性的拿《甄嬛傳》和《如懿傳》作對比。刷了很多遍《如懿傳》,越往後看,越覺得如懿像極了《甄嬛傳》裡的一個人,但她不是甄嬛,而是沈眉莊。她們一個端莊大方,一個天性愛自由。一個愛菊的志氣,一個愛梅的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