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李元霸這個人物,不少朋友還是有印象的。這個人物主要是出自演義小說《興唐傳》、《隋唐英雄傳》、《瓦崗英雄》和《說唐演義全傳》當中。是傳說中的隋唐第一猛將,十八好漢之首。在以上幾部作品當中,以《興唐傳》和《說唐》這兩部作品,有李元霸比較多的戲份。尤其是《說唐》這部作品當中,簡直將李元霸吹上了天,強的近乎神仙。
在《說唐》當中,李元霸是一個面如病鬼,骨瘦如柴的小孩模樣,但是別看他長得虛,手持八百斤的鐵鎚,坐騎萬裡雲。身為第二好漢的宇文成都,他的武器鳳翅鎦金鎲才重四百斤;而我們耳熟能詳的秦叔寶,他用的最重的武器鍍金熟雙銅鐧,兩根共重130斤;裴元慶雙錘三百斤;尉遲恭雙鞭一百二十斤,可以看出他們力量上的一個懸殊差距來。
要知道在《三國演義》當中,最重的兵器應該是呂布的方天畫戟,也就將近100斤;關羽的青龍偃月刀82斤;典韋的青龍雙戟80斤;馬超的靛藍鉤鐮槍63斤。和《說唐》當中武器重量也是差了一個重量級,更不用說和李元霸相比了。(當然了,這裡面沒有去做東漢末年和隋唐時期的一個重量單位換算,所以具體相差多少就不去對比了。)
在《說唐》當中,李元霸初次露面就是與第二好漢宇文成都比試力氣。只見李元霸將皇宮午門外的兩個金獅子一手一隻舉進了皇宮,舉進來後還上下舉了十多次才放回原地。要知道這個金獅子一隻就是三千斤,兩隻就是6000斤了,如果這個單位和現代的一樣的話,那就是一隻手舉1.5噸,兩隻手舉起了三噸的東西,現在的舉重記錄也就0.2噸罷了。(如果根據一些不知道出處的記載,隋末一斤等於現在的0.44斤,也是非常高的重量了。)
而後就是在四明山戰役當中了,在網絡上流傳非常廣的一個信息就是,李元霸在這場戰役當中一個人擊敗了十八路反王,共計二百三十萬大軍。我尋思這也不是現在玄幻小說,能這麼誇張嗎?其實在《說唐》當中,只寫到李元霸在這場戰役當中殺死了各路反王大將五十員,軍士不計其數,具體數量沒有說。而二百三十萬大軍為何退散呢,雖然多多少少有李元霸殺了反王大將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應該是煬帝的無數兵馬同時發動與反王兵馬一戰,才逼退他們的。
另外一個更誇張的是紫金山戰役,在這場戰役當中李元霸不僅僅是殺退了,而是將185萬的大軍,僅用一下午時間就殺到剩下65萬人,經計算,李元霸平均每秒幹掉五十五個人。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真無雙收割機嗎?書中十八路反王追殺宇文成都到潼關紫金山下。而宇文成都已經被李元霸撕了,宇文成都的十萬大軍也都四散逃跑了。而後十八路反王才領著185萬大軍前來,十八路反王殺到紫金山下,李元霸擋住了山口衝入陣中廝殺,等到十八路反王投降的時候只剩65萬人了。
如果僅僅是這麼看的話,似乎的確只有李元霸一人。但是我們仔細看原著中寫的是【當先一將】,也就是說是李元霸衝鋒在前而不是只有他一人。而且如果是只有他一個人的話也無法擋住山口吧,如果一個人都能擋住山口,那185萬人是怎麼在那麼短的時間內進入山谷內的,因此,應當是李元霸率領一支部隊所為。例如在《興唐傳》裡是李世民用疊箭崗堵住了紫槿山口。
而李元霸的結局,在不同的演義小說當中也有不同的死法。《興唐傳》當中是八十七歲的老將魚俱羅出馬,用轉馬刀的刀法將李元霸給斬殺了。但是在《說唐》當中,都把李元霸說成是神仙了,自然不會讓他死於一個凡人之手,所以在《說唐》當中,給李元霸安排了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死法,死在了雷霆之下。
李元霸在趕路的時候,突然雷電交加,大雨傾盆。但是呢,神奇的是這雷霆只在李元霸的頭上響。這可是激怒了李元霸,將自己這八百斤重的鐵鎚往天空中一扔,而鐵鎚又被萬有引力給帶回來了,將李元霸砸下了馬。然後突然颳起了一陣大風,飛沙走石,塵土沖天,而在塵土之中,只聽霹靂作響,只見火光亂滾。等到塵埃落定的時候,李元霸已經死了,可以說此等猛將,非人力能夠匹敵,只能夠是被天收了。
所以說《說唐》當中李元霸,才是真正的修真者,在其他小說還在以一敵百、以一敵千、以一敵萬的時候,說唐當中的李元霸已經以一敵百萬了。(雖然有其他士兵協助,但是他是真的一馬當先一個人就先直接殺過去了!)
圖:網際網路
文:悠然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