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姐大我20歲,有一次我和婆家人鬧了點矛盾,回娘家後,堂姐聞訊來看我。她是全縣數一數二的孝順兒媳,我一直很好奇她是如何與婆婆相處的,她看了看滿臉委屈的我,讀懂了我的疑惑,便跟我講了她和婆婆相處的故事。
堂姐已經結婚26年了,堂姐夫工作特殊,常年駐紮在邊疆。當時他們的婚事大伯是反對的,他說女婿常年不在家,閨女就會受苦。可是堂姐還是義無反顧地出了嫁。
出嫁當天招待完親戚朋友後,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堂姐夫拉著堂姐出了門,堂姐一直問要去哪,他也不說,跑到一座小山坡下,堂姐便知道了。
堂姐很感動,小山坡裡埋著堂姐的媽媽,堂姐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得病去世了,記憶裡的媽媽已經很模糊了。
堂姐夫對堂姐說,今天是兩人成親的大喜日子,一定要來給丈母娘報個喜,希望丈母娘的在天之靈看到女兒成婚能安心。並說,今後的工資分三份,一份寄給嶽父養老,一份留給堂姐支配,另一份寄回家給父母。就這樣兩個人守著墳地談天說地過了一夜,規劃著未來的點滴。
婚假很快就結束了,堂姐依依不捨地送走了丈夫,一個月後,堂姐便查出了懷孕的好消息。但幾乎是同一時間,堂姐的公公腦溢血住院,情況危急。
老爺子經過一番搶救保住了命卻癱瘓了。堂姐夫家有五個兄弟,各自成親後便分了家。自從老爺子癱瘓在床,幾兄弟便互相推搡著責任,漸漸地大家也不回老家看望父親了。
心地善良的堂姐,每天下班挺著個大肚子去幫婆婆料理家事,幫公公端屎端尿,和婆婆一起盡心盡力照顧了公公2年,最後老爺子帶著感激永遠離開了人世。
因為堂姐夫的工作特殊,他甚至都沒能趕回來看老爺子最後一眼。
堂姐時常感嘆婆婆很可憐,有那麼多兒女,卻沒有一個人真正關心她,公公去世後,婆婆便大病了一場。
那時堂姐快要生了,婆婆臥病在床,她每天堅持幫婆婆擦身按摩,其實堂姐常年勞累,身體也不好,但她還是無怨無悔的操持著。
打那以後,婆婆就和堂姐情同母女,相依為命。別人都說婆媳難相處,可她與婆婆關係融洽,從沒鬧過一次矛盾。
堂姐為人直爽、樂觀,待人真誠。特別是對待老人寬容、關心、感恩,不計較,肯付出,能處處為老人著想。
堂姐年幼喪母,從小就勤勞能幹,自從結婚後,家裡家外也是一個人在操勞,她的真心付出換來了婆婆的萬般疼愛。
記得有一次暑假回家,我經過她家時想去打個招呼,進門一看,堂姐正躺在婆婆的床上休息,她婆婆就坐在旁邊搖著蒲扇給堂姐扇風,看見我進來,便示意我小點聲,她說堂姐忙半天累壞了,剛睡著。
這些年來,老婆婆多災多難:打過肝膽結石,割過白內障,摔斷過肩胛骨……
堂姐心地善良,每一次老婆婆住院,她都請假作陪悉心照料。
那一年75歲的老婆婆得了病,但她一直沒聲張,只是用多穿衣服的辦法,來掩飾微微隆起的腹部。
可是眼尖的堂姐發現了問題,就要帶她去醫院檢查。老婆婆執意不肯,說反正人老了也要死,不想兒媳花錢費勁伺候。但堂姐卻趁老婆婆睡著了把她抱上車送到醫院檢查。照片出來後才知道老婆婆長了一個卵巢腫瘤。
手術後,堂姐天天陪老婆婆住病房。天天熬湯餵粥,洗臉擦身,穿衣套襪、推拿按摩,端屎倒尿,無微不至。老婆婆身體一直都不好,這些年的悉心照料,堂姐也學會了簡單的醫學護理,出院後她天天幫老婆婆打針消炎,一直到康復。
每天早上堂姐離家去上班時,婆婆總是拄著拐杖出門,依依不捨,以目相送。堂姐下班回家時都會順路挑點婆婆喜歡吃的東西帶回去。而婆婆總是捨不得吃,又把零食留給了堂姐。
如今老婆婆年紀大了,堂姐上班早出晚歸,她出門時會為婆婆燉好湯,做好飯。她選的食材好,手藝也精,每次我遠遠聞了都直咽口水。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堂姐家請客,小侄女問是不是給奶奶專門準備一套碗筷,堂姐瞪了孩子一眼說:「你奶奶只是老了,又沒病!″
堂姐常諄諄教導孩子說:若沒有奶奶,就沒有你爸;若沒你爸,也就沒有你。只有一個家,我們要愛護;同樣,只有一個奶奶,你要和我們一起來孝敬。
堂姐的孝順對孩子起到了言傳身教的作用,使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受到尊老,敬老,孝老的傳統教育,侄女看見奶奶上、下客廳的梯級,趕緊去扶;發現奶奶杯子裡沒茶了趕緊去倒;從外地回來,總不忘給奶奶帶點禮物……
堂姐每次下班回來,進門頭句就喊媽。即使工作上遇到煩惱,心情不好,但回家見到婆婆後,立馬就換成了笑臉,怕影響婆婆的情緒。因為她知道,婆婆心裡的晴雨表的按鈕,就掌握在她的手裡。
她說,婆婆雖然老了,行動遲緩了,但心明眼亮。兒媳如果滿臉春風,婆婆心裡便是晴空萬裡;兒媳臉上若是烏雲密布,婆婆心裡必是悽風苦雨。
老婆婆愛乾淨,勤洗勤換,幾乎天天要洗澡。如今90多歲的人了,行動不便,洗一個澡要好久,堂姐就天天幫她洗澡、洗衣。堂姐近年身體也不好,患有「三高」,有時氣短、心慌,有時下班累了躺在沙發上不願意動。但是每次看到老婆婆拿換洗衣服,又連忙爬起來去幫她洗澡。
堂姐與婆婆無話不談,親密無間。有時老婆婆說了錯話、胡說,她也不計較,還大度地對我們說:「婆婆95歲了,不句句說胡話就很不錯了。"有時堂姐笑著直言不諱地指出老婆婆在某些方面做的不妥,儘管這些事與她毫不相關。老婆婆聽後也不生氣並樂意接受,因為她知道這個世界上堂姐比兒子們都心疼她。老婆婆逢人就說兒媳心腸好,將來是要長壽的。
堂姐經常給老婆婆買新衣,節儉的老婆婆嫌花哨不肯穿。堂姐就說,別人見了不會說您樸素,會說兒媳婦小氣不給您買,最後大家還是會埋怨我不是?老婆婆聽後便乖乖地穿新衣,嘴上說著別在我身上亂花錢,心裡卻樂開了花。
結語:
對一個人一時的好,不見得是真正的好;對一個人一年、二年的好,也不見得能經得起更長時間的考驗,而對一個人十年如一日的好,這樣的好讓人信服。
歲月無情人有情,堂姐對婆婆的好,是一種無欲無求、無怨無悔的好,是一種媳婦對婆婆的難得的敬重;婆婆對堂姐的好,除了親情外,還含有一種深深的感激!
孝順是什麼?孝順是太陽,給人帶來溫暖;孝順是大山,給人帶來依靠;孝順是寶石,是一筆財富。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一張名片。百善孝為先,這句不知流傳了多久的諺語,至今仍被人們所津津樂道。正如孟子所說的『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充分說明了孝順的重要性。
可是大千世界又有幾人能夠做到堂姐那般孝順?
道義上的孝順,不可強求, 很多兒媳是想孝順婆婆的,畢竟進了人家的門,在道德層面來說是應該的,但是很多婆婆卻不待見兒媳,在家庭中不把兒媳當家人,還處處防著兒媳,對兒媳有偏見,無論什麼事情都會向著自己人,好像兒媳不是一家人一樣,長此以往,必定會傷了兒媳的心。
孝順不是婆婆毫無節制地剝奪,也不是兒媳一味地忍讓和軟弱,而是建立在平等和情分中。雖說婆婆也是媽,但畢竟婚前素不相識沒有情分,想要維繫好婆媳關係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
愛是相互的,你想得到別人的愛,就要先付出愛的行動。當然,在接受別人的愛的同時,不要忘記給別人一個愛的回饋。
愛是陽光,讓心靈的鮮花開放;愛是雨露,滋潤仇恨的心靈;愛是和煦的微風,吹去心頭的陰霾。世界是互動的,你給世界多少愛,世界就會回報你多少愛。愛給人的收穫遠遠大於恨帶來的暫時滿足。重要的是改變世界前先試著改變自己。
我是@春雨寄情,喜歡我文章的友友們,記得點讚,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