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姐夫常年不在家,堂姐竟然這樣與婆婆相處

2020-09-03 對弈紅塵

堂姐大我20歲,有一次我和婆家人鬧了點矛盾,回娘家後,堂姐聞訊來看我。她是全縣數一數二的孝順兒媳,我一直很好奇她是如何與婆婆相處的,她看了看滿臉委屈的我,讀懂了我的疑惑,便跟我講了她和婆婆相處的故事。

堂姐已經結婚26年了,堂姐夫工作特殊,常年駐紮在邊疆。當時他們的婚事大伯是反對的,他說女婿常年不在家,閨女就會受苦。可是堂姐還是義無反顧地出了嫁。


出嫁當天招待完親戚朋友後,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堂姐夫拉著堂姐出了門,堂姐一直問要去哪,他也不說,跑到一座小山坡下,堂姐便知道了。

堂姐很感動,小山坡裡埋著堂姐的媽媽,堂姐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得病去世了,記憶裡的媽媽已經很模糊了。

堂姐夫對堂姐說,今天是兩人成親的大喜日子,一定要來給丈母娘報個喜,希望丈母娘的在天之靈看到女兒成婚能安心。並說,今後的工資分三份,一份寄給嶽父養老,一份留給堂姐支配,另一份寄回家給父母。就這樣兩個人守著墳地談天說地過了一夜,規劃著未來的點滴。


婚假很快就結束了,堂姐依依不捨地送走了丈夫,一個月後,堂姐便查出了懷孕的好消息。但幾乎是同一時間,堂姐的公公腦溢血住院,情況危急。

老爺子經過一番搶救保住了命卻癱瘓了。堂姐夫家有五個兄弟,各自成親後便分了家。自從老爺子癱瘓在床,幾兄弟便互相推搡著責任,漸漸地大家也不回老家看望父親了。

心地善良的堂姐,每天下班挺著個大肚子去幫婆婆料理家事,幫公公端屎端尿,和婆婆一起盡心盡力照顧了公公2年,最後老爺子帶著感激永遠離開了人世。

因為堂姐夫的工作特殊,他甚至都沒能趕回來看老爺子最後一眼。


堂姐時常感嘆婆婆很可憐,有那麼多兒女,卻沒有一個人真正關心她,公公去世後,婆婆便大病了一場。

那時堂姐快要生了,婆婆臥病在床,她每天堅持幫婆婆擦身按摩,其實堂姐常年勞累,身體也不好,但她還是無怨無悔的操持著。

打那以後,婆婆就和堂姐情同母女,相依為命。別人都說婆媳難相處,可她與婆婆關係融洽,從沒鬧過一次矛盾。

堂姐為人直爽、樂觀,待人真誠。特別是對待老人寬容、關心、感恩,不計較,肯付出,能處處為老人著想。


堂姐年幼喪母,從小就勤勞能幹,自從結婚後,家裡家外也是一個人在操勞,她的真心付出換來了婆婆的萬般疼愛。

記得有一次暑假回家,我經過她家時想去打個招呼,進門一看,堂姐正躺在婆婆的床上休息,她婆婆就坐在旁邊搖著蒲扇給堂姐扇風,看見我進來,便示意我小點聲,她說堂姐忙半天累壞了,剛睡著。

這些年來,老婆婆多災多難:打過肝膽結石,割過白內障,摔斷過肩胛骨……

堂姐心地善良,每一次老婆婆住院,她都請假作陪悉心照料。


那一年75歲的老婆婆得了病,但她一直沒聲張,只是用多穿衣服的辦法,來掩飾微微隆起的腹部。

可是眼尖的堂姐發現了問題,就要帶她去醫院檢查。老婆婆執意不肯,說反正人老了也要死,不想兒媳花錢費勁伺候。但堂姐卻趁老婆婆睡著了把她抱上車送到醫院檢查。照片出來後才知道老婆婆長了一個卵巢腫瘤。

手術後,堂姐天天陪老婆婆住病房。天天熬湯餵粥,洗臉擦身,穿衣套襪、推拿按摩,端屎倒尿,無微不至。老婆婆身體一直都不好,這些年的悉心照料,堂姐也學會了簡單的醫學護理,出院後她天天幫老婆婆打針消炎,一直到康復。


每天早上堂姐離家去上班時,婆婆總是拄著拐杖出門,依依不捨,以目相送。堂姐下班回家時都會順路挑點婆婆喜歡吃的東西帶回去。而婆婆總是捨不得吃,又把零食留給了堂姐。

如今老婆婆年紀大了,堂姐上班早出晚歸,她出門時會為婆婆燉好湯,做好飯。她選的食材好,手藝也精,每次我遠遠聞了都直咽口水。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堂姐家請客,小侄女問是不是給奶奶專門準備一套碗筷,堂姐瞪了孩子一眼說:「你奶奶只是老了,又沒病!″

堂姐常諄諄教導孩子說:若沒有奶奶,就沒有你爸;若沒你爸,也就沒有你。只有一個家,我們要愛護;同樣,只有一個奶奶,你要和我們一起來孝敬。

堂姐的孝順對孩子起到了言傳身教的作用,使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受到尊老,敬老,孝老的傳統教育,侄女看見奶奶上、下客廳的梯級,趕緊去扶;發現奶奶杯子裡沒茶了趕緊去倒;從外地回來,總不忘給奶奶帶點禮物……


堂姐每次下班回來,進門頭句就喊媽。即使工作上遇到煩惱,心情不好,但回家見到婆婆後,立馬就換成了笑臉,怕影響婆婆的情緒。因為她知道,婆婆心裡的晴雨表的按鈕,就掌握在她的手裡。

她說,婆婆雖然老了,行動遲緩了,但心明眼亮。兒媳如果滿臉春風,婆婆心裡便是晴空萬裡;兒媳臉上若是烏雲密布,婆婆心裡必是悽風苦雨。

老婆婆愛乾淨,勤洗勤換,幾乎天天要洗澡。如今90多歲的人了,行動不便,洗一個澡要好久,堂姐就天天幫她洗澡、洗衣。堂姐近年身體也不好,患有「三高」,有時氣短、心慌,有時下班累了躺在沙發上不願意動。但是每次看到老婆婆拿換洗衣服,又連忙爬起來去幫她洗澡。


堂姐與婆婆無話不談,親密無間。有時老婆婆說了錯話、胡說,她也不計較,還大度地對我們說:「婆婆95歲了,不句句說胡話就很不錯了。"有時堂姐笑著直言不諱地指出老婆婆在某些方面做的不妥,儘管這些事與她毫不相關。老婆婆聽後也不生氣並樂意接受,因為她知道這個世界上堂姐比兒子們都心疼她。老婆婆逢人就說兒媳心腸好,將來是要長壽的。

堂姐經常給老婆婆買新衣,節儉的老婆婆嫌花哨不肯穿。堂姐就說,別人見了不會說您樸素,會說兒媳婦小氣不給您買,最後大家還是會埋怨我不是?老婆婆聽後便乖乖地穿新衣,嘴上說著別在我身上亂花錢,心裡卻樂開了花。


結語:

對一個人一時的好,不見得是真正的好;對一個人一年、二年的好,也不見得能經得起更長時間的考驗,而對一個人十年如一日的好,這樣的好讓人信服。

歲月無情人有情,堂姐對婆婆的好,是一種無欲無求、無怨無悔的好,是一種媳婦對婆婆的難得的敬重;婆婆對堂姐的好,除了親情外,還含有一種深深的感激!


孝順是什麼?孝順是太陽,給人帶來溫暖;孝順是大山,給人帶來依靠;孝順是寶石,是一筆財富。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一張名片。百善孝為先,這句不知流傳了多久的諺語,至今仍被人們所津津樂道。正如孟子所說的『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充分說明了孝順的重要性。

可是大千世界又有幾人能夠做到堂姐那般孝順?

道義上的孝順,不可強求, 很多兒媳是想孝順婆婆的,畢竟進了人家的門,在道德層面來說是應該的,但是很多婆婆卻不待見兒媳,在家庭中不把兒媳當家人,還處處防著兒媳,對兒媳有偏見,無論什麼事情都會向著自己人,好像兒媳不是一家人一樣,長此以往,必定會傷了兒媳的心。

孝順不是婆婆毫無節制地剝奪,也不是兒媳一味地忍讓和軟弱,而是建立在平等和情分中。雖說婆婆也是媽,但畢竟婚前素不相識沒有情分,想要維繫好婆媳關係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

愛是相互的,你想得到別人的愛,就要先付出愛的行動。當然,在接受別人的愛的同時,不要忘記給別人一個愛的回饋。

愛是陽光,讓心靈的鮮花開放;愛是雨露,滋潤仇恨的心靈;愛是和煦的微風,吹去心頭的陰霾。世界是互動的,你給世界多少愛,世界就會回報你多少愛。愛給人的收穫遠遠大於恨帶來的暫時滿足。重要的是改變世界前先試著改變自己。


我是@春雨寄情,喜歡我文章的友友們,記得點讚,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我去看望遠嫁的堂姐,發現姐姐姐夫都不對勁,我心驚肉跳的報了警
    我去看望堂姐,堂姐夫經常去牌桌上打牌,我和堂姐約好吃完飯以後就出去逛逛,堂姐夫則又跑去打牌了。我和堂姐逛完街回去的時候,堂姐夫已經回來了;半夜我去上廁所,聽到堂姐和堂姐夫在竊竊私語,他們看見我出來,臉色很不對勁。
  •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報應,堂姐夫出軌後被車撞死。
    這是我們家真實的故事,我堂姐18歲就嫁給了我堂姐夫。先後生了一男一女,剛開始日子過得還不錯。後來她們搬到了市郊區,租了一間房子。兩個孩子就放到了我伯伯家和我親家母家(親家母就是我堂姐的婆婆)。之後他們夫妻兩個都在菜市場裡面買菜。過了幾年,他們終於存了一些錢,在市郊區附近的小山上建了三間平房。堂姐夫開始到河南等地自己運菜過來賣(就是菜販子)。有時候來回幾天。
  • 堂姐的故事
    只是,再也找不到那個聰明、勤快、漂亮的堂姐以前的樣子了。我因為上學,再加上她這樣子,我也不再去找她去玩了。她為什麼會這樣,我到現在也沒弄明白。我想,或許她是什麼腦部神經病變吧!這是我猜的!小夥子長得還不錯,比堂姐大四歲。只不過他是那種性格比較內向的人,見人說不了幾句話的老實人。大伯他們看這小夥子還不錯,就同意了。因為堂姐雖然長得漂亮,畢競腦瓜有點不靈光,也就不能太挑別人了吧!所以也就訂了親。一年後,堂姐結了婚,公公婆婆也是老實人,對堂姐還挺好的。我們都認為堂姐找了個好的婆家,都在默默的為堂姐祝福!結婚一年後,堂姐生了個男孩。姐夫一家都特別的高興。
  • 我的堂姐夫
    姐夫,是我大伯家堂姐的老公,他和大姐結婚的時候,大姐是初婚,他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只是依稀記得,那時候,兩個孩子都很小,女兒也就有七八歲的樣子,兒子五六歲吧,他家裡還有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媽,是個刁鑽的老太太。
  • 我有一個不走尋常路的堂姐
    是因為,在那個提離婚色變的年代,她竟然離過婚,不僅如此,她還再婚了好幾次。用農村人的話說,就是不知道她到底有幾任老公(嚴格意義來說是男友,因為好像都沒結婚,但農村人就直接叫老公了,那年頭,離個婚就不得了了,還談多次戀愛,還同居,你說大膽不大膽?)在小山村,在過去的時代,這是不得了的事,另類吧?開放吧?在長輩眼裡簡直不敢想像呢!其實,說起堂姐的婚姻,真怨不得她。
  • 養女不教如養豬,現實中養女不教禍延三代,坑媽坑女坑自己
    他看到我有點奇怪地問:「你今天怎麼不回娘家去瞧瞧,你二伯父家裡出事了,昨天報警了,我還上門處理呢。」我乍一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於是連連追問。他雖然參與了出警,但是對事情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是我家的堂嫂和堂姐夫一家發生了衝突,最後報警處理。那我就更加覺得奇怪了,堂姐二婚也是嫁了外省的人家,一年到頭都沒見幾次她夫家的人,這怎麼會來到娘家這邊來鬧事呢?
  • 我和堂姐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五一節去堂姐家玩兒,吃完午飯,堂姐在廚房洗碗,我在旁邊陪她聊天。堂姐前幾年離婚了,因為我大姑去世的早,堂姐一個人帶著上初中的小侄子,她是上一天休息三天的班,上班的那天她前婆婆來堂姐家給小侄子做飯,堂姐到家之前她前婆婆就回自己家,堂姐為這事兒內心對前婆婆充滿了感激。
  • 堂姐被家暴被離婚,思子心切,求復婚婆婆安排前夫和大嫂
    就在堂姐畢業那年省城的工廠來招人,她第一個報了名,如願以償去了那個她嚮往的城市上班了,一年後堂姐和同廠的本市工人結婚了,由於相處時間不長不夠了解,加之堂姐是外來妹,在婆家受盡委屈,她都默默承受著,不願起紛爭,直到女兒的的出生,婆婆表現的越來越過分了,堂姐母親去世的早,老公又是個大男子主義者,月子裡堂姐只休息了一星期,便自己開始做飯,洗尿布,婆婆不僅不照顧她,還處處刁難,甚至反覆挑撥她們夫妻關係
  • 七十歲的老人,不讓兒子拿自己的東西
    堂姐的婆婆,今年七十七歲,公公七年前去世,去世的時候七十歲。昨天天回家給老媽祝壽,無意中老媽談起七八年前的一件事。堂姐夫在自己媽媽家裡,拿了一個用高粱杆做成的圓形鍋拍,想臨時端餃子,麵條下鍋,或者蓋一蓋盆啊鍋啊之類的。剛走出二三十步遠,被他父親發現。他急忙走過去,一把奪過鍋拍:「誰讓你拿我家的鍋拍!"瞪了兒子一眼,氣呼呼地回家了!
  • 寶寶滿月堂姐隨禮300元,她家二胎滿月我回禮300元,卻被罵沒良心
    我爸爸兄弟姐妹五個,我爸排行老四,我有個堂姐,她是我大伯家的,她大學畢業以後,在公司幹的挺好,和他們公司的副總在一起以後,就一直升職。我大學不是重點大學,想找份好工作,我爸問我堂姐能不能幫幫我,堂姐一口答應了,還說也爭取讓我成為她那樣,我倒是沒指望找個多厲害的人物,我有份穩定的工作就很好了。結果在家左等右等,她跑來告訴我,說我學校太差了,實在沒有工作適合我,讓我找份別的工作幹吧,不要眼太高。我真的很無語,我的大學不比她的大學好嗎,她這麼說好意思嗎。後來我就自己找了份工作。
  • 盤點《知否知否》婆媳關係,教你三十六計如何跟婆婆相處
    知否知否中講述了很多段婆媳關係,比如說長柏妻子海氏和婆婆王氏,比如說華蘭與她侯爵府婆母,再比如說明蘭堂姐淑蘭與孫秀才的母親。不同的婆婆,應對方式不一樣,如何好好與婆婆相處,我們也能從知否中收益頗多。一出了年,王氏就暗示海氏不要再隨身服侍了,海氏先裝不明白;王氏又挨了幾天,變暗示為明示,海氏抵死不從,說這樣不合規矩,她不敢不孝;最後王氏發了狠,執意不許海氏老陪著她,叫她去壽安堂服侍,海氏便分出一半孝順力度給老太太,王氏才總算鬆了口氣。
  • 情深深雨濛濛:王雪琴罵陸振華常年不在家,但實際是錯過時間了
    王雪琴罵陸振華經常不在家,與一匹馬相處時間都比和她在一起時間長,王雪琴還年輕,自然不願意守活寡。但說到這裡,其實王雪琴並不知道,有時候她不在家,陸振華卻在,甚至還在找她。注意,是「又」,很明顯,這不是第一次了,陸振華在家的時候,王雪琴經常不在,而王雪琴出門,大多是陸振華不在的時候,兩人被時間差給分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