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 那月 農家人的那些事兒呦(之二)

2020-08-28 文心怡然


忽然,那群娃兒們戲水打鬧的嘈雜聲戛然而止,一個個互相瞅瞅,隨一齊梗起脖子朝向小路,一個點兒的拍打起屁股,聲嘶力竭地喊叫道:「前日本——啪啪啪」;「後尿素——啪啪啪」;「幹部褂——啪啪啪」;「幹部褲——啪啪啪」;「穿黑的——啪啪啪」;「穿藍的——啪啪啪」;「就是沒咱社員得——啪啪啪、啪啪啪......」

娃兒們的嗓音清脆嘹亮、節奏明快,活脫脫誦讀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

「穿、穿、穿!穿您娘個老騷鞋啊!屁星羔子,你們作死吶!」範俊福騎著一輛嶄新的大金鹿自行車,頭戴一頂洋草帽,小頭小臉上架著一副大墨鏡,腰後襯衫下插著一把芭蕉扇,車行風動,全身上下便「飄飄」的抖動著,襯褂就成了鼓起的帆。

他瞪視著路邊水溝裡的娃兒們,惡狠狠地罵著:「哼!小子哎,我告訴您,再您娘的窮嚎,等我一生氣,就把您這些王八羔子統統給揍到模子裡去,回您娘二遍爐!呸......」一副故事片中土匪、漢奸的模樣。

娃兒們見狀,驚慌失措。猶如一窩幼鼠聽到了貓咪的尖叫聲,只駭得一個個連滾帶爬,各顧各逃命似得鑽進了青紗帳。

此後,時不時地便有小鬼頭、花花臉自高粱地、玉米叢中探出窺視......

「大哥——在這兒歇著呢?」範俊福老遠就看見大哥範俊生佝僂在路邊的身影,心中好似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待來到範俊生的近前,他故作瀟灑的一邁腿,大咧咧地邊喊邊跳下大金鹿。

範俊生正在冥思苦想、專心之至地品味著內心的愉悅,而範俊福猛不丁這一嗓子,著實得嚇了他一跳。他扭過頭,朝著範俊福翻翻眼皮,語氣生冷的回道:「哼,歇著?不歇著還能咋的!」

「大哥,來支煙,呶。」範俊福十分愜意的抽出一支,兩片厚厚的嘴唇一咧,夾了個正著,磕頭蟲打火機「啪嚓」響過,煙便點燃了。而後,左手指對著煙盒「噠噠」一彈,「噌——」又冒出一支,隨伸向範俊生:「瞧、大哥您瞧瞧哈,白盒向陽牌的,是費他媽好勁才搞到,內銷貨、呵呵呵呵......」

範俊生朝著三弟白一眼,沒好氣地說:「什麼內銷貨、外銷貨的,俺吸不起!俺全是他娘的白盒,呸!」隨著一口唾沫飛出,扭轉身子,屁股便對著了範俊福。

「不吸?嗨——不吸白不吸,我還他媽背著豬頭找不著廟門了咋的。」範俊福隨手將煙盒扔個高,又在手上顛了幾顛,塞進了上衣口袋。然後撇撇嘴,怯生生的跨上大金鹿,全身抖動著向村子飛去。

範俊生滿肚子的高興,就這麼讓他三弟一下子,給衝了個稀裡譁啦、雲開霧散......

令範俊生怎麼也想不明白的是:從小到大,全家人疼的就是他三弟範俊福。為了讓他長大後吃上國庫糧,不再忍受舞鐮刀、揮大鋤、深翻地、扒河溝之苦,範俊生十七歲那年,便扛起了全家的大梁。

他拼了命的幹活掙工分:白天硬是繃緊脖子筋與壯勞力叫勁,力求標個整勞力的工分;到晚上,又黑燈瞎火的摸索著鍘草、餵牛、看倉庫,一個人掙三個人的工分。只惹得生產小隊老少爺們紅眼、綠眼的瞅......

範俊生心裡便慌慌,害怕這些美差事被別人搶了去。

晚飯後便打發孩子她娘,趁著天黑去給小隊長家送去一大籮純小麥的煎餅。老隊長嬉皮笑臉地說:「俺得大妹子來,你真好,不只是人生得水靈,手也靈巧,烙出的煎餅,薄如紙、黃亮亮、脆生生、噴噴香,好!俺就是喜歡吃這口,哈哈哈......」大黃板牙一齜,就去摸孩兒他娘......

好不容易盼到二弟成了家;三弟中專畢業後,被分配到外貿局吃上國庫糧,範俊生才從家中分離了出來。再看看自己的家,空空如也,什麼都需要從頭開始。他便一分一分的掙、一星一點攢......

緊接著,三個閨女又如雨後春筍般的長,這便令範俊生不敢有半點兒的喘息和怠慢,自然而然得成了上足發條的掛鍾,整天沒白沒黑的,忙得團團轉。

最終,孬好還是把三個閨女打發了——一個接一個的成了人家的兒媳婦。

這總算是讓範俊生的內心深處感到了些許寬慰。畢竟孩兒她娘在咽氣的剎那,眼巴巴地託付給自己大事,已經是大頭朝下了。

他反覆盤算,這往後的日子裡,再由三弟範俊福協助一臂之力,今生的使命也就算是完成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致謝!)

相關焦點

  • 那年 那月 農家人的那些事兒呦 (大團圓)
    他瞅瞅漫天的彩霞、又看看院子裡那一顆顆、一粒粒的兔屎蛋兒,長長的舒口氣,又苦笑笑,自言自語道:「唉!人的命、天註定,胡思亂想也沒用!這話一點也不假,好像老天爺就是專門對著俺說的哩。唉!既然兒子的事情已經到了這步田地,恐怕觀世音菩薩的緊箍咒也拿它沒用辦法了嘍!」 想到這裡,範俊生又咂摸咂摸兩片乾裂的嘴唇,咽下了一口又苦又澀的唾沫。
  • 那年 那月 農家人的那些事兒呦,之七
    俺哭俺娘來,哭俺娘不管俺的事,一撒手就去了;俺哭俺自己,哭俺的命苦;俺還哭、還哭俺那媳婦,還不跟爹的一支洋菸貴重、嗚——嗚嗚嗚......」兒子又哭 這哭聲,讓範俊生如同聽到了他娘的殷殷囑託;這哭聲令範俊生撕心裂肺,眼圈裡噙滿了淚水。 他哀哀地罵道:「看你那熊樣,這輩子你還能長點出息吧......」接著,範俊生一愣神,急促的問:「兒子,你是咋知道的?」
  • 那年,那月,農家人的那些事兒呦(之五)
    當他猛然間發現親家公正蹲在那裡吸菸時,頓時覺得肚子裡那煙蟲子鮮活起來。隨摸一把腰間——咦、菸袋吶?仔細想來,哦,原來是中午頭歇晌醒來,洗臉、擦背時將菸袋掛在門前的石榴樹上,竟忘記帶了。他不由感慨道:「唉,年齡不饒人啊!這破記性也隨著人在變老哩,一年不如一年嘍.......」劉春旺再扭頭瞅瞅親家公,心裡樂了。
  • 那年,那月,農家人的那些事兒呦(之三)
    他瞟一眼三弟陰沉的臉,乾咳一聲接著說:「兄弟哈,俺聽人家說,你幹那營生不錯,抽抽你的空,也給俺弄兩個日本化肥袋子來,俺叫王裁縫給做身夏天的衣裳。經風一吹,顫抖抖的,太陽就不再曬皮了,你說是不?」 範俊福聽完,立馬現出一臉的愁色,咧咧嘴說:「你說啥——日本化肥袋子?嗨!那是什麼布料啊?的確涼來,俏貨、實在是俏的很嘞!」
  • 《那年那兔那些事》這些催淚或者爆笑的瞬間你還記得嗎
    鴿了我們許久、許久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又回來了。這一次的視角回到了籤訂巴黎和約的那年——那年,還未成為傳奇的幾隻兔子,為了種花家的救亡圖存,即將開始一段法蘭西歲月......(百度百科)可是,那些因為晝夜的埋伏而死在戰場上的英雄,直到年後才得以魂歸故裡......抗美援朝,共和國的立國之戰。回憶二:"感覺比禿子二線戰力強,比王牌弱吧。""......禿子都比你能打。"1962年,白象野心勃勃,妄圖佔按照"麥克馬洪線"佔領兔子的領土。
  • 故事:鬼蘑菇(十四)呦山挖寶人
    劉大爺去穆柯寨挖寶這個事兒,在我們那其實是一種約定成俗的習慣。在我們家往北有一座山叫做呦山,這呦山也叫呦鹿山。劉大爺從我們村兒躊躇滿志的出發,走了一個多月一點兒信兒都沒有。就在村裡的人為劉大爺擔心的時候,劉大爺回來了,帶著一身的傷痕,還有受了傷的腿。劉大爺回來之後也沒回家,直接跑到我太爺爺的小屋去了,到了我太爺爺的小屋抱著我太爺爺哇哇大哭。我太爺爺連忙安慰劉大爺,你這是到底出什麼事兒了?劉大爺擦擦眼淚,叔,我撞妖怪了。
  • 那年 那月 那耕田、耙地的人兒呦(下)
    「還是得哈,你看他那熊樣!在他媳婦剛進門那陣子,你看他燒得還行嗎?他在莊南頭那棵大歪脖子槐樹下面避雨,就老老實實的避雨唄,可他倒好,看著周圍沒有人,偏偏對宋家那個小閨女動起了歪心眼,也是宋家那閨女鬼機靈,情急之下喊了一聲:老天爺來,救命啊......結果,應聲一道閃電,哈哈哈哈——轉眼功夫,就把他那個五門不幹、幹六門的小羔子給燒成了小烤雞,遭到報應了不是?可是,人家那閨女卻連一根汗毛都沒有動著,你說,這不是老天有眼嗎?呵呵哈哈哈......」
  • 那年、那月,那片一望無際的棉田呦(之九)
    紅山茶和她那患難與共的丈夫恩恩愛愛,相濡以沫,小日子過得如糖似蜜,格外幸福。她們倆膝下的一胞龍鳳兒女,更是生得聰明伶俐,乖巧可人。紅山茶正在分別向一紅一籃、兩個背試的書包裡裝著彩筆盒和卡通小人書什麼的......「爹——爹來,俺娘說幼兒園的阿姨可好了,她們不會罵人的,爹、爹——是真的嗎?」一雙兒女簇擁在正忙於用柳條編織籃子的爹爹,興高採烈的問道。
  • 那年、那月,那片一望無際的棉田呦(之八)
    紅山茶擦了擦止不住的眼淚,又理了理鬢髮,將那雙長長的髮辮抄到身後,滿含深情地看著高粱杆,問道:「大姐,咱姊妹現在可以抓鬮嗎?」。高粱杆將頭轉向一側,用手擦了擦滿臉的淚痕,又朝著紅山茶點點頭說:「妹妹,你少等一下哈。」而後,她環顧一圈,語重心長地說:「妹妹們,都別再哭了、咱不哭哈......」她又擦擦她那不由自己的淚水,接著說:「妹妹,我還有一句話要說......」
  • 姨媽家的那點事兒(十六)
    No,只要外婆不死,這事兒就沒完。小舅舅很焦慮,沒人訴說,去和我表嫂(大舅媽的兒媳)說,自己平時不在崇明,準備把那40平方造後面(他家後面還有兩間房,屬於應拆違拆,他一直想要拆掉,大舅二舅不同意),讓外婆住到後面去(其實就是要趕人了,因為錢都被他騙光了),方便其他兄弟姐妹去照顧。我表嫂是個很老實、沒有心機的人,只是回他:你也要回來照顧的。
  • 姨媽家的那點事兒(十三)
    二舅舅家燒羹飯,當事人基本上都到齊了,好戲也開始上演了,人生百態,閃亮登場!由於我不在現場,下面的情況來自我媽的描述,可能稍微有點出入,但大方向是沒有問題的。中午吃飯前,我媽就和大舅媽二舅媽通過氣了,一會吃完飯,準備開始靈魂拷問,她們說好的。我媽很快吃完,先向外婆提問:媽你的錢是不是給**(小兒子)了?外婆不吭聲。小舅舅說:被**(也就是我)取走了,是**(也就是我)拿的,銀行有監控。
  • 煤礦那些事兒
    二零零五年,那年我下學,然後沒找到工作的地方,所以就一直在家了。後來,我平頂山的一個親戚,給我介紹一份工作,因為我哪個親戚,他們家有在煤礦上班的,所以,介紹我去煤礦上班,說工資高,一天好幾百,大概三四百左右,那個時候的三四百已經很高了。
  • 那些年我做過的荒唐事兒(二)
    記得那年,我應該是上初二吧,也就14歲左右。由於放寒假前老師開會時候我沒有注意聽,所以我就給媽媽說正月十五開學。到了正月十五那天,媽媽有些半信半疑,無奈我們鄰居沒有在鎮子上上學的,她只好聽信了我的話,讓我爸把我送到學校。
  • 姨媽家的那點事兒(十四)
    前面忘了提了:那天小舅舅說外婆給他的那筆錢,是房租,畢竟外公外婆在他家住了那麼多年。臥槽,無恥,真有臉!當初他要造樓房,外公把才造了兩年不到的房子拆掉,騰出宅地基給他造的,外公一走,竟然要房租了!這裡還有個插曲:外公清醒的時候,小舅舅曾經讓老兩口滾出去,當時我媽和姨媽都在。
  • [那年那月] (二)
    隊長是位膚色黧黑的漢子,一見男學生排在那,大手一揮:你們站這幹啥?在哪家吃飯,就去哪家做活路去!「對,快去吧!家裡要沒有人,問一下田在哪?」我趕快催他們。然後,隊長就帶著我們去到一片農田裡。村民正在割麥子。豐收的麥田一片金黃。
  • 姨媽家的那點事兒(三)
    這事兒讓我姨父炫耀了好一陣子,因為能夠進入CM中學,那可是相當於一條腿已經邁進了大學啊!此處省略一千字……初中畢業後也去了大表妹上班的電子廠,姐倆租了一間啥都沒有的農民房,就是洗澡全靠擦,大小解全靠痰盂那種。出來打工嘛,能省則省,一個月一百塊房租。這不中途大表妹突然「中槍」,結婚生孩子當全職太太去了,後面就只有小表妹一個人住了。就是這時候開始放飛自我了,也可以說,改變命運的轉折點到來了!
  • 桃之夭夭(二)
    定親的那些日子裡,她總是忍不住地笑,眉眼像是會發光一樣,看著格外精緻。 經過十幾年專心修煉,我不再需要時時刻刻都藏身在銀簪裡或是桃樹上。 尋了一個天氣大好的日子,徑直飛到她心上人住的那一處。 約摸過了兩個月,那日一大早,我坐在樹上看著好多人走進了她的屋子裡,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去她屋裡的那些人幾乎都穿著顏色喜慶的衣物,我心想著,這便是她的成婚之日了吧。 她脫下那身常穿著的衣裙,換上大紅嫁衣,往常微白的雙唇變得嫣紅豔麗。 透過那扇拉開近半的木窗,屋裡的情形盡入眼底。
  • 那年那月那事
    有一天早上放學後,我步行回家(所謂家,其實就是我母親當時所在的鄉政府大院)。家離學校大概有兩公裡多點的路程,中間要經過兩個村子。那時的鄉村道路可不像現在這樣平整。 出了村子向南就進入到一條比較寬闊平整的公路,可這條公路左拐向東就只通到鄉政府門口。而繼續向南則變成了凹凸不平的田間小路,直通到310國道,隴海鐵路就在這國道北面不遠處穿行而過。
  • 阿拉伯那些事兒——前言
    所以,帶著這些問題去看了看阿拉伯通史(菲利普·希提著、馬堅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不是一部完整版的氏族社會和部落社會形成時期的歷史嗎?於中國而言,這些都是神話故事了。就這個問題,筆者準備在下一本書(全球通史)中來談這個問題,在這本書中就不做過多的講解。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期待下一本書出版或者免費。回到主題,阿拉伯那些事兒,是基於菲利普·希提所寫的阿拉伯通史為基礎史料來源,來做分析對比研究。菲利普·希提是阿拉伯裔美國人,原籍黎巴嫩,屬於基督教馬龍派後裔,這些特徵都有助於方便研究阿拉伯的歷史,同時也可以使其著作能夠被主流接受。
  • 姨媽家的那點事兒(十一)
    那時候大表妹還是當全職太太,前面說過,買房首付都是借的,還有貸款,平時生活開銷都靠大表妹夫開差頭維持,經濟比較拮据。我這人比較大方,就是那種寧願虧自己也不會虧別人那種,真心把她當自己妹子的。再說那時掙的也多,給她買了一臺桌上型電腦,這應該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接觸電腦,興奮的不行,在家沒事幹,天天和我視頻聊天,家裡那檔子犄角旮旯事兒基本上都是毫無保留的告訴我。我當時在外地工作,春節她女兒的壓歲錢,衣服,平時也會給她女兒寄各種零食。現在想想,她可能把我給她的這些饋贈當作是她巴結我的報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