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快到了,我提前二天回老家去看老母親。
每次回老家,在村口都能看到張樣。我與他打招呼好多年沒變過。他問:「回來了?」
我答:「回來啦!」
張樣今年應該六十四歲,比我大十來歲。他的弟弟都做外公了,他仍孤身一人。
一天到晚跟在他屁股後面的還有倆個小光棍。一個是父親死後,母親出走留下的,一個是父母雙亡的。相比較張樣比他們倆個要好點。張樣雖然父母雙亡,但畢竟還有個同胞弟弟己成家立業,他可以吃住在弟弟家。
張樣之所以後面有人願意跟他,就是因為他有吃住的地方,而另外倆個二十多歲的小光棍無家可歸。跟張樣混在一起,經常可以在他弟弟家飯吃。
二、我家原因也住在村頭,與張樣是隔壁鄰居。我比他小十來歲,所以小時候都跟他在一起玩。
小時候我喜歡夏天。夏天一到就可以跟張樣出去山塘洗澡、遊泳;他還會帶我們去集體瓜地裡摘西瓜吃;他還會帶我們上山放牛,下田拾麥穗。
留在我記憶裡最深刻的一件事。有一年秋天,我十來歲的樣子,小夥伴結夥去臨縣砍柴。
我是第一次,又因力氣小,夥伴們準備捆柴,下山。而我沒有砍夠,張樣發現後,他用自己的柴幫我捆了倆捆,把我擔下山,然後他再回到山上去砍柴。
半路我哥來接我。我把經過跟哥一說,哥說,張樣就是這樣的好人,村裡人都公認的。他在父母雙亡之後,把弟弟扶養成人。
以前村民公認的好人,現在成了光棍漢。
三、大家都在議論,現在農村的光棍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
想尋找出原因並予以解決,有這樣的良好心願也是農村光棍兄弟的福音。
成為光棍最大的原因還是經濟問題。特別是農村偏遠地區容易成為光棍村。光棍不他身體有殘疾的多,人品也成問題,吃喝嫖賭齊全,還有一些是五保戶、低保戶;每村都有幾個因離婚或妻子出走之後,留在家裡的老光棍。
隨著年輕人外出務工的增加,女性一般都留在城裡,不願回村,使原來比例失調的男女更加嚴重。
首先是婚禮的支出超出一般家庭的承受能力範圍,不但要高價彩禮錢,還要有房有車,有的還提出城裡要有房。
有些家庭兄弟多,家境差就無從想起。現在計劃生育放生,也沒人願意生二胎,壓力大,怕養不起。
其次是農村的婚戀觀與社會脫節。婚前女方要的多,浪費多,婚後還是倆個人承擔。
農村年輕的一代要有紮根農村,建設家鄉的決心,把家鄉建設的比城裡美比城裡富,娶媳婦就會容易多,光棍自然而然就下降。
四、政府也可以首所作為。
首先要大力宣傳移風易俗,在此基礎上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可以組織相親會,為男女青年牽線搭橋;
其次要加人扶貧力度,尤其是產業扶貧,讓農村青壯年在家門口就能就業;
再次是制度設計上要重視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