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一一特別的離別
我頭天回九江,次日在總廠生活區聯結路上,巧遇單身樓的唐鄰居:「好久不見,你們從外地回來吧?胡仲輝10天之前去世了,你們知道嗎?」我特別驚訝:「啊!不會吧?我們剛才還在超市碰見了劉莉呢!」
劉莉是胡仲輝的妻子,一個連說話都怕嚇著別人的溫柔女性,我和劉莉也是單身樓的老鄰居,搬到五區後也可以算作鄰居,雖然相隔五棟,但自行車是放在同一個車棚裡。偶爾在車棚相遇會聊上一會兒。
我十分疑惑的對唐鄰居說:「誒?從劉莉臉上看不出悲傷的痕跡耶,感覺她與平時一樣,好像沒發生什麼……」,唐鄰居憐憫的口吻:「那是裝出來的微笑,傷心事她也不會主動提起。半年前,胡仲輝被查出肝癌晚期。他放棄了治療,向單位請了長假,背著行囊與驢友們外出,去了新疆、西藏、青海等地方,半年內遊遍了大半個中國。最後一站是雲南。從昆明回九江,剛出九江火車站就暈倒在地,驢友們呼叫了120,把他送到醫院搶救無效,安祥的走了……
「真不敢相信,胡仲輝還有十年才退休,劉莉肯定很傷心喏……」
唐鄰居與我娓娓道來:「……胡仲輝那個傢伙生前與劉莉作了撕心裂肺的告別呀! 一.女兒身懷六甲,我的事一定要瞞著女兒,我大後天就要出發,妳快快去深圳照顧女兒。二.把我集得30年的郵票留給小寶寶;三.我這索尼相機還比較新,送給科裡的老陳;四.幾個好鏡頭送給朋友。長焦鏡頭給老江;短焦鏡頭給老王,廣角鏡頭給老黃......
吳仲輝沉默片刻……
妳才50歲,我沒有陪妳到老,留給妳的只有遺憾……
這時候的劉莉早已泣不成聲……,她發出痛不欲生的吶喊:為什麼不去盡全力治療呢?你就這麼狠心生離親人……胡仲輝緩緩的回答:既然是晚期,咱自己是在醫院工作見的多,寶貴的時間何必要浪費在病床上呢,我非常理解並感謝妳內心深處的柔軟和善良,妳希望我與死神豪賭一場,哪怕是傾家蕩產,妳也在所不惜。但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有他的特殊性。單純的求生欲會讓我陷入茫然,最後意志渙散也可能去的更快。選擇遠遊心中嚮往已久的風景,以及快樂的行程,有可能支撐我活的更長,吳仲輝去意已決。
印度詩人泰戈爾的「 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的生命美好和生命的自然規律,充分體現在吳仲輝的知行合一裡。
驢友告訴劉莉,半年裡胡仲輝沒有經歷癌症患者疼痛不堪的掙扎和煎熬,他白天賞景拍攝、參加旅遊景點的遊藝活動、旅途中結交新驢友等種種活動,讓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一個病人。晚上回到賓館睡得很香,忘記了疼痛,忘記了疲勞,他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特別是得到外孫提前出生的消息,吳仲輝特別幸福,特別特別的開心……」
聽完胡仲輝的故事,平靜的內心泛起了陣陣漣漪……
次日,出門買菜碰到馬同事。順便求證了吳仲輝的事。吳仲輝是九江石化總廠醫院的職工,馬同事的父親是廠醫院的領導,對吳仲輝的疾病背景了解的更詳細,吳仲輝有家族遺傳史,吳仲輝的父親,吳仲輝的哥哥都是患肝病,都是45歲離世。吳仲輝算是創造了奇蹟,平時喜歡登山、旅遊、攝影,比他們多活了5年。……
馬同事說:「挺佩服胡仲輝的。假如我以後得了絕症,也效仿吳仲輝,快樂的離開人世。首先,不用花冤枉錢買罪受;其次,出門旅遊欣賞大自然的感覺與出入醫院完全是兩個極端的感覺,人都有一死,當然選擇快樂的死……再次,病入膏肓,骨瘦如柴,還要折磨親人,躺在床上等死,這才叫浪費生命……」
聽了馬同事的一番解讀,我認真起來:「你的「假如」不被我祝福,假如妳的「假如」被自己一語成讖呢,而且寸步難行了呢?妳會怎樣?」,馬同事回答:「我會叫我親人或朋友租個房車出去遊山玩水,即使用擔架抬出車門,觀看大自然的美麗風景,也不願意孤獨、難堪的享受躺在ICU(重症監護室)裡待遇……」
馬同事今年50多歲,十幾年前她只有40多歲,在辦公室閒聊的時候,她經常會談論死亡問題,這是我平生遇到與自己距離最近的人,如此坦然、如此樂觀、如此豁達、如此瀟灑的認識死亡問題的人。真的可以用南宋詩人鄭思肖的一首詩來形容:「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情操意趣非同尋常……
就吳仲輝快樂死亡的實踐,和馬同事快樂死亡的理論,他(她)們對生命超然的態度 ,是完全有資格與戰國時期的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莊子對得上話的。
莊子老年喪妻,莊子的朋友惠施來到莊子家裡弔唁,發現莊子坐守棺旁,敲擊瓦盆「咚咚咚,鏘鏘鏘」,不僅如此,而且伴唱,毫無愁容。惠施罵他:「你真不是個東西!」莊子回答:「人非草木,豈能無情。但我見她從我的小屋遷往天地大屋,坦然安臥。首先再也不用經歷磨難,繼續吃苦,這是一種解脫。其次,生命如同春夏秋冬的時序演變,順應了自然規律。如果我嗷嗷大哭,那是對她不敬……」
莊子臨終前,他學生想用莊子平時喜歡的物品陪葬,莊子拒絕:「我死後天作被地當床,有日月星辰陪伴,萬物都是我的陪葬,我的陪葬還不夠嗎……」
啊,兩千多年前,莊子就達到了人生的至高境界;思想早就完成了天地之間的逍遙遊!
……
任何個體的經歷都是有其獨立性。正如德國哲學家布萊尼茨說的:「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當然很多事物很有共性,但我們會尊重它的特殊性。吳仲輝快樂離去的範例,不可以複製。但類似於他想的通透,不使自己輾轉於床,不造成人財兩空,對普通人有沒有啟迪的呢……
網名:散落漫天回憶的碎片[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