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叫宋文學的寄居在杭州,他租了一個靠湖邊的房屋。那房屋很幽靜,柴門面向湖水,每到夏秋,湖中的蓮花就開得很旺盛,宋文學本來就非常喜愛蓮花,於是他寫了很多關於蓮花的詩。
有一天,他欣賞湖中美景,偶然看見湖中有二位女子,搖著小船在採蓮。二位女子一個穿紅衣,一個著紫衣,身材窈窕,嫵媚動人。尤其是紅衣女子更是美豔多姿。
第二天,她們又來這裡採蓮。一連幾天都是如此,每天都是申時來,酉時去。宋文學看到她們如此年輕貌美,頓時對她們產生了愛慕之心。由於膽子小,只能遠遠地觀望著,不敢與她們打招呼。不來時間長了,他們彼此也就熟悉了。
這天。宋文學鼓起勇氣,走到她們跟前說道:「在水裡搖船是多麼危險啊!採蓮這活兒也不是女孩子幹的,為什麼姑娘非得每天都來採蓮呢?」二位女子看著他的傻樣,臉紅紅的,笑著不答話。
宋文學看她們的羞澀的樣子十分可愛,就挑逗說:「我就住在這裡,二位姑娘如不嫌棄,去我那裡吃杯茶吧!」二位女子互相看了看,紫衣女子說:「看你這麼熱情,那我們就去你那裡看看,看你拿什麼招待我們。」宋文學受寵若驚,急忙請她們上岸。
宋文學身邊有一個僕人。僕人見他帶來二個美人,驚訝地說:「公子,你是從哪兒認識了兩位美人?」宋文學當然不想讓他知道,就就哄騙他:「她們是我的妹妹,特意從很遠的地方來看我,你不要多嘴,千萬不能告訴別人。」說完後,給了僕人一些賞錢,僕人高興著答應走了。
於是,宋文學親自下廚做飯,二位女子看見他這樣殷勤,都很高興。紫衣女子說:「人們都說書呆子誠實,我看不一定,你就不誠實。」宋文學聽她這樣一說,不好意思地笑了。慢慢地三個人變得很親近。
宋文學說:「我們認識這麼久了,還不知道你們姐妹的名字,你們的家是哪裡的?」紅衣女子說:「我的名字叫藕花,紫衣服的是我的小婢女,她叫菱花,我們都是本地人,我家就住在湖上不遠。」
到了晚上,宋文學就請求她們住下,兩個姑娘竟然同意了。三個人把酒言歡好不快活,可是到雞叫時,她們就要走。宋文學興致正高,不肯讓他們走。女子見他堅決,就變了臉色。宋文學奇怪地問:「那就奇怪了,是家裡管的太嚴嗎?更何況你們已經住了一晚上了。」
過了很久,藕花才對宋文學說:「承蒙你的厚愛,我們只是身不由己,我實話告訴你,我們不是人,是花妖。你明日到湖上,如果看見在蓮花中間有一株,花莖特別鮮紅,它的下邊就有一簇菱花,就是我們。公子如果不嫌棄,可以把它們移回來,千萬不要傷了它們的根葉。只要你將它們栽植在盆中,用湖水養著它們,那麼我和菱花就可以和你朝夕相處了。切記不要讓畜犬驚擾,也不要讓外人知道。」宋文學聽了,又驚又喜,牢牢地記在心中。
第二天,宋文學就劃著小船,駛向湖中,到處去尋找那一簇蓮花。果然見有一莖蓮花,比其他的花大一倍。再仔細看它的下邊,果然有一簇和別的菱花絕然不同的花。宋文學就重賞招募漁夫,讓漁夫從水中取出那朵花一起移回來,培植在一口大甕中。從此他閉門謝客,整天坐臥在甕旁邊。
誰知道,他一連苦等了三天,也不見二位美人來,宋文學茶不思,飯不想。很苦惱。他覺得兩位美人不可能騙他。也許她們有苦衷而已。
到了第四天,他正睡午覺。突然他隱隱約約聽見衣裙拖地的聲音,他急忙睜眼看去,果然看見那兩位美人來到榻前,宋文學一下子做了起來,又驚又喜。藕花作了個揖說:「感謝公子滋養我們,只是我們現在還很虛弱,不能勞累,所以多休息了幾天,看你這幾天孤獨寂寞,實於心不忍。」
宋文學笑著說:「只要我們以後能常在一起,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窮困潦倒,落第後心中極不痛快,多虧有你們二位美人相伴,即便是死了,也心甘情願。」
藕花說:「只要你能永遠不變心,我們會一直陪伴你左右,會和你一心一意過日子。」從此以後,他們三個人形影不離,難捨難分。二位女子互相體貼,從不分你我。
有一天,宋文學有事外出,他剛走就有兩個朋友來看他,他們見盆中菱花生得秀美異常,就採走了。傍晚時分,宋文學回來後,藕花向他哭訴說:「公子快去救救菱花,如果菱花死了,我怎麼能忍心獨自活著?」宋文學聽了也哭起來,他問藕花:「有什麼辦法可以救菱花?」
藕花說:「公子只要給她的根培上土,每天清晨給她念九十九遍觀音經。到了明年這個時候,她就可以活過來。」宋文學按藕花所說,每天誠心念經,日夜不停地給她用湖泥培土。
第二年花果然又開了。菱花有一天忽然來到宋文學面前,宋文學感到她雖然瘦弱了些,然而姿態卻更加豔麗。三人相見,悲喜交集,互敘分離之苦。宋文學失而復得菱花,心中更是激動的不得了。
不知不覺又過去一年,這年冬季大雪豐厚,盆中結冰,異常寒冷,二位女子沒有再出現。宋文學獨自居住在這裡,感到萬分孤寂,夜不能寐,心中默默祈禱二位美人平安。
轉眼夏天又到了。一天,藕花獨自來了,但是她顯得很憔悴,愁容滿面。宋文學將她抱到膝上輕輕地安撫她,說:「藕花,這麼長時間你去哪裡了?菱花呢?她怎麼沒來?」
藕花哭著說:「菱花已經做了凍死鬼,有一年了。我也耐不住嚴寒,雖然還沒有死,但也奄奄一息,恐怕不久也要辭別人世。我現在就是來和你永別的。「宋文學聽了,傷心得幾乎昏厥了過去。菱花已經離開他了。他不想藕花也離他而去。
宋文學急忙請了郎中給藕花治病。誰知那郎中見藕花貌美,心生愛意。他為藕花號了脈後,隨便留了一些藥,特意記下宋文學家的門戶所在便走了。從此以後,他總是在宋文學家門外窺伺,希望再次見到藕花
有一次,郎中看見藕花獨自在湖邊散步,他再也按捺不住了,突然奔上前去抱住藕花。藕花大驚,想要跳進湖中逃生。郎中於是緊追不捨,慌忙之中抓住她的腳,誰知那隻腳「啪」一聲竟然被折斷了。郎中嚇了一跳,仔細一看,手中抓的竟是一節藕,才知道她是妖類。於是便急忙去告訴了宋文學。
宋文學聽了,急忙趕到湖上哭了起來,忽然看見有一朵蓮花浮在水面上,還看見了那斷了的一截藕仍在。他哭著把它抱了回來,將它種在盆中,悉心照顧。誰知只過了一夜,那節藕就萎縮了,花也凋落了。宋文學非常傷心,將它葬在湖邊。不久他便出家當了和尚,雲遊四海,不知所終。
參考資料《夜譚隨錄》
文/灰鴿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