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讀者甚多,其所改編的各類影視劇的觀者更是眾多。其實,原著裡也有一些很有趣的冷知識,細品起來也是頗有意思的,今天特意選出10點,供大家一起討論。
閻婆惜的年齡才18歲,她也並不喜歡宋江,是閻婆惜她娘要把她嫁給宋江的。
閻婆惜也不是宋江的妻子,甚至連妾都算不上。宋江也從沒有過老婆,閻婆惜只是宋江的一個外室。用現在的說法就是,有錢人宋江,在外面買了一幢別墅,然後別墅裡養了一個女人。而且宋江對於閻婆惜和小白臉張文遠的事絲毫不關心,由她去。
起殺意是因為閻婆惜用晁蓋給宋江的書信來要挾宋江。閻婆惜並非電視裡演的是被宋江誤殺,而是宋江真的在一氣之下殺了她,有非常強烈的主觀意願。且宋江手段很狠,先是一刀直接劃了閻婆惜的脖子,還擔心她沒死透,又補了一刀,把頭竟然給割掉了。
水滸傳裡其實只要是隔壁的或者中間說事拉媒的幾乎都叫王婆,比如閻婆惜的娘託的媒人也是叫王婆。其餘還有幾處也是叫王婆,這個其實和隔壁老王的意思差不多。
只不過一提王婆我們都會想到攛掇潘金蓮和西門慶那位。主要是兩點,一是潘金蓮隔壁那個王婆的故事情節比較多,二是央視版飾演王婆的演員李明啟老師的演技太強大。所以一提王婆幾乎都會認為是她。
108好漢裡,有家室,且全家住在山上的其實也不少。其中夫妻檔三對,孫二娘和張青,顧大嫂和孫新,扈三娘和王英。另外像宋江、關勝、徐寧、花榮、李應、孫立、秦明、董平、穆春、穆弘、阮小二等等,都有家眷,且都住在水泊梁山上。
108好漢裡,雖然梁山在山東,但其實山東人只有30多個,其餘來自全國各地,山西、陝西、河南、河北、江西、江蘇、湖南、湖北、北京、安徽、四川、甘肅等地都有。
108好漢裡,只有一人是正兒八經的農民,那就是地理星九尾龜陶宗旺,莊家田戶出身,武器是一把鐵鍬。且陶宗旺全書沒有一句單獨對白,存在感弱到幾乎沒有,又是在徵方臘時第一場戰役便戰死了。
108好漢裡,沒有一個人是姓趙的,可能因為趙當時是皇姓。
捉住方臘的並非武松,而是魯智深。這個在原著裡不是冷知識。但是由於絕大多數影視劇全部改成了武松單臂擒方臘,所以這點算是影視改編上最大的冷知識。
且108好漢裡,他們倆都是一出場並沒有江湖綽號的人物。其餘的一出場皆有。只有武松的行者和魯智深的花和尚是後面才得來的。但這兩人的個人篇幅都佔據了相當大的份量,尤其武松,一人獨佔十個章回。
武大郎被潘金蓮、西門慶和王婆合計藥死後,實行的是火葬,而非我們印象裡古代的一般的土葬。
這和宋朝當時的喪葬風氣有關。
宋朝時因為經濟繁榮,人口空前增長,但生產力問題,有些地方可開墾土地有限,再加上佛教盛行。所以民間一時盛行火葬。
那時的官方倒不推行火葬,甚至還版過禁令,禁止火葬。因為火葬,不符合儒家禮制。儒家還是講究,入土為安。
在晁蓋、吳用等七人劫生辰綱之前,其實上一次的生辰綱也被劫了,但是官府始終沒有抓到是誰劫的,連個線索都沒有。
而晁蓋、吳用這次卻被官府完美破獲了。不是說這次官府厲害,只能說是吳用的計策無論是在用人上,還是在計劃上確實漏洞太大。這也從側面證實了吳用的計策有時看似高明,卻實際「無用」。
晁蓋死的確實有些不明不白。
作為一流高手史文恭來說:一、沒必要箭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二、更不屑於用毒,就連花榮、燕青、還有方臘的小養由基龐萬春也從沒用過毒箭。三、兩次大戰,自始至終只有一支箭上有史文恭的名字,那就是射死晁蓋的這支,難道史文恭就這一支箭。四、史文恭射死了晁蓋,卻從沒表現出應有的高興,自己也從沒提過,曾頭市也沒提過。
作為晁蓋來說:晁蓋是在撤退途中中的箭,且箭是從正面射來的。晁蓋明知箭上刻有史文恭的名字,臨死卻對宋江說,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作為宋江來說:晁蓋剛死,他就把遺言改成,誰捉住史文恭,誰就做梁山老大。而且還不把晁蓋的仇作為梁山第一要務,第一要務竟然是要去賺盧俊義上山。就算二打曾頭市時,居然還出現了和談,宋江手書,書信和談的籌碼也只是為了幾匹馬和一個鬱保四,且書信裡絕口不提要怎麼懲治史文恭。
雖然書裡沒寫,但這三大奸臣的下場,可能也算如讀者和影視劇觀者所願吧。
高俅,和童貫爭權失寵後,56歲得病而死。
蔡京,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嶺南,被貶途中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他的兩個重要的兒子,也隨後被誅殺。
童貫,下場最慘,先被貶,後在被貶途中又被斬首,頭顱則帶回京師示眾。
高俅原來不叫高俅,叫高二,因為毬踢的好,所以別人都叫他高毬,後來高俅發跡後,才將毛字底換成人字旁了,說明他成人物了。
高俅早年也坐過牢,原因是哄騙一個有錢人家的孩子亂花錢,結果被人家父親一紙告了,就被發配到某地了。
高俅早年更是因為名聲不好,連一份工作都找不到,被人當成球踢來踢去的,這其中就有蘇軾。
北宋就有了最早的足球俱樂部,名字叫「齊雲社」,又稱「天下圓」,俱樂部主席就是端王,也就是後來的宋徽宗。後來「齊雲社」破格收了一名民間絕頂高手,他的名字叫高俅。
高俅發跡的故事告訴我們,人這一生,機遇和貴人有時比你自己努力一輩子都重要。
《水滸傳》目前市場上流通較廣的是兩個版本,一個是100回榮與堂版本的,一個是120回袁無涯版本的。這兩個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120回版本加入了徵田虎和徵王慶的內容。
《水滸傳》還有兩個版本,金聖歎腰斬的70回版和明崇禎年間的《水滸忠義志傳》一百十五回版本。
其它的衍生、番外及續寫就不算《水滸傳》的版本了。
你還知道哪些《水滸傳》有趣的冷知識,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