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立意:最近《安家》可以說是眾多觀眾喜聞樂見的一部作品,隨著劇情的深入化,這整部劇也開始變得極為有吸引力起來。房似錦的爺爺去世激化潘貴雨本能的貪婪,而張乘乘的生產看似灑脫遠離姑姑,卻將整個的負擔都要與姑姑一起承擔。
姑姑與房似錦本來做好了,兩人一起養張乘乘孩子的打算,但天算不如人算,張乘乘產後,醫生遞上化驗單的那一刻,註定這孩子已經與姑姑再無瓜葛。姑姑送上舅舅的紅包,如釋重負,可以說對張乘乘已經仁至義盡,張乘乘臉上掛不住,讓姑姑離開。旁邊站著孩子的父親,卻始終連一句話都沒有說出口。
再見張乘乘還在哺乳期,姑姑本無意與張乘乘爭房產,但因為合租房子過期,只能向張乘乘索要之前姑姑的婚前財產,另一套房子、債券、零零散散的現金、信用卡都歸張乘乘所有。張乘乘卻始終揪著當初兩人離婚協議不放,「孩子的奶粉錢、尿布錢,整個家庭的收入重擔都是我的」因為實習生男友沒有工作,她自己又在哺乳期,生活壓力巨大,所以張乘乘還是依舊的自私,想以房子的房租作為一部分的收入。
即使說張乘乘與姑姑已經沒有任何感情,但好歹是張乘乘有錯在先,孩子又不是姑姑的,為什麼姑姑要承擔孩子的撫養。在張乘乘生產前,做了多少對姑姑與房似錦不利的事情,張乘乘就如過眼雲煙一樣,把別人的善意當作理所應當,實在是有悖於當年和姑姑的情分以及自己多年來受到的教育。
隨著房似錦爺爺的逐漸病重,潘貴雨一邊索要住院費,另一邊卻剝奪了爺爺看病的機會。房似錦一個勁兒的打錢,潘貴雨一個勁兒的索要。但事實上是房似錦連最後見爺爺一面的渴望都被潘貴雨扼殺在搖籃裡。拿著救命錢去做房似錦弟弟的裝潢費,實在有違常理。而房似錦的父親只是像平常人同情了一下,再無下文。
房似錦的原生家庭的矛盾極巨化,與潘貴雨對峙,潘貴雨卻說「錢像牙膏一樣擠一點給一點」實際上她並不知道,房似錦拿過來的費用都是同事開單賺的錢,兜裡乾淨的連幾十塊錢吃飯的錢都沒有。房似錦弟弟卻在一旁做回好人。一直利用著房似錦與他幼年時候的情義,利用著爺爺當年給房似錦一千塊錢成就她的疼愛。
終於,沉默中的爆發,讓所有人不知所措。房似錦弟弟奢求著房似錦最後一點施捨。房似錦說從此她與這個家沒有任何關係,與弟弟也沒有瓜葛。房似錦弟弟說了一句話,很讓人憤怒他說「我沒本事,掙不到錢」。一個連電影票、戀愛費、房子都要姐姐大包攬的弟弟註定配不上房似錦對他的情義。
房似錦很難再整理好心情,重新出發。但姑姑的那句「我心疼你」再次讓房似錦燃起希望,她不在乎姑姑是個已經結過婚、離婚的男人,因為姑姑總是善意的。在安家天下正式公布戀情,姑姑和房似錦終於走向了向陽而開的道路。或許這就是當下年輕人的狀態:在經歷過一切之後,還具備重新出發的勇氣。愛情也好事業同事之間也罷。
安家門店再一次平衡起來,每個人都有積極向上的動力,房似錦終於為自己而活,姑姑擺脫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包袱。與房似錦表白時的意氣風發,他們最終會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不斷堅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