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縱觀陳平安的成長之路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殘酷的事實,山上之人的修行路上如果沒有背景或者同行知己,根本就走不遠,甚至連「走」的過程存不存在都兩說。誠如當初在小鎮之上,區區一個蔡金簡便敢隨意剝奪陳平安的生命,甚至連一分歉意都不曾有過,仿佛他只是拔掉了路邊的一顆野草,僅此而已。
但隨著齊靜春、持劍者、文聖、阿良、左右等人先後站在了陳平安背後,一切就都發生了改變,魏檗押注陳平安、崔誠指導拳法、姜尚真主動相交、陳清都願意出手指點他重建長生橋……一條死路生生讓陳平安走成了康莊大道。可還有幾人曾記得,此時正意氣風發地御劍橫空、率領一眾強者觀禮正陽山的青衫劍客曾經活得有多狼狽,漲紅著臉想乞求一飯活命,甚至一條漲水的小溪便險些將其逼死。
正如早年陳真容曾和阮邛說過,如果陳平安是出生在南婆娑洲,哪怕不是潁陰陳氏也不會活得如此狼狽,這就是家族背景之強大帶來的好處,畢竟在這裡陳家幾乎就等同於一洲君王,可惜沒有如果。但陳平安沒有這種與生俱來的優勢不代表其他人沒有,浩然天下還有著為數不少的所謂「修二代」傲然於世,他們生來便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便利條件,所謂登山對於他們而言輕而易舉,因為他們生來就在山上。
而其中的佼佼者除了背景過硬之外,自身本就是難得的人才,所以他們出人頭地或是登頂的機會要遠遠超越普通人,甚至有人如今已經成功登頂甚至登天。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說一下浩然天下代表了文、武、財、道四方面的四位頂級修二代,雖然其各自領域不同,但都非凡俗之輩。
第一,文之阿良。阿良的劍道成就之高眾所周知,古往今來、即便是算上萬載之前的劍道人傑,阿良也絕對能排進前十,甚至更高。可事先有幾人能想到,阿良竟出自聖人府邸,是儒家文廟陪祀聖賢、十四境大修士亞聖的獨子,這個身份放到浩然天下恐怕就相當於真真正正的太子,也難怪他可以橫行中土神洲。
雖然阿良最終沒有選擇和父親亞聖一道成為真正的儒家練氣士,但他改選的職業依舊非常成功,至少曾經能夠和其父並肩而立,之所以跌境也是應了儒家濟世救民之理念,無論人品、天賦、實力,他都沒有弱了亞聖的威名。
第二,武之李槐。李槐因為氣運太強總是被人戲稱為「氣運大帝」,嚴肅點說就是所謂的天上掉餡餅給他,還得問問他想要什麼餡的;特別是天生一張鐵嘴直斷,說什麼中什麼,強如阿良都中了李槐的「金口玉言」,被壓在了託月山下,甚至一身十四境劍修的強橫道行都被消磨至跌境。而李槐的父親便是如今浩然天下最強的幾位止境武夫之一的李二,目前已是止境神到,也是陳平安心中能和曹慈打架的少數幾個武夫之一。
更重要的是,她的親生姐姐便是至高神靈水神的轉世身,對李槐也非常照顧,即便是獲得了一些戰功也第一時間想到送給李槐,雖然根本用不上。而李槐也非常爭氣,不僅憑實力徵服了老瞎子,成為後者的弟子,更是因此成為了一個年輕的賢人,和師伯左右平級,恐怕未來成就難以估量。
第三,財之劉幽州。劉幽州是皚皚洲劉聚寶的親子,恐怕也是浩然天下最有錢的修二代,一般來說只要他想買到的東西都能到手,少有的吃癟就是在黃粱福地買酒。而劉幽州並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二世祖,從初見便看出陳平安不凡、敢喜歡裴錢、交好曹慈等等事件便能看出這個人絕對遺傳了優秀商人的眼光和直覺,再加上其父劉聚寶本身就有著極高的境界,未來哪怕劉幽州想要登頂可能都不算難事。
第四,道之趙搖光。小天師趙搖光和以上三人不太一樣,他並不是大天師親子,但確確實實出自天師府趙氏一脈嫡傳,而且自幼便被大天師趙天籟帶在身邊培養,儼然就是當作了下一代天師府主人的樣子培養。而趙搖光之所以能夠獲此殊榮少不了那個到處惹事的阿良的相助,但關鍵也是趙搖光本身心性淳樸,而背倚大天師這一棵參天大樹,趙搖光未來之成就可想而知。
而上述四人雖然背景雄厚,但就像阿良曾經說的那樣,如果只是依靠父輩的資本或者也能有所作為,但想要達到、甚至超越父輩的成就只是如此根本不可能,還得依靠他們自身足夠努力才有一線可能,亦如阿良,守護劍氣長城百年、獨創蠻荒天下,沒有這些經歷他怎能成為繼陳清都以後第二位十四境劍修!
當然了,對於基數更為龐大的普通人來說,雖然沒有阿良、李槐這些人與生俱來的優勢,但通過努力其實還是有可能成為更好的自己,誠如陳平安,再苦再難咬著牙挺過來,未來也許就會遇到屬於自己的齊先生,開啟一段飛翔人生,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p.s. 以上觀點皆屬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是關注作者,大家一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