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後天也會改變你先天的原生,但是你必須要有些經歷

2020-06-24 沉醉日記

晚上,我要去值班。

棟打電話約我,問我在家還是在單位?我說,現在在刷車,完了估計會在八點到單位。

他說,那我看領導還有事沒,要是沒什麼事我去辦公室找你。

我說,那好,你到了給我電話。

棟和我是老鄉,差不多和我是一年到的這個城市,初來,從事過保安,那個時候的保安是分派制的,包括機關事業單位,還有那些歌廳娛樂場所,很多單位都會從保安公司聘請,我也跟著他蹭了不少歌廳,因為有他在嗎,沒買過門票,就在裡面坐著喝飲料,吃瓜子,看舞池裡那些成功人士翩躚。

故事:後天也會改變你先天的原生,但是你必須要有些經歷

我還問過他,老是這樣去蹭,歌廳老闆會不會不樂意?

他說,老闆們都是社會人,人家才不在乎這些,再說我們幫著維持秩序,他們心裡明白著呢,也不會因為這個不算事兒的事兒給我們難堪。

當然,咱也不會吆五喝六的成群結隊,因為咱自己也明白,我們又不是什麼人物,就是閒,圖著去見見老鄉,順便看個熱鬧。

再後來,他去了區政府,因為原來他負責的那家歌廳失火了,那天我恰巧路過,熱浪隔著馬路都能傳過來,火舌順著窗戶往外翻卷,裡面傳來的還有爆炸聲,很響。

保安不幹了之後,他去了北京,跟一在北京的洛陽老闆開車,有一年他回來給某單位遞材料,順便再去洛陽老闆老家接人。

黑牌兒的佳美,他停的還不老練,側方停了好幾把才放正。

我還給他講,你那老闆要是坐上車是不是手一直拉著頂棚拉手?

他就笑,那倒不至於,反正我是很用心的在為他開車。

棟這老鄉,很實在,但眼睛裡有活兒,做什麼事很細緻,總能把一些事情提前考慮到。

故事:後天也會改變你先天的原生,但是你必須要有些經歷

他告訴我,人啊,一切都是因緣際會,在歌廳當保安的那段時間,算是磨鍊了我,因為每天看到的人生都是跟咱不一樣的,那些成功人士的聲色犬馬,也並不總是為富不仁,他們是佔在了另一個高度在生活,有些暴發戶向下看的眼神兒或許是帶有鄙視的,但有些更有胸懷的卻是用尊重向下看的。

他就感慨,那些能做大事兒的人多是有包容的,他們的容忍度更強,語言也不粗俗,甚至是刻意的文明了,或許他會媚上,但很少欺下。

後來,明告訴我,他去北京跟著這老闆也是歌廳那個老闆給推薦的,如果不是因為那場大火,或許現在是跟著他的地產公司了。

依棟的細緻,我覺得他應該有這樣的機遇。

有時北京回來夜晚長談,他總是會說自己就是從農村普通家庭走出來的孩子,就是一普通人,一步步踏踏實實的努力跟上,認真的對待自己的工作,真誠的對待每個人,就這樣已經很好。

他很滿足。

他沒有把自己的標杆定的太高。

有時人的期望值放的低了,反而又總能帶來驚喜。

故事:後天也會改變你先天的原生,但是你必須要有些經歷

我說,這是個好事兒,起碼離家近了,孩子慢慢大了,也需要你能分擔一些家庭責任了。

他告訴我,他們去北京辦事,在駐京辦的一次飯桌上領導說現在他缺一司機,我那老闆就把我這個他表弟給推薦給我現在這領導了。

他這樣說,那我懂了。

如今也差不多有十多年了,從XX部再跟著到如今這個單位,見他的時間就沒有那麼多了,有時給他電話,簡短的一句話,要麼是在高速上,要麼是在外地,我就明白了,明一直在用心的做他的司機。

我問過棟,回來後和以前在京有什麼差別?

他說,雖然鞍前馬後的各種忙,但比以前見的人也多了,見的笑臉也多了。

我問,你怎麼理解這種受尊重的感覺?

他說,我是能拎得清的,人家對咱的尊重還有尊敬是基於你服務的座位,座位上坐的人都一樣,這種尊重很重要,起碼對他重要。

因為座位意味著權力,還有資源。

當一個人沒有座位,又能夠贏得尊重,那就有一種可能,你有什麼特殊的能力。

因為這種能力是無形的,也是一種資源。

我說,任何單位都有人走茶涼這一結果。

他說,人走茶涼,不是說人走了,是說人離開了那個位置,別人就不怎麼待見這很正常。

我說,你這在領導身邊待的久了,理解的夠透徹的啊。

他說,咱就是一司機,沒什麼太高的文化,能把眼勤、手勤、嘴拙做好這是本分,最重要的是領導不光看你說什麼,還會看你做什麼。

故事:後天也會改變你先天的原生,但是你必須要有些經歷

多年辛苦下來,棟的工作關係放在了下面的單位,各種待遇和現在單位相同,從他的心情裡,我知道他很滿意,畢竟如今的規則很多,是逢進必考的。

晚上我把車停單位後,棟來了。

拿了盒茶葉,說這可是我自己買的,綠茶。

告訴我說,他坐不久,領導在那邊吃飯,估計還要一個小時,原本是說他走路悠悠回家的,電話來了,又推不了。

我說,當領導也不容易,事情多。

棟說,其實也別想著當領導多風光,領導和咱普通人有一樣的煩惱,家裡孩子成家找對象,跟咱發的愁是一樣的,要找個啥樣的對象?三觀能不能一致?留在外地還是回來在本地?孩子聽話了還好,不聽話的他們也可發愁。

我問他,那些下鄉一對一幫扶的,能不能真的解決一些困難?

故事:後天也會改變你先天的原生,但是你必須要有些經歷

他說,他們下鄉幫扶,有的困難肯定要解決,比拆洗被褥,幫著壘院牆,但有些問題不好解決,又是地又是樹的,都是歷史遺留問題,下去充其量能聽一下,記錄一下。

我就開玩笑的問了一下,比如有的老頭,幫扶的已經很好了,就是缺個老太太,咱也要想辦法給人家給解決了。

他說,那咱解決不了,咱也不可能真去給他找個啊。但是有個原則,無論你內心多麼的討厭這家人,你都要表現的仿佛是對方的親生兒女。

我說,比如拉著大娘好久沒洗的手,一口一個大娘的喊著。

他聽了笑了,說你這都打哪兒聽的這些啊。但是,有一點,無論怎樣,要確保就是回訪時對方的滿意度,一定要高。

故事:後天也會改變你先天的原生,但是你必須要有些經歷

棟很認真的給我說,有的下去一對一幫扶,是真的想幫助老百姓擺脫貧困,沒做過基層工作的不一定知道,基層工作真的很累,我去年跟他們去新疆,碰到一和田邊境的幹部,皮膚黑黑的,頭髮都是少白頭,見到那些來旅遊的,都是在很努力的推銷那些少數民族的產品,甚至是略帶祈求的希望那些來旅遊的能多買一些哈薩克族的產品。

是啊,有些地方,那衛生還不敢直視,炕上蘋果核,瓜子皮兒、饅頭渣,許多地方還無法想像……

送走棟,我在想,棟這應該算是離開了原生家庭了吧,一個人遇事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早就刻在骨子裡了,但後天的環境會真的改變那些表象,從而讓自己更加懂的如何和周圍和諧相處。

(完)

………………

特別說明:

文章非紀實文學,誰也不一定是誰,請勿對號入座。

………………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你是要做原生家庭情緒的奴隸,還是自己的主人?
    在有問題的原生家庭長大的小孩,從小便要提早懂事,且長期處於壓抑的環境下,也會有更大的恐懼與過激行為。2我們是否擁有一個好的原生家庭很重要。但我一直以來的觀念都是,大部分父母已經盡他們所能,給予小孩最好的了。
  • 原生家庭:我拿什麼來愛你
    面對原生家庭,有的人一輩子深陷泥潭,一輩子無法逃脫;還有的人把自己的失敗和落魄全都歸咎於原生家庭,把原生家庭當做自己不如意的原罪,從此一蹶不振;但是也有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逃脫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陰影,重獲新生。那麼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擺脫原生家庭的桎梏,走出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呢?
  •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改寫人生劇本,從寫自己的故事開始
    如果去看看這部劇的原著,相信很多人會倒吸一口氣。電視劇做了不少美化,原著裡三個小孩的表現完全符合書名:壞小孩,是真的壞。他們身上的壞與張東升的惡彼此照應,相互吞噬,最終成人的惡不敵小孩的壞,被完全侵吞。這帶出了一個疑問:壞是天生的嗎?有些人天生就是罪犯,是因為他們有犯罪基因?
  • 《燃燒》:我們選擇不了原生家庭,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好的人生方向
    電視劇《燃燒》自始至終,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立場,都有自己的苦衷,但是你不管選擇什麼,我們都有自己應負的責任。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人說,原生家庭是孩子人性的練習場。我們選擇不了原生家庭,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好的人生方向。生於或貧窮或富貴,孩子都沒有選擇權,但是他對待物質的態度,卻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選擇的映射。
  • 我努力二十年,是為了活得不像你,人人都離不開的原生家庭
    但是,紫金陳特別會講故事。即使在一開頭就知道了兇手是誰,但你還是會忍不住一口氣把小說讀完。就像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一樣。一、每一部作品都有著獨特的能量和情緒「男主角朱朝陽的原型就是我自己。」原著小說《壞小孩》的作者紫金陳坦言道。
  • 原生家庭不是父母對孩子犯錯的理由,積極改變自己,營造良好家庭
    但是沒有想到讀完大學找到工作之後的房似錦還是沒有逃離原生家庭的迫害,她的母親為了逼迫她給弟弟買房子,不惜鬧到公司和警察局,在這期間房似錦痛苦過掙扎過,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不少觀眾在看到劇中人物走向時,都會在內心當中產生一個疑問:即使再優秀,也逃離不開原始家庭嗎?難道原生家庭真的會伴隨我們一生嗎?
  • 原生家庭走出的你《都挺好》嗎?
    生命會自我成長,每個人都會走上尋找人生風景的路。這種&34;式的教導雖然本質上只是想讓幼小的生命少走彎路,但,有些&34;是人生必經,有些故事註定會發生。過度的教導,或者適得其反,或者讓孩子變得不夠自信,優柔寡斷,處理不好本該屬於自己處理的事情。&34;蘇明成的控訴餘音未消。
  • 原生家庭的夢魘是一場人生逃離,唯有和解,才能擺脫詛咒
    你與原生家庭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01 序言歷經歲月的風霜,我們是否還是昨天那張天真的臉龐?但是這種彌補有時候又會產生新的問題,比如缺乏父愛的女生長大後更喜歡年紀大的男子,缺失母愛的男生大多鍾情於溫暖、懂得包容的成熟女子。這種宿命般的因果輪迴,更值得我們深思。
  • 深度解析國產神作《天道》:有些劇,可以改變你的人生格局
    最近又一次看這部劇,感覺就變了,對劇中的愛情,已經三個女人的處世哲學更有興趣了,可能是因為每一段時期經歷不同,關注的點就不同,也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這次看完,未來還會再次看這部劇,一定會有新的收穫。、這樣的人物、超凡脫俗的天國之戀、殺富濟貧的商戰神話等傳說級人物和離奇的故事,構成了一部很怪但是卻很成功的電視劇。
  • 《阿甘正傳》:先天殘缺小人物,勵志故事背後的一些人性反思
    ,經過自強不息地奮鬥,最終創造人生傳奇的勵志故事。影片採用兩條線索的敘事手法,一條緊隨現實時間發展,另一條通過阿甘與陌生人聊天,以倒敘的方式,講述阿甘的童年、從軍、參戰和從商的經歷。完整展現了阿甘作為先天殘缺患者,從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成為一位傳奇的美國名人的勵志經歷,讓大家從他的成長史中汲取到力量,收穫自己的成長。這部電影我看了不下十遍,雖然故事情節略顯俗套,但每次看依然會被阿甘的拼搏精神所打動。
  • 《默讀》:後天環境的溫暖,是否能彌補原生家庭的傷害?
    從愛情劇角度看,這是一個男友養成記的故事;從都市劇看,這是警察和受害人之間的故事;從刑偵劇看,這是橫跨3代人的罪惡被消滅的故事;從社會倫理劇來看,這就是原生家庭給童年帶來的陰影影響了人的一生!這部被很多人視為心頭好的小說,就是Priest的都市刑偵小說《默讀》!
  • 《三十而已》:一樣的開始別樣的人生,有些鍋原生家庭不背
    我要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價值(什麼更重要)下三層:能力(怎樣做?用什麼方法做?) 行為(做什麼?有沒有做?) 環境(外部條件與資源【人、事、物】)我們所處的原生家庭屬於外部條件與資源,即外部的人事物,屬於環境層。當一個人把自己的行為歸因於環境,那麼他就永遠沒有改變的可能。
  • 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巨大,4點讓你了解原生家庭影響的方方面面
    並向自己的夥伴們道歉:對不起,我不是有意要瞞著你們,我只是每天假裝自己很強大、很堅強,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脆弱。對,樊大姐是脆弱的,是敏感的,是需要呵護以及關心的,樊大姐一直耿耿於懷父母對於自己的不公,卻又無法改變這樣的現象。父母的為難哥哥嫂子的逼迫,讓樊大姐苦苦支撐著,樊大姐是疲憊的,但是又不得不堅強著,因為沒有人會替她扛一下。樊大姐是倔強的,倔強的不肯在外人面前展現自己的疲態。
  • 《都挺好》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你的「前世」讓你更了解自己
    一個人,特別是你自己,有想不明白的,那就回憶你童年的生活,你會發現幾乎每件事情都和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都挺好》裡,蘇明玉在媽媽去世時的表現,觀眾都非常討厭明玉,太不孝順了,太沒有人性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但原生家庭不都是「罪」,不同時代不同條件和不同個體影響的結果是不一樣的,不要把你現在的不順和失敗歸結於原生家庭。更不要把原生家庭當作不肯成長、改變的藉口,做巨嬰,啃老。因為,你的幸福、快樂命運掌握在你自己手中。而作為父母的你一定要有這樣的認知:你現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在重新創造一個文化。
  • 為什麼《都挺好》的蘇明玉擺脫不了原生家庭?
    八零後的人群的原生家庭中,多數有一個愛喝酒的父親和一個愛嘮叨的母親,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父母經常吵架,經歷過大饑荒,經歷過文化大革命,那個年代吃飽飯比文化鬥爭重要,所以後來父母都比較節儉,不會享受生活,有病常常扛著,不願亂花錢,但是對於爺爺和奶奶的孝順,父母的意見是統一的。我的原生家庭大概就是這樣的。
  •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有多大?《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已經告訴你了
    原生家庭顧名思義是指原來出生成長的家庭。這世界上有那麼一些人,從未接受過健全的愛,來自原生家庭。朱朝陽的黑化,來源於原生家庭所逼迫的懂事最近很火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故事的小主人公朱朝陽,是個有點特別的孩子,父母很早的時候就離異了,從前的他愛笑愛說,可是後來就連曾經的好友嚴良都說,他變了。
  • 《人間失格》:自殺不是自救,原生家庭給的傷,並非無解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一生影響巨大,但每個想要逃離原生家庭的孩子背後,我看到的更多是對成長的渴望,自殺絕非首選。一、無法改變時,你就是自己的原生家庭之前,《都挺好》大火,被身邊朋友強推。剛開始看的時候,不自覺的就同情起姚晨所扮演的蘇明玉——一個被原生家庭傷害的人,但等看完後,同情消失,只剩佩服。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負能量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韋斯特弗就是這一奇蹟的締造者。懷著此番疑問和期待,我翻開了這本厚厚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塔拉的爸爸的最大特點就是極其偏執、不相信政府,他認為醫院是邪惡的,學校是邪惡的,必須自給自足才能生存。私以為,這個偏執狂爸爸其實像極了今天的很多父母——尤其是父親——總認為自己的觀點才是對的,總要將自己的理論強制灌輸給對方,並美其名曰「我是為你好」。塔拉的爸爸愛她嗎?我相信是愛的。
  • 看完《安其拉的灰燼》終明白,原生家庭一直在背鍋
    有些人會被原生家庭的負面情感牢牢束縛住,把自己的生活搞糟,自己卻不知道問題發生在哪裡。《安其拉的灰燼》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你覺得你需要怎樣的父親,那你就努力去成為那樣的人。雖然有些書,只是小說,不會直接告訴你怎樣讓現實生活更美好。但是,也正是因為你看的這些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直接作用、不能提高考試分數的書,豐富了你的閱歷,你的思維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