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真人,只說忘羨。
——本文結合了書和劇一起討論,自認不偏不倚,不捧一踩一。但對忘羨的之間的「愛」不太友好,純屬個人感想,請謹記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接受不了請繞道。
那麼,如果還有在看的讀者,我想問問,你們覺得忘羨之間的感情是什麼樣的?我知道很多忘羨CP粉感動於他們之間絕美的愛情。相互信任,相互扶持,不離不棄,相守相知!但我不完全認同!
不可否認作者的強大!她構造了一個龐大而豐滿的世界架構,並且詮釋得非常好,書中每個有臉譜的人物角色都很飽滿,人物生動鮮活,行事個性分明,並且都完美的貫徹人物自身的主人設,沒崩沒毀。而兩位主角,更是聚焦了所有光彩。
痴情專一的含光君,默默守護的含光君,為一人可與天下抗衡的含光君,「問靈十三年,等一不歸人」的含光君,這樣的人物設定,確實很唯美啊!這是多少女孩子心中最好的良人!
但是!但是有沒有人想過,魏嬰呢?有多少書粉劇粉問過自己這個問題?魏嬰對「含光君」藍湛,是什麼樣的感情?或者說,他的感情脈絡是什麼樣子的?
是否有人想過,如果十六年後,師姐還在,還有人疼他寵他,魏嬰會對藍湛產生愛嗎?如果十六年後,江澄不表現那麼決絕,能好好的給羨羨留一條可以回家的路,他還會跟藍湛走嗎?
這部劇一開始看的時候當然是看帥哥美女、故事情節、演技展現和故事架構這些。之後再多看幾遍,我就開始有點猶疑了,我看過書,我知道作者寫的是愛情,我也知道很多忘羨CP粉是將他們之間當成愛情來磕的。
那麼有沒有像我一樣,看多了之後就會想:這兩人對對方到底是什麼感情?真的都是愛嗎? 愛從何時而起?又到了何種程度?
藍湛對魏嬰肯定是愛情!這個作者寫的很明白,劇拍的雖隱晦,應該也是照著這個方向來的。我也看過一個花絮,導演確確實實是說「愛」。看的人只要不是那麼的直,應該也能明顯感受到。藍湛是真的很痴,就是因為太痴了,以至於我會覺得,魏嬰對他的回應,其實是他強求來的。
關於藍湛的感情我沒什麼可說的了,無法反駁,那就是「愛」!至於起始,可能就是從魏嬰有事沒事總撩他開始的。後面隨著人生觀價值觀的相通和共鳴,一點點加深,直至深陷。
但是魏嬰,他的感情,我就覺得很微妙很有研究的價值了!很明顯,一開始那就是個愛玩愛撩、風流不羈的壞小子。不但沒有對含光君有什麼曖昧心思,甚至本身應該就是個直男。參見劇中他對綿綿和溫情的撩騷(書中撩的少女更多)。
他的好,就是本身的好,古道熱血、俠義心腸,善良坦蕩、胸有大愛。他的玩鬧,也就是真的在玩鬧,也許針對藍湛的古板,他覺得有趣而戲弄過頭,但實質上,和他對身邊其他人一樣,都是打打鬧鬧搞惡作劇,並無本質不同。
當然這是我的感受!我知道作者後來解釋過這裡,說魏嬰對藍湛的特別關注是因為在意,是喜歡的開始,但我真不這麼認為。至少我看書或者看劇的時候都沒有感受到魏嬰的「喜歡」。打個比方,很多人說小男孩針對喜歡的小女孩會經常惡作劇揪小辮啥的。但現實中更多的就是孩子本身單純喜歡惡作劇,或者就是覺得某位同學奇怪、跟自己不一樣,就針對對方各種故意招惹,也有招惹來招惹去成為好兄弟的?並不都是起源於喜歡!
之後所發生的一切,包括雲深不知處被燒之後藍湛落難,魏嬰對他的幫助、照顧以及維護,這所有的選擇,就和後來他對溫氏遺孤的維護一樣,都是基於魏嬰自身的善良和狹義的本性,並非出自不可說的私心。如果真有人要把這些歸結於「愛」,我覺得這是對魏嬰的侮辱。
這是魏嬰自身的魅力。是非在己!他心中自有天地,無關外人如何定義,他有他自己認定的道義和原則。
魏無羨本身真的是個很有人格魅力的人,他心中的正義和原則從不為外界所動搖。「是非在己,毀譽由人,得失不論」,多麼堅硬的一句話。這種原則性,讓他在外人眼裡,從「正」變成「邪」,也讓江澄和藍湛,在面對他時,變成了完全不同的立場。
這個地方很好玩,你能明顯看出友情或者說親情,跟愛情的不同!
江澄愛魏嬰嗎?當然很愛,這種愛是友情是親情。他們從小一起長大,是沒有血緣勝過血緣的親兄弟。但在魏嬰為了溫氏遺孤一再挑釁甚至判出正道之後,他再猶豫也仍舊選擇了反目。他是不懂魏嬰的大義嗎?不,他懂的,但是不能表示認同!他有他的原則和理念。他的心中,他的親人和整個江家才是最重要的,他不可能為了任何人把整個江氏置於危局,即使是他愛的女子,即使是他的兄弟。
那麼藍湛呢?其實他原來的處事原則和理念跟魏嬰是不那麼相同的,甚至可以說是跟江澄類似。他是由藍氏家規調教出來的,他的原則和理念其實就是藍氏的原則和理念,以家族為核心向外擴散。剛開始的時候,他眼中的「正」同步於正道人士的「正」,「邪」也同樣合流於正道人士的「邪」。但是漸漸地,出於在意和隱晦不自知的喜歡,他眼睛總會跟隨魏嬰而動。而關注魏嬰越多,受影響就越多。他的理念開始跟隨魏嬰偏移,透過現象去看到更多本質的東西,正邪理念和行事原則就慢慢的變得跟魏嬰同步。
而這個時候,他做出的選擇,是支持。不反駁不激辨,但行動乾脆直接,直接到所有人都明白,他就是站魏嬰這一邊的。而且,如果說十六年前他還有所顧慮,為了家族沒有直接反抗,那十六年後,他就真的是肆無忌憚,判出家族也要明面站隊。但他做出這個選擇的理由卻跟魏嬰不同,魏嬰出於他的狹義和是非觀,藍湛更多的卻是出於「愛」!(畢竟真要是全都出於正邪觀,他應該去保護溫氏遺孤而不是魏嬰)
那一次的絕望跳崖,如果這兩人的境遇對調,我想,其實也會有魏嬰的「問靈十三載」。但是,這個「問靈十三載」,跟藍湛的「問靈」,裡面所包含的情感,從本質上來說就完全不一樣了。
放浪不羈的魏無羨,俠義心腸的魏無羨,心有大愛的魏無羨,在我看來,在跳崖之前,甚至歸來之後剛開始的那段時間,對藍湛,都還是沒有產生愛情的。
我還是那句話,如果十六年後,再相見時,江澄表現不那麼決絕,如果他能給羨羨留一條可以回家的路,他就不會跟藍湛走!
在魏嬰心中,雲夢江氏這個家是他最依戀的地方。他無數次的表示思念,「誰不想回去,我做夢都想回去」。可是裂痕太多,師姐這個融合劑已經不在,他回不去了。十六年後歸來,即使再強大的夷陵老祖,他仍舊是個孤魂野鬼。他舉目無親,無處可依,遊魂一樣四處漂泊,這個時候無條件支持他信任他甚至保護他的含光君,是最高光的形像,是最後的救命稻草,當然也是心靈相通、信念相同(你自己扭轉的)的知音夥伴。在含光君始終如一的維護和寵溺中,他會一步步淪陷,理所當然。這之後,才會有「喜歡」和「愛」的感覺吧。
但這種「愛」,在我看來,是有水分的,並不那麼踏實。這中間,隨便有一條岔路,都可能造成不同的結果,這之後,也許也還要靠含光君嚴密守護的「近水樓臺」,給這份「愛」死死拓實才不會出事故。同時,他也要默默忍受住付出和得到的不對等,並費心引導對方慢慢的一步步朝他靠近的愛意。
所以在我看來,忘羨之間,是場不對等的愛情。只是作者把藍湛的人設寫的過於完美又過於痴情,太適合給年輕女孩做夢,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痴痴的忘羨CP粉沉浸其中。但冷靜一想,你愛我,我就一定會愛你嗎?在我看來,如果沒有中間這麼多波折和巧合,魏嬰可能根本不會愛上藍湛。但這是部小說,忘羨是主角,所以執筆掌天下的作者讓他們相愛了,如此而已。
但是我更喜歡那種雙方勢均力敵的愛情對撞,即使心性不同,歸途不一,但愛一樣,才更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