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錢稿費

2020-08-10 各界導報

等了幾天後,當我拿著畢業證,滿心歡喜地又到郵局取那一元錢稿費時,因我到這個城市打工時將原來很土氣的名字改掉了,稿費單上的名字與畢業證書上的名字已不相符,一元錢稿費還是取不上。當時我痛苦地流下了眼淚,因為,這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收到稿費

□ 汪志

1981年我在老家讀中學,因暑假有近兩個月的時間,便去鄰近的一個城市,託在那兒工作的伯父幫我找份小工做,以掙錢補貼家用。

工作終於找到了,是在江邊的一家化工總廠卸貨的苦差事。一天早上7點多鐘,我步行去江邊幹活,只見馬路上人來人往,在靠近化工總廠邊上的一條馬路急轉彎處,忽然,兩輛相向而行的自行車撞在一起了。由於是坡路,下坡的人也許車速快且沒有提前剎車,致使兩個人都撞得頭破血流,躺在地上動彈不得。說時遲,那時快,路過的人群立即停了下來,有的扶人,有的扶車,有的則拿出手帕幫助傷者包紮流血的傷口……

由於出事地點比較偏僻,也沒有住戶和醫院,就在大家準備背著受傷的人去好幾公裡遠的化工總廠醫院時,一輛拉礦石的空車忽然停下了,司機打開車門問了情況後,立即吩咐救人的群眾:「快將受傷的人背上車送醫院,救人要緊!把兩輛自行車也拉上。」現場的十幾個搶救者有的抬人有的抬車,不一會兒,司機掉轉車頭,朝醫院方向開走了。

那天一整天我都想著這救人的場景,大家素不相識,卻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從小愛寫作文的我,晚上回到住處後,飯都沒顧上吃,就跟房東上小學的孩子要了兩張作文紙,趴在桌子上將救人的場面寫了下來。第二天上午正好我休息,一大早,我就坐公交車趕到市報社,一位40多歲的編輯叔叔看了我寫的救人事跡後,又問了下事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讓我留下稿子並留下地址。

轉眼快兩個月過去了,就在我結束打工準備回家的一個中午,房東遞給我一張匯款單,說是市報社寄來的稿費,金額是一元錢。我知道是那篇「活雷鋒」事跡稿被刊載了,吃了幾口飯後,我趕緊跑到郵局去取稿費,可工作人員要戶口本,我說我是外地的中學生,來這兒做幾天小工,在這兒沒有戶口。這位女工作人員又說,叫單位蓋上一個公章也行,可我一個臨時卸貨的中學生,哪有什麼單位。最後跟郵局人員好說歹說,他們最終答應說,可以用我的初中畢業證書來取,於是我又寫信到100多公裡外的家裡,讓家裡人將畢業證書給我寄過來。

等了幾天後,當我拿著畢業證,滿心歡喜地又到郵局取那一元錢稿費時,因我到這個城市打工時將原來很土氣的名字改掉了,稿費單上的名字與畢業證書上的名字已不相符,一元錢稿費還是取不上。當時我痛苦地流下了眼淚,因為,這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收到稿費。

別小看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那一元錢稿費,要知道我從100多公裡遠的老家來這個城市,火車票才1.9元,每天裝卸七八個小時的貨物才掙1.2元,而春節我收到的壓歲錢只不過幾角錢……

雖然這筆珍貴的一元錢稿費最終沒有得到,但對我影響深遠。後來我繼續上學並從事新聞報導及文學創作,一寫就是38年,這期間收到比這數額高得多的稿費,但38年來,我始終忘不掉那一元錢稿費。

感謝38年前那些素昧平生的「活雷鋒」,是他們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精神讓我拿起筆,也讓我從小就懂得了應該如何正確地做人做事。

相關焦點

  • 我付了200元稿費給孩子
    「我給你投稿,你是不是要給我稿費?」他嘻嘻笑著對我說。這小夥兒在這兒等著我呢,還有點商業頭腦!「給,一篇要多少錢?」「一篇一張紅色毛爺爺!」他依然笑著,眼睛裡發著光。「太貴了吧?我又不用你的稿子掙錢,你讓我一下給你那麼多?」我故意用誇張的語氣,大聲對他說。「那要不,20元吧?」女兒站在我旁邊,看著哥哥說。
  • 父親的一元錢
    爸讓我一個人去學校報導,母親是一百個不放心,嘟囔著要我爸一起跟著來,我爸倒挺不以為然,掏出一個用紅紙包的嚴嚴實實的東西塞我手裡,叫我自己保管,一共5000元錢,那是學費。可最終,他還是來了。那天他挑著一根被歲月磨得光溜的扁擔,穿一身褪了色的綠色中山裝,配結婚時僅穿了一次的松松垮垮的黑色西褲,腳上穿一雙洗得發白的回力鞋,地地道道的一身農民進城的打扮。
  • 《陳情萬年》北京生活 3元錢的酸辣粉曾是奢侈的
    拎了進去,同事正對著菜單發愁,為吃什麼犯難,我一邊坐下,一邊也拿了張菜單一一掃過去,發現價格已經小漲,記得初來北京那年,一碗酸辣粉3元。現在已是4元。而那時3元的酸辣粉,對我來說,竟是種奢侈。我舉著一份北京地圖,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溜達了整整一天後,開始深刻地認識到這一問題。付掉兩個月的房租後,所剩的錢,不到400,只能勉強維持一日三餐,或者兩餐,連公交車費都應付不起。假如我不能馬上找到工作,連這簡陋的三餐也都應付不起。這是有生以來,從未遭遇過的艱難。
  • 故事:特殊稿費(微小說)
    李君砸壞了打火機,上交了賣煙的錢。其妻笑逐顏開,每日變著花樣買菜做好吃的犒勞他,家庭氣氛非常和睦。李君對此感受頗深,心想戒了煙身體好了,家庭也和睦了,真是大好事一樁,自己應該把這好的經驗傳播給大家,也可造福社會。於是他天天伏案疾書,歷數戒菸之好處,頻頻向各報刊投稿。他簡短生動的稿件受到各報刊的歡迎,於是稿費也源源而來。
  • 小說:為賺稿費,三個女生竟想出這種辦法寫小說
    她們籤約的那家網站,要求作者每日三更,每天至少更新一萬字,每月要上傳三十萬字以上,才能拿到一千元的全勤獎。三人辛辛苦苦寫了幾個月,不要說稿費,就連全勤獎也沒混到手。好在艾米勉強算個「富二代」,不時找家裡要點「救濟款」,三人才不至於餓肚子。又卯足勁寫了兩三個月,仍無起色。三個好朋友就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要麼回去忍受老闆的白眼重新開始工作,要麼咬緊牙關堅持寫下去。
  • 五元錢的故事
    5元錢能夠幹什麼我什麼也說不出來,我想起了父親和5元錢的故事。那兩年一個工分大約合5分錢,這樣父親最多的一天能掙到0.25元了,20多天就能掙夠5元錢。他一遍又一遍地計算著,仿佛一個登山者不斷地抬頭看著距離山頂的路。最後,父親離自己的目標只有一步之遙了,再割100斤青草,就湊夠5元錢了。
  • 10元錢的秘密
    錢圖不緊不慢地走在菜場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當走到站滿了買雞的王前攤位前,站住了,他把右手伸進口袋裡捏了捏那張嶄新的10元紙幣。頭也不抬的王前,忙著收錢、找零。一隻雞差不多四十元左右,大點的五十多,錢正好的人,展開讓王前看一眼確認後,直接扔到抽屜裡。錢圖掏出左口袋裡的錢,抽出五張10元的,然後把右口袋裡的一張插到裡邊。就要這隻大點的。
  • 作家眾籌建立的息壤小說網新成績:籤約作者月稿費最高突破3萬元
    作家眾籌建立的息壤小說網新成績:籤約作者月稿費最高突破3萬元據「月影梧桐」的官方公告透露,息壤中文網的9月份稿費再創新高,最高已經突破月入3萬元,是個值得讓人高興的消息。可能有的朋友質疑了,最高月入3萬元有什麼好吹捧的,像大網站,比如起點中文網,月入百萬的創作者比比皆是。筆者也承認,息壤中文網跟一些行業內龍頭網站比較的話,確實是望其項背,無法比較。
  • 為了20元錢爸爸打了我一巴掌,他說:「錢不是亂拿」
    輪到我的時候,我給了他一張50元的,禮金是35元。 報上我爸爸的大名我親眼看著他記在了本上子。然後他又找回了35元給我。我知道他應該找我15元才對。 但是當他給我35元時我裝著不知道,趕緊把錢裝在口袋裡,生怕被發現。 心裡又有些害怕,怕別人看到了,忐忑不安又很欣喜。
  • 二十五元錢
    可馮四他娘心心念念的仍是把家裡的狗作價一百元賣出去,不知道是對狗的恐嚇,還是對人的安撫。  念叨賣狗的次數一多,鄰人信了,馮四他娘也信了。  那天雨剛見停,鄰家的老伯就招呼馮四他娘去向買狗的人詢價,他說自己專門把狗販子從北邊路上截過來的。  馮四便看著家裡的狗跟在母親後邊一路往西跑了。
  • 二十元錢的故事
    現在二十元錢能幹什麼?有的人可能不屑一顧地說:頂多能買一碗牛肉麵,也可能連喝一杯上等的咖啡都不夠……可是四十五年前發生在我身上二十元錢的故事,卻牢記一生難己忘懷。那是1975年的夏天,天上真的是掉了一個大餡餅砸中了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被推薦上了工農兵大學生的名單。全大隊11個小隊長11個貧農代表參加投票,我得了20票。當我得知這個消息,興奮的連晚飯都沒有吃幾口。
  • 兒子在市場撿到了20元錢
    等他確認後轉回頭興奮地告訴我:「媽媽,你看我撿了一張20元的錢,說著還把那已經展開的紙幣向我眼前湊了湊。」我此刻的反應是要教育好孩子,撿到的東西肯定不能把他當成自己的。我笑著看了看他手中的錢:「還真是20元錢,你眼睛可真厲害,遠遠就發現了它。」「那是」兒子有些自豪,「媽媽,我們用這20元幹什麼好呢?買雪糕好不好?我要吃七元那個巧克力雪糕,好不好媽媽?」「不行的,撿到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我們不能花掉它。」
  • 十元錢背後的事故
    當大夥玩得正起勁時,在不遠處賣調料的年輕女人小胡,匆匆地小跑到麻將桌旁,對正在出牌的丈夫小韋說道:「老公,別打牌了,一小時前,我賣了六十元的佐料,找那女人四十元錢,她走了這會來硬說我只找她三十元,少找她十元,你看她多不講道理,老公你去看咋解決」?不知是小韋來麻將輸了,還是……?衝聲衝氣地對他老婆說:「你去看攤兒,別理她,看她還反了不成"?小韋說完繼續打麻將,他老婆依然未動身陣陣地站在哪,真有他不動她不回的架勢,雙方僵持著,誰也沒說話。
  • 8元錢的鑽戒
    曾 經 的 山 盟 海 誓 , 不 過 是 一 句 美 麗 的 謊 言 。 市 裡 組 織 的 徵 文 比 賽 中 , 兒 子 以 他 特 有 的 筆 觸 , 博 得 專 家 的 一 片 喝 彩 , 最 終 獲 得 一 等 獎 , 也 贏 得 參 加 暑 期 夏 令 營 的 機 會 。 她 為 兒 子 準 備 行 裝 的 時 候 , 悄 悄 地 給 兒 子 的 小 口 袋 裡 塞 了 2 0 0 元 。
  • 想給老媽省2元錢
    在貨架靠角落裡,老媽翻去面袋上面雜物,25公斤包裝只剩最後一袋,看來很少有人買大包裝的麵粉了,老媽還自我寬心說:「還好咱來得早」,我弓著腰費力提放到門口,老媽都沒等我起身,立馬從褲兜裡攥著一卷錢要付帳,我義正言辭對營業員說:「這是我媽,不要收她的錢」!營業員明白了,我轉身討好老媽說:「錢已經付過了」。
  • 1000元錢救一條人命
    他說自己幾年前因為父親生重病,急需錢救治,身上實在沒錢了,就在網上求助,向20個人每人借款1000元,利息是百分之五。我當時看到這個帖子,因為同情他,借給了他1000元錢。至於利息,我根本沒在乎,雖然留了電話,也沒想過他會還錢,就當是做善事捐款。這次打電話他是想和我確認這件事,把錢還給我。他的話終於讓我想起了塵封的往事。我有點小開心,問他父親怎麼樣了。
  • 「微小說」如何掙到二十元錢?
    「你想掙兩元錢嗎?」    「是的,先生!」    「我想讓你去街頭的飲料店給我買一瓶威士忌,可以嗎?」他問我。    「只要你給我兩元錢就行。」    他走回了店裡,從收銀機裡拿出20元錢,回來遞到我手裡。我站著盯著這張大票,因為我從沒見過這麼多錢,我甚至想,也許世界上所有的錢都在這兒了。    我轉過身,順著大街走著,去找那家飲料店。半路上,我轉過身,看到那個男人已經從店門口消失了。我轉過街角後,開始拼命向前跑。在那一刻,我決定自己霸佔這20元錢,不打算再還給他了。
  • 小小說:一元硬幣
    一元硬幣作者:姚志順早上八點,正逢上班高峰期,貫穿城市南北主幹道的一路車上人滿為患。沒卡就投錢唄,想逃票……雖到了深秋,老奶奶還是急得滿頭大汗,不時理下擋到眼前的白髮,尷尬又無助地央求著司機:「我不是有意的,走得急,可我沒有硬幣……我老頭子在住院……」我下意識地摸遍全身,也沒找到一個硬幣,只能嘆氣干著急。「你兒女們呢?要你這樣跑,像話嗎?」司機吼道,「一塊錢也沒有嗎?沒錢就下去吧,我們也有規定,也有規則。」
  • 從5元錢的電費想到的‖小包工頭也很難呀!
    「 大伯,多少錢的電費呀?」「算了吧,什麼電費不電費的!」「那是不行的!」我們爭執了一會兒,小夥子朝桌子上扔下錢就走了。我立刻抓起錢想追趕小夥子,一看呀,是5元錢,當時我就停住了腳步。兩天用電抽水,小夥子付給我5元錢的電費。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是說不過去的,況且我沒有準備收取分文。我的思維也很簡單,與人方便,與己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