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搖》是一部由白鹿和許凱主演的玄幻仙俠劇,豆瓣評分6.2分,標記3.3萬人看過,熱度中上。
女孩招搖自幼長在封魔山,十八歲之前,除了撫養她長大的姥爺就沒見過別人,洛明軒是她遇見的第一個外人,也是第一個男人。
人生第一次,這該是很有意義的。
招搖著實覺得很新奇,興奮度不亞於第一次見外人掉入花界結界的錦覓。
和錦覓一樣,招搖對闖入者非常熱心,給他治療,給他食物,哄他高興,終日圍著他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但是與錦覓又有所不同,錦覓與闖入的旭鳳雖然經歷N次生離死別最終能夠喜結良緣,花好月圓,而招搖結下的是一段孽緣,被救下的男人不但恩將仇報,還毀了招搖剛剛建立的人生信念。
招搖本來是一個純潔無瑕的人,因為遠離塵囂隱居在高山之上,從來沒有受到到過紅塵的沾染,就像一張白紙,等著畫匠去構思和落筆。
很遺憾,招搖人生遇到的第一個社會人洛明軒卻不是個好畫匠——但是他裝著是個好畫匠的樣子。
他表現出彬彬有禮和慈悲為懷,就像兄長般循循善誘:「招搖啊,做人一定做善良的人,要有維護江湖正義的覺悟……」
招搖覺得他講得很有道理,心中生出了無限的崇敬之情。
因為這個男人的引導和鼓勵,招搖一改原來不思上進的爛泥樣,非常認真地向姥爺學起武功來,最後憑著自己的本事打開了魔山的結界,去到了她無限幻想的人間。
招搖秉持著洛明軒教的做人道理,要做一個善良的好人,無條件去救下了被各大門派抓起來的、正準備用酷刑弄死的魔王之子厲塵瀾。
招搖怎麼也沒想到此舉竟然得罪了教她善良的洛明軒,洛一改原來溫文爾雅的樣子,搖身一變成了面目猙獰的判官,把招搖抓起來嚴刑拷打,逼問魔子的下落。
就連過來救招搖的姥爺也被洛明軒親手殺死。
既震驚又悲痛的招搖面對這樣結果根本無法消化,明明那人曾經有模有樣地教自己做人要善良啊,為什麼他自己卻不善良?
沉痛了很久,招搖得出了結論:洛和所有的名門正派都是偽善之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世上根本沒有善良的人。
後來招搖開創了一個門派,明目張胆地把背叛名門的人招進來,宗旨就是反對偽善,要做壞人就要壞得光明正大,不要躲躲藏藏。
但是招搖在做不遮不掩的壞人生涯裡,卻屢有人說,大魔頭,其實你才是真正的好人。
也許教是有意義的,但是善良不見得都是教出來的。
且看看洛明軒對「善」的表現形式
洛明軒和他所代表的那些名門正派明明很壞,為什麼要穿上善的外衣和舉起善的大旗呢?
有時候,細細追溯起宗門的善惡面孔真讓人撲朔迷離。
比如洛明軒對山裡思想單純招搖的那種導人向善的樣子是真的很有誠意的,怎麼看起來都不像是裝的。
就算他出了魔山,別人問起路招搖來,他還是說了好話:「她是個單純的孩子,不是壞人……」
那時他確信招搖是善的。
但是招搖確實是善的呀——以一人之力從張牙舞爪的門派手下救下無辜的厲塵瀾,毋容置疑,就是在行善。
洛明軒的確信是否代表了他的認同?
但是事實證明他又沒有,他一面認同招搖的善良,一面又和眾門派站在一條線上要把從來沒有做過任何事(不管好事還是壞事)的厲塵瀾挫骨揚灰。
說到底,洛明軒對善的維持用的只是心理暗示手法,就是不管手裡在做什麼,心裡都在跟自己說,我一直在做善事。
所以洛明軒才可以虔誠地教導無知少女要做一個善良的人,才可以在虐殺魔王之子時覺得理所當然。
這種心理作用不但迷惑別人,也迷惑自己。
有時候,他們的確也做了善事。
比如通過洛明軒對未婚妻柳蘇巖的回憶,某下人因為家裡急需用錢犯了事,柳蘇巖按照規矩處罰了之後,把救命錢留給了他。
當時洛明軒臉上露出欣賞之意。
有時候,他們又以為自己做了善事。
比如不惜冒著生命危險進入魔山去殺魔王之子厲塵瀾。
厲塵瀾會不會壞不知道,但是魔王是壞的,除掉他總是沒錯的。
但是招搖表現的是另外一種狀態。
最初招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純善,無條件、無所畏懼的行善,我做只因我想做和要做!
當這種方式被重重打擊後,招搖對善良產生了質疑:善良除了會被人欺騙和欺負,沒有其他好處。
於是招搖反其道而行之,你要高舉善的大旗,我便廣而告之地黑化。
不出幾年,路招搖就得了「女魔頭」這樣令人聞名色變的稱謂。
然而,在招搖一點都不掩飾的兇狠背後,卻獲得某些人對她人品的肯定而不是否定。
比如賣身給她的神醫顧晗光,在愛人命懸一線的時候,他沒有找任何名門正派人物幫忙,反而來到萬路門求她這個素味平生的女魔頭,這不是對她信任是什麼?
又比如琴芷嫣(肖燕扮演)目睹父親被害,她沒有相信宗門的任何人,而是投靠了招搖創立的萬路門。
而在和路招搖的相處發現,路招搖雖然為人有狠勁,但是做人有底線,剛強的外表下有溫柔的內心。
招搖受到過偽善的傷害,她討厭假惺惺,有情緒就要爆發,但是終究違逆不了內心深處的善良,偏離不了善的軌跡。
洛明軒小心翼翼維護善良的羽毛,但是對善良的塑造只是一廂情願,善良早就離他十萬八千裡。
洛明軒不行善而借善前行,是因為明確善之名聲帶來的好處;招搖揚惡卻向善靠攏,是因為內心的召喚。
這是人性的差別。
當然,能做到像琴千弦那樣知行合一(宣揚善念、遵從善心、堅持善行)的人是最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