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雙面膠》:鳳凰男為脫貧娶上海媳婦,榨乾後婆婆竟毫無人性

2020-10-03 紫陌讀書

文/任紫陌

亞平火也大了,壓低的聲音裡帶著威脅說:「胡麗鵑!認識你這麼長時間,才發現你一點都沒脫離小市民習氣,跟你媽一模一樣!什麼髒話你都好意思說出口!我這裡正告你:第一,你不要把自己等同於妓女,讓我覺得睡在你身邊骯髒;第二,她是我娘,她就是一分錢不出,把我養育那麼大,送我上大學,她來我這裡住,我孝順她也是應該的;第三,你是我老婆,你就等於是她女兒,她說什麼你就得聽著,等你以後做婆婆了,你試試受媳婦氣的滋味!第四,我不知道我娘什麼時候走,也不打算問她,她愛怎麼住就怎麼住,愛住多久就住多久!你不喜歡也就這樣了,你敢氣我媽,我叫你好看!」

第一次看六六老師的《雙面膠》小說時,就被李亞平的這番話震撼到了。東北小夥李亞平娶了上海姑娘胡麗鵑,兩個人本來是你儂我儂、雲雨和諧,卻因婆婆的到來,而徹底發生了改變。

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兩代人觀念的不一致,胡麗鵑的公公婆婆根本沒把她當「人」看。他們認為女人天生就該圍著男人轉,就該為男人傳宗接代。一切忤逆他們的想法、行為,都是「不懂事」。

「這世上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單純、樂觀的胡麗鵑從來也沒想過,自己視為珍寶的丈夫,竟在自己和婆婆之間,毫無原則地選擇後者。其實,胡麗鵑也並不想讓丈夫做什麼「我與你媽,都掉進水裡,你先救誰?」這樣的選擇,她只是心寒。

然而,更令她心寒的還在後面,她的丈夫不僅榨乾了她的錢,還榨乾了她母親的錢。明明受委屈的是胡麗鵑,卻因勢單力薄,賠上了自己的一條命。其實,從一開始,胡麗鵑的媽媽,就不同意這樁婚事。

是她拿出「舌戰群儒」的本事,說服了父母;是他擺出「俯首帖耳」的卑微,才打動了嶽父嶽母。可是,這一切遠不及生活的一地雞毛來得真實,在婆婆與媳婦的千古難題上,李亞平毫不懷疑地選擇了自己的媽。

「多信不如多疑」,李亞平之所以從未懷疑過媽媽的話,是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自知之明。從小到大,「重男輕女」「父母即為天」的封建傳統思想已經深入骨髓。換句話說,就是他「心窮」。

「心窮」的男人,撐不起一個婚姻,也沒法給妻子幸福。他只會寄生在父母歪曲的價值觀下,他寧願「傷人一千,自損八百」,也要守住自己強大的「邏輯」。《雙面膠》小說中的李亞平,大抵就是如此。

1. 以母親為標準衡量妻子,在父母責備伴侶時,保持沉默

胡麗鵑的父母,為女兒置辦了婚房,李亞平在嶽父、嶽母面前,也表現得孝順、得體。兩個人在家分工明確,做事也有商有量。

可是,在婆婆來了之後,這個小家的平衡就被打破了。人都有惰性,李亞平也不例外。他開始享受母親給他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開始習慣早起有擠好的牙膏,晚歸有熱騰騰的洗澡水;開始埋怨麗鵑什麼家務也不幹;開始相信了母親的話「心裡有家、心裡有丈夫的女人,才是好媳婦。」

於是,他自然而然地把胡麗鵑和母親,放在了一起去比較。甚至在母親一次次背後陰妻子的時候,選擇了沉默。其實,起初的亞平還是維護麗鵑的:

「哎呀!媽,自己媳婦兒,怕啥?整天擱一張床上滾來滾去,親都親了,還嫌口水?你真是老腦筋」;「人哪能沒個缺點?要多看她長處。現在這年代,有幾家吃不起肉的,她吃點東西,你別老盯著她看,你搞得我都不自在。」

可是,話說多了,自己也就信了。特別是李亞平從小就是個「心窮」的人,他一直就認為妻子低眉順眼地順從婆婆,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他再也不和母親辯駁,而是轉而去約束妻子。

因為幾塊肉,婆婆會斥責麗鵑嘴饞,數著她吃了13塊,不懂得孝敬公婆、緊著丈夫;因為做家務,婆婆會上綱上線,不管她工作是否辛苦,也要硬逼著她勞動;因為多買幾件衣服,婆婆會碎碎念她不顧家,敗光了家裡的錢。

婆婆不是親媽,凡事不為自己著想,麗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令她委屈的是,丈夫將一切都看在了眼裡,卻裝作不知,任憑婆婆欺負自己,連「和稀泥」的腦子都不走,直接就擺出了一副「我媽說得對」的姿態。

2. 把婚姻當交易,只想榨取伴侶的資源

薛兆豐曾在《奇葩說》中,以經濟學的角度,重新解釋過婚姻:結婚就是辦企業,就是籤合同,辦的是家庭企業,籤的是終身批發的期貨合同。夫妻雙方一起拿出自己的資源來共同辦企業,雙方給到的資源包不一樣,有身體容貌、生育能力、家庭關係、未來的發展潛力等;發揮作用的時間也不一樣,有些人早,有些人晚。一般來說,女性付出得相對早一點,生育、撫養、照顧整個家;男性的作用稍晚一些,可能要到三四十歲時才會體現出作用。

從經濟學的角度上看,「婚姻」成了一場交易。而小說《雙面膠》中的李亞平,卻早在十幾年前,就吃透了這段話。

李亞平有一顆擠進大城市的心,進了上海的大學、有了上海的工作,卻沒有個上海的家。胡麗鵑是現成的上海大妹子。家裡事兒不多,麗鵑也不嫌棄他窮,用亞平的話說,就是「不虛榮」

李亞平和她在一起,起碼房子的首付,嶽父母給出了、家具家電,嶽父母也給包了。即便是婚後要還貸款,胡麗鵑的父母在身邊,也沒少平日裡在衣食住行上補貼。

論走捷徑,婚姻的確是改變命運最好的捷徑。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李亞平的原生家庭,卻算計起了胡麗鵑的娘家,巴望著可以全家脫貧。

李亞平的姐姐冠華拿了個「集資賺錢」的名目,坑了胡麗鵑娘家10萬。事後,婆婆還振振有詞,毫無歉意;李亞平父親住院,胡麗鵑擠出1萬塊給老爺子看病,換來的卻是婆婆的一句「羊毛出在羊身上,她的錢還不就是你的錢?你不用給她貼金,替她說話」。

他們的目的從來都不是要麗鵑娘家出錢,而是要榨乾麗鵑娘家。在這場以交易為前提的婚姻中,胡麗鵑被啃得皮毛不剩。胡麗鵑以為嫁給了愛情,卻嫁給了「交易」。如果說她有什麼錯的話,錯就錯在她選擇了一個「心窮」的男人。

戲裡的李亞平,盼望著通過娶胡麗鵑,可以走捷徑、留在上海;戲外的李亞平原型,更是盼著娶媳婦,來實現全家脫貧。

據悉,當初六六老師,在創作《雙面膠》時,是有真人原型的。原型中的「李亞平」不僅放縱自己的鄉下親戚們,來上海住自己的新房,還任由他們每天喝酒、吵架。除此之外,他們還要求嶽父母出資,為自己的弟弟購置婚房。

在原型「李亞平」的心裡,他的妻子不過是幫他全家脫貧的工具。所以,才會在欲求不滿後,惱羞成怒。掐死了妻子、氣死了嶽丈、嚇傻了嶽母。

「心窮」的男人,心裡不會有愛,因為他愛的只會是自己。在他們的邏輯中,女人就該為自己服務,女人的娘家也該順從自己。就像《知否》裡,淑蘭的老公一樣,明明霸道得莫名其妙,卻還霸道得理直氣壯。

3. 缺乏自知之明,凡事以自我感受為優先

這兩萬塊,對於麗鵑的新家來說,它不僅僅是兩萬塊,從經濟學的角度講,這是以小博大,50萬甚至更多;從歷史學的角度講,這是轉折點,在關鍵戰役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從力學的角度講,這是四兩撥千斤;從感情的角度講,這是一輩子的感恩,這個意義太大了!

買婚房付首付時,李亞平家出了2萬塊錢,從此這2萬塊錢便成了他口中的「200萬」、「2億」,而他的父母拿出這2萬塊,似乎可以買下全世界。可事實上,這2萬要是真能抵千金,幹嘛還要丈母娘的錢呢?

其實,在李亞平的骨子裡,是缺乏自知之明的。他既不能清楚地認識自己,也不能理性地判斷別人。所以,才會在母親的叨叨面前倒戈,埋怨妻子「不懂事」。而這也恰恰說明了他的「心窮」。

「心窮」的男人,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問題,看到的錯永遠是別人的。不僅是電視劇中的李亞平,現實生活中,三星集團長女李富真的丈夫任佑宰也是如此。

豪門大小姐李富真,與保安任佑宰,上演了現實版的豪門貴女,愛上貧窮男丁的故事,卻沒有如願以償地白首到老。

李富真天資聰穎、相貌出眾,從小品學兼優。也許是因為她站得太高,旁的人不敢靠近,所以任佑宰才會近水樓臺地走進她的心裡吧。

任佑宰沒讀過什麼書,對管理公司也一竅不通。儘管如此,他依然接受了老丈人李健熙的安排,出國留學。只是,他並非讀書的料,任佑宰說:

「留學那段時間太苦了,我兩次吃安眠藥自殺,都被富真救了回來,我抱著她哭得像個孩子。」

可是,管理三星這樣的跨國公司、應付各種股東、婚後生活中的瑣碎雞毛,哪一個也不輕鬆。讓任佑宰這個「莽夫」出國讀書,或許是強人所難。但,你既然想娶豪門千金,總不能把時光都浪費在繡花枕頭上吧。

於是,他憑藉一張巧嘴,再次為自己的荒唐找到了藉口。任佑宰時不時向小舅子李在鎔抱怨,嫌工作太累,壓力太大。

最後,任佑宰酗酒、自殺、與女明星糾纏,這些自己犯下的錯,竟空口白牙地全拋給了別人。他看不到自己的問題,只記得「順我者好」的道理。在他的心裡,只想歲月靜好,但「都想避風,誰來當港啊?」

所以,說到底,還是「心窮」的男人不能嫁。

4. 寫在最後

有人說:「婚姻,光靠愛是支撐不下去的」,於是有了許多考量、也生出了許多權衡。也許是甜膩的萌寵劇看得多了,紫陌從來也不覺得,相愛必須要遵循條條框框:什麼城市的,不能找農村的;有錢的,不能找沒錢的;面容嬌好的,不宜找相貌平凡的。

我更相信,婚姻應該是基於「愛」,而不該是基於一些旁的東西;只是和你走進婚姻的那個人,雖然可以窮,但心卻不能窮。小說《雙面膠》,其實和劇版還是有些不同的,讀完小說,你也許能更深刻地體會李亞平及其原生家庭的「窮」。

相關焦點

  • 小說《雙面膠》:做剩女好過嫁心窮男,為脫貧會榨乾你的3種表現
    第一次看六六老師的《雙面膠》小說時,就被李亞平的這番話震撼到了。東北小夥李亞平娶了上海姑娘胡麗鵑,兩個人本來是你儂我儂、雲雨和諧,卻因婆婆的到來,而徹底發生了改變。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兩代人觀念的不一致,胡麗鵑的公公婆婆根本沒把她當「人」看。他們認為女人天生就該圍著男人轉,就該為男人傳宗接代。
  • 《雙面膠》告訴我們鳳凰男不可嫁
    「鳳凰男」顧名思義:那些出身貧寒,幾經辛苦考上大學,畢業後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男人。《雙面膠》裡面的李亞平就是典型的鳳凰男,雖然高學歷也有不錯的工作,但是窮人的思維將他的內心也限制了,窮人的世界永遠都是金錢二字,別無其它的更高追求。
  • 《雙面膠》:婆婆做了28塊紅燒肉,媳婦吃了13塊,婆婆立馬變臉
    「公婆來了」是小說《雙面膠》裡的第一句話,這意味著,從此,「給點陽光就燦爛」的上海媳婦胡麗鵑的生活罩上了烏雲。《雙面膠》是作家六六同名小說改編,播出後反響強烈,關於婚姻、家庭、婆媳關係等等,都引發了大討論,不得不說六六真的是厲害,從《雙面膠》、《蝸居》到《少年派》每一部都能找準社會痛點,引起大家共鳴。劇中對「雙面膠」這個詞語做了解讀,意為比喻一個夾在妻子和老媽之間的男人,就好比一塊雙面膠,非要用一己之力,去把兩個根本水火不相容的物質給粘到一起。
  • 讀完《雙面膠》後告訴你,勢如水火的婆媳關係,該怎麼處理
    《雙面膠》是作家六六眾多婚戀家庭小說中的一本,電視劇也播放過,但是電視劇美化了一些細節,遠不如小說令人震撼,在這部小說內,我讀到了婆婆的刁蠻,兒子的懦弱,媳婦的委屈和得理不饒人,最後便是悲劇收場。配圖是電視劇插圖。
  • 重溫《雙面膠》:胡麗鵑之所以會下場悲慘,是因為3個錯誤行為
    嫁人莫嫁鳳凰男,這是很多女孩尤其是家境富裕的獨生女的忠告。能夠被冠以鳳凰這個詞來形容,說明這個男人很有本事。可是,鳳凰男的原生家庭是他們最大的負擔,也是束縛他們一生的枷鎖。自負、拎不清、扶貧、把家人看得比妻兒還要重、打著真愛的旗號為原生家庭謀利,這些都是鳳凰男的毛病,讓女孩子望而卻步。
  • 《雙面膠》胡麗娟的慘死,第一個兇手是她自己
    作者:情感芳姑娘原創作品,侵權必究小說《雙面膠》一開始,就是一段胡麗娟的描寫。胡麗娟是上海本地人,大學畢業,在報社工作。條件還是不錯的,但她沒有什麼高要求,就想找個性格好,聽話的。於是她選中了她看好的鳳凰男,李亞平。小說《雙面膠》中胡麗娟最後死了,是被李亞平活活一拳一拳打死的,耳邊還伴著兒子的哭聲和婆婆一聲聲的「打、打、打」。不知道她最後是不是後悔自己選錯了人。
  • 《雙面膠》:嫁給鳳凰男的女人,想要獲得幸福,謹記這3點
    前言再次重溫《雙面膠》,從胡麗娟和李亞平的婚姻中,發現導致婚姻不幸的不單單是鳳凰男李亞平的愚孝自私,還有胡麗娟自己對愛情的無底線的退讓,最終滋長了李亞平的貪婪之心。有的人說看了《雙面膠》,都不敢嫁給鳳凰男了,其實,事事沒有那麼絕對,而作為一個女人,當你愛上了一個鳳凰男,不用刻意去逃避,謹記這三點,照樣收穫屬於你的幸福。【1】婚姻中保持經濟獨立:得到婆家的尊重所謂的鳳凰男,指的是那些出身貧寒,幾經辛苦考上大學,畢業後留在城市工作的男子。
  • 《雙面膠》:亞平娶麗娟本來就是一場陰謀,他才是全劇最毒的人
    電視劇《雙面膠》很多人都覺得是婆婆的到來,激化了亞平和麗娟的矛盾,確實如此。但是,亞平娶麗娟,本身就是一場算陰謀,他充滿了算計。原著中,他打死了自己的妻子。這是人性最大的惡毒。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亞平的算計和惡毒。
  • 重溫《雙面膠》:之所以說李亞平從未愛過麗鵑,是因為這3處細節
    情露相逢|情感劇評人們常說,娶妻莫娶扶弟魔,嫁人莫嫁鳳凰男《雙面膠》是一部講述了鳳凰男和孔雀女愛情故事的電視劇,改編於同名小說在劇中,男主角李亞平就是一個典型的鳳凰男,將鳳凰男的缺點詮釋得淋漓盡致。初看《雙面膠》的時候,我的心裡就存有一個疑惑,那就是李亞平愛過胡麗鵑嗎?如果他真的愛過胡麗鵑,為什麼會對胡麗鵑下毒手?
  • 《小說雙面膠》:假如重新選擇一次婚姻,你選擇什麼?
    《雙面膠》是作家六六的一部關於婆媳矛盾及南北差異引發的家庭劇。曾經在電視上引起一波收視狂潮,我也被吸引著看完了整部劇。本部小說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電視劇裡的婆婆摳門節儉、對待兒子與兒媳的差異及兒媳的嬌氣都留下深刻印象。
  • 《雙面膠》:一個上海女人怎會被一個農村婦女欺負,結局太殘忍!
    最近追劇了連續劇《雙面膠》,讓我看得是非常生氣和難過,像李亞平這樣的鳳凰男,娶到了胡麗鵑這樣的孔雀女,按道理說,李亞平的母親應該是高看胡麗鵑一眼的。而胡麗娟在家裡面應該是非常有地位和話語權的,就像電視開始李亞平父母還沒來之前的樣子。
  • 《雙面膠》:麗娟最終和亞平和解了!可是故事原型卻是一部悲劇。
    鳳凰男:廣義上是指出生在貧苦家庭,幾經辛苦,努力考上大學,畢業後在城市裡工作,但是仍然保持農村的很多樸素觀念和傳統思想的男子。可在我眼裡,覺得鳳凰男跟媽寶男沒有多大區別,只是多些愛慕虛榮罷了。改編自六六同著小說的電視劇《雙面膠》,這部家庭倫理劇一經播出,就不同凡響。
  • 《雙面膠》原著:亞平的"陰暗",遠不止鳳凰男那麼簡單
    作者:半碗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前兩天寫了《雙面膠》中的兩個女人,今天再說說亞平。毫無疑問,他在這本書中,原本就是&34;中的那個&34;,然而最後他成了什麼呢?他成了&34;,一拳一拳地把自己的妻子打死。
  • 《雙面膠》中,真正行使雙面膠功能的是麗鵑的閨蜜阿蔡
    《雙面膠》中描寫了兩雙夫妻,麗鵑、亞平夫婦和阿蔡、王啟東夫婦,麗鵑夫婦由蜜裡調油到分崩離析,阿蔡夫婦從吵鬧不休到寬容和解,他們走向了夫妻相處完全不同的兩條道路,其中原因令人深思。婆婆在她做家務弄傷了手後拿出橡膠手套讓她繼續幹活傷透了她的心;大學經濟學副教授,有學問又迂腐的老公多次評職稱被人擠下來也不去爭取,中年困頓危機四伏。
  • 《雙面膠》:「找對自己好的男人嫁了」竟是謊言?上當的人哽咽了
    長久以來,我從未對「鳳凰男」有過任何偏見,只是不能直視他們的心罷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理解他們為了脫貧,拼命想要留在大城市的迫切。只是不能理解,他們抓到了好牌,卻為何不懂珍惜。本以為「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可李亞平來到大城市上海後,心便涼了一大截。因為他發現這裡所有的一切,都不屬於自己。
  • 看了《三十而嫁》終於明白《雙面膠》中鳳凰男李亞平悲劇的原因
    前言《雙面膠》鳳凰男李亞平的悲情人生,多年過去了,至今想起來仍讓人意難平。然而,當我看完《三十而嫁》後,恍然明白李亞平悲情人生的根源,根本不在於他爸媽的從中攪和,也不是他的愚孝,同是農村出來的鳳凰男,杜曉昂能夠在婚姻事業中逆襲成功,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李亞平悲劇的原因。李亞平和杜曉昂:同是鳳凰男,視野不同李亞平大學畢業後,就擁有了一份在農村人眼中的高薪工作,而在當時城市裡只是一個平凡的人。
  • 13年後再刷《雙面膠》已婚女人不是戶主,是百萬外地兒媳心中痛
    周姐是外地人,在省城上大學,工作後就落在了這個城市。舉目無親,最後嫁在了這個城市。周姐婆婆有2個兒子,1個女兒。老公是小兒子和公婆住。周六周日,一年三節,老人過生日。大嫂子一家,小姑子一家全部回家,這也是公婆不願意掏錢,給小兒子買新房的原因。
  • 《雙面膠》兒媳懷孕,婆婆前後不同態度,嫁一個人也要看他的父母
    亞平說他媽是個愛乾淨的人,於是麗鵑和亞平兩個人手忙腳亂的趕緊收拾家裡,好不容易整理妥當了,婆婆和公公也接到了家。結果,婆婆眼珠轉了一圈後,打量個底朝天,然後說,「這家可夠亂的啊!」麗鵑聽了心都涼了,那可是她花了六個小時整理出來的。婆婆來了後,每天都是做白菜粉條。
  • 《雙面膠》播出十三年,依然有「媽」在做麗鵑作死的幫兇
    作者:半碗原創不易,抄襲必究最近看了《雙面膠》原著,只有薄薄的一本卻是胡麗鵑幾乎整個婚姻生活甚至是短暫一生的縮影。她的故事其實挺俗套:地道的上海姑娘,愛上了東北小夥李亞平,買房、結婚。婆婆帶著改造兒媳婦兒的使命,公爹每天斜著眼按捺著內心的不滿,原本體貼溫存的丈夫也在父母面前&34;。她過得憋屈,仿佛一塊被利用完的抹布,最後被丈夫一拳拳砸在太陽穴上,像軟面袋一樣癱了下去,沒有心跳沒有呼吸。
  • 《雙面膠》原著:阿蔡,一個「遠嫁女」守住幸福的女人
    文|夕顏子數年前看《雙面膠》的時候少不更事,等再次重刷時,已踏入了婚姻的圍城,李亞平和胡麗娟的悲劇讓所有圍城外的人不忍踏入,而我,卻深深的喜歡上了遠嫁到上海的阿蔡。她愛王啟東,更愛那個小家,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夠與公公婆婆分開住。可是婆婆經常以離不開她為由,拒絕分開住。